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是大一统?看看历朝历代的版图就明白了
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说来,中国的历史就是不断在分裂和统一中循环。但历史并非是循环发展的,而是螺旋式的上升,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出现倒退。而历史的曲折,并不会改变历史前进的大趋势。而大一统,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先从先秦说起。从“五帝”到夏朝,中华大地出现了大量的城邦古国,一座小小的城,甚至一个小小的部落都可以叫做“国”。那时候的局面是“万国林立”“万邦林立”,而夏朝不过是其中最为先进的一个,最为强大的一个。夏朝的活动范围也就在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交汇一带,和现在的一个省相当。

到了商朝,国王征服了华北一带的诸多小国,在腹地设置官员管辖,而附近周边许多部落、方国被迫臣服,管辖的范围变大了。商朝的势力范围北跨燕山、南到江汉,东临大海,西抵氐羌,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但是商朝的管控方式疏松,内部只是“方国联盟”,远未达到大一统的程度。

到了西周,天子将亲戚、功臣大规模分封到东方,以镇守远方。和商朝相比,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格局。然而,这种分封只是在东方各地建立了诸多的据点,而据点和据点之间存在大量的隙地,这些隙地之间生活的是“野人”,没有被国家所编组。加上诸侯本身也是单独的政治实体,因此西周难以说是大一统。

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中国第一个大分裂时期。然而,春秋的分裂只不过是夏商周万国林立局面的最后阶段罢了。由于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兼并兴起。于是,许多小国、部落被吞并,原来的隙地逐渐消失,齐、晋、楚、秦、吴、越等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而宋、燕等国也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到了战国,国家兼并越演越烈。到了战国后期,中原大地基本只剩下了战国七雄,其他的小国早已沦为封地性质的附庸,不再是政治实体。最终到前221年,秦朝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从夏朝到秦朝的2000年历史,华夏从万国林立发展为六合一统,其总趋势自然是走向统一。

从秦朝之后,分裂和统一交替进行,但是分裂的规模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长。例如秦朝灭亡后,西汉继承其疆域。虽然西汉前期并未真正实现大一统,但西汉前期的疆域已经和前221年的秦朝相当。到汉武帝时期,灭南越、朝鲜,征服夜郎、滇国,北击匈奴,拿下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其疆域已经达到而来战国七雄的两倍了。此后,汉朝大统一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9年,虽然中间有两汉之交的战乱,但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从189年到589年,华夏又出现了400年的大分裂。和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对比,这时候的分裂时间少了150年,而分裂的规模也小了很多。魏晋南北朝的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统一的时间为20年。而三国、南北朝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例如曹魏、北魏、和刘宋、南梁等政权的疆域都和战国七雄的疆域面积总和相近。魏晋南北朝真正大乱的时期是东汉末年以及西晋末年、十六国,但时间不长。而且十六国也并非十六个政权并存,其中的后赵、前秦都基本统一了北方,而前燕、前凉、后燕等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时代,中间虽然有隋末群雄割据,但时间很短,可以忽视。隋唐的统一规模和秦汉相比,那是更大。如秦朝只实现战国七雄的统一就能够称为统一,而隋朝初期的疆域就已经超过了战国七雄的总和,但不能称为统一。直到589年灭陈后,才能叫做大一统。而唐朝的疆域已经涉及西域、漠北,虽然涉及时间短,但也可以证明其统一规模比汉代更大。

唐朝从安史之乱以后,逐渐陷入到了“藩镇割据”的漩涡之中。最终,大大小小的藩镇称王称帝,相互兼并,演变为了五代十国。到979年,宋朝最终统一了五代十国。但是,北宋只能是局部统一,还没有实现大一统。因为原唐朝疆域的版图上还出现了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对峙。之后,又出现了宋、金、夏对峙的情况。

五代十国到两宋固然也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是其疆域规模已经和之前的朝代相当了。例如北宋的面积已经远超战国七雄之合,辽国的面积更是超过了秦朝巅峰期的面积。金国的面积最大也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和南北朝对比,辽金的疆域远远超过了北魏,北宋的疆域也超过了南朝。

