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0300000030

第30章 [三]逍遥自在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喝茶不一定要喝名茶,但是必须维持壶底不干,喝酒不一定要喝名酒,但是必须保持酒壶不空。无弦之琴虽然弹奏不出旋律,却可以调剂身心,无孔的短笛虽然吹不出音调来,却可以使自己精神舒畅。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即使不能像伏羲氏那样超脱,也可以像嵇康和阮籍那样逍遥自在。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历代仁人志士忧乐观的精辟概括。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在忧喜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上,也可以达到顺其自然“难得糊涂”的境界,“当忧则忧,当喜则喜”。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人的忧喜情绪不因客观景物美好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境遇不佳而忧伤,顺其自然,豁达、超然。一般人难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人毕竟是有情有欲,不可能受客观外界干扰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麻木不仁。只是要在客观外界向自己压迫而来时,能够慨然以对,洒脱些,想开点,看远点。

悠然的人生

惠子当梁国的宰相时,有一次庄子去看他,因为二人一向友情很深。庄子来了以后,有人在背后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你宰相的位置,您小心点!”

惠子一听便担心了。决定先下手为强,捉拿庄子,以除后患。硬是在全国搜捕了三天,终于没发现庄子的影子。当惠子放下心来当他的宰相时,庄子却来求见。原来庄子并没逃走,只是藏起来了。

庄子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鸩鸠,您听说过吧。那鸩鸠,是凤凰一类的鸟。它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老鹰抓到一只腐烂的死老鼠,鸩鸠从它的身边走过,老鹰便紧张起来,抬头对鸩鸠说:‘您想拿走梁国相位来吓唬我吧?’老鹰把死老鼠抓得更紧了。”

听庄子讲完,惠子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还有一次,庄子在濮河上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前来,带着楚威王的亲笔信,要请庄子去当楚国的宰相。两个大夫客气地转达楚威王的问候:“大王想拿我们国家的事麻烦您,请不要推却!”

庄子只自顾自地钓鱼,手里拿着钓竿,眼睛盯着水面,对两位大夫的恭敬与楚王的盛情,一点也不理睬。最后庄子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楚王把它的遗体,用竹箱子装着,用手巾盖着,珍藏在庙堂里。您二位说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让人珍惜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沼泽中摇头摆尾呢?”

二位楚大夫答道:“那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泽里摇头摆尾了。”

庄子大笑道:“那好,你们回去吧。我愿意活着,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

闲适自在的意趣

从社会的需要说,每一种工作都是必需的。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维持物质的丰厚,垒成社会的繁荣,他就应该自傲而自豪。若从生活的价值来说,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没有虐待这百岁年华的生命,心灵从容富足,则在富在贫,皆足安心。即所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人生就像一场田径比赛,不管多么努力,技术运用得多么出色,结果总会有相对于第一名的落后者。享受欢呼的,仅仅是那成千上万名中第一个冲到终点的幸运儿。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相对于那些在某一领域中因出类拔萃而获得万众瞩目的人物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家庭中默默尽力的人。而且,人生风云变幻,又有多少人没有品尝过世事沧桑的滋味呢?

孔子说:人皆有利心,此不可免,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均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能嗜富贵太过,乃至不顾一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富贵。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只要它确实存在,就决不会因穿着华服或蓑衣而有所改变,关键在于有自恃之态。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夜树下锻炼,均为贫介之士,但他们的精神却万古流芳。君不闻自古以来就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史笔?故古人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对于我们如何取值生活,的确是足资凭借的箴言。

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要具不贫之心。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不要强求,不要希图意外的惊喜。《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哥哥高西木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欣喜若狂,攫宝不已,忘了回家,致使强盗回来,把他砍死。佛祖在《佛说四十二章经》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

其实,在古人的眼里,“富贵”两字,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敢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自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粗茶淡饭,自有一份闲适自在的意趣。

