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1200000011

第11章 运动员(11)

2009年10月在济南皇亭体育馆,廖辉以超世界纪录的358公斤的成绩(抓举163公斤、挺举195公斤)夺得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金牌,完成了大满贯之路的第2步。

“两天两夜粒米未进。”赛后一见到来自湖北的记者,廖辉就直喊饿。决战前晚,他辗转反侧一夜难眠。于杰分析,咱们连奥运会冠军都拿过了,应该不会是压力太大的原因。于是问:是不是窗外的噪音太大?廖辉的回答令人唏嘘:实在是饿得慌。只能喝水,不时还得眼冒金星地蒸桑拿,廖辉两天之内体重直降3.5公斤。赛前一称,68.8公斤,刚刚好过关。

廖辉的体重一般保持在72公斤左右,要打69公斤级,赛前降体重这一关必须要闯。

全运会之后一个月,他在第77届男子举重世锦赛上以抓举160公斤、挺举186公斤、总成绩346公斤一举囊括69公斤级3枚金牌,成为世界锦标赛举办以来的第400位世界冠军。不过这一次他在称重时碰上的麻烦更大,连进3次桑拿房才将体重降到刚刚符合标准的68.92公斤。

2010年9月土耳其世锦赛,廖辉夺得挺举(198公斤)与总成绩(358公斤)两枚金牌,同时打破这两项世界纪录。有些遗憾的是,他的抓举只取得一枚银牌。回到北京,廖辉把这枚银牌挂在自己房间的墙上,“不为别的,以后训练累了或松懈了,就看看它。”

自土耳其凯旋,廖辉并没有松劲,11月还有广州亚运会等着他。“所有比赛就缺亚运会这枚金牌,若能如愿我运动生涯就完美了,对自己也是种激励。”廖辉很是期待。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为肩伤,廖辉无奈放弃了这一届亚运会。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讨厌的伤病再次出现,我只能放弃参赛,自己大满贯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好在廖辉足够年轻,也足够清醒。对于这位举重王子而言,实现大满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011年11月18日,国际足联的一纸决定震惊体坛,廖辉因药检阳性,疑为服用兴奋剂,遭禁赛四年。同时,廖辉在2010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保持的69公斤级总成绩和挺举世界纪录被取消。

四年后,廖辉还会再度去山吗?我们不得而知,只有等待(作者:邹谨)乒乓球运动

△陈静——天才陈静

缪晖先生生前是中国体育报驻湖北记者站的记者,曾在湖北足球队司职前锋,笔者曾就天才一事,与缪晖有过一次对话。“缪老师可是天才否?”缪晖说:“我不行,我每次训练了以后,还要加练四五个小时。”“那在湖北武汉,哪几个人是天才呢?”缪老师脱口而出:“跳水的伏明霞和打乒乓球的陈静。”

被迫让球

陈静是16岁进国家队的。1987年,就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征战第三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成员,中国队女团夺冠后,心气很高的陈静却没有把这个冠军太当回事,毕竟她没怎么出场,是搭老队员顺风船拿冠军的。

单打,陈静寄予重望,世锦赛强手如林,女单16进8这场球,是陈静对韩国的玄静和。

一个运动员能否在国家队立足,能否代表国家队打大赛,对于教练员而言,有时候就是看一场球。比方陈静对玄静和的这场比赛。因为玄静和是中国队的苦手。

陈静开局不错,中局也好,在15∶7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对手竟然一路狂追,不但追平,还以22∶20反超陈静。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后面3局球,就没有陈静的一切。在后面3局比赛中,陈静一口气全拿下,淘汰了玄静和。此役,中国队教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陈静8进4的对手是队友何智丽,和她们同在上半区的还有削球手管建华以及朝鲜的李粉姬,李粉姬是中国队最重要的对手。而何智丽在第38届世界锦标赛上,战胜过李粉姬,自然中国队的选择是陈静在对何智丽比赛时,必须让球。好让何智丽在后面的比赛中,对阵李粉姬。

陈静和何智丽比赛,第一局,陈静21∶19赢。据说当局间休息时,陈静的教练胡玉兰交代一些技战术问题后,对陈静说:“忘了告诉你一件事了,”陈静说:“不用说了,我知道了。”

这个说法存疑,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在比赛局间休息时来说。不管怎么样,陈静连输3局。

中国队最大的对手,并没有按照中国队教练的预计发展,打削球的管建华创造奇迹削倒了李粉姬,半决赛在中国的何智丽和管建华之间进行,教练员要何智丽让球,何上场即干掉管两局,管建华刚开始以为是假戏真唱,直到看台上的焦志敏大喊:“你真打吧,她不让了!”才如梦方醒,但为时已晚,打疯了的何智丽3∶0拿下管建华晋级决赛。管建华当场痛哭,中国队另外一名队员戴丽丽指责何智丽小人。中国乒乓球队乱成一团。当然,何智丽在决赛中,最终还是战胜韩国的梁英子拿到了冠军。

