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5900000008

第8章 伸缩如意、长袖善舞的商营模式

上节说了商贩模式成功打造商品使用价值,就是一定要坚持到自己的商品售卖汇成流水。如果一位小商贩能够成功地经营起来自己的流水,或商家们看准了某一项使用价值有前景,投钱进去直接经营起一条流水出来,这就是值得恭喜的事了,咱们商界就得送去花匾了,一家新商业机构开张了。

这下你就明白了,所谓商营模式,其实就是做某一种或几种商品“流水”的。

没有这种商品物流,也就没有资金流,还是不要叫自身的机构为商业公司为好。省得支出不断,就是不知到哪里赚回钱来,能赚多少钱回来,咱们也就一向把这类公司,称为“壳公司”,充其量只是在交易所的创业板块里炒炒概念也就罢了。

可见任何商业公司都得跟着物流、资金流这种流水跑;而流水呢,又跟着消费者的消费力跑,也就是跟着商品价值跑。

既然是经营流水的,也就一入商营,就面对一个行业的“周期波幅”问题,这是咱们企业最重要、也是生死攸关的事儿了:

跟上了消费潮,公司就能很快做大;一旦与消费潮流脱节,公司立即就要陷入蹇困当中,如果不启动“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现金池(Cash Pooling)”这类经营管理工具,公司很容易就结业了。

看看微软公司不过创始于1975年,吃住电脑普及和办公软件这道流水了,也不过20来年的工夫,就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公司。咱们同期也有许多搞电子产品的企业,却把自身的产品定格为半导体收音机,等外面的电子产品一涌进来,就关张结业了。

概因消费者是不看咱们名头有多大的,只选购自身需要和爱好的商品。又由于消费者除了自身便利之外,还确实有“从众心理”这回事,也就很容易形成各个时期不同的消费潮流。

这种消费潮流时高时低、时断时续,就直接让咱们企业面对行业的周期波幅,企业就得主动设置“弹性”,跟着流水能伸能缩的,才是好企业。

故办企业也存在着颇高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来自这种行业周期波幅。办企业就不能也是从众心理,看什么生意好做就赶紧投资入行,这样最容易只吃到“水尾”,收不回本钱的。而企业入行,除了有相应的行业技术和订单外,最重要的也就是得研究透彻了行业周期波幅,得对该行业“前看三年,后看三年”。否则,钱慎投、缓投,放在家里兴许还能生几个蛋。

企业追上消费潮流之后,可以原招不变,赶紧销货,却一定要密切关注着消费者的心思变化。

一来竞争对手很快就会出现。按现在的制造业周期,从研发到批量制造的周期不过20来天,再加上个把月的船期,也就不出三个月,铁定整个市场上就充斥着同类产品了。

二来新茅厕也不过三日香,普罗消费者对时尚、新潮这些的追求,最多也就维持个半年,就以“换季”等名义,思寻着找更好玩、更时尚的东西去了。只有很少数的铁杆,才维持着对企业品牌的忠诚——老狐算是这种傻乎乎的人了,买东西只选购自己喜爱的少数几种品牌。但铁杆消费也有饱和的时候,到后来还是止不了现代企业快速规模化量产的渴。

这又带来现代企业两个在追上消费潮流之后,实现快速扩张的招术:一叫“波涛式研发”,二叫“企业并购”。

所谓“波涛式研发”,就是像被咬了一口的苹果那样,波涛式推出新研发的产品,“三代”、“四代”、……推出自身的技术储备,也就确保自身引领消费潮流的带头大哥地位。

这是技术研发型企业的通常做法。

如果不仅有企业技术,资金也不缺的话,就可以用并购的方式,将那些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收归麾下。也就是把那些小商业流予以整编,汇成自身品牌化也比较规整的大商业流了。

企业并购并不像工会模式那样,只为了“提产能、铺规模”而扩张,而是为了实行和实现商业流水之间的风险对冲,也就是当这道流水面临低潮时,别的商业流水却可以补足盈利。由此带来的客观效果,就是当消费者有需求时,能快速组织生产和流通,快速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快速实现商品商业价值。

