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一首唯美的乡村小诗,意境优美,细腻深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公元879年,韦庄自江南回到长安后,继续奔波于科场之中。但随着农民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唐王朝的统治已风雨飘摇。
公元880年冬,黄巢军攻破潼关,直逼京师,“僖宗播迁,举子星散”。韦庄也在次年春东往洛阳。
韦庄的本意是要由洛阳经汴宋路南下,投奔镇海节度使周宝,但因汴路不通,只好暂居洛阳。
所幸当时的洛阳还比较安定,韦庄滞洛的大部分时间居于洛北乡间。下面这首《纪村事》便是韦庄寓居洛阳乡村时创作的。

《纪村事》
韦庄〔唐代〕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这首诗的大意是:
长得茂盛的碧绿藤蔓,绿影映照门扉;一条小路沿着墙伸向远方,若隐若现。
因为雨水较多,院中熟透的果子有一些烂落在庭院中;成熟的稻谷金黄一片,水边的禽鸟硕大肥美。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正在忙着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来的笛曲,不知到田间何处送饭的人已经归家。

韦庄,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季节农村的景象,绿意盎然,雨水充沛,果丰稻熟,禽肥酒香,夕阳余晖下,牧童从田间送饭归来。全诗表现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景物描写细腻深入,使人如临其境。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稻熟时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忙季节的丰饶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家人的辛勤劳作。
颈联描写了为了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传来捣衣的声音。
前句的热闹与后句的宁静形成对比反差,既反映出农民渴望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心境,更以诗人“村居”的宁静祥和来反衬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
尾联是写几声笛声从牛背上传来,是哪里到田间送饭的人回来了。
“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首诗既没有直接提到农家生活之乐,更没有涉及农家生活之苦,甚至没有关于作者本人的进退之慨。这是一首实实在在地描写生活现象的诗,写得很细腻,很深入,使人感觉到生活的切近,如入其境。
诗人似乎没有要说明什么,但他已全身心地沉浸在美好的农村生活之中了,也就无需再说什么了。
把南宋戴复古这首诗《世事》读三遍,人生名利就看透了,不再受贫富困扰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桐华在《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中写:“多年以后,我终于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却失去了我不能失去的所有”人这一生,忙忙碌碌,常把理想和兴趣混为一谈,最终兴趣淡了,理想也没能实现。这是让大多数人困惑的原因。理想是一种拼搏的姿态,需要你不断进取,直到再也无力追求。而兴趣爱好则是一种享受,源于你对生活的理解,并将浪漫主义情怀和艺术价值填入其中,从而得到精神升华。qiangk4kzk8us42023-07-31 08:31:31
0000杜甫五排《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读记
杜甫五排《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读记(小河西)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卫侯不易得,余病汝知之。雅量极高远,清襟照等夷。平生感意气,少小爱文辞。河海由来合,风云若有期。形容劳宇宙,质朴谢轩墀。自古幽人泣,流年壮士悲。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入邑豺狼斗,伤弓鸟雀饥。白头供宴语,乌几伴栖迟。交态遭轻薄,今朝豁所思。白头供宴语,乌几伴栖迟。交态遭轻薄,今朝豁所思。白居易《苦热》: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公元829年,诗人白居易因病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回到洛阳履道里。从此,他过上了半仕半隐的生活,在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他写下了《苦热》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始惭当此日,得作自由身。墙头草说2023-07-28 10:13:45
0000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村雪夜坐》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面对南窗,背对灯光独坐,窗外下着小雪,纷纷扬扬。在这寂寞的野村深夜,“我”听闻一只残雁在雪中翻飞,发出孤单凄凉的声音。注释霰:小雪珠,俗称米雪。深村夜:犹言村夜深。犹言残雁。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4-03-11 10:06:3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