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5900000009

第9章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还是很有必要加入这个章节。

事缘于自从凯恩斯主义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行业有莫大的兴趣,却未必懂行,因此太容易凭政府的主观唯心意志,对经济事宜乱施为了。

那么,咱们的政府如何管理好经济?这也是需要说清楚的。

古往今来,对经济事宜的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最好的模式只有两个:“西周体制”与“西汉均输”。

西周体制的核心点与现代发达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一致的,都叫“严格标准”。

西周初年的周公旦,一方面明白经济交易的重要性,也就正式用国家的名义,建立起了集市、市场。另一方面,却也制定了很严格的城邦标准,禁止不达标的商品进入市场。

由于周公旦实在太能耐了,连远在陕西的都城镐京有啥事定夺不下来,也大老远地跑来问问周公旦,因此鲁国这些严格的商业标准,也就成了西周整个社会的商业标准。这些工商标准、社会标准、国家标准,后来被孔子编定为一本很著名的书籍了,叫《周礼》。这与现代欧美国家纷纷制定商品标准,什么ISO系列、UNFAO……思路是一样的;将这些工商标准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的高度上,西周与现代欧美国家也是一样的。

因此,纵观我国的考古出土,产品品种最为丰富也最为精良的,不过两个时期:一个是西周,另一个就是西汉了。就算是前期的良渚文化和后来的大唐制造,比起这两个时代来还是差得挺远的,其余各个朝代就更不用说了。比方说,良渚文化是我国古代的“玉文化”高峰,但除了一些高制式的墓葬,还是在考古过程中发现有挺多假玉的;大唐制造就是以西域工匠的金银器最为精良,其他产品也发现有掺假的现象。只有西周和西汉这两个时期的各类产品,可以说只要流传于世的,全是绝世工艺产品,与现代瑞士、德国、英国的国际顶尖工艺产品同样精良。

但是,西周和现代欧美这种“严格标准”的做法,也给厂家与商家制定了很高的门槛。越到后来,不是有钱有势还进不了生产与商业这两门。结果垄断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大。那些进不了生产与商业门槛的社会广大人士,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贵族们赚钱,自己就是卖身也赚不到几个小钱,生计日窘,也就渐聚戾气。

贫富差距积累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到了周厉王时代,周厉王竟还要搞“天子垄断”,赚钱只关自己的事,不关别人什么事。朝里的大夫和辅政王周公苕数次直面相驳,舆情也大哗,周厉王还傻乎乎地派特务机构去抓人,以图强行按捺镇压,城市和军队的中下阶层就发动了起义,把周厉王给撵跑了。

从此西周整体政治也就进入到了一个很大的波动期,直至周幽王被匈奴杀死,周平王东迁,西周强盛的王朝就覆没了。

现在欧洲也一样,严格的商业标准既造就了工业与商业的天堂,也造成了大批新移民生活与工作无着,新移民也就老在法国、英国等地闹事。

中东和北非就更直接,直接就来茉莉花革命,还兴多米诺骨牌,一个国家波及到一个国家,埃及倒下去了,利比亚倒下去,叙利亚死撑,却酿成了全局性的内战。

香港特别行政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700多万人口里就有100万的新移民,劳动人口换好几茬了,工商业的门槛却越来越高,在20世纪的主权回归前,没个3000万港币的投资,还进不了任一行的商门,香港黄金时代那种丰俭由人的投资气氛看似不存在了。

投资门槛日高,香港一向引以为傲的小工业也几乎全部迁往广东、广西、泰国、越南等地,香港人的精良制造精神和工艺在本埠已几无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层面还全面收缩小商业,而不像广州那样多发展专业市场,结果商贩们多只能集中于九龙活动,港岛的大笞地、赤柱等传统商贩市场被相继改造成公园,新界那么广袤的地区,却一个专业集散市场也没有,只好由得水客波涛式冲关,加重了人民入境事务署的管理负担。