安时处顺,宁静致远

《庄子》中指出“穷亦乐,通亦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是指贫穷;“通”是指富裕。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不能过着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贫穷时能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不太富裕的时候,更要达观一些,不羡慕那些有钱的明星名人或个体户,不抱怨自己命运不济。

《庄子》中还指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安于时代潮流,因任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拼命去争取。而一旦遭到挫折或打击,往往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实际上,在生活中的确需要认真地工作,可是,如果过犹不及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庄子》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古时有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其名,想将天下让给他。许由对尧帝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说完便离去隐居了。这句话意思是说,凡事不必求多,只要一个或者够维持正常生活就行了。《庄子》中又讲,“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人要安分,不应贪心纵欲。贪欲一多,烦恼也会增加,心灵便得不到宁静了。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心灵平静,而知足常乐是心灵平静的唯一办法。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寿则多辱”。讲的是古时,尧帝到华地视察。当地的官员为尧祈福说:“希望你能获得很多男孩,获得丰厚的财富。”但是,尧帝拒绝接受这种祝福。他对官员说:“男孩子多了,操心的事情便会接连不断出现。钱财丰厚了,麻烦的事情就会多起来了。活的时间越长,遭受耻辱的机会也一定更多。”这的确是一种高见。

所以人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做欲望的奴隶而不能自拔。安分便能得到安宁。

《菜根谭》中指出:“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在人生旅程中,如果什么事都减省一些,便能超越尘事的羁绊。一旦超脱尘世,精神会更空灵。简言之,即一个人不要太贪心。洪自诚接着说:“比如,减少交际应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口舌,可以少受责难;减少判断,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减少智慧,可以保全本真;不去减省而一味地增加的人,可谓作茧自缚。”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增加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不得不动脑筋,过度地使用智慧,容易产生奸邪欺诈。所以,只要凡事稍微减省些,便能回复本来的人性,即“返璞归真”。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也说过:“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意即没有不幸的灾祸降临,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天到晚四处钻营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幸。

所以,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清闲、散淡亦逍遥

吕新吾说:“沉静是美质。”“沉静”一词是作者用来表达他所描绘的理想人物形象中的最重要的字眼。他又说:“这样的人,他的内心是很沉稳的。”“有的人,当自己无聊寂寞的时候,或是遭遇到什么难题,便会无法克制地喋喋不休,大发谬论。这种人,即使本身非常孤傲,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这段话对现代人启发很大。尤其是“遭到什么难题……”以下这一段,对很多有此毛病的人尤其有训诫作用。身为一个社会中的分子,想要尽到自己的本分,首先必须培养“沉静”的品质。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所失去的“沉静”的品质更为严重。

从前在英国国会开会时,曾经有一个在野党的议员,做了一段长达30分钟的质询演说。当他结束质询后,上台的首相只用一句“是的,先生”来回答。这位首相确实具备了吕新吾所说的“沉静”的美质。因此,他的内心十分沉稳,比起那位质询演说的在野党参议员,在修养上高出一筹。

荀子也说过:“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即由发言而论及核心,可谓“知”;保持静默同样能达到核心,也可以称得上“知”,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无论雄辩或沉默均是相同的。有时候毋须开口说话,利用表情、眼神、举止、态度等等,也能充分地表达意念而接触到核心。现实社会复杂多变,有时候不开口比开口更有效,所谓“沉默是金”,利用沉默的效果,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笑对毁誉,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逆境,而假如你是一个立志颇高又才能不凡的人,那么,经受冤屈、排挤,那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事修而谤与德高而毁来”,这几乎可以说是社会竞争中的一条不变的定律。其道理古人是早已总结过了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片树林中有独木高耸,风暴袭来,最先吹折的必是它;沙岸有凸出的一块,波浪涌来,承受其冲击的必定是它;一个人鹤立鸡群,反衬了别人的平庸,就必然会引起诽谤。

既然如此,那么立足于这个社会,就必须首先要有充分的自信。《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头儿和一个小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赶集。赶完集回来,孩子骑在驴上,老头儿跟在后面。路人见了,都说这孩子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孩子就忙下来,让老头儿骑上。于是旁人又说老头儿怎么忍心,自己骑驴,让小孩子走路。老头儿听了,又把孩子抱上来一同骑。骑了一段路,不料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两人骑一头小毛驴,把小毛驴都快压死了,两人就只好都下来。可是人们又都笑他们是呆子,有驴不骑欲走路。老头儿听了,对小孩子叹息道,没法子了,看来我们只剩下一条路,两个人扛着驴子走吧!