由此,现代大品牌企业几乎全部不采取等级森严的行政架构,而是充当一种开放式的“旗舰”角色,领着一大群中小企业在商海里往前跑。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可能一直上升,就算追着追着时尚也会累,得歇会儿,也得养会儿。哪怕是人们的必需,在消费饱和时,商品价值就有个“贵上极而反贱”的事了,则咱们企业就必须启用流程再造和现金池这两个管理经营工具。

所谓“流程再造”,就是把公司所有商业流程进行重新整理,去繁就简,突出简明化和标准化,也就突显了生产力标准和商业价值,又在另一个方面缩减了商营成本。所以看国内的马云挺“无情”的,从2010年开始就全面开展对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流程再造,还波及人力资源方面。这没办法,马云旗下的电子商务,一开始就把核心价值确定为“全球最有信用度的购物网站”,消费者信得过马云的购物网站,才愿意往支付宝里充钱。哪个敢模糊或降减这种核心价值,就是天王老子、亲爹亲妈也得炒,高级人力资源也就得最关注企业的核心价值的事了,万万不可有点商务经验就对企业核心价值不管不顾的,一本天书读到老地按自己的经验来,那就容易犯战略性失误。一旦企业开启流程再造程序,是最容易被当成“繁枝”出局的。

所谓“现金池”,对企业来说,就是全面甄别、清理和缩减商业渠道,使现金回流总部。这通常用于企业要“过冬”了,就得削减商营规模,并用规模换现金,一旦甄别出哪条商业渠道已成单耗费不赚钱,就得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就遣散,好使流失在外的现金全面回笼,实现“现金为王”。再埋头苦干,好在下一轮的消费潮中有现金支出买种子。

可见越是大型的企业集团,越不能失了自身的弹性,这在行话里叫“在商言商”:消费者暂时休眠,咱们再鼓劲也是没用的,反倒最容易把自己的底子倒腾出去了。

所以有了企业弹性,才可对生产性企业和商营性企业进行“保值”。套用“有生存权,才有发展权”这句话,保值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一旦跨越了这条生命线,刹时心宏起来,单以上市、财雄势大、高尖端为目标,很快就得去求国家补贴了,否则就生存不下去。所以搞过工业、搞过企业的人,总是不明白“文革”期间的教科书里,干吗总说“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也就把国家投资集中在所谓的重化企业里面,却每每整出大而无当,快速堙灭消费欲望,也失去弹性的工厂、企业来。一旦连国家都支撑不住巨额补贴了,这些所谓的“重化企业”就成片地倒掉。

其实造大飞机很难,需要那些大而无当的重化企业吗?只要有相应的企业生态和划算过来的订单,搞过制造业企业的都能做。反正现在的所谓高尖端产品都讲究个“综合即创造”的,只要产业链丰富,中小企业生态面广,要什么零件就有什么零件,按设计图纸组装就可以了,只要设计师也是位谙熟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工业技术、别满脑子只有公式的就行。由于货比三家还可以充分保质保量——所以工业的基础,一向是万千中小企业和能工巧匠们,而不是什么自以为包打天下、灵丹妙药式的重化企业。

其实,现在制造工业的潮流,老早就不是往“重”那边奔了,而是往轻便、轻灵这头走。

老狐不也整过一家制革厂吗?最初也有点卖弄小聪明,也想在比较多变的压花程序中搞搞科研,也就不惜下重本了:神秘兮兮地在厂子的中间圈起一个封闭空间,还懂得保密别让新技术漏到外面去;然后就花好几百万在意大利进了台挺高级、还晓得自动调控压力的压花机来,挺重的,进车间时还得铺路轨;模板也不便宜,就是国产配套的也得花好几万元人民币,如果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的模板还得十几万一块。当初还想,为了科研,就是投入大一点也值。老狐制出的鞋面革还是不错的,下游基本上是生产国际名牌鞋子的厂家,也就兴致勃勃地搞起研发来了。