毛遂自荐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进入成为比赛项目,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不拿金牌简直是开玩笑,参加奥运会女子单打比赛,中国女队只有3个名额。

焦志敏是中国队核心,戴丽丽出任2号,但是谁是3号呢。基本上没有人想到陈静。陈静要小焦志敏这批人四五岁,是新人。

女乒组织了一次民意选举,投票决定谁去汉城奥运会,候选人没有陈静,都是老队员。陈静虽像大多数人一样选了3名老队员,然而之后又加上了几句话,大意是:这么多年一直用老将,早已经被人家摸透了,新手技术水平不比老队员差,也经受过考验,为什么不起用年轻选手?

什么是天才,天才是在一个讲究谦虚个性压制的人群中提出自己见解,能够毛遂自荐,能够顶着争议上;球打得好的人很多,但仅仅只是球打得好,不是天才。这些球打得好的人,也想打奥运会,但只敢在背后运作,并不敢正面去争。

最终是焦志敏、李惠芬、陈静入选。大家均认为,陈静是让球风波中的受益者,虽然她也让过球。

如果何智丽在39届世乒赛时让了,会不会是何智丽入选奥运呢?如果陈静不敢勇于表达自己,如果……这一切都是如果。

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陈静以新秀中佼佼者的身份以及左手横板快攻打法对直板选手的巨大威胁而渐入教练眼球,加上陈静强烈的意愿和信心,她入选奥运会阵容。

一举夺冠

中国队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特别地到湖北黄石训练,陈静竟然发生了私自跑回家中的事情。

客观地说,陈静入选奥运阵容,很多人是不服气的,陈静比她们无非是多了39届团体冠军,单打战胜玄静和,成绩并不骄人,闲话自然会有,陈静心气很高,面对闲言,特别想打好,但是越是想打好越打不好,队内比赛输了不少,这下陈静觉得挂不住了,有天中午大家都走进食堂吃中午饭,陈静“噌“的一声跳桌子上,大声对所有人说:“我要是还在这个队里呆就是我认为自己还有这个能力,不然我绝对不会多呆!”然后转身就跑了。

陈静从训练基地里跑回到武汉的家中,可见这个时候的压力。

1984年,中国重回奥运会,一举拿了15块金牌,到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全国人民指望中国体育兵团会更上一层楼呢,没想到的是,洛杉玑奥运会威风八面的中国代表团却是全线哑火,除了游泳队的金花们给人带来惊喜之外,在这种氛围下,乒乓球成了中国兵团死守的底线。

陈静淘汰赛第一个对手是保加利亚的戈契娃,那个年代,金庸的小说盛行,其中以彼之道,施之彼身,就是用别人的长处打别人。陈静竟然也走这个险路,弋契娃以发球抢攻为主特长,不能给长的,结果陈静每个球都给她往正手送,就给她长的,可见陈静的心思。对苏联的布拉托娃陈静也是如法炮制,对方什么球拿手就专送对方那种球,彻底打乱了对手的节奏,陈静狂赢对手,有两局的局分是21∶2,21∶4。

半决赛陈静对阵霍拉霍娃,霍拉霍娃在此之前,战胜了中国的大姐大焦志敏,中国队极其重视这场球,针对陈静在前面的比赛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方什么强她给对方什么球,教练组特别布置了,陈静改正打法,找对手的弱点打。

陈静是何许人也,置教练员的布置于不顾,继续自己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打法,继续打对方的强项,没想到霍拉霍娃不吃这一套,越打越兴奋,10∶4领先,这个时候陈静才放弃了自己的“主见”,修改战术,21∶15先胜,后面两个21∶12完胜,为中国队提前锁定金牌。

决赛是陈静对阵李惠芬,陈静的打法很克李惠芬,21∶16和21∶17轻松拿下前2局,第三局李惠芬拼赢了,第四局陈静再输,陈静私下透露,在这一局中,“自己看对方气势旺盛就决定放弃第四局力拼第五局了,一边打一边考虑第五局怎么打,第四局结束第五局也想得差不多了。”

果然,第五局陈静牢牢把握主动,比分一路领先最后21∶15拿下,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

走向传奇

奥运会后,焦志敏退役,陈静成了头号主力。当陈静成为头号主力时,一批新队员已经成长起来了,其中就包括陈静的队友,武汉人乔红。

1989年第40届世界乒乓球球锦标赛,半决赛的对阵是乔红对玄静和,陈静对李粉姬,两场球都是直落3局完胜,乔把自己雄厚的两面弧圈球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李粉姬让陈静见识了什么是世界第一反手生胶,陈静负。最终的决赛,乔红战胜李粉姬,完成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就夺冠的豪举。

