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6900000028

第28章 道:一粒沙尘、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5)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八、不向灵山塔下求,灵山就在你心里

南怀瑾先生说: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不要跑那么远了,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不向灵山塔下求。”

总之,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有大珠慧海禅师去参马祖。

马祖问:来这里干什么?

慧海禅师曰:来求佛法。

马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抛弃不顾,到处乱跑干什么。

慧海禅师问:哪个是我的宝藏呢?

马祖曰: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求呢?

这个小故事令很多人找回了自我。人们常常习惯于到处求找,而忘却自家宝藏。

南怀瑾说: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

如果你离开“觉”去四处寻觅道场,就叫“背觉合尘”。觉就在这一念心里。我们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有种种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它或不去看它,而从这里转过身,要去外面找觉悟。外面是什么呢?外面就是“尘”,我们总想从尘里面找到觉悟,想从外在的环境里找到觉悟,想从别人那里找到觉悟,或者想从佛陀、从菩萨、从智者那里找到觉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在禅宗看来,性、佛、自性、佛性,都是一个意思,意思是人的本性就是佛性,或者说佛就在我们的本性中。佛在我们的本性中,但你不能拿出来看到。所以说它是“有”,也是“无”。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自己与心内的自己对话,这就是在与自性对话。保持自性,做真正的自己。保持自性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像佛陀所说的,我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所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坛经》认为“万法尽在自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只要达到“明心见性”,一念觉悟到了自我心性的空寂和清静就是佛了。

人生苦短,快乐的宝藏往往就在自己的脚下,甚至就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头脑里。人生中多享受一些快乐,那就只有放下那些欲望,拒绝那些诱惑。把快乐放在心中最显眼的地方,让自己时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所说的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是指明心见性的“不求”。自性自心即是佛,不须外求。

对于你的苦恼,别人无能为力。人人都具足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行圆满,决定成佛。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才能成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的这个实相无相无上法门的道理。

灵山塔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看起来远在天边印度,其实近在心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坚决要求自己,发奋图强,精进不懈,勇往直前,才会有光明幸福的前途,得到究竟彻底的成功。说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修行,才能度脱自己的道理。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

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为什么呢?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那么,这么久以来你找到了吗?你想从哪里去找呢?

佛陀曾说,不要向外追寻,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要明白这一点,需要觉悟。觉悟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所以,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而众人是尚未觉悟的佛。追求觉悟的人,就是一座会行走的灵山;他所在之处,即灵山深处。

石屋禅师外出,晚上投宿一家旅店。到了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以为是旅店主人,就问:“天亮了吗?”

一个声音回答:“没有,现在还是深夜呢。”

石屋禅师心想,此人能在深夜一片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见道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于是又问:“你到底是谁?”

“是小偷!”不想对方如此回答。

石屋禅师说:“唔!原来是个小偷。你先后偷过几次啊?”

小偷回答:“那可数不清。”

石屋禅师就问:“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说:“那要看偷的东西价值如何!”

“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石屋禅师问。

小偷郁郁地说:“几天而已,过后仍不快乐。”

石屋禅师嘲笑说:“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做一次呢?”

小偷一听,感兴趣地反问:“你也做这个吗?你偷过几次?”

石屋禅师说:“只一次。”

小偷很好奇,走近禅师问:“只一次?这样‘够’吗?”

石屋禅师不容置疑地说:“虽然只偷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

小偷情不自禁地又往前走近了些,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能教教我吗?”

