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900000048

第48章 一帧未寄出的照片(2)

其实,他们夫妇俩是长期的“老病号”,都还先后得过不轻的病,时不时还要去医院看看病住住院。可他们的意志力惊人的坚强,从不为病痛所压倒。他们的生活简直像一片灿烂的云霞,透明、亮丽而热情似火。伴随着岁月的艳阳丽日,他们携手走来,虽然各自都有繁忙的事务,却依然淡定从容地沐浴在快乐美好的时光中。

2009年炎夏8月.

驰骋文苑业绩在

依稀好像昨日,我仍在京西翠微西里小区一幢公寓楼的502房间的客厅里,同前辈作家周而复愉快地交谈着。谈他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长江万里图》,谈他的长诗《伟人周恩来》,谈他的报告文学《难忘的征尘》,谈他的散文,谈他的文艺评论,也常常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的书法艺术……每次谈话中,他有时兴奋地开怀大笑,有时沉思不语,有时触及不愉快的往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感觉到在他漫漫的九十年生命里,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历尽坎坷,饱经沧桑,其中的酸辣苦甜,大致反映在他等身的著作中。周而复是位多面手,一位多产的作家,一位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作家。直到晚年,他依然坚持刻苦学习,勤奋写作,一系列皇皇巨著于1979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相继问世。纵观他一生的创作成就,洋洋1200万字的巨大成果,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然而这位出生于20世纪初,并于2004年元月刚刚度过九十华诞的老作家不几日后竟于元月8日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无疑是文坛一大损失。斯人已去,著作长存。他留给人间的杰出著作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而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文化使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自20世纪30年代,他就参加了左翼文艺运动。他曾在左联出版的《小说家》担任编委,参加以鲁迅为首签名的“中国文学工作者宣言”;参与发表“中国诗歌工作者宣言”,呼吁团结抗战。1938年,他于上海光华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又转赴晋察冀民主抗日根据地,投身于抗日前线的战斗生活。这期间,他发表了不少讴歌抗战的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抗战胜利后他又以新华社、《新华日报》特派员的身份,跟随军调处赴各地采访,迅速写出轰动一时的长篇报告文学《随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三位将军巡视华北记》等。1946年他到了香港,担任香港中共华南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方文丛》主编。这期间,他将解放区一批优秀作品《高干大》、《铜墙铁壁》、《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洋铁桶的故事》等,用《解放区新文艺丛书》的名义,在香港陆续出版,使得解放区的文学作品得以在海外和华南地区传播,这件事功德无量,影响深远。

解放后周而复先后在上海、北京担任了统战、宣传、文化战线的领导工作。特别是担任对外文委、文化部领导工作后,作为新中国文化使者,他曾先后带团出访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并出版了大量记录访问这些国家的优秀散文《在古巴前线》、《航行在大西洋上》、《长良川畔》、《欧陆风情录》、《火炬》等,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作家的周而复,富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对于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始终予以关注和思考。作为亲身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战士,他觉得有责任把这场罪恶的战争记录下来,让历史不再重演。因此,他呕心沥血地用了整整16年的时光,终于完成了6卷本、375万字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这部鸿篇巨制规模浩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寓意深刻,是大手笔之作。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社会上和文学界的好评。评论界认为:这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作者敢于把现代史上震惊世界的八年抗战这样极其宏伟复杂的历史,以他那高屋建瓴、石破天惊的文采,用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来真实地概括和表现,这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性的作品,必将成为世界文库的宝贵财富。

当年为完成这部巨著,他曾遭到的误解,尔后也得以澄清。他表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解决了,就不要再提了。他将在有生之年,多写文章,完成他的创作计划。他认为作家应该做“时代的书记员、记录员”。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多么需要作家投身生活的洪流,记录时代风云,努力反映变革时代的现实生活。

周而复作为老作家,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肃和严谨。他的作品大多是源于生活,深入生活的产物。他那部几乎家喻户晓的175万字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正是由于20世纪五十年代他亲身经历了震惊中外的对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用了17年的业余时间创作而成。这是一部反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命运的力作。而他的54000多行约二百万字的长诗《伟人周恩来》,是以史诗的形式为周恩来书写的一部伟人传记。它生动地再现了周恩来的革命历程和人生成就。为写这部长诗,他花费了不少心血,考证和研究了大量有关资料,甚至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他都要反复求证,力求真实、生动而准确。因此,在人民大会堂的研讨会上评论界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划时代之作。

晚年的周而复常因感叹来日无多,还有满腹文章要写呢,惜时如金。他的生活极有规律:一般是早起上午写作,下午读书、看报、会见朋友或客人。他几乎天天都要提笔写作,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精神令人感动而敬佩。他书房里装满了书,桌上、地上、柜子上几乎全是书。可谓坐拥书城,乐在其中。就在这一次住院期间他还以战胜病魔的顽强毅力完成了最后的作品《往事回首录》。他生命不息,笔耕不辍。27卷的《周而复全集》也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生前最为牵挂的一桩事,终于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怀下予以实现。我想待全集出版后,人们会将它恭恭敬敬地奉献在周而复的灵堂前。安息吧!可亲可敬的周而复先生。

2005年4月8日.