由此,10年前香港人还没啥仇富气氛的。现在吧,香港的金融行业确还是独步于国际,金融地位在国际上是排行最高的头三名,商业橱窗也还是美轮美奂,但这些技术密集性行业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罗大众来说,是很难被招聘入内的;香港黄金时期那些凭拼搏出身和注重自身培训、训练的专业型人才,又多数移民星散。香港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公众管理和公司管理也有了流觞的苗头,连渡轮都能撞上游艇,还不顾而去的。这在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由此,香港的人心浮动了、分化了,社会就开始熵值(社会混乱指数)增强了。老狐曾到香港举办个酒会,一看蹭吃蹭喝的比客商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引起仇富气氛?怎么可能不兴起“民主运动”?一走上街头,怎么可能不怎样激烈怎样来?

咱们还是回复到那个基本的社会命题:经济繁荣可以使社会富裕,但能周济大众的制度建设跟不上,则会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状况,商贩群落渐次因经营成本高昂而消亡,则在繁荣富裕的社会中也能出现工商空心化的状况。一旦因这些社会落差变得陡峭,社会也就不再是一个足以自豪的家,不再具备奋发、奋斗就能有前景的气氛,社会就会趋向于激昂激烈,趋向于无序,趋向于革命。

因此,咱们可以把“西周体制”比喻成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轰隆隆地往前跑。就是跑着跑着,不时落下这节车厢那节车厢。

这些被落下车厢里的人,当然要骂这火车是怎么开的。

还不赶紧接上这些车厢,这些车厢里的人不暴动才怪呢。

与“西周体制”达不到标准,就砍咱脑壳不同的是,“西汉均输”就把标准当成了个大红萝卜,挂在咱中小企业这帮驴的鼻子前面,让咱老得往前进步。所以西汉均输对商贩的管理,叫“准许进入”,与西周的“严格标准”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说,西汉中期是世界古代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法制与法治社会,法律法理实践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为丰富的,自然也对商业经济的诸项活动有着严格的立法,特别是对国家货币那是个坚定不移地维护。但是,西汉中期对小商贩们不是赶尽杀绝,相反,还由“上林苑”那样的国家经济机构给予全力扶持。

比方说,在公元前111年前,咱江浙那地不是得搞移民吗?那会儿闽越藩王实在太厉害了,老跑来江浙一带,结果汉武帝只好把江浙一带的居民全移到太湖以北去了。但在公元前110年,中国南部藩王的事儿全面解决,重归中华公约体系,西汉政府又安排群众回原居住地了。

这次大移民,西汉政府就安排得很仔细,不仅资助盖房和贷以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江南民众未来的经营发展权问题,也就对两项事宜特别在意:一是移授原楚地的丝绸制作技术到江南;二是引导建立小商贩市场,这个以后在咱们国内被称为“商品集散地市场”。这与四川汶川灾后重建,把小商贩市场作为一项重要重建内容是一样的。

不论怎么说,江南一带成为后来国货的主要制作地和商业集散地,并促使中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几乎是起源于汉武帝的此次举措。

那么,咱们看到了,一头是国民共同富裕的命题;另一头是法制中对商业的严格标准——挺悖论,是吧?

汉武帝的思考还是很深入、周延的,就设置了一条叫“准许进入”的激励性标准,把这个悖论给解决了。

准许进入哪里呢?进入西汉中期的“均输体系”。

汉武帝提起心肝打匈奴,还狂打了许多年,可不是莽夫之勇,他有他的考虑,就是一定要恢复西周时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一打完匈奴,中国大西北的“丝绸之路”、大西南的“高山峡谷丝路(后来叫‘茶马古道’)”、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三路畅通,汉武帝就立即全面启用均输之策,第一时间将国货输往现在的中亚和南亚次大陆。

