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35章)
↓↓
第1章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第2章 关乎世道不必载道
第3章 主悲剧说否团圆观
第4章 古法妙用别出心杼
第5章 海外评说略论二三
第6章 大师研究浅议初年
第7章 过渡时代的女性先锋
第8章 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女性情谊
第9章 青春赞美与时间焦虑
第10章 现代视野中的世态一角
第11章 跨语言的性别书写
第12章 未完成的叙事
第13章 “沈从文之为沈从文”之谜
第14章 “沈从文之为沈从文”之旅
第15章 “沈从文之为沈从文”之质
第16章 生命和文字相互温暖
第17章 奇妙的平衡
第18章 从女孩到作家
第19章 戴望舒及“现代派”风格始末
第20章 “诗情说”与“内在律说”比较
第21章 何其芳之青春梦幻期的优美抒唱
第22章 曹禺话剧民族化之魂
第23章 曹禺话剧民族化过程
第24章 曹禺话剧批评之批评
第25章 幸与不幸岁月人生
第26章 时代梦魇苍凉回味
第27章 本意在俗其质却雅
第28章 张恨水:佛学情结与长篇小说创作
第29章 废名:中国式意识流与小说诗化之关系
第30章 苏青:民俗文化描写与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31章 自觉的戏梦人生
第32章 写作的意义
第33章 生命时间与叙事时间
第34章 参考文献
第35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讲述了综观中国古典诗词,由男性作者使用女性形象与女性语言来创作的现象就颇为普遍,《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阴性书写》大量援引唐宋词来说明这一现象。若就美学的观点言之,很多唐宋小词确乎体现了一种“双性人格”的特质。当然,古之作者未必有意追求这种特质。这些男性的作者,竟然在剪红刻翠、无边风月的游戏之作中,无意间展示了一种深隐于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情思。与其他言志载道的诗文大为不同的是,这种表达更加细微幽约,更显阴性势态。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热门推荐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书重点对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发展现状、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