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6000000007

第7章 唐诗中屡屡提及的“桐柏山”是否为宁海桐柏山

自古以来,许多朝代都定都于长安(今西安)。太白顶桐柏山距离长安有四百余公里,而天台桐柏山此去国之都城相距一千二百余公里。三者几乎可视为在一条直线上,太白顶桐柏山位于中点。古代交通不便,如此遥远的距离,两座桐柏山几乎是音信远隔了。唐宋两朝风流人物留下的华美诗篇中,关于桐柏山的记述不在少数。然而这些文章中提及的“桐柏山”究竟是指“太白顶桐柏山”还是“天台桐柏山”呢?

唐宋时期关于桐柏山道观的诗篇,最早可考的出自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内心深深地向往着问道求仙,可谓工作、爱好两不误。司马承祯是李隆基非常敬佩的道士,在他回去天台桐柏山的时候,李隆基亲自写诗《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相赠。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诗文题目即点明了此行目的地为天台。而这时候的天台最为有名的道观就是桐柏山的桐柏观。天台桐柏观始建于三国。东吴孙权信奉道教,《三国志》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吴赤乌元年(238)孙权又遣葛玄在天台桐柏山开创桐柏观。葛玄亦在此修道炼丹,其后香火鼎盛,仅桐柏道观一个宫就可容客千众。观内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馆舍,和相配套的厨廪、道寮、粉磨坊,还有可接待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个宫观,琼楼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于乔林翠霭之中,气象宏大又不失仙境气息!端得是壮丽无比。

唐代诗人孟浩然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司马承祯、王维、贺知章为“仙踪十友”。孟浩然四十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其旅途行至天台桐柏山,留下《宿天台桐柏观》以传世。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璎珞,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仙踪十友”中的“诗仙”李白也留有关于桐柏山的诗篇。《琼台》写的即天台八景之首的“琼台夜月”,诗文如下: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

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

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

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

与“琼台夜月”遥遥相应的“百丈岩”,景色秀丽且山势峭险,亦难逃诗仙之笔。《天台山志》记载:百丈岩,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为龙湫,翠蔓蒙络,水流声潈然,盘涧绕麓,入为灵溪。由高视下,凄神寒骨。

李白所绘的百丈岩气象宏大,诗文《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最后一句调侃山人,为什么不把《百丈崖瀑布图》送给我呢,这样我就不用特意跑到天台看这山水啦!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唐宋两代道教文化的盛况从诗文便可见一斑。宋代高似孙所写的《桐柏山黄法师斋》便是黄姓道士斋请众人所留。古人求道修行的目的是成仙,“仙”字的古写法是“山”字上面一个“人”字,可见古人把“仙”理解为“山上之人”。现今的桐柏山多指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的太白顶桐柏山。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以水分界,主峰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各占一半。

道教文化在太白顶桐柏山文化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太白顶桐柏山道教源远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行,目前境内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桐柏山黄法师斋》的写作地点并不能确定是在太白顶桐柏山。而在高似孙所作的《桐柏山琼台》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此处的桐柏山指的就是天台桐柏山。应李白之盛名,追寻“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境界,诗题中的琼台想必也是天台桐柏山八景中“琼台夜月”的所在了。

桐柏山黄法师斋

宋·高似孙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斧,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义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

桐柏山琼台

宋·高似孙

翠岳竦神秀,玉衡直三台。

上有长生君,含光赤城台。

阳崖烨金芝,阴壑生碧苔。

独立云在下,一啸仙俱来。

丹郎醉不醒,玉女声如孩。

帝乡风自寒,洞口花长开。

所嗟尘埃中,那有神仙才。

秦皇漫东海,汉武空蓬莱。

为何唐宋诗人皆钟爱天台桐柏山呢?这与江浙地区的道教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东汉灵帝时期,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在疾疫流行时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而后张角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其中浙江地区为八州中的扬州辖区,教徒包括了穷苦农民、城镇手工业者、个别官吏,甚至宦官。黄巾起义失败后,道教的文化思想随之深入江浙民间。