他从中原大地走来

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坛整整五十年之久的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名电影剧作家李凖因脑血栓复发在医院昏迷十天后离别人世,令文学界和亲友们深为悲惕和惋惜。他才七十一岁哪,他还有许多创作计划未实施哪!可恶的病魔却过早地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李凖来自豫西,来自中州大地。他植根于中原沃土,极为熟悉故乡的历史文化,极为了解农村生活的变迁,深谙农民的复杂心理和人物性格,因而他是作家中反映和描绘当代农村现实生活的强手,佼佼者。是我国传统乡土小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作为小说家的李凖,自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发表在《河南日报》上轰动一时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人民日报》及全国四十多家报刊均以整版篇幅相继转载之后,他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先后带领全家于五十年代到河南豪阳、登封农村扎根落户,六十年代到郑州郊区祭城公社和屈庄黄泛区落户,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先后写出并发表了有影响的短篇小说:《白杨树》、《李双双小传》、《耘云记》、《信》、《两匹瘦马》、《清明雨》、《两代人》、《野姑娘》及粉碎“四人帮”后发表的6个短篇《王结实》等;中篇小说:《冰化雪消》;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其中,《王结实》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河东流去》获1985年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为电影剧作家,他从五十年代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老兵新传》后,创作情绪高涨,一连写出了《小康人家》、《冰化雪消》、《耕云播雨》、《李双双》、《吉鸿昌》、《龙马精神》。粉碎“四人帮”后,他精神焕发,以勤奋的耕耘和惊人的毅力,陆续写出产生更大影响的电影剧本《大河奔流》、《双雄会》、《荆朝传》、《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与人合作)、《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等。其中,《牧马人》和《高山下的花环》相继荣获1981、1982年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和电影金鸡奖。

李凖还为热爱他作品的读者和观众写过豫剧、话剧和唱词、小戏。

我想,许多读者对于上述作品都是耳熟能详。因为其中有些小说和电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作品中的人物诸如李双双、孙喜旺、李麦已是家喻户晓。李凖在他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这么多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优秀的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足见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辛勤劳作。他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接触李凖同志始于六十年代初。那时我作为《人民文学》杂志的编辑,常向他约稿和讨教。记得六十年代初(1961),三年困难期间,我曾去郑州郊区的祭城公社寻访在农村落户的李凖,约他为《人民文学》写稿。他在农舍里热情接待了我,并兴致勃勃地对我讲了许多农村生动的故事,其中谈到基层青年干部的培养与成长问题,我们共同感兴趣,我说你就写这个题目吧!他高兴地说:中!这就是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短篇小说《春笋》。

后来,196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青联委员,时常开会,来北京的机会就多了。我和编辑部的同志也常拜访他,喜欢听他讲农村的故事。他讲起故事,有声有色,娓娓动听。跟他写的小说一样生动、幽默、有趣,富有感染力。渐渐地,我们熟了,他问起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陕西人。他追问哪个县?我说:周至县。他像遇到故交,畅怀大笑说:我知道,我知道!你那个县名原来的繁体字好多人不认得呢!我有点奇怪,问他:你怎么认得?他说,我小时候河南因连年受灾,逃难到陕西的人很多,老百姓常有家书往来,我在小镇当过邮递员,又常替人代写书信,所以我知道陕西有个周至县。加上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西安北关的河南流亡学校念过书,也熟悉陕西的县份。我这才恍然大悟。

作为擅长写农村生活的作家,李凖对农村和农民情有独钟,感情炽热而深厚。我和朋友们不止一次听他讲过“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他却不改初衷,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依旧和农民和睦亲近,默默地走家串户,深入了解黄泛区农民的家史,积累生活,为日后的长篇创作做准备。理想之火不灭。这期间,他还为许多亡故的普通农民撰写祭文,为百姓服务。

尽管一九八一年他从河南调到了北京,他仍坚持利用一切机会到农村去深入生活,接触实际,了解和跟踪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变革与发展,有时是回洛阳家乡,有时是去河北固安,有时是去别的省份。他始终保持了对生活的热情,对新鲜事物的激情。

