越南历史丨南越南总统吴庭艳:通过打压保大皇帝上台,因为家族模式治国倒台
对于世界历史爱好者来说,南越南的历史一直是被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很多国际局势爱好者甚至认为,由于越南地理的特殊性,南越南和北越南分立的局面很可能重现。

越南统一于1970年代的中期,迄今为止还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而越南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很大程度在于南越南本身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在于南越南总统吴庭艳的统治模式,让人感觉无法接受。
1、阮朝风云
越南阮朝确立对越南统治的时候,中国当时处于清朝嘉庆帝在位时期。越南的历史和中国清朝的历史有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说相似是因为清朝的历史包括主权自主时期和半殖民地时期,而阮朝历史则包括自立时期和被殖民时期。说不同是因为清朝虽然失去了部分主权,但毕竟直到宣统帝逊位的时候,清朝依旧是半殖民地的状态,而阮朝则处于殖民地状态——甚至阮朝皇帝频繁遭到法国人的废黜。
越南阮朝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是保大帝。早在保大帝之前,阮朝就已经有N个皇帝成为了法国人控制下的傀儡。
二战时期,日本人占领越南。为了欺骗世界舆论,日本人声称日军之所以横扫东南亚各国,目的是把西洋人从亚洲赶走,日本人是要“解救”亚洲的“同胞”们。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保大皇帝继续担任越南皇帝。不过由于当时越南社会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日本人对于保大皇帝也并非十分满意,甚至考虑等到时机成熟就废掉保大皇帝,换一个别的傀儡皇帝。

不过日本人对越南的统治也就维持了一年多左右,就因为日本天皇的投降而崩溃:日本投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成立新的政府,并希望保大皇帝退位。保大皇帝经过一番权衡,认为继续当傀儡皇帝意义不大,于是宣布逊位。从此,越南历史上的阮朝也随之灭亡。
2、吴庭艳推翻保大皇帝
胡志明打算让越南独立触怒了法国的利益,于是法国人开始和胡志明发生冲突。为了对冲胡志明政府对越南的影响,于是法国人在1949年派人去香港找回了保大皇帝,让保大皇帝复辟——当然说复辟也不贴切。因为此时保大皇帝的职务是“国长”,但本质上和皇帝差别倒也不大。很多年后的保大皇帝回忆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之所以失去皇位,失去了国家,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不擅长平衡术,所以才导致自己失去皇位。
比如保大皇帝担任国长期间,就无法处理好矛盾重重、暗流涌动的南越南社会,并且还导致吴庭艳势力坐大。终于在1955年,吴庭艳废黜了保大皇帝。保大皇帝于是流亡法国,并一直在法国生活到1997年,而后离开人世。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吴庭艳无疑是一个乱臣贼子:因为吴庭艳的父亲是阮朝的尚书,保大帝在位期间,也曾委任吴庭艳做过尚书。
吴庭艳少年时候接受了天主教,这个信仰对他后来的施政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同时,吴庭艳早在阮朝时期就反对法国人,认为越南应该独立,为此没少遭到法国人的打击。在逃亡过程中,吴庭艳结识了不少美国人。这些也都在之后,对吴庭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吴庭艳被杀
不论是保大皇帝担任国长时期,还是吴庭艳担任总统时期,南越南的元首,其实更像武林盟主:因为南越南各派力量可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而对于元首来说,想要真正发号施令,就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诸侯的问题。

