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3100000032

第32章 互文性与中国文论(5)

古人在用典的态度上,可以分三派:反对派、支持派与中立派。反对用典的直寻派,以钟嵘为代表,同时代的萧子显也持这种观点。萧子显在《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里就对诗歌铺张典故成语感到不满说:“缉事比类……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钟嵘则在《诗品·序》里提出了自己反对用典,讲求直寻的诗学思想。典故用得太多则会给读者带来障碍,损害诗意、诗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林艾轩的话说:“苏诗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黄诗如女子见人,先有许多装裹作相。”表露了对因用典而造成词意晦涩难懂的不甚赞同之意。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七有云:“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如《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下略)’,此岂可以出处求哉?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盖后人元不知杜诗所以妙绝古今者在何处,但以一字亦有出处者为工。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曾有一字无出处者,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不自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就指出了宋人这种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他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指出近代诸人喜好用典,不讲求神韵情致,只讲求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以至于全篇读完,还不知道诗的主旨是什么,这就是文人们所说的花上晾衣,煞尽了风景。也如西人所说的,倒洗澡水连孩子都倒掉了。魏泰反对黄庭坚的这种做法,说他“好用南朝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钱钟书也说黄诗如“隔帘听琵琶”,典故的运用往往使诗词意义表达不够直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傅玄、皎然、黄庭坚、李商隐、苏东坡、李清照都喜欢在诗文中引用前人句子。苏东坡曾评论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恰恰透露出他对用典的偏好,并以己之爱好强加于人。诗词少了典故,如同美女没有装饰。李清照批评秦观的词道:“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除了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用典的态度外,还有一种中立意见,认为文章的好坏不在于用事,也不在于不用事。用典对诗文的促进作用只是尺度的问题,而不是用与不用的问题。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云:“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不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讲求用事时自然恰切,不留痕迹:“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才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反使人厌恶。”魏际瑞说:“著佳事佳语太多,如京肆列杂物,非不炫目,正为有市井气。”(《伯子论文》)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喜好旁征博引以炫学的人说:“填塞之病有三:多用古事,叠用人名,直出成句。其所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

宋代叶少蕴的《石林诗话》中说:“诗之用事、不可牵强,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则事词为一,莫见其安排斗凑之迹。”清代袁枚在反对有些文人“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的堆垛作法后,说出了自己关于用典的看法:“余以为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暴富儿自夸其富,非所宜而设之,置楲窬于大门,设尊罍于卧室,徒招人笑。”同时,他反对使用生僻的典故:“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穴诗人’,当以为戒。”(《随园诗话》卷六、七)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诗人玉屑》中云:“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

当然,上述区分极为粗略,由于时代遥远,今天已很难断定古人对用典的态度,况且古人自己有时还存在一种今非昨夕的矛盾态度。对于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评论者看来,差异也很大。如钱钟书就曾提到苏东坡喜欢在诗中铺排典故,不喜欢的人就说他“用事博”、“见学矣然似绝无才”、“事障”、“如积薪”、“窒、积、芜”、“獭祭”,喜欢他的人就赞他对“故实小说”和“街谈巷语”都能够“入手便用,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可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身上用典或类似于用典的问题都困扰着历代文人。

中国文人系统地思考用典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系统地表现在他们对“综学在博”的用典条件和“取事贵约”的用典原则的论述。

古人说,用典的前提条件就是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即刘勰所说的“综学在博”。《文心雕龙·事类》篇中还说“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清代文论家魏禧在《宗子发文集序》中云:“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说的是材料的积累对于用事来说非常重要。用事的能力需要作者的细心收集与日积月累,非经一定的生活经历所能企及。咿呀学语的幼儿和涉世不深的孩童很难在文章中用事,原因就在于其生活经验所限。正如清代诗论家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姜斋诗话》卷二)宋代王正德在《余师录》卷二中引张芸叟语云:“司马迁年二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郊,过梁楚,西使巴蜀,天下糜所不在。晚年方敢论次前世,著书成文,天文地理,古今治忽,无所不总。”作者所积累的事料往往表现为“佚事典故”,而这些“佚事典故”常常隐匿于古书之中,可以说古书乃“佚事典故”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地阅览古书,阅览前人的著作,从中吸取宝贵精华,从中沥出那种仍具有当代价值的“佚事典故”,将这些从古书中撮来的“佚事典故”运用到新作之中,使其焕发新的精神、新的意义,为当下的语境服务。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西方人所谓“互文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云:“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并且还举出扬雄、班固的例子,说:“扬班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裂膏腴。”说扬雄、班固以下的作者莫不从古书中撷取精华,取用事料。这就更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对古人有所了解,有了深厚的积累才能“纵意渔猎”、“操刀能割”。

