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尤其是受性侵害及受虐儿童,小小的年纪让他们无从掌控发生的事情,这样的经验又是超乎他们所能处理或消化的,就像被父母乱伦的小孩,很难想象原本应该爱护、保护他(她)的人,却也是最伤害他(她)的人一样,两个极端的形象如何在稚小的心灵中整合。唯一能做的,就是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才让父母生气对自己惩罚。这样负面的情绪经验一直累积,长大后会让人觉得一无是处,不配好好过日子,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伤或自杀等伤害自己的行为。
老年忧郁症
除了中年的更年期危机外,忧郁症的触角也常向年龄更长者延伸。老年忧郁症与年轻人的症状略有差异,通常以身体不适为关注焦点,再加上老人本身多半都有慢性疾病或功能障碍,情绪的症状往往就会被忽略。
老年人较常面临的问题,如过分关注自己身体、虑病倾向较高、要面对丧偶或朋友死亡的失落情境等,在一般人来看,忧郁的情绪反应反而是正常的,处在情绪反应与疾病间的模糊地带。
为什么心理会感冒老年忧郁评量表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内,如果您是老人,或是替您家的老人,看看是否有下列的感受,如果有请答“是”,没有请答“否”。
是否
1.基本上,您对生活满意吗?
2.您是否减少很多的活动和嗜好?
3.您是否觉得您的生活很空虚?
4.您是否常常感到厌烦?
5.您是否对未来抱有希望?
6.您是否会烦恼一些事情,想要不去想它,却没有办法不想吗?
7.您是否大部分时间精神都很好?
8.您是否会害怕将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您身上吗?
9.您是否大部分的时间都感到快乐?
10.您是否常常感到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用?
11.您是否常常觉得坐立不安?
12.您是否比较喜欢待在家里,而较不喜欢外出及不喜欢尝试新鲜的事?
13.您是否常常烦恼未来的事?
14.您是否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有较多记忆力不佳的问题?
15.您是否觉得现在还活着是很好的事?
16.您是否常常感觉心情低落、忧闷?
17.您是否觉得以您现在这样子活着很没有价值?
18.您是否非常烦恼过去的事?
19.您是否觉得生活过得很刺激?
20.您是否觉得要开始做新计划是很困难的事?
21.您是否觉得精力充沛?
22.您是否觉得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希望的?
23.您是否觉得大部分的人都比你情况更佳、更幸福?
24.您是否常常为了小小的事情而烦躁不安?
25.您是否常常觉得想哭?
26.您是否觉得注意力无法集中?
27.早晨醒来时,您会觉得愉快吗?
28.您是否觉得比较不喜欢去参加社交聚会?
29.您现在比以前更容易做决定吗?
30.您是否觉得现在的头脑和往常一样清楚?
评分方式:题号前有记号者,答“是”为1分,答“否”为2分。
其他题目,答“是”为0分,答“否”为1分。
分数越高者,表示忧郁倾向越高。
冬季忧郁症
有些人在雨天或冬季等日照较少的季节,特别容易感到郁闷、心情低落。像在法国巴黎,冬天就约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患有冬季忧郁症;北欧等日照较短的国家,更是多见此种问题。这种因为天气或季节改变而产生的忧郁,是缺乏阳光所引起,因为人们每天都需要一定的日照以调节荷尔蒙,其中以褪黑激素(melatonin)最为重要。当此类荷尔蒙的浓度有所改变时,神经传导物质(尤其是血清素)也会随之变化,情绪自然就跟着产生波动。
压力
人类面对压力的反应能力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或者说,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压力已远远超过人类所能负荷的。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每天会有多少压力产生:工作绩效、严苛的上司、信用卡账单、人际关系、升学就业考试、银行账户逐渐归零、婚姻冲突、家庭失和等。
其实,研究报告显示短时间轻度的压力有助于工作效率提升,同时也能激励人心。但如果完全没有压力,反而会觉得无聊而懈怠,这样对身心健康不见得是好事。相反地,若每天长时间承受高度压力,那么身体及心理的状态都会亮起红灯。许多人便因此产生忧郁症。
较常见造成忧郁症的压力来源有:
工作压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还有预定的进度等待达成,这种压力常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若是再遇上挫折或是事业不顺,沮丧烦忧往往接踵而至,如不善加处理,忧郁症便趁虚而入。