中国女乒这个时候,厚度非常扎实。陈静的天才和个性、邓亚萍的杀性、陈子荷的怪板和乔红的实力球。

第40届世锦赛之后李惠芬离队,乔红一夜成名,晋升主力,邓亚萍也晋级。陈静这个时候,成绩不是太好,但她心高气傲,极力想在赛场上证明自己。1989年中国公开赛陈静对阵邓亚萍,完败;访欧比赛输得也多,再次对阵李粉姬,又输了,连新秀俞顺福也在陈静身上尝到了爆冷的滋味。

1990年上半年的全国锦标赛,邓亚萍一口气拿下了团体、单打、双打3个冠军,陈静又是两手空空,连续半年多的低迷表现,最终导致1990年首届世界杯团体阵容,中国队报名的是邓亚萍、乔红、陈子荷和高军,在宣布世界杯团体名单前,陈静知道了这个结果,这让陈静更加郁闷。到了队内开会宣布名单的时候,陈静干脆来了个不辞而别。这已经是她第二次不辞而别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她状态不好,输了几场球,就从黄石训练基地跑回了老家武汉,后来国家队到家里做工作才接回来。这次不辞而别,陈静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16年之后,她以运动心理学博士和国家队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才再次踏入国家队大门。

很难说陈静走出国家队是对是错,虽然陈静对外界解释,是拿了奥运会冠军后,再无高峰,对别的感兴趣。但这绝对不是全部,这也包括新人对她的挤压,她无法用成绩来证明。不管怎么样,如果陈静当时不出走,她就是奥运会冠军而已,不可能是一个传奇。

无法训练

陈静是奥运会冠军,出国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陈静最终还是离开了。她先是去日本呆了半年,在宏基日本分公司学计算机,后来才去了台湾。在宏基总部,一方面学计算机,一方面给公司的球队当教练。

由于当时两岸之间的关系还很紧张,陈静走了一条曲线,办的是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某个中美国家的签证,然后绕道洪都拉斯去的台湾。

这以后陈静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94年一天,笔者到了硚口区业校采访陈静。陈静彼时看着很安静,也乐于接受记者的采访,毕竟硚口区业校是她的发源之地。看到业校的孩子在木地板上训练时,记者问她,在台湾省训练条件如何。陈静说:“不能跟硚口业校比,我们在一个地下室打球,地下室的挡风玻璃是破的,水泥地坪。”

在台湾,谁当你的教练员呢?陈静笑道:“没有人当啊,他们没有人打得过我啊。”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在那次采访中,陈静还谈到她想写自传,也想尝试一下进军文艺界的一些想法。当然,最想做的,还是做两岸的桥梁。

采访完以后,给记者一个感觉,陈静如果以后还打球,是打不过中国国家队队员的。毕竟运动员要先运动,她的训练条件非常差,又没有了高水平队友互相练习,如何能够保持高水准呢。

但是,这个想法,仅仅只是在两年之后,就完全被打破了。

证明自己

1996年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决赛,陈静对阵邓亚萍,这场奥运会冠军之争,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也引发了无数的话题。且陈静是战胜了同为武汉人的乔红后,站到邓亚萍面前的。

前两局陈静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打的,21∶14和21∶17丢下,和半决赛相比对阵乔红,完全不一样。

第三局陈静进入了状态,比分打到15平,陈静找到了感觉,挽回一个赛点之后22∶20扳回1局。

第四局,陈静照方拿药,21∶17将比赛带进了决胜局,邓亚萍显然着了急,在这一局,光发球失误就送了陈静4分。

决胜局前5个还算正常,之后形势急转直下,陈静进攻成功率接近0,防守也顶不住两板球,很快邓亚平就过了10,之后陈静基本处于挣扎中,5∶21输掉第五局。

这场球尤其是第五局的议论很多,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陈静到了决胜局像换了一个人。有一种说法是陈静有意输球的,因为在此之前,在日本广岛亚运会上,已经到了日本的何智丽在决赛中,战胜了邓亚萍,且在比赛中,边打球边用日语的“哟西”为自己鼓劲,弄得国人诧异不已。

陈静在决赛中,先输两局然后扳回来两局,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有了广岛亚运会风波,陈静敢赢吗?尤其是她代表的是中国台北,当时两岸关系还没解冻,虽然不能说陈静是让了邓,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困扰让向来用脑子打球的陈静决胜局大失水准也就不难想象了。

邓亚萍通过奥运会的胜利,达到了她乒乓球生涯的至高顶峰,而对陈静来说,一枚奥运会银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给中华台北代表团无限荣光。

