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32

第32章 阿蓉姐

阿蓉姐是我家的老保姆。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父亲本来已经买好了一家去台湾的飞机票,可是临上飞机的前两天,二姐却提早了一个多月来到了人世间。二姐还没有满月,解放大军就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广州城。几乎与此同时,阿蓉姐也来到了我们家。

阿蓉姐出生在晚清时期广东肇庆乡下的一户贫苦人家,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早逝,从记事起,就开始带弟妹,干农活。据阿蓉姐说,小时候有一次背了弟弟去放牛,放牛回来解开背带放下弟弟,才知道弟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断气了。阿蓉姐说她命苦,出嫁才三个月,男人就从三楼高的建筑棚上面失足落下,正好掉在一个石灰池里,一命呜呼了。从此夫家说她克夫命,她不堪夫家虐待,从夫家逃出,自己一个人跑到省城来谋生,什么艰难的活都干过。

阿蓉姐到我家后,我们兄弟姐妹先后出世。那时父母亲工作忙,无暇照管我们,是阿蓉姐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五个孩子带大。阿蓉姐会唱很多民谣和山歌,我和哥哥姐姐们都是听着阿蓉姐的山歌入睡,在阿蓉姐的怀抱里长大的。至今仍记得阿蓉姐唱的: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晚,食槟榔……”

“落大雨,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媳妇实艰难……”

“拍大臂,唱山歌,人人话我无老婆;有钱娶个娇娇女,无钱娶个豆皮婆……”

从我记事起,阿蓉姐的样子好像就没有变过,永远穿一件或黑或灰的大襟衫,一条大裤脚管的唐装裤,一头花白的头发梳成一条齐腰的辫子,微驼的背,粗手大脚,一笑就咧开几乎没有牙齿的大嘴巴,鼻子上有一圈蓝痣,眼睛不大却很有神,满面的皱纹里似乎都刻着慈祥。阿蓉姐真的很和善,从来也没有打骂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跟隔壁邻舍有过不和。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多,常常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鬼哭狼嚎。阿蓉姐买完菜回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往往是吓唬一声:“衰仔衰女,弄成这样,打烂你们的屁股。”不过,我们知道阿蓉姐是不会打我们的。她最多是假装生气地说“你们这么不听话,那我走了”;或者是吓唬我们说要告诉爸爸妈妈。这时我们都会向阿蓉姐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叫阿蓉姐不要走,不要把我们做的坏事告诉爸爸妈妈。

阿蓉姐还容忍和接纳了我们很多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记得我上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对死很恐惧,很害怕家里有人会死去,每天去幼儿园出门前,就问:“阿蓉姐,你什么时候死啊?”阿蓉姐会回答:“很久很久以后才死呢。”那我就放心地去幼儿园。但是有时候阿蓉姐也被我缠烦了,就没好气儿地说:“今天就死了。”我听了就会大哭,不肯去幼儿园。阿蓉姐只好再哄我说:“我不会死的,一直陪着你呢,放心去幼儿园吧。”而我会很不放心地拉着她的手,再三地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再死啊。”所以这事直到现在,哥姐还拿我来取笑。阿蓉姐呵护我们,就像那母鸡呵护小鸡一样。

阿蓉姐“文革”前称我父母为先生、太太,我们则跟着爸妈叫她阿蓉姐,“文革”开始后,我们孩子改称她叫阿婆,她改口叫我父亲作Z同志,称母亲S同志。可是没多久,连同志也不能叫了,因为父亲成了“反革命”,于是,阿蓉姐再称父亲为阿Z,母亲阿S。

史无前例的“文革”一开始,我们家就遭了厄运,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家被抄数次,工资也被减成只发生活费,家里的经济一下子变得很困难了。原来父母给阿婆每个月工钱十五元,这时已经拿不出来。父亲在牛棚里,开批斗大会前夕,“造反派”来动员阿婆揭发父亲的反革命罪行,并许愿说只要阿婆上台批判控诉父亲,就可以为她介绍工作。可是阿婆却不开窍地说:“阿Z是好人,我没有看到他有反革命罪行。”那些人虽然恼怒,却拿阿婆没有办法,因为阿婆是正宗的贫农。

只是我们家里再也付不起工钱给阿婆了,也为了不再连累她,母亲劝她还是离开我们家,去街道谋一份差事,只要阿婆声明跟我们家“划清界限”,马上就可以做到的。隔壁邻居郝站长家的保姆还是女主人的姨婆,她就很识时务地揭发检举了郝站长夫妇的种种剥削行为和反动言行,然后离开了郝站长家,成为了街道的积极分子。不过阿婆对卖主求荣的姨婆很不屑,尽管她们以前的关系很不错。阿婆对母亲说:“工钱的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阿Z是好人,你们一家都待我很好,现在阿Z有难,我不会像姨婆那样的。孩子们如今都叫我阿婆了,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不会离开你们的。”

