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400000002

第2章 绪论 这代作家在哪儿想象明天(2)

将审美体验看做一种意味,这种意味如何实现、如何表现出来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意味的实现就是将意味形式化。刚过去的二三十年,是中国儿童文学诞生以来最注重形式探索的一个时期。比如,以往的儿童文学一味强调故事,作品的艺术魅力就是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文革”后的童话、儿童小说也强调故事,但同时更强调故事的“讲法”。谁讲,站在什么地方讲,用什么语调什么方法讲,“讲法”本身成了艺术的本体,成了作品美感的主要源泉。作品也不仅是讲故事。除了故事,场景、画面、氛围、艺术修辞等都成了作品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作品的血肉和灵魂。故事本身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诗歌中,直白的叙事性作品大幅度减少,意象化、情景化的作品逐渐凸现出来,诗味、诗的形式美更多地受到作家的关注。就是在语言的层面,人们一般也不再把浅显易懂、畅晓明白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追求。除了词汇的丰富、句子的变化外,人们还讲求词句的色彩、节奏、韵律、意境,讲求语言的外在表现和作品意蕴的内在统一,一个儿童文学文体自觉的时代已经到来。谈及此,我们似乎还应提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提出的“大幻想文学”及“亦真亦幻”的主张。按此主张,幻想的、亦真亦幻的艺术世界与儿童的原生心态相对应,正好建立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艺术世界,找到儿童文学得到存在的文体依据。这种理解的准确性值得商榷,但在形式与内容、创作与阅读的统一中寻求儿童文学存在的文体依据,无疑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探求。

回归艺术,突出艺术探索,也给作家艺术个性的形成和表现提供了机会。儿童文学并不是一个很利于作家形成创作个性和风格的领域。因为它内容相对浅近,艺术形式相对简单,尤其是受到审美能力偏低的儿童读者的巨大制约,作者很难以很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并与小读者对话。但以往儿童文学的非个性化,更大原因还在“代圣贤立言”式的宏大叙事。“代圣贤立言”排斥作者个性,宏大叙事使作者无法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个性,非艺术化的文学观念又使儿童文学无需有自己的个性。当八十年代以后的儿童文学挣脱了“代圣贤立言”,挣脱了宏大叙事,个人感受、个人体验、个人叙事便表现出来了。比如邱易东写“远山”、写“小城”,韦伶写少女身体变化的隐秘心理,曹文轩的家园意识,秦文君的都市里弄文化,金曾豪的江南小镇文化,常新港的北国风情等等,使人感到,儿童文学原来也可以千姿百态,风格各异。风格是作家个人创作成熟的标志,对于儿童文学,有众多的风格,或许也是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文革”后儿童文学发展中还有一个以往的儿童文学几乎从未遇到过的现象,那就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大规模渗入。这不仅从总体上改变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面貌,而且对未来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家审美体验的表现总是需要媒介的,文学对话不可能是无媒介的对话。媒介绝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有什么样的媒介,往往就直接地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文学。波兹曼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童年”主要是印刷术建构起来,儿童文学自然也是印刷术的产物。而电子传媒的普及正使“童年”面临挑战,自然也使儿童文学面临挑战。

为什么儿童文学受传媒的影响特别巨大,以至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这主要是由媒介的性质和儿童使用媒介接受文化的方式等决定的。媒介是符号的存在、使用方式,是一种在一定群体中约定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虽然是一种约定,相对于个人,却有一种现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性质。所以,个人面对社会、面对文化,首先就有一种学习符号、掌握符号的任务,否则就不能以社会规定的方式与人对话,不能进入文化,甚至不能进入以这种文化创造的群体。媒介符号是有难易之分的。口语的原则是“说—听”,要求的是一般人天生就有的能力。只要生活在某一环境中,对话不会有大的障碍。文字则完全不同。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字,离实际生活较远,没有专门的教育根本无法进入那个符号系统,由此建立了一个很高的文化门槛,而丰富的、深邃的、个性化的文化、文学恰因这个门槛才得以建立。但电子传媒的出现和普及却使这个门槛面临消解。电子传媒,尤其是建立在电子传媒基础上的音像艺术,如电影、电视文学等,将书面文学由读者想象的艺术世界变成可以直接视、听的艺术形象,接受变得像口语文学一样容易、简单。这为文学的大众化提供了机会,也为某些浅俗的内容进入文学创造了条件。

电子传媒艺术自然不是“文革”以后才开始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就有了电影,但其影响范围远没有现在这么广泛。直到十年动乱结束,电视对绝大多数人也还是奢侈品。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不长一段时间,它却像洪水一样迅速地漫延开来,成了中国人接受信息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其对儿童、儿童文学的巨大影响,首先就是极大地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占用了儿童大块的时间。不少材料都说,现在都市孩子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个小时花在电视、网络上。这自然极大地侵占、挤压了传统儿童文学的阵地,腐蚀和弱化传统儿童文学的对话方式,进而对传统儿童文学代表的审美规范提出了挑战。如电视是“看”的,但和看戏、看电影不同,接受是在家庭小空间中进行的。许多人,有时甚至是全国的观众,在同一时间看同一部电视剧。你可以说电视将公共空间封闭化、私人化了,也可以说电视将私人空间敞开化、公共化了。电视不仅消弭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也消弭了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的界限。你看见虚构世界的人物就在你家里,你似乎也觉得自己就在虚构的世界里。这其实也就消弭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扩大了艺术的疆界,却也付出了艺术融入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失去自己的代价。如果文学、艺术真的失去了它的唤神性质,大众化、通俗化的结果对儿童、儿童文学能不能是一件幸事?