也不怕说了,西汉中期咱的国货整个地覆盖了中亚与南亚次大陆,还延伸至那个古罗马帝国。中亚与南亚次大陆的商技也了得,很快就与咱中华“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了(那会儿有叫“社会主义”的吗?苍山老狐这厮发疯了吧?但除了社会主义这种形态,还真不好概括西汉中期是啥社会形态,那会儿当真都快实现传说中的共产主义了)。

就古罗马还搞奴隶制,不重视商技的,就被中国和西亚强悍的贸易搞得吱哇鬼叫,一会儿说要禁止他们的黄金出口,一会儿又说要烧了咱们的丝绸,反正就是挺被动的。但那会儿古罗马也兴咱们现在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罗马元老院的敕令,贵族和富豪们就是不理,结果黄金一样出口到中亚和咱们国内,丝绸他们一样照穿。

整到咱们国家在西汉之前是很少用黄金做流通货币的,到汉武帝末年,直接就发行黄金大额本票,也就是那个“马蹄金”了。至于日常使用的货币五铢钱,也因为其时是商品大流通的年代,发行量也就超大,现在存世量就太多了,都没收藏价值的。

那时的国货强悍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咱们四川出口些扫帚、竹杖子的,别人也抢着要。与十多年前老美那里就是出口些洋垃圾来咱们国家,咱们也很高兴一样。

但如果咱们一下子就把假冒伪劣的商品输往西域,西域也把一些假冒伪劣输往咱们国内,也是砸商业招牌的事。

这回又显露出上林苑铺设均输通道的好处了:外贸通道是国家铺设与维护的,汉宣帝时还干脆在现在的新疆设立“西域都护使”,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检验和截留那些假冒伪劣商品,不让其进入双边贸易通道,还可以收些关税。

这样,咱们就可以看到西汉中期这条“准许进入”的好处了。

其一,国家降减商贩进入市场的门槛。不但不限制,还把一些没军功的退伍老兵招募来,成为去西域的小商贩。算是一种鼓励商贩的国家政策,与国家扶贫政策挂起钩来。

其二,对那些产品质量过关的小作坊、小商贩,采取“准许进入均输通道”的政策,甚至是国家集中采购,算是给小作坊、小商贩打品牌。汉宣帝那会儿,还搞了个“太常仓”出来,就是由国家出钱,收购质量过关的小作坊、小商贩产品,做国家战略储备。

其三,咱们可以看到国家这样做,国库收入就主要来自“渠道钱”了,由此又让出了减税减赋的空间。均输之策是桑弘羊在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搞起来的,刚开始还只是试验性质,没想到才试验了不到4年,国库就大进银钱,竟然就凭这种渠道钱实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西汉的税率本来就低,比率不过是民众得利的30:1,就算是在今天也是超低税率了。又经均输体系解决了政府用度问题,汉武帝也就在公元前110年后,一改前期喜欢收税的坏毛病,不仅免除南方、西南藩王的税赋,还把原来收开的人头税、亩丁税、缗钱这些“痛苦税种”全给免除掉了。

关键是这个均输费是怎样收的,又收多少?咱们现在也有海关,动辄还自己说了算的100%、200%税率,贸易渠道中的流转税也只增不减,地方政府用度乏匮了也晓得上公路去罚款搂钱,外汇管理局连境外资本资金进入国内也给先卡着,再悄悄地对资本投资家们说:“要不,交点税?”都不知道国际惯例一向是资本金免税,从而鼓励投资的。反正吧,商业流通渠道都被政府各个部门当成雁过拔毛、过桥抽水的财源了,国库用度却仍嫌不足。

这就得弄明白西汉中期的“均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现在国内国际的经济学家们,竟然对中国古代这一著名的宏观经济政策全都语焉不详,并无详细和透彻的解释。如果连这种经济史上的经典案例都缺乏透彻研究,现实经济政策也就难以周延了。

