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际之礼,是人人都应该讲究的。因为人人都必须溶入社会大家庭,人人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互相来往,否则,便无法在社会上生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内、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人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原来的工作单位,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从事学术交流、商品贸易,观光旅游,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礼仪。总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急切地要求学习礼仪。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交际的行为规范。礼仪体现在一切社会交际之中,所以人们一天也离不开礼仪。无论是探亲访友、出差办事、商务谈判、文化协商、外交斡旋、体育比赛、还是婚姻恋爱、娶妻生子、升学毕业、谋生求职,只要你从事社会活动,都需要讲究礼仪。总而言之,有交际,就得讲礼仪。礼仪,已经成了当代人生不可或缺的必要修养。无论是工、农、兵、学、商,哪一界的人士都得学习礼仪,讲究礼仪。从广义上讲,前边讲的礼仪也都是社交礼仪,我们在这一章专就一些社会活动中涉及的交际礼仪,提出来加以研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参与社会活动,谁都免不了礼仪应酬。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友谊,避免摩擦,消除误会,减少阻力,每个人都得善于应酬,以礼待人,八面来风;待人无礼,四面碰壁。提出几点,请你注意。
一、正确处理领导与服从的礼仪关系。
在中国,最难处理的就是上下级的关系,也就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一个人一旦参加了工作,就必须与你的工作单位同步运转,你就成了这部机器的一个螺丝钉了,必须服从这个单位的运转规则。就决不能再像家里的孩子那样任性,也不可能像学校里的学生那样,听听课写写作业而已了。
工作人员,上有领导,下有群众,既要服从领导,又要团结群众,缺一不可。服从领导是礼仪,尊重群众也是礼仪。光会服从领导而不会团结群众,或者只会团结群众,而不会服从领导,都是片面的做法。
下级对上级的礼仪,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的尊重和行为上的服从。即便下级对上级的指示有意见,当时也必须服从,不许抗拒。事后可以提出商量意见,最好是建设性意见,在尊重领导权威的前提下,平心静气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好是一份经过充分论证的书面报告。没有建设性意见的反对意见是不被重视的。
能够帮助领导完成计划的下级干部,才会被重视。拍马屁不是正常礼仪。好的上级领导是厌恶拍马屁的下级干部的。
另一方面,能听下级把话说完的领导是好领导,能从下级干部的无心之语中发现好点子,并且帮助下级干部实现他的建设性意见的领导干部,是优秀领导干部。
上下级意见一致时,双方礼仪都容易做到文温尔雅,但在发生分歧时,却容易不冷静,说出失礼的话,或做出失礼的事。要制怒戒躁。领导干部要能够以平等之心待人,财团老板也不能轻易违背礼仪随便训人。
二、正确处理同仁之间的礼仪分寸
工作中的同仁,互相平等,谁也不领导谁。但工作起来也有一个互相配合的关系,双方的礼仪建立在平等互让的基础上。提倡协作,反对拆台。竞争是存在的,礼仪是不能缺少的。做国家公务员,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这是最高原则,徇私枉法,贪污腐化是犯罪;做公司雇员,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又不能违反国家政策,为国家尽忠,为公司效力,凭发明创造与人竞争,凭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凭贡献求职位,凭本事要报酬。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自己的发明创造应当保密,别人的发明创造万万不可剽窃,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但也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人处事既要精明,又要诚恳,时时、处处不违礼数。每天上班时,同仁之间要互相问候,一般是年纪轻的首先问好。
[示例]:
小张上班发现老王早就来了,于是先打招呼:“王先生,您早啊!”王先生一听,笑着说:“您这不也挺早的么,吃早点了吗?我这里有煎饼油条。”小张说:“谢谢您,我用过了,我这就给您沏茶去。”说着拿起水杯给老王沏了一杯茶。
下班时也要打招呼,例如:王先生收拾好办公用品,锁上抽屉,提起皮包说:“小张,下班了,我先走了啊。”小张说:“您走好,王先生,我这就走。”
“再见!”
“再见!”