由于工作的需要,一九九一年一月起李凖担任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恰好,不久后,江泽民总书记批准了巴金先生的积极倡议,建立一座新的现代化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李凖由于一九八五年起突患脑血栓症,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不能正常上班,但他对馆里的工作,特别是对新馆的筹建仍然十分关心和热心,倾注了心血,尽心尽力。由于这种情况,文学馆的日常工作和新馆筹建的繁杂事务便由常务副馆长舒乙担当了起来。后来,我和吴福辉副馆长配合舒乙工作,李凖便时常召集我们三人在他家里讨论、研究工作,尤其是新馆的筹备工作,我们交换意见。看得出,他是把这些工作放在心上的。有时他会出很多好主意。有时他身体力行地去做。这是令人感动的。可惜,新馆建成后,他正卧床不起,中风不语,一直住在医院里,无法走出来,看看他所关心的日思梦想的文学馆新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这几年李凖同志由于健康的原因,已不能执笔写更多文章,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最苦恼的事。但他一直持乐观态度,坚持从事书法。他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包括书法艺术。因而晚年潜心研究汉隶魏碑,反复琢磨,反复习练,结果他的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许多名胜古迹增添了他的书法碑石,使他的小说读者们大为吃惊!

可敬可爱的李凖同志离我们而去了,但人虽去,他杰出的著作将会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间,留在亲人们、朋友们的心间。

祝福远行的李凖同志,走好啊!

2000年2月22日夜深

同类推荐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热门推荐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超神大梁帝国

    超神大梁帝国

    主人公墨梁出身豪门,但是一个科学怪才。但是由于家族原因送他出国留学接管家族生意。就在一次异国旅行的途中,穿越回到石器时代。辉煌的超神人生开始了……
  • 清熙如霜

    清熙如霜

    李清熙从来没想到过,在遇见沈如霜的那一刻,就改变了他的轨迹。沈如霜对他来说,是糖霜也是砒霜,是沦陷也是救赎。{本故事纯属虚构,与任何真实人物、团体没有任何关系。}
  • 无限流魔禁

    无限流魔禁

    本书进宫享受永华富贵了。另外,我为看此书看的头晕眼花的大大们道歉,这是我的菜鸟作,是那种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流水账。不止大大们,就连我自己回头看的时候都是头晕眼花不知其所以。在此,本人多谢收藏的各位大大,这本书可以踢了。在此,谢谢。
  • 闪电十一人之预言殿下

    闪电十一人之预言殿下

    闪电十一人?哦。鬼道?豪炎寺?呵呵,在雷门和帝国面前,我选帝国。呐,园堂。再见咯!
  • 混迹五陆:废材二小姐

    混迹五陆:废材二小姐

    落婉桐是个孤儿,被养父母带大。她的离奇身世与一块白玉有关...一次学校郊游中去海岛玩,名义上的哥哥告白,不幸遭难的她竟然穿越了!异世大陆,婉桐究竟是谁?楹连大陆的修炼天才落家二小姐,一朝遇难,灵力被废竟然成了个废物。白无瑕,到底怎么恢复灵力!某女爆发。喏,找他,他有药。白无瑕懒懒的说。想杀她的人血流满地,他从中走出,风华绝代,紫眸中冰冷的杀意退去,清冷的目光扫过。呃,求抱大腿啊大美男。某女节操碎了一地……
  • 弃妇难为:第一特工妃

    弃妇难为:第一特工妃

    顶尖特工一朝穿越成被渣男休掉的弃妇,带着一只可怜小包子,住着顶不遮雨、墙不避风的破屋子,揭开米缸连屁都没有,这日子还咋过?采野菜、卖野果、进酒楼、平绣坊,凤瑶就不信了,还过不上好日子了?眼看着破屋变成了崭新的大院子,褴褛衣衫变成了锦衣华服,小包子乐开了花,娘亲,现在就缺一个貌美顶用的爹爹啦!就在凤瑶表示,男人都是人渣的时候,一个貌美得闪瞎人眼的男人走了过来,美人儿,你看本王怎么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逃生

    末日逃生

    丧尸爆发,看小老百姓怎么游走末日世界。这个残酷的世界,吃人?被杀?或者变成丧尸?
  • 很久以前,很久以后

    很久以前,很久以后

    几个儿时好友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口吻娓娓道来一段回不去的时光,一个忘不了的年代,和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并通过几个小人物的经历反映了如留守儿童失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失当,青少年暴力与价值观扭曲,不良的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等诸多现实问题。整个小说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名,诸多故事情节皆是一笔带过,每条线索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创作此小说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避免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一直在刻意地将花在故事发展方面的笔墨弱化而将那些故事在主人公心中刻下的痕迹和激起的波澜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