我们的活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活动——总会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周围世界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是褒扬,也可能是非难。但不论是褒扬还是非难,都有理解与不理解、公正与歪曲的成分在。所以,对于这些评论,不能一概地接受,跟着它团团转,弄出抬驴子的结果;但也不能一概地拒绝,我行我素,甚至于变本加厉,愤世嫉俗,以为是一种强者的风度。所谓自信,首先是要相信只要自己有所作为,就必然会遭受到一些不明不白的非议,对这些毫无根据的非议,要能够襟怀坦白,心胸宽广,坚持自我意见,立定脚跟做人,能够“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无论处在什么逆境中,都不要泯灭自己的个性。

下面讲一个置毁誉于不顾的成功者的故事。

当年高查尔思大佐想兴筑巴拿马运河,一时之间人们对这个壮举议论纷纭,毁誉不一,有人夸奖他勇敢坚毅,有人骂他异想天开。但是他对于这些毁誉一概置之不理,只管埋头苦干,有人问他对于那些批评有何感想,他回答的十分适当,他说:“目前还是做我的工作要紧,至于那些批评,日后运河自会答复!”

运河果然如期完成,一时又是人声鼎沸,但现在却是众口一声地争相夸奖他了。他自己如何呢?他站在第一艘试新船上,从群众的欢呼声中,通过自己亲手完成的水闸吗?他没有那样做!

一位前来参观揭幕典礼的英国外交官,事后他写信给朋友说:“高大佐并没有乘坐第一艘试新船,他只在克里司特北看着船开过,后来,我们又在加东湖和米得尔看见他穿着衬衫站在水闸上,观察开关水闸的机器。船过来时,约翰·贝勒特原想对他高呼万岁,但不等他喊到第二声,高大佐已经自愿走开了。”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令人受不了。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同样,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

罗伯特博士曾主持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三群学生与三群老鼠。

他对第一群学生说:“你们很幸运。你们将和天才小白鼠在一起。这些小白鼠相当聪明,它们会到达迷宫的终点,并且吃许多干酪,所以要多买一些喂它们。”

他告诉第二群学生说:“你们的小白鼠只是普通的小白鼠,不太聪明。它们最后还是会到达迷宫的终点的,并且吃一些干酪,但是不要对他们期望太大,它们的能力与智能都很普通。”

他告诉第三群学生说:“这些小白鼠是真正的笨蛋。如果它们能找到迷宫的终点,那真是意外。它们的表现自然很差,我想你们甚至不必买干酪,只要在迷宫终点画上干酪就行了。”

以后六个星期,学生们都在精确的科学情况下从事实验。天才小白鼠就像天才人物一样地行事。它们在短期间内很快就到达了迷宫的终点。你期望从一群“普通小白鼠”那里得到什么结果呢?它们也会到达终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写下任何速度记录。至于那些愚蠢的老鼠呢?那更不用说了。它们都有真正的困难,只有一只最后找到迷宫的终点,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意外。

有趣的事情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小白鼠和愚蠢小白鼠之分,它们都是同一窝的普通小白鼠。这些小白鼠的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直接结果。简而言之,学生们因为看到小白鼠不同才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处理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并不懂得小白鼠的语言,但是小白鼠懂得态度,而态度就是语言。

