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2100000031

第31章 慈溪婚俗

罗映堂

慈溪是四方移民聚居地。秦汉以后,外地移民陆续迁入。宋代,北人南迁激增。元明以后由于筑塘围垦和卫所屯兵,又有大量外地姓氏落户现境。慈溪婚俗大体以绍兴文化为根基,同时吸收了中原文化及部分其他外来文化的元素。

各地婚俗交汇慈溪,经过千百年的兼容磨合,逐渐形成了纷繁绚丽、别具一格的慈溪婚俗。

旧时婚嫁都由父母或长辈包办,本人不能作主,直至拜堂成亲,才相互见面。男女结婚,过程繁复,需经过“说媒”、“问卜”、“吃茶”、“过书”、“发聘”、“搬嫁妆”、“迎娶”、“婚礼”、“吵(闹)房”等程序,但都不外乎《礼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六礼。中原古婚俗盛行六礼,慈溪婚俗中至今仍有深深的印记。

20世纪80年代后,婚嫁程序简约,传统色彩淡化,旧时陋习不存,酒席操办之风盛行,靡费之习愈烈。随着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文化的猛烈碰撞,进一步加快了慈溪传统婚俗流变,呈现出中西杂糅、新旧并陈的时代特征。

说媒

说媒,中原婚俗称提亲。旧时,男女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男方首先挽媒人到女方说媒提亲。若女方对媒人所介绍的男方情况表示认可,男方即托媒人去女家索取庚帖,内容包括父亲姓名,女子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出生年月、时辰八字等。亦有男女双方通过媒人相互交换庚帖。媒人一般由堕民嫂担任(绍兴婚俗),多为中老年妇女,俗称媒婆。间有男性媒人,俗称媒公或大媒先生。媒人平时比较关注小官人(未婚男子)和大姑娘(未婚女子),见有门当户对者,即主动上门游说。媒人先到男家试探着说:“我向某某小官人讨杯糖茶吃吃。”主人若有意,则泡糖茶招待,媒人递上媒条,内写“某某老爷令郎某某名某某岁大吉”字样,这就是六礼之“问名”。然后,男媒约女媒去女家。若女家有意,亦开出媒条,媒人即取出写着“茶仪”字样、装有钱币的红纸封筒送给女家,这就是“纳采”了。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自由恋爱渐多,但大多仍靠介绍人(媒人)撮合。20世纪80年代后,男女恋爱提亲形式多样,大体有五种。一种是传统的“说媒”形式,由介绍人为男女方牵线搭桥,始终参与到结婚为止的联络调和全过程。第二种形式是自由恋爱,发展到婚嫁时,才请一位男女双方所信赖的人作为婚姻介绍人,俗称“搀媒人”。第三种形式是通过营业性的婚姻介绍所,未婚或再婚男女均可到婚介所登记择偶。第四种是网上恋爱,这种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流行,之后一直盛行不衰。第五种形式由群众团体组织举办“青春有约”等婚恋活动,为大龄青年男女提供恋爱平台。

问卜

媒人索取双方庚帖后,向算命先生问卜男女能否相配。算命先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与天干地支相配,四项共得八字。每一个字又分属金、木、水、火、土,即五行之一项,经过推算,力求五行相生,八字相合,这样才能相配,即所谓“纳吉”。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问卜淡化或隐匿。20世纪80年代后,问卜又兴。青年人相爱后,对问卜不太在意,尤其文化素养较高者甚至对其反感。然传统家长一般都比较讲究。旧俗认为生肖不合不能相配,龙与虎、蛇与鼠要犯斗,鸡与狗、羊与鼠素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双方年龄差距亦有讲究,相差6岁,称“六冲”,不宜婚配。“男大三沈万三,女大三屋要坍”,说明男大女3岁可以婚配,女大男3岁则不吉利了。但如今算命先生为了挣钱,往往会试探性地套话,与时俱进创新卜辞,如“女大一娇滴滴,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龙虎相遇,呼风唤雨;虎管羊门,一生太平;蛇鼠搭档,荒年勿慌;鼠羊搭对,子孙万代;卯兔戌狗古来有,龙鸡相配更长久;午马未羊寿命长,子鼠丑牛两兴旺;蛇兔相配必定富,丑牛亥猪喜洋洋”等等。既挣了钱,又成全了婚事,真是皆大欢喜。如今男女青年恋爱,重在感情,不为父母问卜的结果所左右。有的男女青年爱在网上算命问卜婚嫁,大多是玩玩而已,一笑了之。尽管青年人对问卜之俗不以为然,但不少家长仍把“纳吉”作为婚嫁的一个传统性礼节,明知无聊,也要“到到礼气”。