没承想,其他的鞋革销售都不错,就是这种新研发的压花皮销不动。我赶紧去下游的厂子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就差点晕倒,别人制鞋厂里一字排开了十几台从德国进口的轻便型压花机,还带电子数控的,客户喜爱的花纹直接就在总公司设计,并上传到这些压花机的电脑上,五分钟内就可以调好热力和压力,直接压到鞋革上,还要压豹纹就豹纹,压上自己的肖像也行。更无奈的是,他们的模板只需几百元一块,压完百来几十双后就废弃,反正现在越高级的工业产品,就越个性化,单次批量也就越小。所以他们还情愿要俺的光板皮,也就整得那台花重价钱购置的意大利压花机和那个车间,在俺离开时都闲置在那里了。

所以吧,国内搞机械设计和制造这行,怕不能有于咱们老灌输的“重化机械”路子了,这会走岔路的。现在的工业流程周期是很快捷短促的,调整起来也很快,机械设计研发和制造,也就全往轻便、轻灵、高精密度化那边奔。连一个家庭有了这类轻灵便利的机械工具,也能成为一个车间或小厂子,吃上制造工业一个环节的水。由此既节能节耗,又能适应越来越短、平、快的工业流程周期,快速地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种趋势下,如果咱们国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还不急谋转变经营方向,则咱们坐的士,一问起司机,原来还是大专里学机械制造的;一上网络,各行各业里也只有国内机械制造这行,十年如一日地在诉苦。在机械制造业的黄金年代里,钱却都被国外的机械制造商们赚去了,咱们国内还在流连于虚道理的迷惘。

当然了,在这种商营规模的伸缩自如中,也切忌疏忽了企业还有另一道“保值”的生命线,就是质量问题。

到了公司这个层面、特别是大公司层面,一旦出现产品质量的事,就是公众事件,轻则召回产品,重则还得面临诉讼,都是既影响品牌度,也费时失事失钱财的事。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保质就等于保值,也等于维护商品流的顺畅。

其实这也是干企业最头疼的事之一了:消费者一旦使用上了咱们的产品,那个期许肯定是日益增高,要求也日益严格,就连一个“循序渐进”的空间也不会给咱们。咱们的产品质量稍微不稳定,他们就以脚投票,全跑竞争对手那边去了。问题是,一个厂家开张至3~5年这会儿,又几乎可以肯定面临一个调整期,最容易产生质量波动的。因为厂家办到3~5年这会儿,最初的一鼓作气过去了,大家都进入一种“经验程式化”阶段,最容易发生迷惘了。加之人员流动性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突显,人员培训也摆上了日程,却又容易与程式化经验产生的懈怠发生冲突,新进员工很可能得不到规整的训练。

这些人力资源因素,会很快反应到产品质量上来。

这就叫厂家的生死时速,当真以一分一秒来计算咱们能不能稳定产品质量的。稳定了,咱们的生产和商营模式就能够保值;稳定不了,就只好收缩生产规模,将经营进入到维持阶段。还不行,就只好把工厂或商营放弃了。

所以中小企业一做到3~5年这个阶段,就算遇到一劫了,叫“做到生时是熟时”,是最痛苦的阶段了,几乎所有的经营问题都会在这个阶段集中呈现,心一乱就支撑不住,也就最容易在这个阶段结束经营了。特别是中国大陆还不算是做企业的好环境,社会对企业的理解,还不如对《三国演义》这等文学作品的理解,各方面支持力度是不够的,有确切的大样本统计出来,证明咱们的中小企业也就平均只有两年半的寿命。

别以为做企业很光鲜,其实心痛莫名总是在背着人的午夜时分。

在这个阶段中,最容易发生“价值低估”的事。人们在迷失、沮丧当中,最容易失去自信,也就容易将自身产品的价值与价格相分离——价值并非总存在被“高估”的现象,在商业的初始阶段,往往更多的是价值被“低估”。与被高估的价值相比起来,在商业世界中更容易出现被低估的价值。

如果在沮丧中还躁动起来,又容易得出简单结论:自身的货销不动,都是因为同行的价格低。如果我的价格更低,把同行干掉了,岂不是以后消费者只能买我的货?也就要拼命打价格战了。

这就走岔路了,忘记了在商言商而言,消费者最终需求的,是他们的使用价值。一旦咱们商家拼上了价格,最终就只能降减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用质量与服务换低价。当初一派雄心为消费者生产出精益求精的产品,这个阶段就最以为自己“现实起来了”,就一起走行货,再到大伙一起玩水货,市场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也就成了“竞次”的市场,几乎每一个商家都很难赚到钱,市场上却啥也不缺。至于吆喝得动吆喝不动消费者,就难说了。咱们的手机市场,现在算这种状况吧?

