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 (274)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绿遍:草多。阴阴见:暗暗显露,若隐若现。游丝转:烟气像游丝一样回旋。莺燕暗喻“伊人”,即心上人。
【鉴赏】
此词几乎通篇写景。作者以细腻缠绵的语言,通过动静两幅暮春景色图画的描绘,抒发了对万物自然转瞬即逝的无限感慨,寄寓了作者隐隐的怨怼与愁绪。张惠言在《张惠言词选》中认为:“此词亦有所兴。”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亦认为:“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阁。'春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上阕描绘的春天画面,以行人踪迹为落脚点,由近及远,展现出一幅暮春立体图画。“小径”三句,写暮春时节郊外景象:“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地面景象;“高台”句则将视野移至高处,楼台树木已是枝叶繁茂、翠色逼人。“春风”两句将树上杨花与路上行人通过春风联系起来,情绪也透出幽怨。作者以拟人化手法责备春风不知约束轻薄杨花,反而吹送其放纵乱舞。下阕作者的视点从郊外转入庭院,更加细腻地描绘暮春庭院寂寥的幽静状态,更强烈地表达了孤独怨恨和愁苦。苍翠的树叶掩藏了黄莺,厚厚的朱帘隔开了归燕,只有幽室内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如轻柔的飞丝一般在四处游荡。这是一个令人压抑的寂然无声的环境。“藏”、“隔”、“静逐”三词准确传神地营造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氛围。“一场愁梦”句,直接陈述词人心中的感受,画龙点睛般道出了全词主旨。结句“斜阳却照深深院”又转入写景,但意味已被拓展,使作品在这里平添一种苍凉之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杜甫五律《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读记
杜甫五律《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读记(小河西)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稀。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或与前首《西阁口号》作于同时。)元二十一曹长,名不详。立秋时杜甫曾写诗《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呈元。闲妇(如梦令)
闲妇/如梦令暮色苍松2016.9.17闲妇描眉理鬓,顾影自心怜悯。节后复伶仃,长夜孤眠幽困。强忍,强忍,寡味无欢谁问。(2023.9.16依正韵修改)紫网2023-10-14 09:22:450000【癸卯岁暮九九消寒诗之三·前韵】二首
癸卯岁暮九九消寒诗本次限韵诗联“看柳前庭,轻鸥穿院绕;闻香品茗,贺客祝春临。”【癸卯岁暮九九消寒诗之三前韵】七绝·为续琼英未了缘文:格林开花总在百花前,为续琼英未了缘。待到隆冬酣兴后,含情共谱惜春篇。【癸卯岁暮九九消寒诗之三前韵】七律·红炉点雪在心田文:格林何须马后又鞍前,尽孝酬恩事首先。求鲤卧冰能恸地,温衾扇枕可悲天。卖身董永佳人俏,救父杨香虎气咽。格林书屋2024-01-31 09:08:28
0000杜甫五古《牵牛织女》读记
杜甫五古《牵牛织女》读记(小河西)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竟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0000八一建军节『绝句采珠』青春奉献人民爱,报国维和立战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铁血峥嵘军强国安EDUCATIONDAY『绝句采珠』第892期八一吟怀作者/王曰敏南昌起义炮声隆,星火燎原遍地红。推到三山民做主,军旗猎猎傲苍穹。致人民子弟兵作者/王曰敏血染军旗映碧空,救灾灭火向前冲。青春奉献人民爱,报国维和立战功。军魂作者/郎松(黑龙江)赤心无二舍头颅,更似英雄不服输。勒石昭昭动情处,有生只为破匈奴。诗摘词选2023-08-10 08:57: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