吃茶

通过问卜,若男女宜婚配,男家把合婚吉利的结论通过媒人告知女方。女方则由母亲、姑嫂、姐妹等组成的“相亲团”,在媒人陪同下,通过“吃茶”仪式前去男方相亲。因旧时男女婚前不能见面,故对亲女子(俗称“大姑娘”)不能同去相亲,新中国成立后才可同去。“相亲团”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又会面了“小官人”,有了定婚的意向,便进行吃茶仪式。男方摆上丰盛时尚的茶果,请女客们吃“鸳鸯茶”,即把茶叶和糖一起泡在开水里。新中国成立后,吃茶是定婚的形式依据,虽尚无形成文字,但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明代许次纾《茶流考本》云:“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予之意也。”某某家儿子或女儿已吃过“茶”,表示已定了婚,久而久之,吃茶成了定婚的代名词。这种“吃茶”相亲定婚习俗,一直保留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吃茶相亲仪式淡化流变。恋爱男女相识后,无需媒人陪同便频繁约会,双方串门拜见父母,吃茶、吃点心、吃饭习以为常了。也有双方家人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经过精心安排,暗中相亲。21世纪后,通过网上视频相亲已成时尚。

过书

吃茶是口头定婚仪式,过书则是定婚的书面文字依据,亦叫“过书帖”或“过婚帖”。旧时过书帖,大红帖上写着“龙凤呈祥”的大字,帖子宽7寸,长约1尺2寸,折叠着,外有套封,写着“全福”二字;内写各自家长的姓名;帖内“金签”上,写着换帖的年、月、日,表示在某年某月某日定了亲,互相换了帖,即成亲家了。

另一种过书定婚的帖子叫“合帖”,就是男方先把自己一方的情况在帖子的半边上一一填写清楚,用套封装好后送到女方。女方又将自己一方的情况填写在另一半上,套封后再还给男方。如此往返,婚事就算正式确定,然后办过书酒以示庆祝。

20世纪80年代后,过书仪式渐趋简约。过书贴内容大体相似,上书姓名、定亲和结婚日期、聘礼数量等等。用白话文书写,一般不再用大红套封,以请帖代用。这种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婚帖,亦即六礼之“请期”。

发聘

发聘,即“纳征”。旧时男方发聘礼分“三盘”。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钿,俗称“肚痛钿”或“望娘盘”,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新中国成立前夕,姚北乡下女子以一石或石半米合一岁计。二盘彩礼,为嫁妆费,同时须送布料、成衣等彩礼,或折成“衣裳钿”。三盘彩礼在结婚前夕发给女方,用于置办喜酒,俗称“酒水钿”。若女方高堂健在,男方须送“孝敬钿”及礼品。男方发完三盘礼之后,在迎娶新娘时,还要送“开门钿”、“上轿钿”等。穷人为节省聘礼,时有双方各将女儿许配对方为媳,俗称“调胞亲”。新中国成立初,彩礼一般为60—80元人民币,贫困人家用花皮(皮棉)折钱。“文革”期间,禁止发彩礼,已发的,一律退还。白天,女方敲锣打鼓向男方“退彩礼”,晚上,男方又把彩礼悄悄送到女方处。20世纪70年代后期,彩礼又兴,一般为300—400元。80年代后,彩礼攀升,渐以千元、万元计;有的先发“金器”,即金银玉石等首饰,再发聘金,有的则把金器、聘金一盘发清俗称“一盘清”。21世纪后,聘礼继续攀升,2004年一般发4万元左右;2008年后,彩礼数额一般为10万元至20万元或以上。

如今过书与发聘礼一般都是同时进行。席间,男方家长把聘礼金和金器(指金银首饰)当场交给媒人,再由媒人转交女方家长。也有事先发聘礼的。吃好过书酒,男方分发喜糖,赠送女方陪客人手一件礼品。

搬嫁妆

结婚前夕,男家择吉日到女家去搬嫁妆,要送炮仗、毛巾、烟酒等礼物。搬嫁妆队伍快到女方家门时,先放炮仗告知,待女方回放后,进门送上“折杠钿”。女方备酒菜招待。贴着大红喜字的嫁妆搬出家门,女方放炮仗欢送。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大多用农船搬运嫁妆,船只少则一两艘,多达六至八艘,有的甚至十多艘。船只越多,表示嫁妆越丰厚。西部离江河较远地区及山区用箩担搬运嫁妆,大件“四脚”用竹竿抬。东部地区嫁女,不嫁桌、凳、柜、橱等四脚硬货,软装特别丰厚。中西部地区嫁女,妆奁除眠床之外,新房内的桌、椅、台、凳、桶、架、被、帐、枕、毯,以及新郎结婚时衣服用品,全由女方嫁去,有的还随嫁送奉公婆衣服一套,鞋袜一副,棉被一条。但嫁妆再好,也不嫁砧板菜刀。贫困盐、农民无力铺张,但也尽力而为。一旦女儿出生,中部地区有植树之俗,为今后制作嫁妆之用。20世纪80年代后,新房装潢时,硬件家具都已设计在内,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沙发等高档家具及生活用品也都在婚前安装到位。现今,嫁轿车已成时尚,一般在搬嫁妆时,随同嫁妆,车开到男家。男方到女方搬嫁妆只需一辆皮卡之类的小车子,仅搬运被褥、衣服及日常生活小用品即可。搬嫁妆礼节大致沿旧俗。