父亲被抓走时,“造反派”在我家门口贴了一张很大的大字报,所以附近的人都知道了我父亲是阶级敌人,我家成了“黑五类”。那时候我八岁,每天在上学的途中,会有些孩子对我大声喊道:“大汉奸、狗崽子、反革命!”我很害怕,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羞愤,跟阿婆哭诉,不愿意再上学了。阿婆搂着我安慰说:她会保护我不再受人欺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阿婆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有阿婆在身边,有阿婆牵着我的手,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就平静多了。我知道,只要阿婆在,就不用再害怕别的孩子来欺负我。那些日子里,包括母亲和哥姐,回到家里,只要听见阿婆的声音,那颗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可以得到安宁。阿婆成了我们的依靠,我们的主心骨。

“文革”深入进行,我家每况愈下。没过多久,父亲被强迫遣送到粤北山区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连生活费都没有了。更可恶的是,父亲去了以后,受到当地队长的不断勒索,父亲每每来信求救,母亲只好从工资里拿出相当一部分钱为父亲救急解难,给阿婆的生活费少得可怜。阿婆尽管省吃俭用,可是我们一大家子七张嘴,十几元钱如何够用?往往是到了月中就没钱了,阿婆就到菜市场捡些菜叶子回来。隔壁的三妹姐见我家过得实在艰难,就提议让阿婆到她工作的宾馆里帮厨打下手,洗碗择菜,干半天,就可以把择下的菜叶子拿回家,这可比从菜市场捡的黄菜叶子强多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分到一些卖剩的熟食。我也跟阿婆去过几次。阿婆为了改善生活,又在天台上养了很多鸡,反正捡菜叶子不用钱,只是阿婆就辛苦许多。

接下来的几年,哥姐相继去了农村、农场、林场,家里就剩我、阿婆和母亲三人了。那时,母亲单位每天都要搞政治学习到晚上九点半,我每天晚上走三刻钟的路去母亲单位,等她一起回家。回到家,阿婆已经把饭菜热好,盛好饭,端上菜。阿婆坐在一旁,跟我和母亲说着话,外面虽然黑暗,屋里却很温馨。再以后,连我也下乡了,只剩母亲和阿婆相依为命。那时,我们一家八口人,被分散到六个地方,除二姐有十八元工资以外,母亲必须接济我们每个人,往事真不堪回首。

一家人只有在春节才能得到短暂的团聚。在我们回家的日子里,阿婆会使出浑身解数为大家改善伙食。这么些年来,不管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年三十晚,阿婆总会做一道她的拿手好菜——芋头鸭。拿一只整鸭放在油锅里炸,把皮炸得焦黄松脆,再往鸭肚子里塞进捆好的葱、蒜和各种作料,芋头放在边上,浇上酱油,用大锅焖上两三个小时,做好的芋头鸭满屋喷香,鸭肉鲜美无比,最好吃的却是那芋头。可惜阿婆去世后,这芋头鸭也失传了。春节过后,一家人又要各奔东西了,阿婆会黯然伤神,默默地为我们准备一些可以保留较长时间的食品,诸如肉酱之类。

“文革”结束后,各方面都在落实政策,父亲也终于回到了原单位,补发了部分工资,哥姐也上调回城了,我也考上了大学,家里恢复了欢声笑语。父亲本来好客,这下子又时时高朋满座了。每当向朋友们介绍阿婆时,父亲会拉着阿婆的手或拍着阿婆的肩头说:“这是我们家的老功臣,我们家能有今天,阿蓉姐功不可没。”

每当这时,阿婆会欣慰地笑着,露出嘴里仅剩的两三颗牙齿。十年的浩劫,也耗尽了阿婆的体力和精力,阿婆明显地衰老了,身体大不如以前。母亲想给阿婆装一副假牙,可阿婆听说要把现有的几颗牙齿拔掉,连连摆手拒绝。

阿婆以前抽烟,但买的都是劣质烟丝,她最开心的是二姐回家时,带些上等的南雄烟叶给她。阿婆会用刀把烟叶细细地切了,用个铁盒子放好,到抽烟时,拿出一张烟纸,放一撮烟丝在上面,斜着卷起,最后用舌头一舔封口。卷好的烟一头大一头小,阿婆把小的一头放在嘴里,点上火,吸一口,细细地品着烟味。

