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
《董胶西集》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
[王豫]
洗心得真情,洗耳买徒名。
[李白]
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以殷重心治好轻忽心,以深广心治将就心。
[弘一大师]
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
[苏轼]
云影天光,皆是乱人心志,作此等功业,须是一隙不露,乃可静悟。
[王倬]
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韩非子]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德谟克利特]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
[张伯端]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金缨]
勿以妄想惰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康斋日记》
欲淡则心静,心静则理见。
《薛文清公读书录》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金缨]
智不深非智,勇不沉非勇,深所以藏智,而出之使不测;沉所以养勇,而发之使必遂。
[钱琦]
一枝动则万叶不宁,一心散则万虑皆妄。
[申居郧]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操心是要规。
《琼琚佩语》
表壮不如里壮。
[施耐庵]
每一种心灵的混乱都是对自己的惩罚。
[奥古斯丁]
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
[管子]
唯静唯默,澄神之极。
[姚崇]
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吕坤]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梁章钜]
宽平快乐,静中有无限妙理。
《琼琚佩语》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宋史》
成于慈忍,败于忿燥。
[弘一大师]
君子诚之为贵。
《礼记》
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志;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晁说之]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
《礼记》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诚。
《朱舜水集》
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
《宋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责善之道,必出贵诚信而不贵言,则于人有相长之益,在已无人自辱之患。
[程颢、程颐]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御篡性理精义》
唯诚可以破天下之伪,唯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蔡锷]
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
《新唐书》
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是厌倦,皆是无诚处。
[程颢、程颐]
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
[林逋]
百虑输一忘,百的输一诚。
[顾图河]
昼无事者,夜不梦。
[慎子]
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
[胡宏]
即使为了顾全纯洁,撒谎也是错误的。
[奥古斯丁]
涉世不难矫俗,难于自持;做事不难敏达,难于深忍。
[弘一大师]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制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林逋]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梁章钜]
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其天下之大害乎。
《薛方山纪述》
欲救偏信之祸,莫先于穷理,莫要于寡欲。
[胡宏]
不要计较是否被人骗取了你的同情心,要记住,错误的善心,无论如何,比麻木冷酷好。
[罗兰]
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痊愈的。
[培根]
船非水不行,水入船中则没矣,故君子不可不严也。
《孔子集语》
人不能重己,无以致人。
[海瑞]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龚自珍]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意林》
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林逋]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
[华罗庚]
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林逋]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欧阳修]
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
[雨果]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就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
[诸葛亮]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晋书》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正直神不欺,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崔浊]
君子不妄动也,必适于道,不徒语也,必经于理,不苟求也,必造于义;不虚行也,必由于正。
[王粲]
你要是记忆力不强,就不应当出于糊弄而去说谎。
[蒙台涅]
不诱于誉,不恐于非。
[荀子]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海瑞]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司马迁]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恶言不出口,恶声不入耳。
《邓析子》
劝君少千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白居易]
酒宜节饮,忿宜速惩,欲宜力制。
《史典》
的好之处勿久恋,得志之处勿再往。
《宋朝事实类苑》
圣人之于善也,无不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淮南子》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弘一大师]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往。
[弘一大师]
毋以小嫌疏至诚,毋以新怨忘旧恩。
[金缨]
勿以涉事无厌。故求多事;勿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
[李庭栋]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各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夸美纽斯]
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
[刘禹锡]
无悦甘言,无贻后悔。
[元好问]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真知非则无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
[陆九渊]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易·益》
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
恭默深思,插求已过,自然日新月异,到底有受用处。
《陈确集》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孟子]
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战国策》
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
[刘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
迷而知反,得道未远。
《魏书》
非不去,安能著是?过不改,安能迁善?