三、服务之礼
无论哪行哪业,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服务。顾客是上帝、顾客是财神爷,这是大家的共识了。过去是计划经济,卖方市场,顾客求商家。现在是市场经济,买方市场,商家求顾客。顾客是“上帝”,“上帝”的光顾是买卖兴隆的首要条件。
古人倡导“和气生财”,今人讲究“微笑服务”,其实古今一理,都是主张用一流的服务招徕顾客,推销商品。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服务态度要是好,就可以多销多赚多发财。如果态度不好,那就少卖少赚甚至多赔,还有可能倒闭。倒闭与破产,现在已经不新鲜了。所以,要想让礼仪进商店,礼仪进工厂,必须首先使礼仪进入经理和厂长的心里,而不是仅仅写在墙上。要真正微笑着把顾客请进门,而不是皱着眉头把顾客吓跑。文明的把商品卖出去,才能招来回头客。所以,人人都得善待自己的服务对象,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卖方不再是老爷,买方却成了上帝,不讲礼仪不行了。回味一下古代那句生意经——“和气生财”,真是亘古名言。
微笑服务是必要的,讲究信誉是最根本的。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信誉是无形的礼仪,诚实守信是商家的根本大礼。
广告不说假话,工厂不产假货,商场不卖假货,遵守产品质量法,依法经营,热情服务,讲究信誉,老少不欺,货真价实,毫厘不爽,这便是经商之礼,生财之道。靠假冒伪劣产品发财,那叫为富不仁,第一那是不道德的,第二那是长久不了的。没有自己的发明创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是违法的,当然也是无礼的。
四、与会之礼
参加会议的礼节首先是要准时到会。迟到早退都是对于其他与会者的一种不礼貌行为。发言应该围绕主题,不要聊闲天。观点不同可以讨论,但是不要胡搅蛮缠,不要搞人身攻击。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才正确。即便是自己正确,也不要大吵大闹。要保持君子风度,不要耍小人作派。这就叫“尊重他人”。有些人一知半解,半瓶子醋,却到处谩骂权威,企图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岂不知恰恰相反,人们马上便知道他只不过是个无礼之徒把了。不尊重他人,便没有人尊敬自己。从小就要有这个观念。
五、旅游之礼
随着小康社会的发展,人们都有旅游的条件了。无论到哪里去旅游,都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这就叫“入乡随俗”。在旅游胜地,要保护文物,切不可乱涂乱画,破坏景观,做千古罪人。
六、与外宾交际,要不卑不亢,保持人格、国格。
改革开放了,国门打开了。老外进来了,我们也出去了。与外宾打交道的机会多了。说话办事要注意不卑不亢,友好往来,平等相待。尊重对方,也要自重。不要贪图小利,出卖人格,更不能泄漏国家机密。
七、尊重女性,爱护儿童。
这也是社交礼仪的通行原则。不尊重女性,就是缺乏文化修养,没有君子风度。对待儿童要格外给与照顾,才显出你的大人气象。
八、问路之礼
问路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必须注意礼节。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谁都免不了要问路,问路是求助于人,当然要讲礼貌。不然,就要走冤枉路。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不妨讲给你听听。
相传,有一辆小轿车走到山区,迷了路。车上的人也不下车,见了一个老头,打开车窗便喊:“嘿!到××县还有多少里?”
路边那位老头说:“我们这里不讲礼(里)。”
车上的人说:“那你们这儿讲什么呀?”
