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9400000021

第21章 张光直(一)

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张光直于1931年4月15日生于北京,2001年逝於美国麻塞诸塞州。1943.1946年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当代着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考古学家。

原籍台湾,为台湾新文学健将张我军哲嗣,195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6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61年至1973年间历任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助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1977年起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任教,张光直于1974年获选为台湾中央研究员院士,1979年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8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张光直的研究专长为考古人类学,在美国任教三十多年间,一直致力于考古学理论和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张院士以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和数据,对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有极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专书十余本,论文一百多篇,其中《古代中国的考古》(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一书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上古时代历史文化的最主要着作。张光直曾于民国五十八年和六十一年回台湾主持「台湾史前史研究」和「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自然史与文化史科际研究」两项大型研究计划,其结果不但为台湾古代历史文化的重建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台湾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光直曾经在四六事件中被逮捕,後来获释。自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後留学美国,取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张氏学术主要成就有二:一、开创聚落考古(settlement archaeology)的研究,自1970年代在蔚为风潮;二、将当代文化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在中国考古学领域,代表作《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1986年,中译 《古代中国考古》) 一书迄今仍为涵盖面最广泛且讨论最深入的中国考古学专着。

张光直在他早年生活自述中,把自己称为“番薯人”。 之所以叫番薯人,那是因为公元1895年,大清帝国与日本在黄海及刘公岛海战中失利,被迫将台湾岛割与日本。从此,台湾岛上的居民便成为“亚细亚的孤儿”。因为台湾岛的形状很像一个白薯,所以岛上两三千万的汉人常常称们自己为“番薯人”。 可张光直这个番薯人,却出生在北京。

16岁之前,张光直一直随着父亲张我军生活在旧北京。张光直的父亲张我军本是台湾台北县板桥乡一个贫穷的佃农家庭的孩子。后来只身北上读书、工作,曾任北京师大、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院校教师,直到台湾光复的1946年才回到故乡台湾。张我军是台湾第一位白话诗人,回到台湾后,张我军利用所工作的《台湾民报》,介绍大陆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新文学革命主张,对台湾的年轻一代产生很大影响。1925年12月28日,张我军把自己与妻子的曲折的矢志不渝的恋爱经历写成新诗集《乱都之恋》,自费出版,成为台湾岛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这本诗集出版之际,正是日本殖民主义在台湾实行严厉的思想钳制、推行“皇民化”文化、禁止汉语传习的时期。台湾人为了民族尊严,只好在各地创设诗社,以集会作诗为掩护,来延续民族文化的传递。不过,当年所有的诗作都是古风、律诗和绝句,到《乱都之恋》出版后,不少读书人才知道世间除了文言的旧体诗外,还有白话的新诗体,于是纷纷起而仿效,给宝岛的白话文运动以及诗体的解放,带来了一阵清新的涟漪。张我军还甘冒大不韪,毅然宣称:“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指出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因此,张我军被人誉为“代表了台湾作家不畏强权的道德良心。”

由于从小生在、长在北京,张光直能说一口标准的漂亮的京片子,并且一生都对北京充满了浓浓的怀念情怀。在《番薯人的故事》里张光直用一种哀伤怀旧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少年眼中的老北京:每天上下学走上高高的城墙,故都的景色一览无余;烧饼、麻花、炸油饼,又酸又苦的豆汁儿,蒜味钻鼻香的煎灌肠;热闹的厂甸,东西便宜,应有尽有。12岁的张光直曾用一块大洋买到一张宋拓的集王羲之字的《大唐圣教序》……除此之外,便是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反抗;作者的老师,回校时用毛巾包着几个馒头,这是一个礼拜的伙食——这个相当有名的数学家,最后倒卧冻死在风雪之中;早上在西单和东安两个市场上,报摊上竟然可以买到隔日的《解放报》、《晋察冀日报》,还有土纸印刷的《论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等书刊,而每天冒着危险在冰冷的水里沿着护城河往来运送这些违禁报刊的,有一个正是作者小学的同班女同学,这个地下党员竟还是文化大汉奸管翼贤的女儿。

尤其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在师大附小和附中读书的生活。由于品学兼优,从师大附小到师大附中、从附中初中到高中,张光直都是被保送的。尤其让他骄傲的是,师大附中是公认的北京最好的学校。从初一开始他结识了一生的好朋友温景昆。1946年家人回台定居时,他本来舍不得离开师大附中,但因为生病功课落了一大截,只好随家人返台。在《番薯的故事里》,张光直先生在回北京的生活时深情地提到:“不能忘记师大附中的校歌:附中,堂堂正正本校风,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你是个神,愿人生大同。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可以说,正是这故都文化的历史底蕴,孕育乃至影响了张光直的一生。他的一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并为此竭心尽力,奔走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各地,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

从小就学习优异的张光直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和初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家人回到了台湾,在台湾着名的建国中学读高中。他的优秀学识迅速得到大家公认。受当时一位大陆去的魅力非凡的中文老师的影响,再加上在北京生活的那段背景,张光直的身上有着在那一代大陆青年身上可看见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热情、理想和勇气。1949年4月6日国民党的秘密警察发动了镇压台北教育新闻界的所谓共产党员的“四六事件”。大约有二十人被捕,张光直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位高中生,在监狱里被关押了一年时间。  张光直从监狱惊恐的阴影中走出,精神有所震动,但却不愤世嫉俗。一年的牢狱生活,张光直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人。出来以后,他对“人之所以为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出来以后,他没有继续念书,在家里自己读点书,后来以同等学历考上了台大考古人类学系。考这个系的基本原因就是想知道“人之所以为人”。