西汉中期的均输,来自前文有述的计然关于经济那段话:“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经济交易吧,如果对基本生活、生产物质收购价格低于20钱,就会伤害农业;对基本生活、生产物质的收购价高于90钱,就会伤害下游的工商业。工商业被伤害了,就无法营造社会财富;农业被伤害了,谁还愿意去生产?则咱们就把社会的基本生活、生产物质的收购价,平抑在价格上不超过80钱,下不低于30钱,则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可图,物价就平衡平稳,社会流动性就源源不绝,市场活动就活泼繁荣,政府就可以在海关等机构中源源不断地收取费用,这就是治国的根本之道了。

很难相信,此段既精深又简明易操作的论述“经济均衡性”的话语,来自咱们2500年前的老祖宗。

单凭咱们商人,能够做到这种经济市场的均衡性吗?

当然不可能,商人的天职就是唯利是图。

而经济、市场得以均衡,就一定得凭国家构建健康良性的经济体制,并主动进行经济调节,才可以实现。所以计然很明确地说这是“治国之道”。

那么,就可以看到实现经济的均衡性、市场的均衡性,政府是有三点“可为”和“不可为”的:

1.政府构建经济体制,可为的是经济均衡性,不可为的是胡乱干预及与民争利。

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真有插手经济和市场必要的话,则不是像现代凯恩斯主义认为的那样,以为凡是好的经济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其实国外政府插手经济的方法就是一个“卖大包”,从美国里根总统那时开始就存在对经济刺激过度,导致了经济过热并积累起了经济泡沫。咱们国内就更搞笑,政府官员最喜欢一把将咱们商人推开,自己扮演“超级老板”、“经济沙皇”,然后就进入“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管”的死套循环,宏观经济运行也就3年一小劫、8年一大劫,政府也就忙于救火,“超级老板”和“经济沙皇”都做不来了,改做救火队去了;耐性一失,还最容易把自己当成了拳击队,也不去寻寻各行各业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反倒各行各业全不入自身的法眼,要与各行各业全面博弈。

可见吧,凯恩斯主义的实施结果,就必然往“举债经济”那头奔。而政府举债也必然由全体国民负担归还,则民利被公权力所裹挟,无底洞似的向政府的财政集中,最终社会破产,引发一系列恶性后果。

所以咱们今天应该很明确地说:不要再在凯恩斯主义里面打转了,凯恩斯主义从假设命题到毫无逻辑的推导,都只能算是现代一时心智闭塞、刹那糊涂的伪科学。

政府之于经济、之于市场的天职,就是维持、维护好其均衡性。除此之外,政府之于经济再无其他。

2.如果按今天“第一产业(农业与矿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政府可为的是第一产业中基本生活、生产资料部分,不可为的是第一产业中的非基本生活、生产资料部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不可对不可为的产业进行垄断或强力替代其经济商业行为,从而强力推行臆想中的“计划经济”。

第一产业中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比方说人口食粮、棉花、原煤等,由于涉及人们的不可或缺,又是规整规模化生产,下游的产业链拉得很长,所以自古就涉及一个“制度性分配”的问题,一向由国家进行战略性收储和统筹调配。如果这些基本生活、生产物质没有国家的收储和调配,最容易发生“谷贱伤农”或“原材料疯涨伤害工商业,社会通货膨胀严重”这两种极端局面,所以国家通常在“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的区间内浮动收购价和调配价。由于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收储和调配量极大,哪怕中间有些许差价,也是很可观的国库收入。

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和商人囤货,政府可以开仓放储来平抑物价,这就是西汉中期另一个主要经济措施,叫“平准”。而政府在平准期间,仍维持“上不过八十”,不会因社会物质紧缺而有意抬升物价,由此维护总体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故被称为“平价货”,推导到今天就叫“便宜货”。

西汉中期搞平准,就使社会稳定了六十余年,还要六十来年经济流转顺畅,社会一派繁荣景象,却没记录到一起社会通货恶性膨胀事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更是连影儿都不见。北宋期间王安石搞平准,反倒乱了社会。