大众传媒不仅极大地扩大了电影、电视、网络文学这些新兴文学类型在儿童文学中的地盘,还直接地影响到小说、诗歌、童话这些传统儿童文学类型的创作。不仅电影、电视、网络文学的许多表现手段如时空切割、闪回、短镜头组接、化出化入等被引入小说、诗歌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它们启示了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某种萌芽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儿童文学的出现。李国伟、夏辇生等是以将描写对象碎片化的方式表现世界的话语性、相对性,周锐则以滑稽模仿的方式对世界进行了解构,而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则将他们的作品主要定位于娱乐。不管人们对此持什么看法,它们都表现了和“永远古典”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地遇到这类作品,不管喜欢与否,我们都要学会和这些作品相处。

接受一直是少儿文学中突出的问题。回忆近二三十年儿童文学领域几次较大的讨论、争论,如关于《鱼幻》的讨论,关于先锋派作家的讨论,关于通俗性儿童文学的讨论,几乎都与接受有关。这一问题的激化既是传统认识歧义的延续,也包含了许多新的现实变化的因素。

同类推荐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江上抗倭

    江上抗倭

    这本绘图本《江上抗倭》(江上,江阴别称),描绘明朝江南(以江阴为主)抗倭的历史,着重描述嘉靖江阴知县钱錞率领兵民抗击倭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本书分主体和附属两部分内容,主体内容图文并茂,适合所有读者阅读;附属内容(褐色文字)是抗倭历史资料,和主体内容基本对应,适合爱好、研究明朝抗倭历史的读者阅读。这是一本老少咸宜、俗雅兼备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读物。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坚石的笔记

    坚石的笔记

    不管写的怎么样都希望,大家能提点宝贵意见
  • 异界战天

    异界战天

    平凡少年英雄救美,却不惜身死,魂穿于异世。一个以强为尊的大陆,叶异天由乞丐开始崛起,最终成为一代强者。
  • 心中天地

    心中天地

    平凡的少年获得逆天道运,踏上不平凡道路的开始...
  • 鹿晗之重生的阳光

    鹿晗之重生的阳光

    重生后,万身宠爱只为一人,面对一见钟情的男神的求婚和青梅竹马的宠爱。我们的女主该何去何从?她该选择谁,她应该去复仇吗,还是息事宁人?该怎么做,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她应该去复仇。重生后,所有的人和事都变了她步步惊心。下一步她应该怎么走,下一步她会遇到什么,她到不知道。她的命运在自己手里,她的步伐由你们主宰!
  • 暗杀学院:禁爱

    暗杀学院:禁爱

    高怜华,本是一名看似普通的学生,暗地里确是政府三流杀手,高三的她,遇见了他----白治,两人的志愿都是亚马逊群岛的世界上最危险贵族学院---暗杀学院,而两人的禁断的爱恋也开始了……
  • 浮华之世

    浮华之世

    让爱融化恨呢?还是让恨碾碎爱?尘世浮屠的众神游戏中。又有谁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 天使带我来超神

    天使带我来超神

    凌子焰,一心想当超级英雄,却先成了超级士兵。在毁三观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绝世美丽的天使姐姐不光要跟着天使去战斗,一天晚上,天使姐姐高傲的对他说:“小孩,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22岁生日那天,他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真诚的祷告道:“希望神的秩序充满正能量。”身旁的天使拔掉一根羽毛,放在剑刃上吹断,讽刺道:“你们人类不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吗。”
  • 掠夺倾国色

    掠夺倾国色

    十年前——浓郁而恶心的血腥味在空气中蔓延,突袭而来的叛军四处肆虐,像侵入黑暗的猛兽,嘶吼着要吞噬整片森林!她沦落雪国北域五年,换来的是另一个五年的等待。他驰骋江湖数十载,换来的是另一种渴望的宁静。两条不应相交的平衡线——两个世界的人,公主与流寇,最后又该何去何从?
  • 焱之神话

    焱之神话

    火的意志,陨落的炎帝,重新归来,创造万古神话!感情之炎,万古龙瞳。燚炎战体,命运之战。三生九世,炎燚觉醒!---天炎一族炎燚,以一时差错而陨落,而又遇到了在自己身体中的炎龙,继而又出现一名男子,紧随着这世界的真正一面从他的眼前展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