待到三国鼎立时期,吴主孙权于天台山之右,造桐柏观,命葛玄仙翁居之。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朝陶弘景频繁往来桐柏和茅山,得到梁武帝的大力推崇。隋文帝在位时,太子晋王杨广诏请天台道士徐则,问以道法,后尊徐为“天台真隐东海徐先生”。徐病逝后,晋王命徐陵为他作碑赞颂。

唐高宗调露期间,司马承祯来桐柏,帝降《赐司马承祯置观敕》,其后三任皇帝共四次召司马承祯进京问道问计。玄宗李隆基题额“崔尚桐柏观碑”,吏部尚书崔尚作文,大书法家韩择木书丹的名碑。“其高居八重之一,俯临千仞之余,背阴向阳,审曲面势,东西数百步,南北亦如是。连山巍峨,四野皆碧,茂树郁郁,四时恒青。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为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含漱,一道瀑布,百丈垂流,望之雪飞,听之风起。石梁翠屏可倚也,琪木珠条可攀也。仙花灵草,春秋竞发,幽鸟素猿,晨暮合响,信足尝也。始丰南走,云嶂间起;剡川北通,烟岭相接。东则亚入沧海,不远蓬莱;西则浩然长山,无复人境。总括奥秘,郁为秀绝,包元气以混成,镇厚地而安静,非夫神与仙宅,仙得神营,其孰能致斯哉!”

一般典籍认为,桐柏“木则苏琊琳碧,泉则石髓金浆”。“吴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灾不生,洪波不登,实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桐柏宫四周有九峰,山环水抱若城郭。出水口有高达三百米的桐柏瀑布,内有唐曹松的著名瀑布诗:

万仞得名云瀑布,遥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坠落人间合却回。

唐宪宗期间,皇帝派柳泌来天台山采药,祈求长生不老。唐武宗期间,皇帝慕天台道士徐灵府道高,曾数次降旨召徐进京,都被徐以“甘老在岩松”婉拒。

后梁太祖朱温,非常重视桐柏观,除给予丰厚赏赐外,还下诏改桐柏观为桐柏宫。五代吴越王钱弘佐和钱弘俶,不但下令重修桐柏宫和免除赋税,还给以丰盛的实物赏赐。

北宋初,桐柏道士张无梦受宋真宗赏识,曾召入宫问以道法。张回天台时,真宗集文武大臣三十一人赋诗为其送行。张无梦高徒陈景元,受宋神宗两次接见。张伯端创道教,南宗后,几经传承,影响越来越大,至五祖白玉蟾时,宋宁宗召白至临安请教养生之道,白应对如流,帝命修太乙宫供白居住,并诏封他为紫清真人。宋徽宗时,桐柏道士王灵宝善医术,被帝召进京医太后病,及愈,赐游御花园,并赠伯夷叔齐石像回天台。元世祖时,桐柏道士王中立甚得帝宠,曾被召入大都,封王为“仁靖纯素真人”。

道教文化涵盖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的道教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华,诸如劝人向善、保护环境、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养生健身等等内容。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性格心理和精神生活。故而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历代文人雅士孜孜不倦地寻山访仙,留下众多以山水为主题的华美篇章。

同类推荐
  • 晓生看历史

    晓生看历史

    每个人似乎都曾幻想过,或睡前,或闲暇,或坐公交车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幻想着:比如幻想成超级美女、帅哥,走在大街上被星探发掘,然后一举成名,万千瞩目;幻想成富家弟子,挥金如土,放荡不羁,开豪车,住别墅,游戏在芸芸美女之间;幻想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惩恶扬善,打抱不平,总在不经意间惊呆所有人,而自己却不留姓名潇洒的离开,引得一众美女阵阵花痴,有时候还有其它稀奇古怪的幻想,逗得自己忍俊不禁“扑哧”一笑。如若有一天,你的右半脑真的脱离现实穿回过去,你想在那里看到什么?而白晓生又看到了什么?
  • 冲出亚洲

    冲出亚洲

    雇佣兵穿越至80年后,光有满脑子的装钱方法,无法创造出财富。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怎么能在短时间创造出自己的财富。仔细想了下,只能借用悍匪的做法,打劫金店想以此偷渡出去,为了一个合法的绿卡,一路的颠沛流离..
  • 江南豪侠传