这个有关小白鼠的实验已经扩展到当地的一所小学。

有人告诉一位教师:“你很幸运,你跟天才儿童在一起。这些学生非常聪明。你的问题还没说完,他们就会给你答案。然而,你要小心,他们可能聪明得想要愚弄你,他们有些人想偷懒,希望你少留作业,不要听他们的。他们都会把作业赶出来。你只要把作业交给他们就行了。如果你给他们带来信心,以及一些日常的爱护、训练与真诚的兴趣,这些小孩就能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有人告诉第二位教师:“你教的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既不太聪明也不太愚蠢,只有一般的智商、背景和能力,所以我们预期只有普通的效果。”

在该学年结束时,“天才”学生个个都比“普通”学生领先得多。纵然不是天才,你也能猜出这个故事的结局。事实上,根本没有天才学生,所有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唯一不同的就是教师的态度。教师认为普通学生是天才,所以就把他们当成天才,而他们也做得真像天才一样。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记住: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开始时的心态就决定了最后将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由的态度来创造。

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国王感到自己很烦恼,很痛苦。于是,他命令手下的大臣,去寻找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个大臣在漫长的旅程中,首先访问了许多当官的人,发现当官的人并不幸福,没有快乐,整天为公务所累,十分烦恼。于是,他又去访问做工的人,发现做工的人同样烦恼,没有什么快乐。他再去访问农民,农民同样也是烦恼。他以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快乐的人。

终于,他在路边看到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烦恼。这使得大臣大吃一惊。大臣回去把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几天,终于弄明白:世上本来都是快乐的事情,所谓痛苦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我们得主动寻觅、用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当你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战时,你就会因发现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有梦想、有追求,就会有快乐。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到目标时的辉煌,都能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

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途径有很多,不要死心眼就认准最好的事情只有一个。我们的生活态度永远应是处之泰然,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该放弃时就放弃,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相信还有一条大道通罗马。

快乐是什么——我们要学会只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承认自己的弱点,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抛弃自己心头承受的“成就”的压力。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快乐是什么——“只顾自己的人结果会变成自己的奴隶。”如果只为自己而活,生活就会变得狭隘,处处受到局限。“人类需要爱”,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当你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爱时,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快乐不是来自于物体,它也不是一件东西。快乐也不需要穷追不舍——你不需紧紧抓住它,因为它就在你心中,你已经得到它了。但这并不表示你就不需贡献一些精力给它。快乐就像一场宴会,你坐下来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只有你要它、你已准备好迎接它时才翩然到来,准备让自己快乐吧!让快乐发生吧!

威廉·詹姆斯是实用心理学的权威,他曾经发表如下的见解:“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可是实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假如我们可以使我们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可以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仅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可是我们能够变化我们的行为,而当我们变化行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我们的感觉。“于是,”他进一步解释道,“假如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

这种简单的办法是否有用呢?你可以自己试一试。使你的脸上露出一个很快乐的笑脸来,抬头挺胸,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气,然后唱一小段歌;假如你五音不全,就吹口哨;若是你不会吹口哨,就哼一段小曲。你就会很快地发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说,当你的行动可以显出你快乐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再忧虑和颓丧下去了。

这就是能在我们生活中创造奇迹的大自然的基本真理,假如我们想培养宁静和快乐的心境,请记住下面的原则:“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得到快乐。”

同类推荐
  • 激励你一生的成功法则

    激励你一生的成功法则

    不要失去目标,不要让自己打倒自己,永葆进取之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不要让想像的翅膀折断了,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吝啬付出,别浪费时间,不要害怕失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思考,管好自己的情绪,设计自己的性格,拥有健康的体魄。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职场的定位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职场的定位

    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社会,是否妨害别人的某些权利。当你对所选择的职业的正当性有所怀疑时,千万不要投身其中,否则你的内心会忐忑不安。若你还妄想在这种职业上做出成就,那么即使你有钢铁大王卡内基和富商培彼第的才能也无法达成心愿。
  • 无为胜有为