老头说:“我们这里讲嘿(黑),走到黑就到了。”
车上一位年纪大的听明白了,赶忙下车说:“老大爷,年轻人说话没礼貌,我给您赔不是了。”
老头说:“车上还是有懂里(礼)的,不光懂黑(嘿)。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告诉你们吧,你们走过了头了,从原路上转回去吧,不然走到黑也到不了,反而越走越远了。”
过去,不论是骑马还是坐车,进村问路都要下车下马,才是规矩。坐在车上问路是不礼貌的,就连山区的老农也懂得这个道理。可惜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懂这个礼仪了。
九、乘车之礼
乘车买票,这是义务,凭票乘车,这是权利。但是有座而不坐,让给老、幼、病、残和孕妇,却是文明礼貌。
我们国家人多车少,个人很少有车,公共汽车也是挤的很。如果大家都讲礼貌,特别是年轻人不抢不挤,让老人孩子和妇女先上车、上车速度反而更快一些。让老人孩子特别是抱孩子的妇女坐一坐,这是可以办得到的。年轻人站一会儿,也不算为难。但是我们过去缺乏礼仪教育,尽管雷锋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汽车上还是挤得孩子哭老人叫。礼仪是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事事付诸实践,才能见效。
在社交活动中乘坐轿车,要讲究尊卑上下,依礼乘车,不可乱坐。目前我国的轿车多数由专职司机驾驶。车中座位依礼是前卑后尊,后排是左谦右敬,如果可以坐三个人,那么,中间座位次之,前排右侧副驾驶之位又次之,一般是随从、保镖、秘书之位。如果前排也能坐三人,中间之位最次。
如果轿车有三排座,也是后排为尊,左谦右敬,中间次之。二排又次之,也是左卑右尊。前排副驾驶座最卑。
但是三排九座之尊卑排列,则稍有不同。最尊贵的坐在中排右侧,其次中座,再其次左侧。然后是后排自右而中而左,最次是前排,自右而中。
近来,我国的轿车也逐渐走进了平民百姓的家庭,如果是主人开车(而不是职业司机),那么应该是以前排为上,后排为下。贵宾坐在前排右侧,与主人相陪。后排依次是右、左、中。如果前排可以坐三人,那么应该是右为尊,中间次之。如果是三排七人座,座次的排列是前右为尊,后排次之,敬右谦左,中间又次之,中排最次,但也是先右后左。如果是三排九人座,那么尊卑次序则是前排自右而中,中排自右而中而左,后排自右而中而左。
如果是男主人驾车,那么其夫人应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如果是两家共乘一辆车出外郊游,男主人驾车,那么男贵宾应该坐在副驾驶作为,女主人坐在后排左侧,女贵宾坐在后排右侧。如果是女主人驾车,那么座次相反。
十、运动场上的礼仪
运动场上的礼仪主要是遵守规则,服从裁判。但是,足球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乙方队员受伤了,甲方队员把球故意开出场外,等乙方队员伤势处理妥当之后,该乙方掷界外球,乙方队员仍然把球掷还甲方。这是足球比赛规则之外的礼仪,显示出运动员的高尚品德。
过去我们中国总是要求学生到体育场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喧哗,这一点倒值得研究,体育有体育的礼仪;球迷有球迷的味道。加油助威就要锣鼓喧阗,就要人声鼎沸。要热烈,但是不要违法闹事。
国外记者评价我们的观众文明得像休克了一样,兴奋不起来。这在体育场内,并不是好现象。体育是竟技运动、要激动,要爆发力。没有好的啦啦队是不行的。
十一、献花之礼
各种花有各种花的象征意义,献花一定要搞清时间、场合、对象、以及本人与收花人的关系。不能随便拿起一朵花来就去送人,这跟送萝卜和白菜不一样。
一般说来,玫瑰花象征爱情,适合在求爱、初恋的时候送给自己的情人。刺玫瑰象征个性优美,红玫瑰象征永远幸福。
紫罗兰象征忠实、朴素。
菊花象征清高、廉洁。金盏菊象征长寿。
紫丁香象征初恋,白丁香象征怀念,送给朋友表示“请怀念我”。
郁金香也象征爱情,还象征胜利和美好。黄郁金香象征无望的爱,白郁金香象征失意的爱,
蔷薇也象征恋爱,求爱要送红蔷薇,发誓要送粉蔷薇。
桃花象征淑女。
薄荷象征美德。
百合花象征万事如意。杜鹃花象征思念、盼望和爱的欢乐。
荷花象征纯洁无邪,
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
月季象征光荣、幸福,日新月异。
椿萱,即香椿、萱草(金针菜,俗称黄花菜)。椿以喻父,萱以喻母。献椿萱,象征父母健康长寿。
梅花象征坚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