阿明就是个好的例子。正处于中年的阿明长年在夜市摆摊卖盐酥鸡,这一卖就是十多年,前十年景气正好时,小小的盐酥鸡摊不但让他养儿育女,也买了一栋房子,手头也较宽松。不料,这些年景气一落千丈,股市跟着狂泻,不但盐酥鸡的生意不如以前,最糟的是,阿明将所有存款投资在股市,除了血本无归之外,现在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于是阿明忧郁了,整天失神发呆,工作也不能做,怀忧丧志的结果让他成了精神科的常客。目前,阿明是重度忧郁症患者,偶尔病发时还得住院,家计的担子全落在老婆身上。幸运的是,阿明的老婆没有太多怨言,她认为“钱乃身外之物,再赚就有”,不但独力挑起夜市的生意,还得照料一家老小和一个忧郁的丈夫。
失业:失业的压力也是目前最大的隐忧,已有不少临床资料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忧郁症患者是因为失业而导致的。失业所面临的压力,首先就是经济问题和来自亲友的压力,再来是无所事事及找不到工作所引起心力的耗损和自信心的降低。在这波不景气浪潮中,造成了不少忧郁症患者,尤其是失业的中年男性,面临转业的困难,不少人无法面对家人选择结束生命,这是值得政府及民众省思的现象。
6曾经是好几家企业老板的陈先生,出现在身心科门诊时,神情落寞、郁郁寡欢,因为他曾经拥有数亿的资产,而公司的市值总和更远超过这个数字。但是大环境不景气,加上公司扩展过快,资金的运转出现问题后,公司便一家一家地倒,现在的陈先生则处于失业状态。
第一次门诊,他心情低落地对我说:“严医师,今天我来看病是开宾士600,但它已经是别人的,已经被抵押了。”商场上的大起大落他不是没见过,也不是没经历过,但是这一次,他自认为很难再站起来了,因为年纪不小,而且大环境也不允许了。因此,这一次的商场失意,让他罹患忧郁症。陈太太也跟着整日烦躁不已、闷闷不乐,只是她拒绝上医院求助,只愿私底下服用先生的药物。
经过多次的门诊和药物治疗后,陈先生的病情日渐好转,心情的调适也有进步。以前,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和青商会的球友打打高尔夫球,现在,他封杆不是因为穷到没有钱打高尔夫球,而是那边的社交文化已不再适合他了,那是一个随时会提醒他是个彻彻底底失败者的地方。后来,他因失眠早醒而溜到公园逛逛,跟大家打太极拳,反而认识不少新朋友,跟这些人相处后才让他明白,平平淡淡过日子也不错,不一定要山珍海味、坐拥豪宅名车。念头一转,心情也跟着开阔起来,现在他已经不需天天依赖药物助眠了。反倒是他太太,因为一直不愿看病,情绪未见好转,整天过着惊慌受怕的生活。
上述这些失业落魄的例子不胜枚举,每天在医院的精神或身心内科上演着不同戏码的悲剧。除了医疗系统能发挥稳定病情的功效外,也期待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力量,能够支持协助这些人渡过难关,否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压力评量表
以下的问题是测试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提醒你是否该注意你的精神健康状态了。请回想在过去一个月内是否出现下列状况:
1.觉得手上工作太多,无法应付。
2.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要分秒必争,例如过马路时会闯红灯、走路和说话的节奏都很快。
3.觉得没有时间从事休闲活动,整天都会记挂着工作。
4.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会发脾气。
5.担心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评价。
6.觉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赏自己。
7.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8.有头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难以治愈。
9.需要借助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绪。
10.需要借助安眠药帮助入睡。
11.与家人(朋友、同事)的相处会令你发脾气。
12.与人谈话时,会打断对方的话题。
13.上床后觉得思绪起伏,挂念很多事情而难以入睡。
14.觉得有太多工作,不能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15.当空闲时轻松一下也会觉得内疚。
16.做事急躁、任性,而在事后感到后悔。
17.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
计分方法:从未发生计0分,偶尔发生计1分,经常发生计2分结果评量:
0-10分:精神压力程度低,但可能显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较单调沉闷,个人做事的动力不高。
11-15分: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有时会感到压力过大,但仍可应付。
16分以上:精神压力偏高,应寻求压力来源与解决方法。
婚姻破裂、感情失和
感情问题常常是引发忧郁症的导火线。许多人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显得无法以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往往不管在事业上有多成功,一旦遇到感情问题整个人就变脆弱了。
面对离婚或婚外情的人都是罹患忧郁症的高危险群,近年来两岸互动频繁,台商赴中国内地投资工作者众多,独自留守台湾的台商太太也逐渐成为忧郁症门诊的常客。这些台商老婆通常都因为先生在内地包二奶,而整个家闹得鸡犬不宁,最后导致家庭破碎。2002年元月,台北市政府委托松山妇女暨家庭服务中心,以民调方式电话随机抽样调查一千一百二十九名二十岁以上的已婚男女,进行外遇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台湾有一成的已婚男女面临到外遇问题。通常,女性是婚姻关系中的弱者,一旦先生有婚外情,她们不是为了小孩隐忍下来,就是为了经济或社会压力而不愿离婚。忍气吞声的结果,压抑的情绪都无处发泄,日积月累之后,不忧郁也难。反之,一旦离婚,社会的压力和生活顿失依靠重心,忧郁症也常随之而来。
在我的门诊中,有个台商老婆最近才频赶赴内地,去处理先生及二奶之间的问题。她的先生,一直到二奶的小孩快出生才告诉她这件事,要求她接受这个事实,让她一时之间无法调适面对,而婆家又口口声声指责自己脾气不好才让先生外遇,犹豫不决加上双边压力的夹攻下,隔着台湾海峡对在对岸发生的事又束手无策,情绪终至崩溃。
因此,对于因婚姻问题而导致忧郁的人,越早面对问题并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才能避免忧郁症恶化。不管是形成共识离婚或去改变导致夫妻失和的原因,都比拖着僵在那里好。
失去亲人
自己所爱的人死亡或亲人过逝,对大多数的人而言,都是痛苦难当的经验,有时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渐渐从哀恸中走出来。这个哀痛悲伤的经验是人们面临重大失落时必经的过程。
平常的我们,失去任何心爱的事物都会引发悲伤的情绪,其中尤以失去亲人最是痛苦。这时,我们会觉得很孤单,即使身边有人陪伴仍然无法抑制孤独一人的感觉,此外常常伴随着浓浓化不开的失落感,持续的情绪低落导致胃口全无、食不知味。此时,情绪一旦没有处理好,反而可能由正常的哀悼期演变为忧郁症,甚至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想随往生者一起死去的念头。此时,最佳的办法便是寻求医疗的协助。
通常,我们在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因失去所爱的人而处于悲恸沮丧的情绪中,当自杀的想法跟着出现时,我们反而会顾忌再去提到死亡的议题,深怕此举会刺激到他们。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能够以关怀的口吻好好谈谈死亡延伸而出的问题,让心中的情绪获得抒发,往往能阻止想以自杀解决问题的冲动。一旦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时,建议他们寻求心理专业机构的协助,也能适时阻止悲剧发生。
不良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不良也会造成神经传导物质代谢的问题,并可能会因此引发忧郁症状。像有些暴食患者,在大量进食后拼命催吐、吃泻药,最后因为这样饮食失调的状况,产生沮丧感,或是对于这样无法克制的行为感到懊恼后悔,如此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等忧郁症状。
另外,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的饮食、偏食、过多的精致食品,或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都是容易引起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与流失,造成血糖浓度的不稳定,或是对大脑神经产生不当的刺激而干扰睡眠质量。
以如今的情形来说,某些特定的族群是忧郁症的高危险群,需要政府或民间单位特别重视,尤其是当社会大众面对忧郁症的患者与家庭时,更应不吝情地伸出援手去防止因而可能发生的悲剧。这些高危险的族群有:离婚妇女、单亲家庭、失业人口、老人、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