[陆九渊]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
但攻吾过,毋议人非。
《陈确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
《陈确集》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司马光]
小过之来,出于意表;积怨之成,在于虑外。
[刘昼]
过者怨之梯也,怨者祸之府也。
[刘昼]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苛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身不得一闻过矣。
[吕坤]
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
[刘昼]
人之过在于不死,而不在于爱生;在地悔往,而不在于怀来。
[徐干]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吕坤]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
[吕坤]
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长进;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过多,更有长进。
[吕坤]
大言必招自尤,小心终是寡过。
[弘一大师]
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弘一大师]
才敏过人未足贵也,博辩过人未足贵也,勇决过人未足贵也;君子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徐干]
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
[林逋]
为善不如舍恶,救过不如省非。
[林逋]
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
《十驾斋养新录》
不以巧辩饰其非,不以华词文其失。
[葛洪]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吡。
[王建]
苟能以攻人之心而攻己心,则过失不胜其攻矣。
《王令集》
若以无过为贤,心至文过,终身皆在过中矣。
[申居郧]
我自讳过,安得有直友;我自喜谀,安得无佞人。
[申居郧]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金缨]
好胜而耻过,心甘佞辞,忌直言,则谄谀者进,而忠实之语不闻矣。
《新唐书》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最难得一个悔字。
[金缨]
纵然积恶终身,一悔便是回头;莫谓功成九仞,一骄便可坠地。
[申涵光]
心过难改,能改心过,则无过矣。
[胡宏]
迁善如风之速,改过如雷之迅。
[薛瑄]
不能无过,而贵于改过。
《明通鉴》
酌人之言,补己之过。
[白居易]
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
[陆世仪]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摧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过者,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陈宏谋]
一个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人,除了他的理解正确以外,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其他的赞美;而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则既表示他的理解正确,又表示他的胸襟光明磊落。
[休谟]
人之犯小过,愧怍悔恨如犯大恶,夫然后能改过。“无伤”二字,修已之大戒也。
[李惺]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
《幽梦续影》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周兴嗣]
旧染不去,新运不生。
[鲁迅]
见善必从,有过必改。
[恽代英]
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面子混淆起来,以为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改正错误,就丧失了自尊心。
[刘少奇]
倘若有人四处张扬我的短处,即使他是我的一个仆人,也成了我的主人。
[歌德]
一个人要是肯承认自己的某些缺点,这个人已经在改过的路途上了。
[马明一西利比亚克]
何处跌跤何处起,起来重整跌时衣。
[董必武]
只要我们还年轻,犯错误是完全正常的,但我们不能把错误继续带到老年。
[歌德]
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歌德]
大灾大祸没有发生的时候,要防止它是容易;到了发生之后,要扑灭它却是极难。
[孙中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积微伤行,怀安败名。
[王符]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亟思悔而速改也。
[何坦]
教坏了的精神,就像是一个在外面惯坏了的戏子一样。
[拉·美特利]
犯错误是无可非议的,只要能及时察觉并纠正就好。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
[贝弗里奇]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使我有此事,彼虽不言,必有言之者。我闻而改之,是又得一不受业之师也。使我无此事也,我虽不辩,必有辩之者。若闻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之过也。
[吕坤]
人誉已,果有善,但当持其善,不可有自喜之心;无养,则增修焉可也。人毁已,果有恶,即当去其恶,不可有恶闻之意;无恶,则加勉焉可也。
《古今药石》
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
[欧阳修]
莫待临崖失马收缰晚,只恐船到江心补漏迟。
[无名氏]
无咎者,善补过也;君子改过以全其名;小人文过以益其耻。
《十驾斋养新录》
道止一中,过一分即是过,不及一分亦是过。
《陈确集》
和大怨者必有余怨,忘大乐者必有余乐。
[王通]
悔过不得不深,引咎不得不尽,招延不可不广,润泽不可不弘。
《新唐书》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修养有益,世故有害,修养鼓励我们,世故限制我们;修养教人诚恳,世故教人虚伪。
[罗兰]
山陵之祸,起于豪芒。
[李尤]
已过勿发,失信勿倚,不善勿遂,行事勿留。
《孔子家语》
小过不生,大罪不至。
[韩非子]
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不攻则日甚。
[徐干]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和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车尔尼雪夫斯基]
修身者,智之符也。
[司马迁]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扬雄]
端人贵洁己,宁使霜露侵。
[陈炳]
修之于内,著之于外;行之于小,显之于大。
[陆贾]
修身而不能及治者有矣,未有不自己而能及民者。
[刘禹锡]
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
《尸子》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葛洪]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众看识见。
[吕坤]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王安石]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王安石]
外京敌五:声色、货利、名位、患难、晏安;内京敌五:恶怒、喜好、牵缠、褊急、积极。
[吕坤]
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孜孜不息,务实胜也。
《周子全书》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优。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未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优,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家语》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申居郧]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
责已须要备,人有片善,皆当取之。
《古今图书集成》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止;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司马光]
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
[钱咏]
我觉得修贤是为后世作功德,正如父母为儿女积钱一样。
[伊本·穆加发]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自信是勇敢的、最能牺牲的还不够,还要具有临事不惧而沉着的修养。
[蒋先云]
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
[苏霍姆林斯基]
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一个畏首畏尾、退缩不前、永不能应事的人,可以变为懦夫;同时,一个无所畏惧、敢冒一切危险的人,则可以变为莽汉,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所以过度与不及都损伤节制和勇敢,唯适度可以保全之。
[亚里士多德]
修身如修屋,一处不密,一处便漏。
[魏象枢]
多财只益愚,读书可希贤。
[王恽]
以人之长补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
[刘向]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张伯行]
人有雅素之守,然后志不矜,行不污,此学者出门第一步。
《汤潜庵集》
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王倬]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申涵光]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学问涵养人,虽当盛怒时,毕竟无过激之言,暴厉之色。
[申居郧]
学能变化气质。
[陆九渊]
能读书,才必博;修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
[江阳百一居士]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荀子]
好问则裕,自用顾小。
《书·仲虺之诰》
阳光照不进盲人的眼睛,这不能责怪阳光,只能归咎于盲人的眼睛。
[普列·姆昌德]
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
[韩愈]
修己而不责人。
《左传》
修己之备,无恃于人。
[王符]
执刚莫如体柔,责人莫如自修。
[李觏]
患身之不善,不患人之不己知。
《金楼子》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荀子]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王阳明]
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张养浩]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刘安]
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
[吴兢]
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自治者也。
[桓宽]
君子不欲才过德,有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
[程颢、程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君子有三患:未闻之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能行。
《孔子家语》
君子不急断,不能使,以为乱源。
《孔子集语》
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已众;贤人好已正;圣人好已师。
[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