    江南豪侠传

    北宋末年,六贼乱政,朝廷昏庸,官场腐败,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花石纲激起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方腊揭竿而起,天下英雄闻风响应。屡克官军,在杭州建立了“天元”农民政权。北有宋江,南有方腊,大宋政权风雨飘摇。后方腊与宋江准备联手,推翻大宋王朝,不料女真崛起,金军南下,使宋江、方腊改变计划,助岳飞、韩世忠大破金兵,促成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帝国轴心

    帝国轴心

    巍巍华夏五千载,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一段江山美人的传奇往事,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 明末烟云

    明末烟云

    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过许许多多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结束,都是历史最震撼的时刻。明朝末期,腐败不堪。万历和天启时代长期积累下来的诸多弊政,明朝如今已到了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自崇祯元年起,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与起义,弄得崇祯处处受制并焦急万分。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奔袭经年的陕西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克明朝中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掘朱元璋祖辈之明皇陵并焚毁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
热门推荐
  • 为妃做歹之极品王爷滚开

    为妃做歹之极品王爷滚开

    闻,这王爷每逢嫁娶,新娘不是死了就是失踪,她之前,已经死掉X个人,而她即将华丽翻场。新婚之夜:“脱衣服。”某男趾高气扬的说道。“……”“我说脱你的,不是脱本王的!”“……”“还脱!住手臭傻子!”某男双手交叉护胸。“闭嘴!死病痨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切,因为爱

    一切,因为爱

    八岁时,父母离婚,小小的云心寂跟随舅舅、舅母飞往美国。可就是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寂的母亲烟如柒服毒自杀。七年后,寂重回中国,才得知父亲的背叛其实另有原因,而母亲其实……离开的七年里,他其实一直在找她。而现在,她回来了,他……
  • 无龙纪

    无龙纪

    距离兰伯特屠龙小分队屠龙结束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那一场战斗,把阿尔特里亚大陆打成了一片荒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
  • 网游之游戏惊魂

    网游之游戏惊魂

    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在这里,除了你自己,你最好不要相信任何人。这里只有一条规则,那就是活下去,想方设法的活下去。这是一个游戏的世界。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 冰火艺能

    冰火艺能

    叶露蝉,修真世界第一高手,艺能无双。长得丑得要死!所以他猥琐!他下作!他无情!他冷酷!他逗比!事情很诡异……叶露蝉附体穿到了现代都市一个手无扶鸡之力的疯子纨绔骚年身上,然后惊喜万分的发现:“我勒个艹!我怎么可以帅得这么天怒人怨?!”接下来更是在被几个美女泡过之后觉醒了神级艺能天赋!从此人生大不同!踏上了霸道总裁承包鱼塘的逆天惊世之旅!
  • 神的敌人

    神的敌人

    一位少年,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其他地方,开始了他的传奇。
  • 妖孽横行:弃妇玩转乾坤

    妖孽横行:弃妇玩转乾坤

    糟糠之妻,下堂妇!欧阳菲菲被丈夫怀疑跟人有奸情,被迫自杀!竟然死后重生,来到了一个到处都是妖怪的世界······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作者在这里跪求喜欢啊!
  • 双女穿越:你们都给我让开!

    双女穿越:你们都给我让开!

    本文双女穿越,两男两女,相当绝配,上得了天山,下得了地狱,一绝世美人,一倾城杀手,一一手遮天,一武功绝伦,老娘我就是上得了美呆呆!
  • 王爷太腹黑我竟无言以对

    王爷太腹黑我竟无言以对

    穿越一世,只为与你相遇;一世情缘,是爱还是恨……她是一个医生,从小失去父亲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冷墨国的三皇子,生性冷漠嗜血,杀人不眨眼。一道圣旨,让她和他的情缘就此开始……
  • 炎黄守卫者

    炎黄守卫者

    斯赫行人降临,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大浩劫。炎黄守卫者。经万年沉淀,一朝崛起,重整炎黄八大家族,是毁灭?还是重生?且看杨兴如何斩天灭地,破虚妄,斩妖魔,在末世中成就真我!(不管好看不好,先看完前五十章,保证爱上这部小说。唯一的QQ群49481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