因此,咱们一般将价值被低估的根源,归于“降减质量与服务”,通俗的商业语言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了。

但竞次市场的形成,又必然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背道而驰:消费者会理睬咱们商家打得熊猫那样的眼吗?这年头,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连同情都懒得给咱;咱再打“保护民族工业”的噱头出来博同情,消费者只会鄙视咱,怪咱不懂得经营,拿不出保质保量的商品来。然后,提脚就跑到境外采购去了,由得咱们商家在国内哭去。所以到境外的“团购”越来越多,国内真正具有消费实力的消费者,几乎全体“背叛”了咱们国内的商家。

2012年国内的各行各业市道普遍不好,除了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外,就是咱们国内商家这种竞次习惯,也到普遍“出瘀血”的时候了,也算走到头了。

毕竟随着社会的越渐富裕,谁的兜里也不缺那几张钞票,花钱买难受还不如多跑几步路到境外采购去。咱商家再也无法耽于心头躁动当中,得低头反思了,看看怎样才能把国内越来越优质的消费者给笼络回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只有回归“质量与服务”的本原,才能实现自赎与自救。

其实只要咱们商家真正能满足消费者安全好用的使用价值,就无须客气的。最近老狐走进一家红木精品店,看中一套两张圈椅和一张茶几。一问价,店主张嘴就是8万。寻思着砍砍价吧,店主还牛得很,扭头就坐一边去了,再不理睬老狐。

老狐还是挺懂工活的,内中的做法不全知道个十成,九成三还是有把握的。上其他红木家具店看,就这样式的价钱,挺多也不过是这套的两三成,也像这套一样漂亮。但别的店再仔细一瞧,就发现还有学徒做的活,就赶紧走了。真正的红木都贵过银子了,会让学徒去乱糟蹋珍贵的原材料?现在上好的翡翠、和田子料,在原产地都不敢精加工,得把原石运到香港、广东、闽南来,请了行内知名的师傅,才敢开光雕刻的,谁叫现在上好的翡翠、和田子料都每克过万了。

所以老狐对挺牛气的店家也很无奈,别人那是对自己售卖商品的充分自信,态度臭点无所谓,关键是东西好、不愁卖,还是趁看到了赶紧掏钱买下吧。

可见吧,价钱便宜只算是消费者的一项需求,而不是全部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的富裕,价钱便宜占消费需求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关键是商品自己会说话,是好东西就肯定有它的买主。咱们商家也就不必把割价以求当成唯一的经营方式。起码老狐见到的那位红木店家也可以摆摆派头,揣着副臭脸就是不肯让一分半毫的利——这也是经商的一种手法,叫“专业型营销”。

关键是怎么让商品自己说话。

咱们以音响市场做个例子:

目前音响市场价格分层是最多的,从数百元到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到上亿的都有。从家用音响,到KTV娱乐音响,再到专业播音市场,再到高级音乐厅那种“系统模式音响”,价钱就拉开了老大的层次,反正现在社会传播与商业传播是热门,各道音响流水都有自己的顾客,也就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

就是家用音响,也拉开了很大的档次。老狐这五音都未必识全的,买套几千元的,就蛮可以满足附庸风雅的愿望了。但在境外,就见过有发烧友买过数百万一套的家用音响,其中全部输音线都是银制的,毕竟所有物质中,银子对音率音频的传输是最具保真度的,比金子还强。

