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偷偷喜欢到公开嫌弃,后期的宝钗,有多看不上宝玉?
前面的文章当中,我们基本依照时间线,详细解析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始末。这段本来就隐晦而克制的感情,根源既虚无缥缈,结束得也无声无息,堪称由“上头”到“下头”。自从36回宝钗对宝玉放弃劝导,她对宝玉就怀着一种几乎有点明显的鄙视。第37回,探春办诗社,宝钗便对宝玉大有牢骚。宝玉请大家为他起个号,宝钗接口便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大家原知道宝钗开玩笑,并不接话,随后宝玉又否决了李纨“绛洞花主”的提议,探春则直接放弃了给宝玉起号的努力,对他说“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这时宝钗又开口了:“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钗这号起得有模有样,可见这话里至少有部分是认真的。宝钗对宝玉的印象,第一是“无事忙”,认为他凡事都沉不住气,老是忙忙叨叨不干正事;第二便是“富贵闲人”,虽然看字面上还挺褒义的,其实按她的解读,这富贵闲人说白了和“富二代”、“纨绔子弟”没什么区别。

第42回,惜春要画园子图,宝钗正值和黛玉冰释前嫌,胸臆舒快,这一回中她似乎比平日更有锋芒。也许是因此,“宝兄弟”就又遭了一回殃。宝钗认为应该给惜春半年的假,并派了宝兄弟帮着她。为什么要派宝玉帮惜春呢?宝钗的解释是:“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那就更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宝玉可能确实不擅长丹青,所以宝钗直言,如果“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就更误了事”。到这里,宝钗对宝玉的评价虽然有点难听,但可能还算是就事论事,后文宝钗的态度却可以称得上人身攻击了。宝玉听闻要帮惜春问外头的相公,十分高兴,说“如今就问他们去”。然而宝钗兜头就是一瓢冷水:“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去,也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说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滃,画也不好,纸也可惜。……”——第42回宝钗此回锋芒毕露,所以怼宝玉的时候也不太留情了。明明前文刚说了宝玉并不知道怎么画,回头却又一面嘲讽宝玉“无事忙”,一面考问他绘画用纸的专业知识。见宝玉说的不对,就“冷笑”说他不中用。

好比说我本是个工科生,若有个文科生硬拽着我问历史题,我说得不对,还要嘲讽我愚不可及,连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有几个老婆都说不清,以我的小肚鸡肠,只怕是要破防的。故此,我每每读到这里,都悄悄捏一把汗。也得亏宝玉很有涵养,又是不拘小节的大度之人,并不在意宝钗这样的奚落,当时的气氛才没有冷下去。这一回宝钗对宝玉的态度,可以和此时她对闺蜜黛玉的态度对看。同样是不了解绘画基本知识,黛玉打趣宝钗要了生姜喝酱这些作料,要再拿“铁锅一口,铁铲一个”用来炒颜色吃的时候,宝钗的态度是一面笑,一面耐心地给她解释生姜和酱的作用。后来黛玉更加过分,悄悄打趣宝钗将嫁妆也写到了画画单子上,宝钗听说黛玉编排她,也是亲昵地和黛玉玩闹,全没有对待宝玉时那种又不屑又鄙视的感觉。由此可见,宝钗此刻虽有锋芒,也不是逮着谁就怼,她之所以连着用话呛宝玉,恐怕也是因为她真的对宝玉有一些负面看法,只是在前文菊花诗社、刘姥姥逛大观园等情节当中,宝钗生性涵养,将这些不满都压了下去而已。(注:也有论述认为宝钗的《螃蟹咏》也连带着嘲讽了宝玉,不过此事并未取得读者共识,遂略过不表)第48回,香菱进入大观园学诗时,宝钗见她想作诗都快想魔怔了,遂与宝玉一同评论香菱。本来两个人在好好地说香菱学诗之事,谁知道宝钗又对宝玉说:“你能够像她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对此,宝玉的反应是“不答”。一个简单的词汇,已经能见出宝玉对宝钗说教的反感。