概因西汉中期有均衡理念和均输体系作为基础,王安石理解不了平准的真实意义,一旦强力推行平准,反倒引发中小官僚乘机囤仓哄炒哄抬物价,形成了中基层官员与民争利的局面——没有社会流动性及其渠道体系铺设作为基础,官僚行政体制也就很不顺畅,当然各自占山为王,各自垄断,与国家和民众都处于一种争利的状态。

一旦离开基本生活、生产资料部分,也就无关“制度分配”的事了,进入到了“价值经营领域”,政府就要坚决退出这些领域。

因为一来经营价值是一项专业,政府对这门专业基本事不关己,无须操心,收点流转税也就是了;二是一旦政府也想染指商业价值领域,反倒会把贵重价值搅和成平价货、便宜货,最终导致商品竞次和价格战局面。

比方说因电影《非诚勿扰2》的播出,海南省山中那些小木屋也面临一个价值飞跃的事,一晚住宿费可达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政府物价局就紧张了,赶紧下文“平抑”,还要罚款。其实这关政府什么事?别人有钱就想这样花,酒店方也可以趁有这种需求弥补一下淡季亏损,政府还可以多收点流转税,本是皆大欢喜的事。现在政府物价局横插一杠子,硬要别人按“平价货”处置,就算吃河水的——管得过宽了。

可见政府一插手商业价值领域,就总把商品搞得价值低估,行内人就每趋萧条。反倒政府不管的商业价值行业,倒可以欣欣向荣。

3.政府在社会流通中的国库收入,可为的是“均价”,不可为的是彻底打击劳动者积极性的高昂税负和费负。

“均价”一词就起源于西汉中期,现在中国南方仍有使用,特指行内公认通行的价格。而在西汉实行均输的年代,则指政府对均输物质经权衡和均衡之后的公开挂牌价格。“均价”与“平价”正好一个是起点,另一个是实施的结果。

其时,中国的丝绸是世界热销货,有确切历史资料显示:一磅(古罗马称量单位,每磅约等于十六两汉秤中的十两)中国丝绸输往古罗马,可以换回同等重量的黄金。哪怕中国丝绸经西亚和印度商人的中转,其时那些跨越大漠戈壁的中国小商贩们,也能每磅丝绸换取到3~6两(汉秤,十六两制)黄金,获利是颇丰的。而在北方丝绸之路的这些中国行商,最初多为退伍老兵组成,自身是没有本金的,连丝绸等货物也是国家上林苑的配给。那么,上林苑完全是可以用“国家拿大头,个人拿小头”的理由,只给这些退伍老兵拿一些零碎钱,上林苑也就可以假设日进斗金。

但是,西汉的上林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只以国内均价加一点关税回收行商的得利,则得利大头归劳动者个人。劳动者不辞辛苦走上一趟西亚,就可以由贫转富,拿着一大堆的黄金回家买田盖房娶妻生子。

由此,劳动就可以成为由贫转富的光荣事,劳动者大军也就越汇越大,社会创富的蛋糕就快速增大。上林苑这等国家经济机构撮领均输体系,在越来越繁荣的国际贸易、社会创富蛋糕快速增大当中,回收的只是劳动者的获利小头,却实现了“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回笼收取的绝对数值当真是日进斗金。

由此,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了充分保护,他们越创造创富,国库收入就水涨船高,源源不断地积累起充足的财富和货币,公务员的薪酬收入、福利待遇也就得以稳健,政府用度就“天下用饶”。

如果我们现在的海关反其道而行之,用高额海关关税去尽掳贸易商的利润大头,会怎么样?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进出口贸易商们获利微薄,则不再进行此类商品的贸易,海关就等于自断了这道流水。待流水越断越多,则海关税收也面临乏匮。二是走私渠道大增,则政府就得想当然地增大缉私成本。但西汉中期有强大的缉私队伍吗?连那个“西域都护使”都是到了汉宣帝时期,才慢悠悠地建立起来的。那些从西域回来的行商们,反正回上林苑复命也不过收取均价,腰缠万贯还不如交点小钱,也就还是受国家保护的合法公民。

