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多薄幸,面对后宫佳丽三千,皇帝的宠爱犹如三月天,说变就变。然而历史上的唐玄宗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痴情种,当痴情的唐玄宗遇到绝色美女杨玉环后,一个盛世王朝无法挽回地衰落下去,然而一段旷世绝恋将跨越时空而传唱不衰!
武惠妃去世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唐玄宗未再专宠过宫中任何一个女人。一来,唐玄宗还没有从武惠妃离世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二来宫中实在没有能够让唐玄宗心仪的女子。高力士见唐玄宗每日里意兴阑珊,饭吃的少了,话也说的不多了,非常为唐玄宗的健康担忧,于是暗中帮助唐玄宗物色各色民间美女,借以转移皇帝的注意力。就这样,一个名叫杨玉环的女子经由高力士的引荐,慢慢地走进了唐玄宗的生活。
杨玉环,广西容县十里乡人,与昭君、貂蝉、西施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的美丽可想而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第一次情意相通,是在骊山温泉宫里,56岁的唐玄宗对出水芙蓉般的杨玉环深深着迷,正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那一年是740年,杨玉环年仅22岁。
按理说,唐玄宗终于找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女子,理应马上带进宫内百般宠爱怜惜,但是烦恼随之而来,因为这个杨美人还有着另外一重身份:她竟是唐玄宗的儿媳,武惠妃最宠爱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唐朝虽然民风开放,如唐太宗李世民娶了寡嫂,唐高宗娶了父妾武则天,武则天的母亲与外孙通奸,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父亲强娶儿媳还从未发生过。再说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儿子,唐玄宗怎么忍心使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伤心呢?这不得不说唐玄宗在性格上的确异于常人。千古以来,不独后宫,就是寻常百姓家都是母凭子贵,可是唐玄宗偏偏不走寻常路,他的儿女受宠与否全因他们的母亲是否得宠。赵丽妃受宠时,唐玄宗将自己与赵丽妃的儿子李瑛封为太子;武惠妃专宠时,唐玄宗总是把最好的东西赏赐给武惠妃的孩子,而寿王李瑁就是武惠妃的心肝宝贝,所得赏赐之多之贵重自不必说。可是随着武惠妃的香消玉殒,寿王李瑁越来越不受唐玄宗待见。如今,唐玄宗更是不念父子之情,想尽一切办法要得到儿媳杨玉环。于是在高力士的精心策划下,唐玄宗以“为窦太后荐福”为名命杨玉环离开寿王府进宫,出家成为女道士,间接解除杨玉环与儿子李瑁的婚姻关系。天宝四载(745),五年守戒期满,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唐玄宗对杨贵妃极尽宠爱,宠遇程度甚至超过了死去的武惠妃。细细算来,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相差了34岁,按照三岁一代沟计算的话,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隔阂可以用“天堑”来形容了!杨玉环嫁给唐玄宗时,不过22岁,虽然在上一段与寿王的婚姻中,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在寿王的宠爱下,并未强迫其成熟。成为帝王妃后,杨贵妃仍旧未脱去小孩子的心性。在杨贵妃的眼里,唐玄宗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只是她心爱的丈夫,所以她可以饱含深情毫无顾忌地直呼唐玄宗“三郎”。自古以来,多少人对帝位虎视眈眈,可是只有帝王才知道这个龙椅是多么的难坐,正所谓高处不胜寒。纵然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可又有哪个宫妃不是跟自己玩心眼,只为了从自己这里获取更大的利益?即便自己儿女成群,哪个不在暗中觊觎皇帝宝座?可怜在偌大的后宫之中,唐玄宗竟没有一个可以说真心话、体己话的人选。因此,当心无城府的杨贵妃走进唐玄宗的生活,他打心眼里喜欢得紧。虽然此时的唐玄宗,步入了花甲之年,精力大不如前,由不得他不承认。但杨贵妃的声声“三郎”,总是让唐玄宗生出一种错觉,自己原来还未老去,见到心爱的女人还是会心潮澎湃,自然更加愿意与杨贵妃厮混在一起。唐玄宗曾公开对左右近侍说:“朕得到了杨爱妃,就像得到了一块无价之宝!”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杨”身。杨贵妃小时候长在广西,酷爱吃一种产自岭南的热带水果荔枝。但荔枝易变质,不易保存,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口腹之欲,竟不惜劳师动众,命驰驿从千里之外的岭南快马加鞭运送新鲜荔枝。唐代大诗人杜牧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唐玄宗这种荒唐行径给以极大的嘲讽。杨贵妃喜爱奇珍异宝,唐玄宗遂大张旗鼓从四方搜罗,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更是遍寻良工巧匠,制作新奇玩意以讨好贵妃,最后都得以加官进爵。
