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022

第22章 慢动作冥想法——让心彻底平静

痛苦要从内部根源治愈

这里容我再罗唆一句,静心冥想法虽然可以带给你幸福的状态,但也只是短暂的、一时的。而释迦牟尼佛介绍的真正可以迈向幸福、提升心灵的方法,就是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慢动作冥想法。

慢动作冥想法是直接和前面所提到的“无明”相抗衡的一种冥想法,而绝不只是让心情暂时变得愉悦的冥想法。

比方说,有一个患者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痛苦,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医生很快帮他注射了止痛剂。医生对患者说道:“没关系的,没关系的,尽管您现在痛苦得快要死掉一样,可我能够在一分钟之内消除您的痛苦。”然后给这名患者注射了麻醉药。注射麻醉药后,麻药成分会在一分钟之内循环到身体各处,患者的痛苦暂时消失了。于是那个患者十分感激医生,道:“您真是个厉害的医生啊!”但是结果会怎样呢?当然是在麻药作用消退后,患者依然十分痛苦。

与此相对,如果此时有个真正高明的医生,他会对患者说:“这个令您痛苦的疾病怎么说也需要两年的时间来治疗。这期间请一点点耐心地接受治疗,这样您的病才会好。”于是,患者遵照医生的话,两年间一直积极接受治疗,最后终于治好了疾病。结果如何?尽管在治疗过程中,没有通过注射麻药而暂时缓解痛苦,也许还会想着“真是个差劲的医生”“光让我吃很多的药,可是我的病也没见好”等。但重要的是,最后疾病被完全治愈了。这就是慢动作冥想法。

心静处,则无罪

慢动作冥想法与静心冥想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不是只能得到短暂的幸福感、一体感、喜悦、快乐等那种敷衍人的冥想法。也许在进行的途中还会伴随着痛苦,但是这种冥想法会一直默默地、一点点地和“无明”作斗争,从而最终从根本上治愈人的心灵。关于它的理论下面我来进行说明。

人总是在看到任何一样东西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绪。这是因为心本身处于“无明”的状态。听到声音后,心会产生各种情感,进而产生痛苦。可惜的是,人无法做到什么都不听,就算不想去听,外界的声音还是会通过耳朵飘进我们的内心;就算不想去看,外界的事物也会通过眼睛显现在我们的内心;就算不想去接触外界,人还是不断地通过身体接触感受着外界。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奈的事实。

因为大脑会进行思考活动,我们无可避免地每天会想很多事情。难道说因为不想去思考什么,就真的能够不去思考吗?不是的。因为有“无明”存在,人就会在思考的时候产生恶行,听到什么也会产生恶行。但这不是我们人所能控制的,也是没有办法的。那么如何治愈这样的心呢?只有把心中的“无明”完全消除掉。

不被“无明”覆盖的心灵就算看到什么也不会被玷污,听到什么也不会被玷污,触碰到什么也同样不会被玷污。此时,你实践冥想或者不实践都没有关系,因为心已经从根本上被净化了。

通过慢动作冥想法达到觉悟境界的人,无论是否再尝试其他的冥想法,或是被他人严厉地斥责时,心还是能保持纯净的状态。所以也就不会犯下罪过,而且一直会保持这样的状态。这就是慢动作冥想法,一种可以让心灵完全获得解脱的方法,一种真正引导人领悟的方法。

不执著的心态

那么慢动作冥想法到底是怎样的冥想法呢?下面讲一下该方法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果静心冥想法可以被概括为通过追求内在的统一而获得舒畅的心情,那么慢动作冥想法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对事物不持执著的心态,也就是远离(欲望)。让自己远离俗世的欲求,不执著于对事物的追求是该冥想法的主题。如果有人在自己耳边说些什么,就先远离他所讲话的内容,单纯地去感受他所说的只是某种声音,然后让自己远离。

比如,当眼睛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或者看到了一幅名画,普通人只要是看到就会产生某种情愫。假使看到后产生了欣赏的情感,那么这也是一种情愫,也可以说是一种欲望。有了欲望,心就会痛苦。对于这种情况,慢动作冥想法会提供特别的解决办法。

这个解决办法的要点在于,即使眼睛看到了什么,人的心也不会进入所看的事物“当中”,这也就是慢动作冥想法的重点。

停在客观观察这一步,忘记思考

当看到一幅画时,周围有人告诉你“这可是凡·高的画呢”或者“这幅画可值好几亿呢”,就算看画的你当时并没有觉得这幅画有多美,也会被周边人的各种观念影响,认为“啊,这幅画真不错”。而我和小孩子一样,只有在看到能给自己带来美的享受的画时,才会认为那是好看的画,即使看到某些名画,如果并没有带给自己美的享受,那么就会诚实地认为画得并不怎么好。