这时,石屋禅师突然抓住小偷,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大声说道:“这个你懂吗?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将一生奉献给这项事业,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小偷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懂,又好像不懂,不过这种感觉却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让人很舒服。”

后来,这个小偷改邪归正,做了石屋禅师的弟子。

世人大多都贪取身外之财,而忘却了自身的财富。其实,每个人的自身都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只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生都享用不尽。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人也有许多事要做,他只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别人只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慧能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有一次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道:“那么怎么样才能祛除妄念,不被世间之事所迷惑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可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诱惑和烦琐。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灵山,就像佛塔一样,道场在哪里?道场就在你当下这一念心里,包含着你所有的烦恼障碍和所有的智慧能力。这所有的烦恼障碍、智慧能力都是你真正修行的道场,你不需要再从别的地方去寻找道场。你是从生命的道场里来,还是一直用这本来的道场去寻觅另一个外在的道场?在觉悟的心看来,在在处处都是道场。

真正的道场,出自你这一颗完完全全的真心。当每一刻你的心完完全全都在道的状态,与一切事物真相相合的时候;随顺因缘,而不是掉在烦恼、恐惧、斗争、不安、是非种种的状况的时候,那你的心就是道场。而离了这个行道之心,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道场呢?

九、修行到一直没有自我为止,你便进入了

开悟的境地如果心性清净,那么,就没有抗拒外界诱惑之说,因为任何的诱惑,都不会蛊惑到自己空空如也的明净心灵。空空如也,即是放下一切。佛家有言:“放下。”此话说说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就很难了。

空就是放下成见,放下执著,放下贪欲,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苛责,放下憎恨与不满,放下一切,让自己空空如也,才能让心灵真正发出自由之光,智慧之泉。那就是觉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说:放下执著,心中空空如也,本来就是佛。

修行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微闭双眼,忘记得失、取舍,放弃执著,定心、净心、悟心、明心,一个蒲团,一碗粥,一杯茶,一张床,将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中,总是离不开一个“我”,一切的烦恼、生死皆因“我”而起,这些都根源于第七识的执著。可是,要真正放下自己谈何容易?殊不知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太多的限制,常受限于习惯、情绪、偏见的误导;再加上我们所面对的是无常流动的世界,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当你以片断且固定的眼光看待事物时,往往以偏概全,与真相擦身而过。要如何才能如实地看、听及思考呢?必须不执著于任何一点,全面观照缘起,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

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去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

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个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少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震,坦山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

直到吃完饭,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看来你还没有放下,所以你心中还有太多的杂念啊。”

小和尚顿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还没有修炼到一定境界。想要驱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放下”的境界。

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河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很是纳闷。

老翁笑着说:“我即鱼,鱼即我,我在钓鱼,鱼也在钓我,就像下棋,我和鱼的耐力旗鼓相当,这才过瘾。”一顽童向水中扔一块石头,一阵波纹飘荡过来,老翁曰:“起风了。”其实,修行的境界就是人鱼合一,物我两忘。

修行不是修外在、不是修别的,是修自己。“我执”是人们学习佛法、超越自我、回归永恒道路上一道必须突破和征服的门槛。所谓“我执”,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生命的主体意识,更简单说就是人的私心和私欲。

所有的念头、感觉、情绪,都像飘过天空的一片云,遮住阳光,须臾之间,又被风吹送到天边;也像骤然洒落的一阵雨,忽忽倾泻一地,转眼却云收雨停。

如果心像天空,那么,一个解脱的圣者又是如何观照“心的天空”的呢?

只要活着,就总是“我”在想、“我”在欲念、“我”在行为。但这个“我”具有两重属性:封闭的我和包容的我、自私的我和无私的我、动物的我和精神的我。摆在学佛之人面前的一个很尖锐问题是:怎么能够超越自私的“小我”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私的“大我”呢?怎样才能破除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私心和私欲呢?我们到底能不能破除私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转换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和情感。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在大多数人那儿,“私心”和“私欲”成了人们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惟一”工具和出发点,人们总是躲在私欲后面看世界。总认为,凡是“我”想的理所当然是对的,凡是“我”要的理所当然要得到。“我”理所当然高于一切、优于一切,很少想别人,很少回过头来或者低下头公正地问问自己:“是这样吗?”这样,不可避免地无明产生了,固执产生了,征服欲产生了,痛苦产生了,贪婪产生了,恼怒产生了,怨恨产生了;理性减少了,清明减少了,睿智减少了,热情减少了,宽厚减少了,宁静减少了,快乐减少了。于是,人心成了炼狱,人间成了地狱。佛所说的各种痛苦和罪恶全都出现了。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热门推荐
  • 寥寥霸世:谁与争锋