后来有一次,阿婆得了肺气肿大病一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阿婆住院期间,我们每天都去探视,同病房的人说阿婆好福气,膝下儿孙个个孝敬。阿婆听了觉得特别满足,同时笑着解释说,那是我主人家。别人都很惊奇,可我们觉得很应该,因为阿婆比我们的亲人还要亲。

阿婆出院后从此不再抽烟,但是肺气肿的病却没有根除。阿婆行动不像以前那样利索了,还常犯糊涂,轮到我们照顾阿婆了。我一九七八年放暑假回家,阿婆还很精神的,听我讲学校的趣闻。我回学校以前,阿婆还给我做了一道我最爱吃的鲮鱼。分别时,我让阿婆保重,说下次再回来看她。没想到,这是我跟阿婆的诀别。

一九七九年的寒假我没有回家,春节刚过不久,收到家里的一封信,打开一看,顿时泪飞成雨。阿婆,我这一辈子最亲最爱的阿婆去世了。那天晚上,看着家书,我写了一晚,哭了一晚。我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道:我很后悔,恨自己为何为省一点路费而没有回家。没能为阿婆送终,成为我这一辈子的憾事。

十年浩劫,尽管我们一家被“文革”的无情暴风雨打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但是这个家最终没有被毁灭,是因为有疼我爱我护我的阿婆。阿婆的爱心,支撑着我们每一个人;阿婆用她的热情,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阿婆有一种向心力,把我们都吸引到她的身旁;她为我们遮风挡雨,免受摧残;她为我们鞠躬尽瘁,自己却没有享过一天的清福。阿婆与我们一家非亲非故,却为我们全力奉献;阿婆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本想工作后再好好孝敬阿婆,阿婆却过早地离我而去,对不起你啊阿婆,我恨自己啊没能见上阿婆最后一面。长歌当哭,写不尽我对阿婆的思念……

这信写了三张大纸,整封信都被泪水浸湿。很快,父亲回信,叫我不要再提阿婆了,因为母亲实在悲伤,连日不思茶饭。读我信后更加思念阿婆,只怪自己没有及时给阿婆装上假牙,阿婆没牙,吃东西嚼不烂,最后胃出了毛病,造成胃穿孔大出血。母亲只觉得阿婆之死是她的责任,内疚得都快变精神病了。父亲让我不要再刺激母亲了。后来,姐姐告诉我,过年时大概是阿婆吃了油角,胃大出血,送去医院输了几千CC的血,最后医生说不要输了,因为输多少流掉多少。阿婆临终前,拉着父母的手,告知家里她的枕头底下还有一个九十元钱的存折,感谢父母给了她一个好归宿。

阿婆死的时候他们都在,阿婆去得很安详,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就跟睡着了一样。母亲和哥姐们失声痛哭,父亲捶胸顿足道:阿蓉姐,你在我家三十年,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为我们分担了太多的痛苦,为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磨难,贡献了你的一切。你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现在日子刚刚要好起来,你却这么快就走了,我们无以为报,无以为报啊!

一九七九年至今,二十五载的岁月匆匆流过,父亲也已经作古,只剩母亲一个人孤度残年,尽管有哥姐在身旁照料,母亲仍感孤独,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助。我们都劝她找一个保姆。每当这时,母亲就会叹气说:“唉,像阿蓉姐这样的人,是再也找不着了。”然后望着窗外的远方出神。也许,母亲是在和阿婆或者父亲做心灵的交流吧。

阿婆在我的记忆里,是从来也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目中,对阿婆的感情还要胜于父母,虽然这样说对父母亲也许有点不敬,却是真话。因为是阿婆教了我们做人的根本,阿婆虽然不识字,她却是我们的启蒙老师。阿婆的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不趋炎附势、不以时势度人的古道情义,遇事不惊、淡然笃定的处世态度,对我和哥姐的人生影响至深。阿婆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却有我们至今仍带着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人若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没有白活一场了。相信阿婆的在天之灵如果有知的话,一定会笑慰的。

阿婆,您安息。

同类推荐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本套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势推力,宁夏新闻出版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传统新闻出版业迅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扩大,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加快。大发展成就大事业。宁夏新闻出版产业的崛起,新闻出版企业的壮大,促进了宁夏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不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热门推荐
  • 误惹邪王:无良医妃难搞定