在巴利语中,vipasanna即内观冥想法,“vi”代表着清晰明确,“passati”代表着观察、看的意思,那么“清晰地观察”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看事物的时候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用眼前的事实令你摘下看待事物的有色眼镜。为了努力让自己不去产生情愫,在看到事物时,心中仅仅想着“看到了”就好,不断默念“看到了,看到了”,这就是清晰的观察。

当用耳朵听到什么的时候,也许听到的是音乐或者噪声,也可能是人的声音或者鸟鸣声,总之内心会泛起波澜。这个时候慢动作冥想法就会让人努力想着自己听到的只是声音,以默念“听到了,听到了”的方式维持平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尽管声音很自然地传入人的耳朵,但已经无法让我们生出任何情愫了。总之,就不会犯下恶业了。

慢动作冥想法的关键:默念事实

慢动作冥想法的具体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平时,如果听到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欲望,引发恶趣,进而犯下恶业,最终给自己铺设了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但是,通过实践慢动作冥想法,即使是听到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却会对自己说,你听到的只是“声音、声音”或者是在心中默念“听到了、听到了”。在默念的极短时间里,其实也就保持了自己内心的纯净。

身体触碰到什么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方法。不要想着碰到的是什么东西,只要心中默念“碰到了”就可以。触碰到什么的时候,比如触碰到女性,触碰到男性,或者触碰到年轻人等,如果这时候心中胡思乱想的话,心就会被污染。所以不要这样,这时候只需在心中默念“碰到了”就好。

现在您要不要稍微尝试一下呢?一般情况下,在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周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进入您的耳朵。请不要让任何东西进入您的大脑,只在心中对自己默念“声音、声音”即可。您现在应该可以体会到那种心突然变得很安静并进入“空”的状态的感觉了吧。

不思考,不烦恼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谈论很多事。比如上司会对下属说“你要这样做,今天帮我去一趟哪里哪里”,对自己的妻子说“今天想吃什么什么”,而此时妻子可能会回答“就知道神气地命令人”之类的。

这样,听者内心就会卷起波澜,好像内心刮起了台风,心被卷入痛苦之中。所以当上司对着你说“你帮我把这份文件送到哪里”或者“到明天为止要把资料整理好”的时候,请在内心深处默念“声音、声音”。如此做的话,内心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波澜,心将达到“空”的状态。

也许有时候会被别人斥责,有时候会被人说坏话,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会很生气。关系亲近的人更是会发生口角。同事之间、夫妻双方、父母和孩子都会因为沉不住气而经常吵架。这个时候,面对对方的话语在心中默念“声音、声音”,能污染自己心的只有这个“声音”,而“声音”是客观的事实,所以在心中默念“声音”的时候感情世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会产生情愫,然后这个“声音”就会自然消失在那里。慢动作冥想法,就是在内心创造“空”的状态。

看到什么就仅仅停留在那里,听到什么也仅仅停留在那里,闻到香气也仅仅停留在闻到香气那个层次。如果闻到香气就想到“这是什么香味呢”或者“这是我的初恋情人以前经常擦拭的香水味”等,一旦开始幻想,心就会被污染,激起层层涟漪。慢动作冥想法,就是通过用客观的事实阻止进一步幻想,进而阻止各种情愫产生的冥想法。

无论是赞扬你还是贬低你,照样能心平气和

如果一直进行慢动作冥想法,人就会一直保持一颗纯洁没有杂念的心灵,没有参悟到什么,却又好像参悟到什么一样。

假定有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说你的坏话,而另外一个人则是站在你这一边替你说话。正常情况下,人一定会去感激那个替自己说话的同伴,怨恨另一个不断说自己坏话的人,心中发生激烈争斗。因为心中既会产生感激的情绪,也会产生憎恨的情绪,所以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慢动作冥想法能使内心保持一种平静状态,让人即使面对那个站在自己这一边、不断夸奖自己的人所说的话,也能单纯地把它当作普通的声音;面对不断对自己出言不逊的人,也会把他说的话只当作普通的声音。虽然并不是领悟到了什么,却和领悟的状态很相似。

平静的心,才能把事物看透彻

即使把听到的事情都当作普通声音,也不代表没有听进别人说的内容,而是和正常人一样在听、在理解,却不会因为理解了别人话语的意思而在心中产生任何情愫的波澜。不仅如此,还会比普通状态下更容易理解事物。

虽然当作普通的声音去听,心里却更能理解对方说话的目的、说话的顺序、说话的主旨、说话的理论根据等。关于对方说的内容是合情合理或者不合情理,心中都是十分清楚的。因此,虽然表面上依旧是很认真地在听对方说话,但是在心里,却仅仅停留在听着对方发出某种声音的程度。慢动作冥想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经常训练进入这种状态的话,就会清楚地用心看到事物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会消亡,人创造着怎样的情愫、人产生了怎样的痛苦等这些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到事物的演变过程,慢慢地,心灵就会达到一种完全解脱的境界。

