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2900000013

第13章 关于丽尼同志

半年前我写过一篇创作回忆录《关于〈春天里的秋天〉》,谈了一些郭的事情。其实关于郭可谈的事不少,我虽然同他相知不深,可是我的脑子里至今还保留着这个善良人的形象。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常常这样想。倘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倘使他能够关起门来写作,他一定会给我们留下不少的好作品。我在这里用了“关起门来写作”这个词组,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我只是想说不受到干扰。而在郭,这就是生活上的干扰,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的小家庭给打掉了,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东奔西跑,最后到国民党政府机关里工作,混一口饭吃。朋友分散了,刊物停了,没有人向他约稿逼稿,他写好文章也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去换稿费。我同他失去联系大约一年的光景,忽然在桂林的街头遇见了他。我是从广州“逃难”到桂林的。他跟着机关从湖南某地迁往四川,经过这里,暂时住在旅馆里面。我们交谈了几句,听见警报声,就匆匆地分别了。当时我准备在桂林复刊《文丛》,向他拉稿,他答应把身边写好的稿子给我。第二天早晨他到东郊福隆街我住的地方来找我,把一篇散文放在桌上。他说,还有好几篇文章,打算校改后全交给我。他还说,他翻译了契诃夫的几个剧本,译稿都带来了。我们正谈得高兴,警报的汽笛声又响了起来。我们一起从后门出去躲避。

我们这次到了月牙山。在山上庙里看见敌机向城内投弹,看见大股上升的尘土,看见火光。郭担心他的行李,他估计他住的旅馆就在中弹的地区。警报刚解除,他急匆匆下山去。我后来进了城去找他。但是路给拦住了,走不过去。这次大概是这座古城第二次遭到大轰炸,街上乱糟糟的。

下午我进城去找郭。我到了他住的那个旅馆,眼前只有一大堆还在冒烟的瓦砾。他也来了。他想在瓦砾堆里找寻他的东西。有两三个老妈妈和中年人也在挖掘什么。他看见我,摇摇头说:“烧光了。”我问他:“怎么办?”他笑了笑,说:“今天就走,都准备好了。我来看一下。”他的笑中带了点苦味。我问:“稿子呢?”我感到留恋,又感到茫然。他说:“反正现在没有用,没有人要,烧了也就算了。”我心里难过,知道他也不好过。我还记得一九三三年年尾到一九三四年年初我带着他的散文到北平,终于把它介绍给靳以在《文学季刊》里发表了一组,后来又介绍给上海的黄源在《文学》月刊里发表了另一组,然后在一九三五年年底在上海出版了他的第一个散文集《黄昏之献》,我不仅是丛书的主编,我还是这本集子的校对人。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喜欢他的散文,我甚至想说他的散文中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黄昏之献》以后,我还编印了他的两本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我准备着编辑他的第四本散文集子。“烧了也就算了”,短短的一句话,仿佛迎头给我一瓢冷水。但是我摇了摇头,我说:“不要紧,你再写。你写了给我寄来。”

这一天他离开了桂林。我回到福隆街的老式屋子里,摊开他给我送来的手稿,我读着:

……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小的本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了几个大字:

“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我几乎要叫出声来。他写得多好啊!我记得就在我来桂林之前在广州市一个码头,雇小艇转到我们租赁的木船,小艇沿着河面缓缓地流去,岸上的景物开始变为模糊,我用留恋的眼光看那些熟悉的街道和熟悉的房屋,我不敢想象敌军进城以后它们的“命运”,我不停地在心里说:“广州,美丽的土地,我们的!”那个时候我多么爱这个我们就要失去的美丽的城市!那个时候我才懂得它是多么美丽,多么牵系着我的心。

短短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多么深、多么丰富的感情。在抗战的年代里我不知道多少次反复说着这一句话,我常常含着眼泪,但是我心里燃起了烈火。甚至就在那些时候我也相信我们美丽的土地是敌人夺不走的。

一九四七年八月我从台北坐车去基隆,在那里搭船回上海。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我上了船,望着美丽的海港渐渐退去、朋友们的挥动的手终于消失的时候,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栏杆,摇着手,低声说:“台湾,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我在一九五九年四月写的一篇庆祝上海解放十周年的文章里,还用了这样一个题目:《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今天单单念着这个题目,我就十分激动。我在文章的开头写着:

一九三八年一个初冬的夜晚,在桂林郊外的一间平屋里,一位朋友交给我他一篇散文的原稿,我激动地读着那个题目:《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这里写的是“初冬的夜晚”,和我在前面写的“第二天早晨”相矛盾,现在记起来,应当是“早晨”。而且我最近借到了《文丛》第二卷合订本,重读了我提到的那篇散文,它的题目原来是《江南的记忆》。我把这篇散文发表在《文丛》第二卷五六期合刊上,我当时在桂林就只编印了这一册刊物。至于《文丛》第二卷第四期还是在广州排好的,刊物来不及付印,广州就受到敌军的围攻,我带着纸型逃到桂林。刊物的主编靳以早去了四川,大部分稿子,还是他留下来的。 我在桂林印出两期《文丛》,后来经过金华、温州回到上海,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的朋友看到新的刊物,就在上海租界里重新排印出版了合订本,印数仅一千册,送了十多本给我。一九四○年七月我离开上海经海防去昆明的前几天,忽然听说日军要进租界搜查,我一天得到几次在报馆工作的朋友们的电话。从下午起我燃起火炉,烧信烧书,一直烧到深夜,剩下的七八本《文丛》合订本全烧了。倘使借不到这本书,我今天还弄不清楚那篇散文的题目。

以后我在重庆、在上海还看见郭。他重新翻译了契诃夫的剧本。可是他始终摆脱不了国民党政府机关里的工作,为了他一家人的生活,他默默地拖下去,混下去。全国解放后,他起初在武汉,后来在北京工作。我在北京见过他多次,他讲话很少,只是默默地微笑着,偶尔讲两句有关翻译工作的话,很少谈起散文。他重新翻译了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前夜》和《贵族之家》,他还校改了陆蠡翻译的小说《罗亭》。

我等待他的第四本散文集,白白地等了多年。《江南的记忆》以后他似乎再也没有写过散文了。他为什么沉默呢?为什么不争取一个机会写出他心里的感情,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呢?可能是过去那一段时期的生活像一个包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他感到举步艰难。他从事电影艺术书刊的翻译。他响应号召去广州担任华侨学生的教师,一九六八年他在“劳动改造”中突然倒在地上,心脏停止了跳动。十年以后一九七八年,广州暨南大学开追悼会,宣布了对他的历史的审查结论,给他恢复了名誉。

在我靠边的期间有人从广州来“外调”郭的事情,我所知有限,他不曾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谈起来,他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一个清清白白、寻寻常常的人。但是他的默默的死亡对我们的文学事业也是一个损失。倘使他能留下一本、两本新的散文,那有多好啊!

“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这样响亮的声音,这样深厚的感情!我永远忘记不了《江南的记忆》的作者。

郭的名字是安仁。他发表文章,用了一个奇怪的笔名:丽尼。这是他幼小时候一个女友的名字,这个外国女孩早早地死去了,为了纪念她,他写了《月季花之献》、《失去》等散文,还把她的名字的译音作为自己的笔名。……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主张翻印《文丛》第二卷合订本的友人是雨田,她几个月后就离开上海,后来到了福建永安,同黎烈文结了婚。抗战胜利后他们夫妇去了台湾。一九四七年我去台湾旅行曾到台北他们家做客,当时烈文在台湾大学教书。三年前我听说烈文病故,家境萧条,友人建议为他们的子女教育费用募款,雨田拒绝接收。去年我在北京见到在报馆工作的朋友,他证实了这个消息,说雨田表现得很坚强。分别二十二年,我非常惦记她。台湾回归祖国,我相信这绝不是梦想。我一定会看到它成为现实。只要有机会我愿意再到台湾旅行。一九四七年因为大雨冲坏了公路,我没有能去风景如画的日月潭,至今感到遗憾。倘使能再一次踏上美丽的南国宝岛,这将是我晚年莫大的幸福。