    误惹邪王:无良医妃难搞定

    她是医学界的天才,一朝穿越,她破棺重生。当再睁眼时,却已不再是人前人下,医学界的奇迹……仙境山,风过枝蔓,他们不期而遇,而他却说:“女人,今后跟在我身旁,不许离开我半步!”闯荡江湖,他教她仙术,不想她却喊他一声师父!他微笑轻挑起她下颚:“乖,喊我一声夫君来听听?”她随手拍开他的狼爪疏离一笑:“师父!师徒有别,还望师父自重才是!”不期而遇始终是命中注定,而倘若那一世的缘起缘灭终究始于徒然,谁又会将此生用尽,来守候那一场缘恋?当残梦愈渐清晰,迷雾般的梦境,又将会穿梭着谁人的身影?
  • 我的同桌是恶魔

    我的同桌是恶魔

    他是临湖高校的“传奇”,在她眼里却是恶魔;她是重点示范班级的优等生,在拯救行动中却是他的终结目标;他因为她而转校,因为她而玩起了幼稚的恶作剧,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当虚假的表面被一层层剥开,露出震撼的真实表情时,他才发现,最初的心动就在身边。当往事已风轻云淡,记忆仍然鲜明时,她却开始逃避,只为心底那份深沉的爱。他们,究竟何去何从?
  • 幻想国度:凡爱

    幻想国度:凡爱

    后悔遇见你,是我听过最悲伤的句子。愿拿注定孤独换你一生幸福。亲爱的,你在哪?回家这条路这么长,宝宝迷路了,只能用尽了一生去寻找……
  • 白起都市风云录

    白起都市风云录

    一代杀神白起,被迫自杀之后穿越到现代大都市。在这里,他是遗体化妆师,妙手仁术,让逝者体面完美;在这里,他是古武至尊,幕后行侠,覆雨翻云;在这里,他是玄道高手,鬼魅邪异,无所遁形;在这里,他是看似普通的青年,是温情的家人,是可以性命相交的伙伴,同时,更是叱咤风云的巅峰强者!且看昔日凶名赫赫一代人屠,如何在新的都市里,舞出轰轰烈烈的精彩的人生……
  • 重生之溺爱无边

    重生之溺爱无边

    她前世是一个被母亲三度抛弃的七岁女孩!绝望中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顶级的豪门高干世家!来到新世界,她发誓再不做柔柔弱弱的小可怜!试看这样的绝世冷情魅惑的美萝莉如何玩转异世?如何缴获美男的芳心!
  • 豪门霸宠:军少的小甜妻

    豪门霸宠:军少的小甜妻

    他,冷酷邪魅,嗜血残忍,军中上校。却唯独宠她上天。小时候,她像跟屁虫一样天天跟在他后面,嚷着长大要嫁给他,他却不耐烦,让她滚。怎料风水轮流转。几年后,她留学归来,他却阴魂不散地缠着他。片段一:某女:“你不是说让我滚吗?”某男“对啊,走,我们滚床单去。”某女“......”片段二:某男阴着脸在部队里训练一群兵蛋子,直到...”喂,老公,我饿了。”某男狗腿地一笑,撇下一群兵到家。拖某女上榻“老公这就喂饱你啊”某女:“...”
  • 大陆新世纪

    大陆新世纪

    初来此处请多多关照,代表着善良,可爱,与音律的绯纱·雅听从主人的召唤
  • 缠绵不休:天才宝宝甜心妈

    缠绵不休:天才宝宝甜心妈

    她有了他的孩子,却被清醒后的他残忍的打击,只能逃离。七年后,她带着宝宝回来。“孩子给我,价格你随便开!”“春天你播种了一颗精子,到了秋天你就想收获一个儿子,呵,男人,你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你想让我叫你爹地,那么你就要拿出本事来追我妈咪,我妈咪喜欢的男人,才会是我的爹地!否则,一切免谈!”
  • 妖孽殿下的调皮老婆

    妖孽殿下的调皮老婆

    今晚就在这休息吧!没有为师的命令不准离开为师半步,否则你知道后果......呜呜呜呜还有没有人权啊!!!人权是什么东西............
  • 沐大少的宠妻不归路

    沐大少的宠妻不归路

    她,淘气迷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市长千金,更是令人艳羡的沐氏集团的总裁夫人,可她却款款逃了“沐瑾辰你个大骗子!我要是再让你找到,我就去死!去死!”他,外冷内暖的沐家大少,沐氏集团的总裁,俊美多金,可是爱妻却落跑,“小白痴,我不信你能跑到天涯海角去不成?”“嘁~原来~就是这样一个又老又丑又没用的糟老头?贝贝,你说家里那个白痴怎么就对他念念不忘呢?”某小鬼打量着眼前跟自己有着七八分相像的男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某男脸黑某女娃一旁点点头无害的说道:“偶觉得还素宋叔叔帅,偶要欧宋叔叔做爹地!”某男彻底成了黑脸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