其实,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式的说教,想必读者也都很熟悉,我们之中有几个没经历过父母这样的比较呢?宝钗此句一出,那种刻进DNA的熟悉的压迫感,就像乌云盖顶一样,盖在宝玉和读者头上。宝钗八面玲珑,恐怕也知道这句话很不讨喜,特别是她以一个同辈表姐的身份这样说教宝玉,她一定知道宝玉必不喜欢。更何况,宝钗之前就因为劝导宝玉读书被撂了脸子,她很知道宝玉的雷区在哪里。不过,虽然宝玉不喜欢,宝钗看起来也并不在意。宝玉不答,宝钗既没有接着说教,也没有试图缓和气氛,就轻轻地将这句话揭过不提了。我认为宝钗此时并非意在说教宝玉(因为她早在36回就已经对宝玉弃疗了),而只是非常普通的情感流露。她见香菱如此诚心学诗,不由得感慨这一句,既不指望宝玉就此醒悟,努力学习,也不在乎宝玉听后是否对自己有负面的想法。宝钗对宝玉,至此可以说是完全地不在乎了。此后的许多回书,宝钗和宝玉都再无有效互动了。即便是众人聚会,二宝同框,他们两人也几乎没有像样的对话。到60回之后,宝钗和宝玉也还有几次对话,但也都是流于表面,并不涉及什么深入的观点碰撞了。宝钗从对宝玉情愫暗生,到有些“上头”地争取金玉姻缘,到后来放弃金玉姻缘,再到后期有些看不上宝玉,她对宝玉的这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也算是告一段落。到前80回的末尾,宝钗在香菱口中已经“不敢亲近”宝玉,与宝玉保持着一种“塑料表姐弟”的表面和谐的关系。至此,对于最初的那个含有超自然现象的“金玉姻缘”,宝钗也应该是早已放下。只是,宝钗恐怕没有想到,命运的大手并不由他们这些棋子所左右。80回后,不论出于怎样的缘故,宝钗也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宝玉,又在不久之后因为宝玉的出家而守寡终身。这宿命的嘲弄,又岂是当下对宝玉横竖看不上的宝钗,能够预见的?作者:泥娃娃,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你可能不知道,梁山好汉们不是不吃羊肉,而是实力不允许
引言:《水浒传》中好汉们平日里最喜欢喝酒、吃肉,尤其是那些出身低微的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更是他们的终极梦想。但是好汉们吃的肉类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牛肉,甚至是烧鸡嫩鹅,却很少染指羊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羊肉一、社会调查:在大宋,究竟是哪些人在吃羊肉?贡子曰2024-02-08 17:06:59
0000万寿寺“吉物咏寿”,快来沾沾寿气
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祝寿场所,从山门殿穹顶的“洪福齐天”壁画开始,整座寺院随处可见寿文化元素。山门殿穹顶的“洪福齐天”壁画“洪福齐天”为清光绪时期修缮万寿寺时所绘,近百只形态各异的红色蝙蝠飞翔于青天流云之间。红蝙蝠谐音【洪福】,整幅图案寓意【洪福齐天】。《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被放在首位,可见,中国古人对长寿十分重视。静逸阅读2023-07-30 10:29:12
0000《时间态定义、分类及特征的哲学研究》
一、引言时间,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既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又是哲学思考的源泉。时间态,作为时间研究的新领域,其定义、分类及特征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时间的新视角。本文将深入探讨时间态的各个方面,尝试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时间的奥秘。二、时间态的定义是什么,让她吸引了元春?
前面分析过了,元春是“金玉姻缘”的最终决策者。那么,为什么元春会欣赏、喜欢宝钗?宝钗是凭什么,吸引了元春的?相信我,宝钗有学问、有文才、有管理能力,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突出的地方。学问才华,并不是宝钗所自诩自矜、引以为傲的。她甚至排斥这些东西,深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然,“诗词不过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栖鸿看红楼2023-07-29 09:22:33
0000【新书】任达:《仰缉纬象: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研究》
《仰缉纬象: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研究》任达著定价:128.00出版时间:2023年12月ISBN:978-7-5475-2151-9内容简介慧然2024-03-05 16:12:40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