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权变四经”简介(权经、变经、算经、用经)

《权经》简介

《权经》分“谋权”、“揽权”、“通权”、“固权”、“用权”、“制权”、“分权”、“擅权”、“慎权”等九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不是在空谈。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变经》简介

世间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被奉为中国智慧元典的《易经》,深刻地揭示了“变”的内在规律,其实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变经》。易者,变也。变是《易经》的主体精神,所以司马光指出:“《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世在变,人也要变。但是人的惰性限制了自己。在这方面,我们有非常沉痛的教训。反观历史,从三代到春秋战国,从两汉到明清,数千年间,有过若干次大规模的变法运动但是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苦心孤诣的变法家,如商鞅、吴起、王莽、杨炎、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要么亡身败家,被送上权力的祭坛,要么屡受挫折,饱尝艰辛,郁郁而终。由此可见,说变容易,行变难。倘若这么多的事实仍不能引起我们的深入反思,那么希望到底在哪里呢。好在中国人已经走出了治乱循环的怪圈,在宽广光明的轨道上飞驰起来了。不但国家民族如此,对于每个人,变都是生命力所在。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所有成功者的特征,这个字就是“变”。

















《算经》简介

无谋则事不成,谋,就是算。算别人,算自己,算利害,算得失,没有计算,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就不知有无可乘之机,更不知如何迈向成功。成大事者无不善算,古今万千谋略,一言以蔽之,“算经”而已。本书作者研读了大量的谋略经典,分别爬梳,系统整理,提炼出来原典智慧,并加以诠释,充分利用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用非常典型的生动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用经》简介

经常听到所谓的读书人高谈阔论,但是一到实际运用,往往驴唇不对马嘴。为什么,还是不通变的缘故。学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是死的,只有学会随机应变,这些知识才能得到发挥,变成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历史上有个怪现象,历代帝王之中,读书人出身的几乎一个也没有,在社会上引起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很少是纯粹的读书人。现在才逐渐领悟,因为绝大多数读书人,都被书本困死了,只知道守经,不知道从权。世事变化无常,岂是一两本所谓的“经典”所能穷尽的!并不是说读书无益,而是说不会读书更有害,还是让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去探讨为人处世的真谛吧。
















致谢书: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细读《金瓶梅》第十四回(上):花府四少爷,贾府四小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温馨提示:原文中诗词用深红色展示;值得注意的字词句、谚语俗话或好玩有趣的地方会保留原文,用黑色标粗展示;扫痕要说的过场话用黄色展示;古今名家批评用大红色展示。*至于文章中出现的“圙”这个字,就如它的读音一样,大家看到了自动略过去即可。崇祯本回目: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词话本回目:花子虚着气丧身李瓶儿送奸赴会《底层逻辑》4: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挑战连更365天,这是第248天这是无聊读书会的第285篇原创。艺术家:WalasseTing作为社会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别人打交道。理解他人,是良性关系的关键。《底层逻辑》的第四章,主题是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这个章节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这几点:1.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记得大学那会,传播学老师曾经讲述过一个5W1H的概念。无聊读书会2023-07-29 10:10:50
0000《红楼梦》10句名言,精辟通透,句句戳心!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堪称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天花板,不仅内容含蓄丰富,文字优美华丽,并且涵容百家思想,荟萃处世精华,道尽世间百态,点透人情世故,让人百感丛生,回味无穷,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8 11:19:29
0000《红楼梦》赏析207 贾雨村谈人生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谈到贾宝玉的时候。贾雨村提出对贾宝玉的不同看法,并且进而引出他对人生靠运气,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看法。据冷子兴所说,贾政眼中的宝玉就是色鬼之徒。黛玉眼中的贾宝玉则是另个样子。即所谓正邪两赋,成王败寇也就有了完全相反的认识。贾宝玉有他不爱上学的一面,也有博爱的一面。作者通过他抓周的表现告诉我们,宝玉是性情中人,天生就有追求自由的性格。他衔玉而生自然就与别人不同。紫网2023-10-14 10:23:530000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难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说是请姑太太的安,其实就是打秋风,她两手空空,带着外孙板儿借钱来了。而说是借钱,其实就是求施舍,毕竟贾府这样的门第,指缝里稍微漏一下,也就够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嚼裹好一阵子了。也正因此,一大早来到贾府门前的刘姥姥,面临了不小的困难和考验。毕竟,开口求人难,更何况又是多年不走动的穷亲戚。少读红楼2023-07-28 14:32: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