    无为胜有为

    人的心理问题,如今已变得相当严重了。若不及时调适好这个问题,就算我们拥有万贯家财,也会在孤独中苦闷死去。人人都知道,活着就是图个开心。可是,谁又能真正开心?这是个大问题,是一个大的社会研究课题。以前,我们没钱,不开心。如今,有了钱,我们却依然不开心。由此可见,我们真正的问题不在钱上,而是在心上。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本书内容缤纷多彩,哲理精粹独到,形势灵活轻松,易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起到良好的引导,熏陶作用,对读者眼界的拓展精神境界的提升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 这如梦的生活

    这如梦的生活

    有人说人生如梦,有人说梦如人生。在这个梦幻又现实的生活中,你我又何曾不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就这样飘飘洒洒从飘起再到落下。或无休止,或就此沉寂。这本书里的故事,你可以当成故事来听,也可以当成现实来看。故事来源于生活,当我告诉你这只是一篇故事的时候,谁又敢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呢?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不过梦幻一场罢了。
  • 酒馆夜话

    酒馆夜话

    北宋年间,东京汴梁东市尾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座稍显简陋的小酒馆——倾城酒馆,老板是一名美貌年轻女子,名字叫红袖。
  • 天纵异才

    天纵异才

    三百年前的龙庭里有着一块千龙古碧石,相传只有历代的龙庭继承者,才可触发千龙古碧石的无穷运力。那时的龙庭傲视一方,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一怒则天垂震,偏安则天下息,众生渺渺,弥陆天下,唯我龙庭”。三百年后的又一段惊世奇遇,一名懵懂中的少年龙无,开始踏上那段漫漫世间路。
  •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锁匠

    解锁匠

    传说,有机关锁盒的墓里,都会有锁匠陪葬。后来有个锁匠发誓,要将所有墓里的机关锁都解开,要让所有冤死在墓里的锁匠得到安息,就有了解锁匠这个行业。我叫魏坎,是为数不多的解锁匠之一。一天,同居发小的被绑架,使我跟着一个爱踢人的凶手,踏上了一场被逼无奈的解锁之旅。也走向了解开心锁之旅……古怪的机关锁盒、离奇的灵异事件,到底能开出什么宝物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 修界无敌

    修界无敌

    路有千条,每一条都有可能通往成功。无敌之路,也不是只有一条。这是一个修者为尊的世界。剑修持剑,劈山断海,可控剑万里,斩人首级。灵修法诀轻捻,移山填海,翻云覆雨,只手间夺万千生命。一个胆小贪财,天赋平庸的弟子,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他的强者无敌之路。“求饶没用,灵石拿来。”鱼然伸手对一强者道。“不够,再拿,哥好不容易这么厉害了,你居然给哥这么点灵石,小心哥打你脸。”PS:非典型主角,非典型小热血玄幻,全新的情节构思,希望大家能喜欢,谢谢。收藏,推荐,打赏一个不能少。
  • 辉煌的北京(林语堂全集7)

    辉煌的北京(林语堂全集7)

    林语堂用美妙的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人和中国历史文化,但是,囿于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他的思想认识不免带有历史的局限。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正是中国国内动荡变迁、破旧立新的时期,特定的创作背景无疑也给他的作品留下印痕。显而易见地,比如当时对朝代称谓与历史纪元的划定不统一(如称清朝为ManchuDynasty);且时无汉语拼音方案,专有名词均使用威妥玛拼音音译等。此外,也能发现作者在解读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现象时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关系的表述上,称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为foreignblood、foreign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Chinese等。诸如此类,
  • 拒嫁豪门:总裁猎心游戏

    拒嫁豪门:总裁猎心游戏

    一场误会,一夜贪欢。她逃千百次,他追千万次。猎心游戏,究竟猎了谁的心?
  • 人龙的契约

    人龙的契约

    一次不经意的路过,好奇心的驱使,与龙族皇室血统签下契约,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与异兽战斗,成为武者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