心安最坚强

通过慢动作冥想法清楚地观察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瞬间,就会慢慢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然后会非常轻松地了解到活着到底代表什么、生命的意义在何处等哲学家和宗教界人士一直在探寻的答案。是否有神的存在,宿命究竟是什么,活着是不是件幸福的事等,也都会明白。这样就到达了另一种领悟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任何有生命之物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后所经历的痛苦、烦恼、争执等都会消失,从此会以一颗平静的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由于俗世间的变动而产生的动摇也会全部消失。

人的心,是依赖周围的事物环境而活的。花开,就会依恋花的美丽;台风来临就会感到讨厌;地震发生就会感到恐惧。人的心就是会这样随着周围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安、疲累。光凭借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幸福的,一个人也没办法支配世界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进行冥想后,会消除人内心的动摇和不安,以非常平静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就像心被罩上了一层保护层一样,变得独立坚强起来。

持续冥想,就能觉悟一切

平均每天用12至15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慢动作冥想法的话,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参悟的境界。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只要知道了冥想的基本方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看透事物存在的本质。

那些已经在进行慢动作冥想法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都已经进行慢动作冥想法一两年的时间了,为什么还没有达到参悟的境界呢?那是因为没有持续进行该冥想法的缘故。只是冥想了一个小时,随后心就被放任而回到普通的烦恼的世界里去。如果通过冥想使心灵变纯洁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剩下的23个小时心就会返回烦恼的世界而被玷污,那么冥想的效果也会随之消失。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内心达到没有任何污垢的状态前,彻底地进行两周左右的冥想,一开始就要有这种觉悟才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发生被各种固定观念、自己之前学到的佛教理论,以及这样或那样的概念所玷污心灵的状况。

总之慢动作冥想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经常进行的话,心是不会堕落的。虽然心本身会一直朝着堕落的方向一点一点走下去,但若进行慢动作冥想法,即使心本身不愿意还是会得到成长。这是事实。

远离所有的执念和欲望

重申一遍,慢动作冥想法的关键就在于远离、离开,而不是说为了要生活在某处的安乐乡才去进行冥想。需要的只是远离,对任何事物都不抱有执著心。

所以进行慢动作冥想法的人,首先要学会远离。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中抽离出来,其终极状态就是连想要活下去的心情都舍弃。这就是最终的参悟。话虽如此,要达到这种境界却是很难的。那就尽量把“想要活下去”的愿望保持在最小的程度上。参悟的境界有四层,在第四层境界中,需要舍弃“想要活下去”的生存欲望。同时,也要舍弃“不想活下去”的欲望。

冥想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

虽然说要达到最后的境界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要完全掌握第一层的参悟并不是非常困难。

佛教里教导人们要达到第一阶段,就要努力做到远离。关于具体的冥想方法会在后面详细介绍。在这里先提一下冥想的坐姿,坐的时候用自己习惯的姿势即可。因为并不是什么苦行,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腿感到疼痛,用舒适的方式坐着冥想就可以。调整好呼吸后就可以开始观察身体了。首先从肉体开始观察。每进行一次呼吸都要观察身体的膨胀、收缩,或者观察呼吸,观察每一次吸气吐气、吸气吐气所带给你的感觉。

如果观察的过程中有疼痛,那个时候就要实况转播“疼痛、疼痛、疼痛”;困了的时候就要观察到“困了、困了、困了”;心中产生了各种幻觉,就转播“幻觉、幻觉、幻觉”;产生杂念的时候就要转播“杂念、杂念、杂念”;恶心了就要转播“恶心了”;心情舒畅了就要转播“心情舒畅了”。慢动作冥想法就是这样的冥想。

和静心冥想法不同的是,它并不追求心的统一。只是通过实况转播,把进入脑海中的事物不断地感觉出来、默念出来。持续进行下去的话,心慢慢就会成长起来,慢慢就会看透事物的本质,达到参悟的境界。

同类推荐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本书内容包括善行填满贫瘠的心灵、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勇气来自坚强的心灵等。
  • 享受生命让心灵回归自然

    享受生命让心灵回归自然

    从旭日东升中感受成长的力量,从和风细雨中感受自然的美丽,在湍波激流之下,不受侵扰,保持安宁。也许,这样的人生才是生命最为宽广的地方。活着、笑着、哭着、吃眷、睡着,在生命的律动下,都是幸福。享受生命,让心灵在感恩和知足中感受平凡的快乐。享受流动的生命,弹奏幸福的乐章。人生重在深度,而非长度。从本书开始,迈出心灵回归之路的第一步……
  • 人生要怎样耐住寂寞

