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何下令不留生俘,投降了也要杀?
艺述史官方原创
斩尽杀绝,拒绝投降
百年前,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开启了收复新疆的征程,如果没有他,恐怕我们吃哈密瓜都得进口了。可是他却做出一件历代武将特别避讳的事情,杀俘!就算投降也要斩尽杀绝,要知道我国自古认为杀俘不详,他却不管不顾,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

1
清朝有人写了一首诗,专门赞颂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听起来很潇洒,事实上过程特别艰难。当时的环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一方面,新疆离朝廷中央很远,又是多民族聚居,还被俄国等外国势力扶持,情势复杂;另一方面,朝廷内部有一大批官员打算放弃新疆,因为海防和疆防无法兼顾,只有左宗棠孤掌难鸣,不断上书。
后来朝廷虽然同意派他平叛,但出兵要花钱啊,中央钱不够,左宗棠只能到处去凑,还是通过红顶商人胡雪岩去借的钱。
好在左宗棠的战术非常清晰,先攻相对薄弱的北疆,再进攻南方,另一方面,要缓慢进军,但是要迅速急战,正是这两大策略使得左宗棠带领清军横扫边疆。
当时敌军大势已去,反叛势力的领袖阿古柏已经服毒自尽,只有他儿子带着上千残兵逃了出来,明明局势已经偏向清军,可是左宗棠却还是下令继续追击,斩尽杀绝,拒绝投降,就算有俘虏,也格杀勿论!
这不仅仅违背了自古以来我国将领的传统观念,也和左宗棠过去的行为不符,他过去平乱也没有杀俘的习惯。
那到底为什么呢?
2
一方面,是有前车之鉴,比如准噶尔曾经的首领阿睦尔撒纳,他在乾隆年间投降清朝,不久又反水,勾结俄国势力再次反叛,所以左宗棠不敢再冒险信任他们。

另一方面,就是担心外国势力卷土重来,这一招,无非是杀鸡儆猴,毕竟疲弱的大清已经没办法让他再收复一次新疆。
尽管有许多人质疑左宗棠杀俘的行为,更有人拿这一点诟病他,但这些争议都是集中在左宗棠本人身上的,可见他正是不在意自身的虚名,换来了边疆的三十年安定。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吧。
END
道家哲学,永恒的养生主题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作“养生之道”。其实,“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第三篇《养生主》有言“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医道同源互生,中医养生理论的形成与道家哲学密不可分,道家核心思想“道法自然”“虚无无为”“冲气为和”“崇阴尚柔”等都对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和原则内容产生了巨大影响。观风云再起2023-07-29 17:18:28
0000说说泰山的来历
紫网2023-10-14 15:05:000000农村俗语“门前不栽竹,屋后不种树”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对于房前屋后栽种什么植物,还是有想法的。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门前不栽竹,屋后不种树”,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门前不栽竹:指的是在房在前面不要栽种竹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认为是有原因的:第一点:竹子高大,那么竹子在房前,容易影响房子的采光第二点:竹子的根系较为发达,如果竹子发展过快,就会对房子的地基安全问题产生不好的因素。鸿雁深蓝2023-07-28 12:31:51
0000秋分
秋分是与春分、夏至、冬至齐名的四大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平分秋季,也就是说,到秋分时,秋天已经过半;二指平分昼夜,此时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黄经180°,太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昼夜均等。紫网2023-10-16 16:27:520000“ 古建科普 ... ”丨製:不知有博物馆
“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古建科普...”丨製:不知有博物馆华民2024-03-09 16:10:3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