如果我们在流通过程中随意收取高昂税费,这种高昂税费就叫“中间成本”,最终仍要转嫁给社会消费者去负担,社会的通货膨胀就难以抑制。还越益带来层压式社会结构的严重后果:劳动者的得利鸡毛狗碎,社会寄生阶层却越来越多。

比方说我国路桥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分包制”:能够得到政府路桥标书的往往不是劳动者,而是将标书一层层地倒手转包,到了真正的路桥建设劳动者手上的时候,所得款项已在国家标准的成本线之下。由此,劳动者越劳动,则收入越微薄,直至完全丧失劳动积极性,还对社会充满了憎恶厌烦的情绪,各项工程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差,也就导致近年来屡发路桥垮塌事故,甚至剪彩的当天桥梁就粉碎性垮塌。

就这样,国家“集中起来办大事”的钱财,只养出了层层的寄生阶级。劳动大军却日益缩减,劳动素质日益下降。我们到一些改革开放后一直是劳动力资源储备的乡村中考察,看到那些壮劳力情愿天天打麻将,也再不愿意出外揽活工作,就倍感痛心——劳动已无法由贫转富,还去花那闲力气干什么?

起源还是咱们没有保护好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还有点眼红、嫉妒多劳多得,对正当劳动成果轻易就开“吃、拿、卡、要”,使官风糜烂蔓延开去。归根到底,还是咱们的官员没有认清自身对经济的职能,没能厘清对经济实践的职能边界所导致。

因此,咱们认为西汉中期的经济政策是成熟、周延的。概因这种经济政策不仅经过了试点试验阶段,更在全面推行后,汉武帝还召集了各行各业的多次会议。汉武帝亲自参加这些会议,却多听不表态,让桑弘羊这些经济官员与各行各业对诘研判,从而确保了经济政策的良善与周延,也就让西汉中期攀升上了人类历史上梦幻般民富国强的高峰,前无古人,后未必就有来者。

直到那个傻瓜蛋汉元帝刘奭,真正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面解散了西汉中期的均输体制等国家构建,才使西汉这个强盛王朝走了下坡路。

同类推荐
  • 成长:第一部研究私营公司不断长大的著作

    成长:第一部研究私营公司不断长大的著作

    这是一部中国私营企业家对公司经营基本思路的反思之作。讨论的话题点击中国私营公司发展的要穴,阐述了什么令私营公司高速成长。
  • 品牌延伸战略研究

    品牌延伸战略研究

    本书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十年来品牌延伸的研究现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品牌、品牌资产、品牌延伸、品牌延伸绩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作者具体分析了影响品牌延伸的五个因素:品牌竞争力、延伸产品与母品牌的相似度、消费者因素、外部市场环境、品牌管理能力。同时,作者制定了适合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延伸策略,从实践的意义上提出了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时具体应注意的事项,为提高延伸成功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本书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告诉人们安全的重要性。员工必须培养安全意识,储备好安全知识,学会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事故而失去了生命,我们只有拥有安全知识,才能保证历史不再重演,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 领导口才

    领导口才

    本书针对领导者在工作中要面对的批评、赞美、谈判、演讲等内容,逐一加以评说,是领导者能说会道、受人欢迎、办事顺当的必备助手。
  • 精明女人理财全集

    精明女人理财全集

    本书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当今社会女性理财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并对适合女性的理财常识、理财方式、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一些理财、消费、开源节流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女性朋友理财指出了一条方便、科学、快捷之道。
热门推荐
  • 小鬼当家,用好压岁钱

    小鬼当家,用好压岁钱

    本书从目前的压岁钱消费现状入手,介绍小孩子怎么对待压岁钱,怎么学会用钱、存钱、怎么进行简单投资,并通过一些理财案例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相信对孩子和家长应该有所帮助。
  • 萌宝成双,总裁爹地请接招