所以吧,商业最初要做的,就是要细分自己是为哪一个消费层次、哪一个消费群体销售服务的,然后才到商品的定价问题。各有各的市场,犯不来含混。咱们的山寨手机有专门的售卖地方,英国的镶钻Vodafone手机也有自己的专卖店,都吃着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流水各卖各的,平日里就算见着了面,也装着不认识。只要山寨手机别冒充Vodafone, Vodafone也别想着把山寨手机的客户给抢跑了,大家就虽是同行也相安无事。当初诺基亚就是刹那犯糊涂,想大小通吃,也就从领头牌子,一下子掉到现在这个不明不暗的层次。

赚不到钱或赚少了钱,只可能是咱们自己没有细分市场的原因,当真不关同行什么事的。咱们反倒最应该与同行划清一条“差异化”的路线,你做粤菜的,我挨着你的边开店,就做鲁菜,也就各赚不同消费群体的钱了;还一起撑旺了市场,搞到消费者们成群结队地往咱们这条街上跑。

当然了,在人们使用价值的消费上,确有“一次性消费”的心理惯势。比方说他们买台电视搁客厅里面,就有可能几年不换。这个时候,可以说电视对这个家庭而言,就趋于“饱和消费”了。咱再推出一些新款电视:平板、液晶、等离子……他们就是不换,咱们也没办法。

所以狡猾的日本人搞工业,是有一个专门命题的:如何使这些工业产品,到一定时候肯定坏?一般来说,家用电器到5年期限就坏,公司电器的寿命更短,一般3~5年。汽车不到7年还没事,一过这个期限就非得大修。然后提高配件的销售价格,让消费者觉得去维修这些工业产品,还不如直接去换新的。

日本工业的各项配件,也就造出来漂亮得很,实际材质是最差的。不少电器的主要配件不过是塑料镀了一层漂亮的膜,所以他们的塑料镀膜技术倒是世界领先的。汽车也一样,日本制造的汽车试车时,总让人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车载音响和空调也是最好的,还很省油。但是买下上高速公路才知道,到100迈以上就感觉飘忽忽的。还千万别有什么事故,轻微的碰撞就明白这是具“纸糊棺材”了,整个防护壳薄如蝉翼、形同虚设。所以日本车子最容易做“师奶车”,给师奶们开着去买买菜是很好的。做行政车或各类工具车嘛,就自己掂量了。

这种工业做派,老让欧洲的工业人看不起日本同行。

实际上,正儿八经做企业的,都明白消费者这种“一次性消费”的心理惯势,也知道这种消费惯势会带来本行业的周期波幅。

但他们普遍采取的是一种“延长使用价值链”的做法。即除了用“订单”计划本行业生产外,还用各种精细加工技术,使一类原材料的使用价值,再细分派生出许多使用价值出来,从而能够引领消费潮流。

比方说,前面所列计然的话里面有一句:“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司马迁由此也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了这么一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农副产品都算这类易腐败的产品,一旦在鲜活期内贩卖不出去,自身价值就会灭失。但人类的农业产品其实是工商业的最优质原材料,比天然形成的还更具标准制造意义,也能为人们的使用价值提供最安全优质的产品。

那么,有办法延长这些易腐败的农产品使用价值链吗?

实际上,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延长农产品使用价值链的做法,在人类7000年前的史前时代就开始了。而最早采取这种做法的,就是酒类酿造。

人类在史前时代,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了。年成好的时候,会多收三五斗。而农业种植有一个规律,风调雨顺的年头总能够维持个几年,然后就到旱涝的周期。那么,就得在年成好的年份积谷防饥了。但粮食储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代又加杀虫剂又加防腐剂的,也不过才3年的保质期,就不要说人类的上古时代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粮食储存到可以确保度过旱涝年份的饥荒?