    人生要怎样耐住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人生就是这样,寂寞如影随形。前进一步是光明,后退一步也许就是万丈深渊。寂寞就像是五线谱中的某个音调,在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时,是选择悲鸣还是慷慨激昂的交响乐呢?直面寂寞,品味寂寞,解读寂寞,在寂寞中突围,就会有所感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指引人们领悟成功、理解爱的故事书,更是一部爱情、亲情和哲理的心灵百科。也许书中并没有你想要找的答案,但是其中的小故事和大道理一定能让你聆听到心灵纯真的呼唤,感受到这次寂寞的洗礼。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隔爱:我要你娶我

    隔爱:我要你娶我

    在她20岁的时候,她告诉他,她要的求婚仪式其实很简单。但必须有八瓣的格桑花来点缀,祝福她们的爱情。他答应了她。在她26岁的时候。他单膝跪下,带着八瓣的格桑花向她求婚,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她还能守住他们的爱情吗?当一切的背叛不断的涌现在脑海里。她,还有能力再爱吗?
  • 火跃于渊

    火跃于渊

    马天辰原本和他的父母正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可是却因为他血脉的觉醒、而导致自己被卷入了一场不为人知的使命中、原本只想平淡的过完一生、可谁想、因为自己的不断逃避、使事情变的越来越难以挽回、在经过血的洗礼下、马天辰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 三叶草与十字架

    三叶草与十字架

    她只不过是随手逮了个男生刺激前男友,谁知道这人竟想假戏真做,她逃他追。当她慢慢爱上他时,却发现当初的一切都是误会,让她再一次失望,只是当她以为两人再也不会继续时,两年后他却再次出现在她面前,说着爱她的同时,又伤着她……
  • 宫斗之失意红墙

    宫斗之失意红墙

    当苦命贫家女在某个时刻能够左右天下的时候,她会怎么选择?是顾念天下苍生,还是追求一己私利?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天下对于他,是否还像他以前以为的那么重要?是她重要还是天下重要?红墙之中,多少爱恨情仇,道是有情日,却是失意时。
  • 我的天宇系统

    我的天宇系统

    弥补遗憾、冷眼旁边、塑造传奇,多少年以后拾获莫名的系统,开启了传奇的征程。
  • 剩女不愁嫁:邪少追爱记

    剩女不愁嫁:邪少追爱记

    她是十年走不出暗恋的大龄剩女;他是永远玩世不恭的豪门大少;当他们相遇是火星撞地球天崩地裂,还是水溶月华美好成双?她是否可以为了他放下心结,他是否可以因为她成熟睿智;到底是老牛吃嫩草还是嫩草迷了眼?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 霸者重临

    霸者重临

    始皇黑龙魂,俩千年后在少年身上觉醒父母失踪,神秘的猎人学园,打开基因锁链的药剂,世间风起云涌看秦越逆天争雄,演绎霸者重临
  • 网游之一枪毙命

    网游之一枪毙命

    穿越过丛林和沙漠,游走在剑与魔法的边缘。我用子弹消灭一个又一个敌人,引领我的兄弟一起走向辉煌的胜利之途。无论什么枪械,我将赋予它强悍的战斗力。我叫杜雷,熟悉我的人都叫我枪王,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现实中。==============要养肥的朋友们,记得常来投票哦!
  • 王爷王妃对对碰

    王爷王妃对对碰

    有这样一位王爷,他文采风流,艺术造诣在汴京城首屈一指。可是他吝啬出格,胆小至极。王府里攒着几十万两的白银,他带领全府上下天天喝稀粥,时常找理由扣丫环小厮的工钱,有时候假扮乞丐到大街上去要钱,甚至经常做出些另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那么这样的一位王爷,这样一位马不敢骑,刀不敢握的文弱王爷,当有一日一旦上了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场,阴差阳错地,他能带领大宋军队凯旋归来吗。而面对父皇做主给他娶回的王妃呢,——面对这个只知道杀猪卖肉,斗大字不识几个,有时柔情万丈,有时又像霹雳金刚,让他一见了就肝颤的村姑,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对对碰,能够彼此融合,不离不弃,相守一生,能够演绎滚滚红尘里最有缘分的事吗?
  • 陌上桃花迟未开

    陌上桃花迟未开

    我记得大哥曾说过我傻,我想了想,好像就是这样的。为了当初一个你不曾放在眼里的诺言,我做了千年婢女,饱受白眼。还是为了这个诺言,我苦守万年,最后背上万古臭名。我原以为我最后可以投入你的怀抱,谁知,万年苦等,只换回一张艳红的喜帖,还有你那句轻飘飘的“放手吧!”我还记得,你曾说过我高傲,可你不知道,为了你我舍去傲气,放下颜面,到头来,却被你伤得体无完肤,万劫不复。你就是那遥不可及的星空,不会成为我的万家灯火。这场梦太长了,太累了。你来过,已经够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