二月九日

同类推荐
  •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讲述了作者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见证了湘南农村日渐凋敝凄清的现状,以及南下打工的心路历程。作者一路走过,遍尝人间冷暖,历尽生活的磨难,洞彻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卑微。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本书的编纂兼顾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注意选取那些短小精练、琅琅上口的作品。除原文外,还包括“作者简介”、“题解”、“译文”、“赏读”、“历史掌故咀英”、“经典故事温读”、“精彩语汇辑录”、“历代名家评点”等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解析。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十章

    本书内容为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之专题研究。就一些有争议或被忽视的问题试作探索。如胡适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鲁迅小说是否“蔽于‘疗救病苦’的信条”;“萧红体”的内涵和渊源;庐隐游走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写作;凌叔华小说在现代视野和委婉谨慎之间的微妙平衡;曹禺话剧的民族化;沈从文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想建构;张爱玲小说的本意在俗,其质却雅等。偏重于文学史上风格独特或有争议之名家。注重通过自叙类文献及代表性作品。
热门推荐
  •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从法家的观点来解读三十六计。法家是一门传承千年的学问,但很多人对法家思想与法家人物混为一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使人们对法家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 我的男神有些二

    我的男神有些二

    青春的离合可能在别人眼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对自己总是刻骨铭心
  • 冰山公主的冰山王子

    冰山公主的冰山王子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入正题-------------------------------------------------------------------------------------------------------------------【在女一号的自述】
  • 末世偷菜女王

    末世偷菜女王

    一觉醒来,末世到来,各种病变产生,丧尸肆虐,杀戮,异能者和军队们拼力抵抗丧尸和变异动物的侵害,地球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她却在收拾自己特殊的菜园子,只因自己一次错误的选择,成为了丧尸女王,而且是万年难得一见的‘丧尸女母王’,且看她如何在末世潇洒走一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本书读懂枸杞:杞乡,杞瑞

    一本书读懂枸杞:杞乡,杞瑞

    这本集子以宁夏枸杞为主线,从“杞韵、杞甜、杞妙、杞瑞、杞乡、杞红”六个部分,从关食美味、保健养生、城乡山水等各个方面,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展示了宁夏与宁夏枸杞的功效.能让读者读完后对关于宁夏枸杞的传统历史、文化价值、保健功用、人文风俗、消费特点、市场品牌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文学与生活、艺术与健康的有机融合。虽是一部散文集,却文气贯通、语言简洁、富于特色,有地域文化积淀,有个人灵性抒发,是一部宁夏枸杞集地域、文化、保健、科普的精品力作。
  • TFboys之初见不晚

    TFboys之初见不晚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后来无意间看见网络上的新闻,开始对三只默默的关注,一次次的偶遇,她会喜欢谁?(本文纯属虚构,诺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有重名,也是巧合)
  • 帅气学长遇见你

    帅气学长遇见你

    一次意外,三大家族的夜陌轩和隐姓埋名的欧阳家族的欧阳梓汐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座千年冰山栽在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手里。而宠妹狂魔的欧阳亦飞,也挡不住他那命中注定的缘分,和自己妹妹的闺蜜慕容若诗走在了一起。
  • 校园恋一往情深

    校园恋一往情深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有恋人,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一起经历困难曲折,不为别的,只为生生世世守候你。
  • 陪你到此生散场

    陪你到此生散场

    韩延看着李瑾的眼睛道:你不是淑女,你自私,你有野心,你自以为是,我也不是君子,我狂傲,我放纵,我们两才是天生一对,况且整个洛阳城没人像我这样吻你。
  • 喵喵传说

    喵喵传说

    男人勿进,女人勿近,本书主角非人类而是一只猫,一只好吃懒做、奸狡乖张、飞扬跋扈名叫大懒的猫,而这只猫相貌颇似加菲,在女性面前又极擅伪装天赋,女性缘极佳,耍淘气、装可爱、扮机灵的讨好方式是它的拿手绝活。故事前瞻:开篇讲述了这只猫伙同一个具有自我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次世代人工智能系统,共同残虐地欺负他们主人仁杰的暴笑故事,可怜的仁杰被狼狈为奸的一猫一系统所组成的犯罪团伙恶意捉弄,稀里糊涂接二连三地卷进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阴谋和旋涡,莫名其妙地被一群身份各异的美女特工骚扰与魅惑,想要了解仁杰痛并性福着的危险经历?点击[开始阅读]后,刺激而又心跳的剧情便会随着你的投入而急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