酿酒业就这样蓬勃发展起来了:将粮食发酵酿成酒,粗糟可以给牲畜吃,人们吃细糟也一样顶饱。酒还可以在寒冷的冬天里行气活血,保质期又特长。结果,酒类也就成了人类最初的粮食使用价值延长产品了。

甚至有确切的考古发现证实,人类最初的贸易商品就是粮食和酒类:咱们前面所列的那一系列漂亮的彩陶罐,不少就是盛上酒去进行贸易的。这些彩陶罐甚至到后来还演化成代表政权和国家的器物:鼎——咱们很早就知道人类储存繁荣,远远胜于战场凶器吧?所以咱们上古时代的老祖宗,也善于制造兵器,却从不用凶器演化而成的“权头杖”作为代表政权和国家的器物。

因此,崇拜战争的部落垮塌了,创造繁荣和储存繁荣的民族却生生不息。

这类农畜业延伸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咱们秦朝的士兵主要佐餐食品,就是“酱”;四川还有榨菜,韩国有泡菜,还有一系列的腌制肉类:腊肉、熏鸡、咸鱼、火腿等,都使鲜活的农业产品有了延长的使用价值。

现代所有规模种植地区,周边总伴随有各种深加工、精加工的作坊或工厂。法国波尔多地区盛产优质葡萄,那里的葡萄酒业就很发达。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是“阳光谷带”,则罐头厂、饮料厂、新材料制造厂遍地开花……

咱们的荔枝保鲜不易,现在就很难扩展种植规模了,广西还兴起砍荔枝树,重种柑橘树了。起码柑橘可以榨汁,使用价值可以延长。

高山与草原养殖也一样,牛奶挤出后,让人单喝鲜奶就面临一个运储成本的问题。这些本来就是“卖不起价”的商品,大老远地运到售卖地,几乎没啥赚头了,万一牛奶运输途中变坏,还是亏大本的买卖,所以应运而生了奶粉生产厂家。瑞士等这些高山国家,还自有办法延长牛奶的使用价值,他们不卖牛奶,而是各个农庄庄园自制不同风格的奶酪。也就是说,将挤出来的牛奶进行搅拌,飘在最上面那层,就是奶油了。他们就将这层奶油提出,挤出水分再风晾干成奶酪。目前来说,瑞士的奶酪被国际视为“世界顶尖工艺产品”,是五星级以上的高级酒店餐饮的指定专用品。所以瑞士仅凭此一项,就能年入颇丰。

咱们的西藏就觉得有点冤,因为他们很早就掌握了一项更高级的工艺技术,就是在奶油中再进行深加工,也就是在奶油中再进行搅拌,得到清澈如水的“醍醐”。佛教用语中的“醍醐灌顶”就是这种奶制品了,也就是最高级的宗教供奉品。据称喝下去后,四肢百窍清凉无比,还能感觉到体内力量在流动,长饮算是最佳的养生食品了,青春驻颜的作用比羊胎素好太多。羊胎素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对女性来说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长胡须和乳腺增生的概率大增。只是醍醐的制造成本相当高,一小碗醐,就得500桶西藏挤奶桶(每桶约等于三四公升)的牛奶制成。所以咱们藏区的醍醐还很难作为商品推广,但能作为珍贵价值的养生食品开展研究。

不仅农产品是这样,就是天然产品石油也一样。石油就可以把再加工的使用价值链拉得老长,因此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的工业产业。原来中东的石油还只是用于点灯照明用的,但这样一次性使用石油这种产品,就太糟蹋石油了。现代的石油运到炼油厂后,也是运用搅拌技术,把原油分成一层层的:沉淀到最底下那层,叫沥青,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不光是拿来铺路的——当然了,用沥青铺的路,是最好的公路,车子最喜欢跑沥青路了。中上那层,叫“重油”,可以生产出润滑油、柴油;上面那层,叫“轻油”,汽油、航空油就是这类了。沥青送到石化厂,又可以转制为塑料、尼龙等一系列大行业的工业原料。所以说石油一身是宝,就是因为石油可以提供和满足人们很多的使用价值。

企业就是这样,一旦度过了最初的蹇困期和迷惘期,就是一个无限创造和创富的天地。企业家们只要记住价值规律,就不妨在这个天地里长袖善舞、尽情驰骋。

曾经,西方的炼金术士们总在研究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他们没能做到。

只有今天,企业在安全好用的基础上,用商业创富的力量实现了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由此满足了大众的日常所需。

同类推荐
  •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科特勒的营销智慧》集合科特勒众多著作中的营销思想精华,帮助企业领导层、营销人员快速掌握科特勒营销要领和技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营销宝典。
  • 管理要懂方与圆