如果元首有硬通货实力,那么想解决诸侯还算容易,但如果不能在实力方面碾压诸侯,则仅仅是个吉祥物。
保大皇帝担任国长的时候对诸侯的存在毫无解决办法。因此保大皇帝每天的日常就是纵情游玩——对于保大皇帝来说,自己的人生任务就是享受生活,以及海外投资——其实皇帝很清楚自己的这次复辟未必会长久。而皇帝的这个举措,从事后来看,无疑是很正确的。
保大皇帝享受人生的时候,吴庭艳取得了美国人的支持,并借此对其他势力进行了压制,而后才废黜了保大皇帝。在吴庭艳的一系列操作下,南越南的局势居然有了稳定的迹象。不过,这个趋势很快被吴庭艳扼杀。
在中国晚清历史上,晚清朝廷搞了个皇室内阁出来,最终将很多维新派推向了反清的阵营,而吴庭艳的在夺权后的统治,比起晚清朝廷的皇室内阁,堪称有过之而不及:吴庭艳上台后,南越南的大权几乎被吴家人的垄断:吴庭艳的兄弟甚至弟媳都参与了南越南核心的管理层:比如吴庭艳的三弟掌握了南越南天主教的领到钱,吴庭艳的四弟是南越南特务部门的领导者,吴庭艳的一个妹妹,则垄断了南越南的很多商业。吴庭艳觉得南越南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掌握在吴家手里,这吴家江山不得千秋万代?
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吴庭艳想得很美。
吴庭艳家族垄断了南越南的权力,也导致了南越南很多实力派、精英人士对吴家十分仇恨。同时吴庭艳的一些政策,也导致了农民群体对吴庭艳的统治有了仇恨心理。因此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军队里,都有反对吴家王朝的思想出现。
吴庭艳对这些很清楚。对于这类情况,吴庭艳采取了清洗活动:即不断在军队中开展清洗,但是在清洗过程中,往往导致军队中的派系变得更严重了,军官之间有的则利用吴庭艳的清洗,互相陷害,一时间人人自危。
终于在1963年11月,南越南军队中的一些高级军官发动政变逮捕了吴庭艳,并处决了吴庭艳,吴家王朝也从此成为历史——从1955年吴庭艳推翻保大皇帝,到1963年吴庭艳被杀,前后不到十年。
甲午海战的细节:战不捷,此海即吾死所
01甲午海战中,经过丰岛海战、大东沟海战、威海卫之战,满清均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那将士们的表现如何呢?01水师提督丁汝昌,也即是北洋水师总指挥。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战败之后,李鸿章下令让其退守威海卫,实行避战保船的战略。新用户36578gXR2023-07-29 08:52:54
0000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修女:四个问题令人费解,西方又一包装奇迹
所谓“国之将亡,必出妖孽”,一个国家或王朝衰亡之际,必然乱象环生,必然会被撕开面纱,露出真面目,比如近日舆论焦点之一的爱泼斯坦名单事件。以前,英美名流道貌岸然,个个都是道德标兵,但结果很多都上了爱泼斯坦萝莉岛的名单,甚至还有夫妻成双成对的出现,笔者太过单纯,真不知道名人妻子跑去萝莉岛上干什么。百家杂评2024-03-03 08:10:00
0000被专宠11年,杨玉环到底好在哪?她有3大优势,让唐玄宗欲罢不能
在唐代的辉煌历史中,杨玉环的故事似乎是一道不可绕过的风景。她的名字常与唐玄宗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后世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但究竟是什么魅力,让这位皇帝如此深情难舍,专宠她长达11年之久?这是因为杨玉环本人藏有有三大优势。无风起念2024-02-11 09:09:01
0000溥仪游紫禁城,专家指着一张照片:这是光绪,溥仪:这是我爹
1959年的一个春日,溥仪步入了他昔日的居所——故宫。作为一位游客,他漫步于熟悉的殿堂之间。当他的目光落在一幅挂像上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声音中带着惊讶和坚定:“这画像挂错了。”专家们斥责不可能,溥仪却说“这是我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都要从溥仪的一生经历说起。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摄政王载沣之子。1908年,仅3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为新皇帝,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无风起念2024-02-05 09:11:48
0000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详解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谛”就是真理,如是不颠倒,“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分别指的是四种真理: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下面由华人网给大家详细介绍四圣谛中苦圣谛的内容。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详解紫网2023-10-14 16:06: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