从1211年到1276年,蒙元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消灭了西辽、西夏、金国、吐蕃、大理、南宋等政权,实现了大一统。和之前的唐朝相比,元朝的统一规模无疑是更大的。唐朝巅峰时期也未能消灭吐蕃,没有征服东北,而元朝却统一了整个东亚大陆,可见元朝的统一规模更大。

元朝之后,是明朝。明朝的统一规模远远达不到元朝的水平,但是也可以和汉唐相媲美。明朝巅峰时期可以控制东北,经营云南,这是汉唐无法实现的。当然,明朝没有管辖到西域,这是明朝和和汉唐相比的地方。

清朝建立后,统一东北,征服蒙古,平地汉地诸侯,驱准保藏,灭准噶尔汗国等,再一次实现了对东亚大陆的统一。清朝的统一规模甚至比元朝更大。表面看起来,元朝的疆域更大,但是元朝对疆域的管控能力是没有清朝强的,例如元朝对西藏的管理更多是一种羁縻,但是清朝却驻军、设官、颁布法律,明显更上一层楼。另外,元朝没有管辖大部分西域地区,而清朝却实现了对整个西域的管辖,而且实行了部分改土归流,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实现的。清朝还首次管辖了台湾岛,这在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从元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700多年的大一统,中间虽然也有战乱,但总体可以忽略。而且元朝到清朝的大一统规模非常大,已经不仅仅是实现对华夏大地的统一,而是实现了对东亚大陆的统一。而清朝之后,中国也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但是军阀混战时间也就几十年,在整个历史上显得非常短暂。新中国建立后,国家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到清朝的疆域,但是总体还是统一的。
曾国藩大婚前,新娘子悔婚跑了,媒人:娶我女儿吧!结果选中了最牛的女婿
在古代,男婚女嫁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多人都是到了洞房花烛夜,才第一次见到对方的真容。那时候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而父母也是通过“媒妁之言”,来了解对方的家世和人品的,媒人在这种婚姻制度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关系到男女双方一生的幸福。文史馆2024-02-16 08:07:07
0000世界3大著名军刀:“狗腿刀”上榜
众所周知,军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斗工具,几千年来在战争和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刀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最早是作为狩猎工具和自卫武器使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军刀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进入热武器时代后,因为军刀的不可替代性,它仍然作为副武器保留了下来,是特种兵的必备。在众多军刀之中,有三把独具特色,被誉为杀伤最强大的军刀。喵妹畅谈2024-02-23 17:08:52
0000四川盆地出现过哪些割据势力?
在中国的广袤版图上,四川盆地是一个很特殊的地理单元,北依秦巴山脉,南临云贵高原,西靠青藏高原,东有巫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结构。从四川环顾四周,与其接壤的板块主要是北部的关中平原,东部的江汉平原,西部的西藏和南部的云贵,而西藏与云贵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古代很难与四川形成有规模的交集,只有江汉平原与关中平原适合大规模人口生活。地图帝2023-07-29 08:10:46
0000李鸿章一生成功的原因为何是吃回头草?
咸丰十年(1861),曾国藩被清廷任命两江总督,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人才危机”。曾经是其心腹的文武双全助手李鸿章和李元度“跳槽”了。曾国藩画像能静居看历史2023-07-29 12:41:00
0000高句丽是属于中国史,还是韩国史?一块出土墓碑,让韩国彻底破防
说隋唐,是绕不开高句丽的,拖垮了隋朝,还让李世民征辽东自认失败——当然李世民征辽东,站在历史长河中分析,妥妥是大胜,只不过李世民自我要求太高,就如一位总考一百分的学霸,猛然考了次九十分,便黯然神伤是一个道理的。奈何学霸的忧伤,却让学渣兴奋了。多少年之后,韩国拍摄了部电影,内容是:高句丽反推大唐,射伤了李世民的一只眼。搞得许多国人直呼辣眼,韩国却坚信:这才是我们思密达的历史!静者为王的江湖2023-08-07 14:47: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