    管理要懂方与圆

    中层领导上任,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旧的体系与新的思想的冲突。怎么样能快速融入新的组织中去,落地生根,稳固自己的位置,成为新集体的灵魂人物?诸多难题,非精通方圆者,不能为之。
  • 好老板必知的13种财务陷阱

    好老板必知的13种财务陷阱

    本书通过对十三种核心财务陷阱的分析,帮助老板关注这些陷阱的成因和影响,从而结合企业际,准确地透析企业财务现状,有的放矢地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营。
  • 现代管理学基础

    现代管理学基础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础、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控制、管理创新等。
  • 成功的营销学

    成功的营销学

    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企业经营与销售活动的学科。营销是对需要满足的促进,需要无处不在,营销也无处不在。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转入管理学研究,标志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是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在《成功的营销学》这本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关于营销的知识,你想要学学吗?
热门推荐
  • 系统君咱能认真点吗

    系统君咱能认真点吗

    沉惜,一个小说狂热者,但还是身为学生党的她居然在考场上被吸进了一个什么系统里==于是,左手一个逗比系统君,右手一堆哀怨女配们。好吧,就让我们开始这群女配华丽丽的逆袭吧!
  • 终极神起

    终极神起

    幻荒大陆,星兽肆虐,原者与念者至上。少年左宇天生死脉,偶得上古神通秘籍,自此成为大陆上最后一个神通者。神通、炼器、炼丹,狂潮席卷大陆。热血的战斗,神奇的技能!最终神起,横行天下!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薄情王爷的仙妃

    薄情王爷的仙妃

    近年来,江湖之中一直有个传言,上古时期留下来的神器即将现世,传言,神器在手,便可发挥无穷无尽之力量,并召唤出上古四大神兽。“得上古神器者,便可统一天下,成为乱世的霸主”更有传言称,其中两件上古神器将会被一名女子所掌控,并召出上古四神兽之朱雀,传言同样是:“得此女子者,便可得天下。”江湖中的各大门派和隐世高手,无不疯狂寻找,上古神器威力无边,加上能召出上古四神兽,是所有人都想占为已有的宝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谅我的三生不能途经你的有幸

    原谅我的三生不能途经你的有幸

    我希望故事很短,能短到让人心痛,但是这样的事情似乎不能发生在这个故事身上。
  • 蛮荒古神

    蛮荒古神

    纵然黄天高万丈,我也要手持三尺之刃,脚踏蛮荒祖龙,冲上九天云霄,破你万丈苍穹。为的是数万年前的不仁不义,为的是众生向往已久的自由。战斗,战斗,即使金身破碎,我也要拉你共赴六道轮回,还天下一个公道……
  • 网游之最强流氓

    网游之最强流氓

    人生苦短,何必自苦,享受过程,潇洒人生;人生漫长,无须自苦,享受过程,潇洒人生;小小流氓,一求神器,二求神宠,三求神女。
  • 魑魅御手异闻录

    魑魅御手异闻录

    侧马尾少女从天而降,将“妖魔鬼怪”带入了少年岳枫的日常生活,轻浮的稻草人、妖艳的乌鸦、孤傲的天狗,超乎想像的事物层出不穷。当“人类”与“异类”交错之时,故事便由此展开。“岳枫,请你成为我的协助者吧。”有着“魑魅御手”称号的少女如是说。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霸爱:皇妃不愁嫁

    霸爱:皇妃不愁嫁

    睁眼,笑看风云,淡然间相知相爱。闭眼,风云突变,谁的心碎了一地、他说:“我爱的人名花有主,爱她的人惨不忍睹。”他说:“下辈子我要做你的一颗牙,至少我难受你也会疼。”他说:“你是我的结,更是我的缘。”他说:“地球没了谁都能照样转,可是为什么我没了你却转不了。”她说:“是你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她又说:“别等我变了以后,才说怀念以前的我。”她再说:“倘若这世的我注定为你心动,那么我宁可不要这颗心。”回首,谁等谁的相濡以沫。止步,谁许谁的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