取事贵约是古人提出的用典的基本原则。历代文学家纷纷陈说了这一用事原则,从刘勰的“取事贵约”开始,宋代秦观说:“赋中用事,唯要处置……如事多者,须精择其可用者而用之,不可用者弃之。不必惑于多爱,留之徒为累耳。”(吴景旭《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云:“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施闰章在批评苏东坡的诗时曾说:“古人诗入三昧,更无从堆垛学问,正如眼中着不得金屑……然坡诗正患多料耳。”(《蠖斋诗话》)陆时雍说:“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诗镜总论》)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也批评一些文人“有意呈博,翻书抽帙,活剥生吞,搜新炫奇”的不良习性。魏庆之在《诗人玉屑·用事》中称:“若正尔填塞故实,旧谓之点鬼簿,今谓之堆垛死尸。”晋代陆机写作时用事不够精约,元代的陈绎在评价他时就说他“才思有余,但胸中书太多,所拟能痛割舍乃佳耳”。

综上所述,中国在用典上可以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资源,其对用典的理论阐释也显得细致、精致、到位。西方虽然在思想体系上完整地提出了互文性,但是其产生背景、意义皆与中国的用典不同。中国重在把握用事的度的问题,强调“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恰到好处和“综学在博”的用典前提。而西方互文性理论则没有此类的深入讨论,更接近哲学。

同类推荐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

    本书内容包括:汉语叙述的转型与文学的自觉(1901-1921)、在冲突与互补中发展的文学(1921-1937)、文学民族意识与人民意识的张扬(1937-1949)、文学的意识形态中心化(1949-1976)等共五编。
  • 加州的群山

    加州的群山

    本书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多次穿越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峻岭的随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俊美、冰河湖泊的恬静、岩洞的幽深曲折等。
热门推荐
  • 我的BOSS男友

    我的BOSS男友

    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的BOSS,她,是一位倾国倾城使万千少年倾心的千金。那天,她无意中闯进他的生活……
  • 今古传奇秘本

    今古传奇秘本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明月清风两相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妖?什么是人?什么是仙?真的有界限吗?还是一切都是虚妄?
  • 三个女生偶遇TFBOYS

    三个女生偶遇TFBOYS

    初次跟TFBOYS见面的女主(沫琪、诗雨、陌微),三只可是三个小女生的学长,可是最后是三只先喜欢三个女生,还是女生先喜欢三只呢?去看看内容就知道啦
  • 大陆传奇之斗气王者

    大陆传奇之斗气王者

    本作品是阅读了大部分小学而幻想出来的,希望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 染氏草包二小姐:换魂重生

    染氏草包二小姐:换魂重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生今世皆有因果,而她——柒鸢汐,小时,掉进水里,一身灵气尽失,本应是天才的自己,却转眼变成了废柴!又的应因自己不是长女,母亲也因病去世,没了照顾,受尽姐姐和他人的嘲讽,欺凌。可以,这些她都忍了,但是,这不够,,自己的亲姐姐还命丫鬟带自己去深山里采药,有意让丫鬟把自己推落山崖······
  • 我们的慢时光

    我们的慢时光

    愿时光慢一点,我们的回忆才多一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不识狼君真面目

    不识狼君真面目

    林湘不过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但她发现,王妃这职权,完全不管用。林湘:王爷虽然臣妾是你的发妻,但臣妾也只是一枚炮灰。所以为了你的后院小妾三千,你可千万不要爱上我,作为炮灰的我,指不定活不长,万一你爱上我,我死了你也不用太伤心,你说对吧!萧政:王妃,你没病吧?哎,我的意中人他是个盖世英雄,不过我已经不期待他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了。因为我早已看清了结局,我不是女主只是炮灰连女配都算不上,我喜欢他,他不喜欢我。有他没他,最后的结局我还是会死。谁让我只是个悲催的炮灰呢。
  • 夜的七篇祭言

    夜的七篇祭言

    一块奇特的石头,引出四十多年前一件神秘失踪案。一具多出来的的尸体,一张本已销毁的藏宝图,解开神秘事件的序幕。一把古老的剑,五个活在诅咒下的家族,传说中的龙剑,四代人的不懈追求,终于揭开诅咒下的秘密。神秘的巫师文化,修灵者的争斗,可怕的夜祭,流传千年的龙剑背后的秘密,且看他们如何一一解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能之棺木之殇

    异能之棺木之殇

    五门为基,创磅礴异界。挥至高权杖,耀万古之冠。十戒璀璨,封神王十座。崩碎,瓦解,侵袭,封印。尘封万古的秘辛被一点点解开。现世暗流涌动,异世战血沸腾。千古禁地,传承世家,隐世门派,神秘异军。洛尘能否异军突起,在这动荡的时代登临王座,获悉古今,睥睨天下!棺木之殇,惜花之泪,万世飘雪,梦笑轮回。
  • 天元之强者

    天元之强者

    天元大陆上职业万千,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是想成为世界豪富;有的人想掌握大权。木子凡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可以翱翔天地的强者,为此,他一步一步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