    萌宝成双,总裁爹地请接招

    他是云城权势滔天,叱咤商界的贵族之胄;她是平平无奇,身份低微的落魄千金。一场交易,她被冷血父亲送上他的床,受尽屈辱,假死逃离。再见面,他出现在她的婚礼上,霸道宣誓主权:“女人,你生是我云挚的人,死是我云挚的鬼,想逃,下辈子吧!”当她放下芥蒂,交付真心,才发现一切不过是开始,迷雾揭开,等着她的是万劫不复之境……
  • Kiss小甜心霸道校草求放过

    Kiss小甜心霸道校草求放过

    当她遇见他,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仙上,有点呆

    仙上,有点呆

    某年某月某日,某朵花于水华上仙曰:“仙上,吾欢喜你。”水华上仙侧头独自暗思,最后曰:“欢喜?为何物?”某花怒,曰:“我做妖怪时候你不喜欢妖,我忍你了!我做了人的时候,你还不喜欢!我又忍了!我都成神了,你还不喜欢!是可忍孰不可忍之!”
  • 网游之三国我为王

    网游之三国我为王

    家族弃子,老爹不疼,爷爷不管,小时丧母的他,意外重生,和平行空间的另一个他融合,且看重生的他如何改变这一切,他曾经发誓让所有人都付出代价。一款划时代的游戏,一个号称人类第二世界的游戏,一个人类最后的居住地。意外重生的他居然重生到了游戏中,意外成为了游戏原著居民,拥有了皇族身份。这里有群雄觊觎他的美女地盘,有国外玩家虎视眈眈,旁边的日本也不安稳,他该如何面对?书友交流群:120413137
  • 盟主大大之闯荡江湖

    盟主大大之闯荡江湖

    人生在世为何不潇洒任性几回?“滴..滴..”“滴..滴..”一阵铃声唤醒了正在沉睡的人儿,只见那被窝蜷成一团,时不时里面动一下,很不安份。这时某女终于忍不住了,掀开被子。“放!”“……你再敢说一遍!”“……!不敢。”凌晨四五点才睡的某女瞬间清醒过来:“老妈,什么事儿~”某女说着说着又钻回被窝了。“你这丫头不是说好去见你,爸爸的么?”爸爸……呵,睡意全无。那是她几岁时的事情,现在也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离开了这个家,从未回来过,但她们母女照样活的自在。可老妈现在怎么突然想见他一面?难道是想回来了?夕阳的余辉照进了家中的浴室,莫小妖沐浴完后的浴缸被照得闪闪发光,镜子里也反射这耀眼的光芒。
  • 帝少年

    帝少年

    逃离王府的少年,意外觉醒神秘帝力。从此帝的传说开始从这一刻书写,黑暗中的生灵必将因此而颤抖。
  • 逍遥笔记

    逍遥笔记

    一本地摊淘来的《逍遥道》,改变了程玄风孤苦无依的现状。我自横刀向天笑,有胆你就别跑。逍遥一道,讲的是顺其自然,却又要逆天而为,不恼不燥,却又不能让你蹬鼻子上脸。逍遥一途,哼,还真是难行。且看程玄风的逍遥之旅——我欲乘风,风自来兮,我欲逆天,你可奈何?!
  •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曾经,我也曾像孩子一般单纯善良。抱着我的梦想,渴望飞翔。但在绝望中,我紧紧握住一丝希望,不管利用怎样的方法,都要将那一丝希望装进行囊。
  • 倾华一世:皇后盛宠

    倾华一世:皇后盛宠

    风晓欣在梦中穿越,来到了千月国,成了千金大小姐。这一世,她要改变,她要把自己重新塑造。上一世的孤独寂寞,让她对生活毫无留恋,这一世,她要的,是亲情、友情和忠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