低调做人

陈静的传奇,背后的付出是极多的。早在奥运会前一年,她就开始准备,长时间没有打球,世界排名并不高,这对于奥运会的分组和抽签是不利的。多参赛才能提高排名,1995年年末,陈静参加了欧洲一系列巡回赛,奥地利站轻取杨影获得女单冠军,瑞典公开赛20分钟横扫何智丽再次夺冠,亚洲明星巡回赛香港站战胜刘伟获得冠军,这一系列的成绩让她的世界排名迅速升到第三位,确保成了奥运会大种子,不再担心半决赛前遇见中国选手了。

陈静很明白,想在奥运会上打出名堂,必须得跨过乔红这一关。陈静最不愿意碰到的就是乔红。俩人从小一起打球,知根知底。而使陈静感到最难应付的就是乔红的反手,43届世锦赛8进4,陈静就是被乔红的反手控制住,0∶3惨败。为此,陈静也采取了封闭式的训练,中国台北队还从内地和匈牙利请来了不同打法的男选手做陪练。

同类推荐
  •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本书介绍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数十年的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资料对蒋介石做出客观的评价,给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如花的年纪终成殇

    假如人生没有光明,我该怎么活下去?———秦雨苏过惯了正常人的生活,如果突然失去光明,还能否在黑暗的尽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希望。
  • 凤倾天下:妖娆魔后万万岁

    凤倾天下:妖娆魔后万万岁

    她,是神魔混血,两界终不容的祸害。她,是21世纪的顶尖特工,却死于一场任务。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体内的一抹残魂,六界追杀,想的美!那位声称是她相公的妖孽美男竟是魔界至尊!神帝什么的,她家男神还看不上眼呢!看她浴血重生,步步走上巅峰,统领六界,万人跪拜之以凤为王!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冥冥之意悲凉晨曦

    冥冥之意悲凉晨曦

    当我再次回到这熟悉的国度时,我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女孩了。那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我成长和改变,我知道了人们所说的爱情和那所谓的友情。曾经,我们是最亲密无间的姐妹,许下不离不弃不背叛的诺言,却因为爱情不顾一切的摧毁。曾经,他们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却也因为爱情互相残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场内心不断被摧毁却又自我重修的旅程。对于那场爱情的战争,我选择了退出,一个人的旅程孤独而凄凉……当Ivan对我说:“林曦,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罢了,在你们两个人的爱情中你是背叛者,你该恨的不是夏琳娜,而是你自己。”听完Ivan的话,我不想再逃避,我想回来,回来追回那份属于我的爱情。林曦
  • 仙界永恒

    仙界永恒

    这是一个起源于小小的修真宗,修仙问道的故事。
  • 逆天都市路

    逆天都市路

    且看一个屌丝宅男得到金手指后的逆天之路……
  • 别样花季

    别样花季

    花落红尘几时回,任由花间香满衣。什么是痛,真心的爱过那就是痛!“喜欢你,就算你心里没有我,我也会喜欢你。”“哪怕你当我是女人,我也心甘情愿的守护你。”“为了得到你,哪怕我在你心中是禽兽我也愿意。”“等我,我会一生一世的保护你。”“我的等待只换来无尽奢望,我不甘心。”每一种爱都有深刻的记忆,每一段情都有抹不去的痕迹,是苦是甜,冷暖自知。那年的夏天,那年的相遇,那几年不一般的花季,“我的心只为你而心动。”
  • 重生之工业帝国

    重生之工业帝国

    一个从后世军事机械研究所出来的穿越者一个拥有十七科文凭的穿越者一个想改变历史轨迹的穿越者一个拥有理想的穿越者以及与这个穿越者有关的人和事
  • 地二球

    地二球

    地球既然毁灭之际,人类寻找到了适合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并取名为“地二球”由于国家之间对于领土分隔的不满,各个国家大大出手。这里没有机甲没有异类。有的只有亲情、爱情、战友情。欢迎进入《地二球》................
  •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她是孑然一身的无依孤儿,背井离市只为找到儿时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玩伴,却在跨上那座城市的第一天,碰到那个犹如星辰的男子成就她铭刻一生的记忆。他生性冷冽,沉戾凛然,外表光鲜耀眼如辰,却也有背后的伤痕,无所依偎。他是她的北斗星,亦是R市风云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槿少,如此这般翻翻覆覆间,便是她颠沛流离的命运。云星月:如果时光可以流转,我希望我从来不曾去过R市,遇上那个叫沐流槿的男子。沐流槿:她说,你不欠我,我们两讫,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倾慕于你。一定?没有一定。五年牢狱,她满身伤痕,心疮百夷。他依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只是,她已不想再做那个仰望星辰的人。………亦,不愿。沐流槿:现在不是来生,也不会有来生,我只要这辈子,所以,她还是要倾慕于他,必须倾慕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