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全年最冷15天,不懂规矩要吃亏!


作者 :儒风君
又是一年小寒日,严冬到来天地寒。
小寒正值“三九”前后,全年最冷15天,不懂规矩要吃亏。
老祖宗过小寒,都有哪些讲究?赶快来看看吧!
1
三种习俗
举行腊祭
老话说: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
走到岁末年终,小寒是全年倒数第二个节气。
过了这寒季的最后两关, 回家团聚的时光就指日可待了。
一家人团圆热闹,免不了要在家中或祠堂祭祖。
通过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也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事业顺利。
围炉解馋
俗语说得好:“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小寒节气,被认为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期。
吃点儿热乎的、喝点儿暖身的,不仅能保持身体温暖,还能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各地有不同的进补习俗: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并妥善覆盖,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广东一些地方则是煮糯米饭,并在饭里加上炒香了的腊味、葱花、香菜等原料。腊味算是当地煮糯米饭的必需品,因其脂肪含量高,被认为有御寒效果。
老南京人在小寒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踏雪寻梅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最美小寒,不过一剪梅香。
民间多有赏梅风俗,甚为风雅。
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共赴一场梅花之约。
在暗香浮动之中,感受自然的美好,放松自己的心情。
2
四种禁忌
忌人犯懒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好时机。
运动也要适度,根据自己的体能状态,做到科学安排。
早晨运动不宜起得太早,以日出时外出较妥,以补阳光照射不足。
但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衣着以保温、质轻、柔软、合体为主,莫要练到大汗淋漓。
忌头颈寒
《黄帝内经》众说:“寒则血凝。”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血液遇冷变得凝滞,不能濡养人体,甚至容易形成瘀血。
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老体弱者,应格外注意日常的防寒保暖。
尤其是对头肩部,更要倍加呵护。
因为头部和肩颈,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
冬季外出,应穿高领衣服,佩戴帽子、围脖。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
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忌脚不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手足本就属于人体末梢,尤其双脚离心脏最远。
双脚血液供应较少、血液流速缓慢。
又少有脂肪覆盖,难以抵挡寒气的侵袭。
且脚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
受凉易致人抵抗力下降,使病邪乘虚而入。
冬季应穿保暖舒适的棉鞋棉袜,养成每日睡前泡脚的好习惯。
忌五心烦
寒冷冬天易上火,多由阴虚火旺,火热内郁所致。
五心,是指双手、双脚,外加胸口心脏的位置。
这五处容易感觉热,睡觉的时候要伸出被子,甚至想把手心贴到凉的墙上才舒服。
要缓解这种症状,需保持乐观畅达的心绪。
不为琐事劳神,身心愉悦度过漫长的寒冷冬季。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燃!甜!潮!广东这座“双万”之城,到底有多精彩?
传统的醒狮元素与赛博电子风结合,代表了东莞的古老与潮流。摄影/江智毅始终走在时代潮头的东莞,究竟藏着多少宝藏?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很低调,但她的内在底蕴却无比深厚:在中国的地级市中,除苏州以外,东莞是我国唯一一座GDP破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横跨珠江口的虎门大桥,沟通了东莞与广州的交流。摄影/张向良地道风物2023-07-30 11:29:29
0000彰显中华文明------江苏省苏州瘦西湖钓鱼台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9月25日瘦西湖钓鱼台是苏市内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苏州市区西北约4公里处,占地面积约为11.47平方公里。是一座古老的建筑,钓鱼台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一座以湖泊为主的景区,拥有着浓郁的江南风韵。也是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网2023-10-16 16:45:490000俗话说“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帮”,老辈人智慧不得不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言和俗语,很多的俗语在我们地经常地被提到,有时候更是成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就有用这么一句“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帮”的俗语,而这里面所说的'三不端’和'三不帮’说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句俗语想要表达的含义。因果12条,真实不虚,读懂受益终生!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都离不开因果。正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什么果,就得什么因,这是世间永远不变的真理。下面这12条因果,真实不虚,读懂受益终生!1、懂得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紫网2023-10-14 09:38:410000“门口有4物,堵了财神路”,4物到底指什么?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我国的民俗可谓是一幅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化画卷,展现着中华大地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神奇而独特的魅力,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世界。我国的民间俗语,它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这些俗语简洁而形象,往往能够在几个字之间传递深刻的道理和人生哲理。比如,“门口有4物,堵了财神路”,4物到底指什么?老祖宗说得有道理吗?简食记2023-07-29 08:10:5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