当然,张光直报考这个专业也深受两本书的影响。第一本书是由其父、着名的台湾文学作家张我军翻译的日本西村真次的《人类学泛论》,书里讲述的人类进化史、石器时代对他产生过不小的影响。1948年时又读到裴文中先生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一书,裴先生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考古学潜力无限,鼓励青年学生报考考古学专业,这使得张先生更加向往考古学。当时的考古专业是极其冷门的专业,但恰逢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了台北,张光直为能受教于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高去寻等考古学精英而深感幸运。李济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对他的确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4年,张光直从台大毕业,决心走出国门,到美国深造。他如愿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系的研究生。有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位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Hallam Movius,张光直跟随他掌握了传统的欧洲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方法。另一位是在考古学上提出聚落形态研究方法的考古学家Gordon Willey。张光直对聚落形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很感兴趣,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生时便发表了关于美洲聚落考古的论文,为他后来写《古代中国考古学》这部重要着作奠定了基础。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史前聚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由Willey作指导,是将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用在中国史前史的成果。

同类推荐
  •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一个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总要竭力巩固它的政权,为此,都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自己巩固政权的借鉴。一切剥削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剥削制度,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
  • 行秦纪

    行秦纪

    少年苏毅寻梦远古山洞,神秘壁画,不解古语,白衣仙子,让他魂牵梦萦,欲究其奥妙,却遇袭忍者屠戮,勇跳山崖,白光一闪,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前秦朝,本以为此事偶然,却不知乃天命所在,因果轮回,千年之约,苍生大道,必逢之则必化之。
  • 极品邪帝

    极品邪帝

    一个青年因买福利彩票中了15个500万惊喜过度下而被活活吓死,进而又在地府经过了一些机缘巧合的事件投生到了古时的帝皇之家,开始了一段惬意美好的新生活……
  • 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三国的传奇和游戏,经久不衰,本书避开了众所周知的大人物,特别精选了能引起广大读者好奇的人物和事件。众多的聪明人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才华。但客观规律早就证明了成功必须有失败来陪衬,失败的下场就是人生的终点——死亡。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热门推荐
  • 生死大陆

    生死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如果你不想死或者说你想决定于别人的生死,那么,你就得有着高于别人的实力。
  • 天夺记

    天夺记

    天地初生,万物求长生之道,因而夺天地之灵气,修逆天之法,得道成仙。仙之得道者,凌于天道之上,便为天。中天唐玄意外在盖天中身陨,幸运重生,从零开始,夺回属于自己的天!
  • 闺门

    闺门

    消失了记忆的苏怀瑾身处劫难中,被似曾相识的两人所救。获救后,她面对陌生的朝代,陌生的家人,陌生的友人,内心却异常平静。怎么不是活啊,好吃好喝的等死就是了,苏怀瑾想的开。可身为女子终究要嫁,两个救命恩人也同时向苏怀瑾伸出双手。事成定局本该是花好月圆,苏怀瑾却莫名地发觉她的记忆混乱了。原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她终究分不清虚情假义,是非黑白。迷迷糊糊,万事不在乎的苏怀瑾怒了,敢情这两个男人是拿她当软柿子捏呢!女人不好惹,回忆起前尘往事的苏怀瑾尤其不好惹!
  • 神妖恋:曼珠沙华之诅咒

    神妖恋:曼珠沙华之诅咒

    碧水生红莲,泪尽前缘灭,转世轮回生,未能偿心愿,这天地之间,再不会有她那般的女子,生在碧水之巅死于烈火炎炎,痴情不悔换半生姻缘,终难逃天帝之血立下的残酷誓言.....黄泉之岸的千年花妖沙华,被九重天天帝之血诅咒,落入轮回于现代社会转世重生,在十八岁生日时被九大妖族之一玉鼠族的王族庶子苏莯所害,失去了全身的鲜血,幸得羽灵族的七彩云雀芊芊所救,才保住了精魄不死,凤凰浴火重生,花妖遇水复生,为了寻回残破不全的前世记忆,为了向那些贪婪阴毒的神、妖、人复仇,重生的沙华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 探索未知丛书-计算机王国

    探索未知丛书-计算机王国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6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6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人界圣君

    人界圣君

    何谓兄弟?即使你要斗天破地与天下人为敌,也义无反顾与你并肩战斗的男人,热血男儿豪气干云,为兄弟何惜一死!何谓红颜?纵使天人共愤,世人唾弃,也毅然决然常伴左右,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福祸相依的女人家族的蔑视,萌发一颗强者之心,强者的压迫,成就一颗争霸之心,且看主角一个卑微的少年如何称霸天下,破灭苍穹,成就一代圣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荒芜帝君

    荒芜帝君

    这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地位,有的,只是强者为尊的杂乱世界,门派暗斗,势力泛滥,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且看一位陨落的天才如何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耀!!!新书新作者,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路和想象,敬请期待吧!!!!!!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度鬼师

    度鬼师

    自从我把房子租给了一个诡异的女人,那些常人难以想象到的麻烦,就接连不断的找上了我........“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古至今,打那些说书人嘴里蹦出来的故事,十有八九都是在引人向善,而不是教人误走歧途。我要说的故事也是如此。不过在我看来,这不像是在说活人的故事,而更像是一个给“鬼”洗白的故事。相信我,其实鬼这东西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永远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