    寥寥霸世:谁与争锋

    乱了,无缘无故来到一个从没有过的历史,经历起一段传奇的一生。
  • 首席赖上门

    首席赖上门

    一夜之后,她扔下一张百元大钞,然后仓皇而逃。该死的女人,他堂堂亚太区首席总裁竟然被人当鸭子打发了!“惹了我,还想潇洒离开?丫头,人生可没这么简单。”他眉宇轻扬,怒极反笑。她斜眼一望,撇嘴道:“别忘了,我救过你,咱扯平了。”想翻脸不认人?恐怕没这么容易!可这女人到底是什么坚不可摧的怪物,不仅征服不了,还搞得他一个头两个大。“够胆识,够味。”他一挑眉,饶有兴致地凝视她,目光灼灼,哼,女人,看是你深不可测,还是我鞭长莫及!
  • 我们都有不同的路

    我们都有不同的路

    你是否厌烦了网络小说的空虚与不切实际?你是否对生活还有那一丝丝执着和向往?你是否对心爱的女神还存些许眷恋?来这里吧!这里只有一件件平凡有趣的小事,但绝对经得起推敲;这里只有一个烂好人与多位女生截然不同的方式相处,但却不显得下流;这里只有一个懦弱中隐藏着勇敢的灵魂,但需要外界的逼迫才能释放。欢迎来到我所编织的世界。虽然我们都有不同的路,但相信,我们都有同一颗心。
  •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这不是意外,是若小乔故意‘错’把男人当牛郎,硬拽上了床。因为这男人本来就该是她的,若小乔这些年已经吃了不少亏,决不能把这个顶级男人再‘亏’进去。她坚信三十六计,‘睡’为上策。只是事后他说什么?过夜费,一晚一百亿?“我的基因可都是论颗算钱的。”男人勾唇魅邪。若小乔莞尔一笑:“我没钱,要不你睡回来?”霸道强势日日宠,萌妻蜜婚夜夜甜。
  • 阴阳末路

    阴阳末路

    一条阴阳路,贯穿那头的到底是地狱,还是另一个开始,谁能到达终点,走廊里的女人,穿黑衣的老太太,一个个故事的背后,谁又能找到真相。阴阳末路带你寻找那一个个失落的影子。
  • 邪少追妻计划

    邪少追妻计划

    (1对1宠文)他是冷酷无情的南宫家唯一合法继承者,她只是一个被父母无情抛弃的活力少女。第一次见面他就捏着她下巴邪媚一笑,对世界宣布:她是他的!只有她不明所以的眨眨眼。曾宠护她一世安好他也让她失去所有,两年后她涅槃重生。携一枚绝版好男友智斗小三与仇敌,一切是否完好如初……
  • 踏破诸天

    踏破诸天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万年,何处英雄不杀人?一雄功成万骨枯,世上几人得正果?小凡为登天,纵死亦无悔。
  • 网游之上古神器

    网游之上古神器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书友群:303989552,欢迎大家的加入。
  • 再说一次我愿意

    再说一次我愿意

    事实上,大部分的婚姻都是令人高兴的,生活才是烦恼的根源……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同一方向凝望远方……结婚不是两个人面对面,而是两个人牵手共同面对这个世界……一段年轻的情感历程,折射出的却是现实的无奈与生活的点滴,或许,你会在这里面找到你的影子,抑或是另一半的影子,当人们真切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之后,或许婚姻不会再是爱情的坟墓,相反,那会是美丽的殿堂……漂亮干练却有点小刁蛮的杂志社记者遇上英俊有才却踏实低调的工程师兼业余艺术家,他们之间的婚姻会发生什么质的变化?能否在最后一刻爱火重燃?
  • 天道应之天阶

    天道应之天阶

    没有灵根的主人公萧枫,借助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踏入了险恶的修道之路,一步步的阶梯,靠着萧枫一个个脚印走上了王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