然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千般宠爱、万般柔情,却养成了杨贵妃骄横无理的性格,杨贵妃曾两度触怒君威,被唐玄宗赶回了娘家,差一点沦为弃妃。杨贵妃第一回被赶回娘家,是在杨贵妃刚刚进宫不久,唐玄宗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美。杨贵妃始进宫就已了然,后宫不过就是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地方,自己这个新人早晚有一天也要被更新的人取代,失去了皇帝的宠爱,等待自己的便是在孤独寂寞中终老。可是这个时间未免来得太快了吧!遥想当初自己还是寿王妃时,寿王对自己可是恩爱多年而未见减。想起往日种种,再对比未来可以想见的悲惨命运,杨贵妃竟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向唐玄宗发泄满腔怨气,弄得唐玄宗很下不来台,颜面尽失,一怒之下将杨贵妃送回了杨家。杨贵妃出宫后,唐玄宗的精气神也被杨贵妃带走了大半,每日徘徊在兴庆宫内,处处都能忆起与贵妃曾经的美好时光,唐玄宗更加思念起杨贵妃。然而是自己一手将贵妃遣送回家,如若出尔反尔将贵妃接回,自己这个天子还有何威严?唐玄宗后悔至极!唐玄宗的心腹高力士见唐玄宗整日郁郁寡欢,十分清楚唐玄宗绝不是真心要把杨贵妃赶出宫去,于是绞尽脑汁思考既不失皇帝的威严,又能将贵妃请回宫中的对策。高力士最后向皇上建议将杨贵妃日常所用的物品送到杨家,探知一下杨贵妃的现况,看情形再做打算。当高力士将物品送到杨家后,杨贵妃随即悲伤地哭了起来,话里话外流露出悔意,希望高力士在唐玄宗面前能够代为美言。高力士立即回宫转告给唐玄宗,添油加醋强调贵妃消瘦憔悴了许多,并就势提出将杨贵妃召回的建议。唐玄宗早就等不及了,亲自出宫将贵妃接回宫中。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唐玄宗与杨贵妃分别数日,再相见时,恩爱更甚从前。但仅仅过了四年,这对夫妻又开始闹别扭,起因是杨贵妃吹了宁王的紫玉笛,这回轮到唐玄宗吃醋,杨贵妃死不认错,再一次惹恼了唐玄宗,第二次被赶回娘家。当然,唐玄宗同样思念杨贵妃,又派人将日用品送到杨家。此时,杨贵妃十分感动,也十分后悔,为了表示对皇上的歉意和思念,她从自己如瀑长发中剪下一缕,让人转交给唐玄宗。古时,儒家宣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杨贵妃剪发此事非小,当唐玄宗从侍者手中接过杨贵妃的那一缕秀发,顿时大惊失色,立即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召回。作为一个号令天下的帝王,唐玄宗能包容一个妃子如斯地步,确实让天下女子莫不艳羡。
其实,后宫之中,何以杨贵妃一人独获圣宠而不衰,也并非无迹可寻。杨贵妃除了倾国倾城貌被天下人津津乐道,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歌唱家、舞蹈家。然而,世人不知道的是,唐玄宗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唐玄宗幼年便酷爱歌舞。六岁时,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大摆盛筵欢宴群臣,唐玄宗即兴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精湛的表演,博得了在座所有人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并且亲自在梨园教歌舞,这就是后来戏剧界被称为“梨园”的原因。唐玄宗还是一位天才的戏曲家,他首创用鼓来指挥其他乐器,每逢梨园戏班排练剧目,唐玄宗便亲自鼓板。鉴于唐玄宗对戏剧艺术的突出贡献,历史上戏曲艺人都把唐玄宗尊为祖师爷,许多戏楼、戏台、剧场及演戏场所的后台都供有唐玄宗的泥塑或木雕金像。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音乐和舞蹈,他们情意相投,是难得的知音佳偶。如果说一开始唐玄宗是为杨玉环的美貌而迷惑,杨玉环是慑于唐玄宗帝王的威严而臣服,那么在后来的十几年岁月中,他们则完全是被对方的才情、智慧所吸引。在无数个相伴日夜,唐玄宗击鼓伴奏,贵妃翩翩起舞,唐朝最富盛名的《霓裳羽衣舞》就是他们的爱情结晶。
红颜多祸水!这句话是否公允暂且不提,但是自从唐玄宗宠幸了杨贵妃后,每日只顾着与贵妃骄奢淫逸,不知不觉间已然换了一番模样,从一个贤明君主活脱脱变成了一个昏君。相传自从有了杨贵妃,唐玄宗就过着纵情享乐的淫逸生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正直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就迁怒于杨贵妃。他们见到杨贵妃拒不行礼,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一天,唐玄宗在宫中邀群臣欢饮,并让杨贵妃弹琴助兴。杨贵妃在曲子走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挑断一根琴弦,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玄宗当然清楚杨贵妃的琴技,不相信她会犯断弦这种失误,忙向杨贵妃询问缘由。杨贵妃便趁机向唐玄宗抱怨,说在场有一些大臣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替她鸣不平,故意把琴弦弄断了。美人受委屈了,唐玄宗非常心疼,于是当即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几品官员,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以欺君之罪严惩。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无不纷纷下跪行礼。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所以那些厌恶杨贵妃的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这便是“拜倒在石榴裙下”俗语的由来。说到底,众大臣拜倒的不过是皇上的淫威,而唐玄宗本人才真正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因为杨贵妃的出现,唐玄宗早就忘记了他当初对姚崇的承诺,十项建议为了杨贵妃打破了三条:以礼对待大臣,允许大臣对朝廷政事提出批评建议,严禁外戚干预朝政。如果说李唐王朝是一座大厦,十项建议就是一个个支撑的柱子,唐玄宗虽然只敲碎了其中三根,却给大唐带来了深重灾难。奸相当道,忠臣离朝,唐王朝国事日非,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