迎娶

迎娶,男方去女方迎娶,即“亲迎”。新娘出嫁俗称“抬出”,结婚日子俗称“好日(音业)”,故传统称“结婚”为“好日”。出嫁的头天晚上办一桌出嫁酒,新娘由一群未婚陪娘作陪,沐浴后换上出嫁新衣。“堕民嫂”为新娘进行“开面”,用一根细线对折绞去脸部汗毛及部分眉毛,贴上开面粉。

男家迎娶新娘,富人家租用四人抬的“花轿”,清贫人家租用两人抬的“客轿”,一路由“堕民”演奏乐器,吹吹打打至女家。新娘迟迟不起床,待乐队演奏过二次“催轿”音乐,在媒人的催促下才起床打扮。新娘尝过“上轿饭”,用红绢遮面至“堂前”拜过天地祖宗。新娘上轿前,女方由舅父或叔伯用镜子在轿内照一下,意在照出藏在轿内要残害新娘的凶神恶鬼;又由新娘的兄弟向轿顶撒一把米,祝愿其姐妹到夫家后能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娘家人把火熜放入轿内,意为传承香火。“催轿”音乐第三次响起,新娘与娘家人抱头而泣。新娘一走出娘家门,做娘的便在其后泼出一盆水,意为,女儿出嫁后不再回来,俗称“泼出了的水,嫁出了的囡”。新娘在堂前铺向轿子的一只接一只的麻袋上缓缓走着,意为“传代”。上轿时,新娘由兄弟抱着坐入轿内,俗称“抱上轿”,如今不限兄弟,女方同辈男性亦可,还有新郎抱新娘上婚车的。轿(车)离家门,娘坐堂前哭泣,讨彩头,俗称“哭轿”。新娘轿(车)离去不久,其兄弟随即动身去男方做“新阿舅”,若兄弟人数不满一桌,父母双全的堂兄弟亦可同去。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做阿舅不限兄弟,新娘的男性同事、同学等均可。

婚礼

轿子抬至男家,待供烛点燃,鸣炮入中堂举行婚礼。新郎由男童执其袍角,俗称“挽郎”,新娘由女童扑上“蛋粉”,俗称“添妆”。之后,徐徐步入中堂。赞礼人高声朗读祝文,然后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赞礼人捧花烛一对,引导新人步着麻袋入洞房。新郎揭开新娘红头盖,并坐床沿吃桂圆莲子羹等点心,片刻,再入中堂拜过天地、祖先、长辈,与同辈、小辈一一见面,俗称“见大小”。酒筵中,新娘在“磨头师傅”(一般由新郎的姐妹、嫂子等担任)陪同下,依次洒酒,富裕人家伴以“丝竹”,俗称“吹唱酒”。酒筵即将结束时,大阿舅起身到新房小坐,叮嘱新娘“出嫁从夫,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等语。又到公婆处拜访,介绍其姐妹爱好、擅长、脾气、缺点,敬请公婆教诲包涵等。

新中国成立后,婚礼渐趋简约,废除繁琐礼节,崇尚文明结婚。迎娶不用轿,农村以船代之,旧式婚礼匿迹。到了“文革”期间,新婚夫妇的合影或结婚照,都是穿着军装、红卫兵装束代替婚纱,胸前戴毛主席像章代替胸花。婚礼仪式最简单,大多举行小型茶话会,称之为革命婚礼,农村中有的送锄头、粪箕、镰刀等劳动工具为新婚贺礼。婚礼上还流行背诵毛主席语录、诗词,唱革命歌曲和跳忠字舞,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是毛主席语录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80年代后,婚礼形式多样,主要有“现代流行式婚礼”、“集体婚礼”等。“现代流行式婚礼”由传统婚礼演变而来,中午由女方办“晏酒”,迎新郎吃喜酒。男方办“夜酒”,迎新娘及“新阿舅”到男方举行婚宴。迎娶新娘用鲜花装扮的轿车,少则八辆,多则一二十辆。新郎着西装礼服,新娘穿白色婚纱。婚筵设在大酒店,豪华气派,酒席少则十来桌,多则几十桌,亦有上百桌的。在星级酒店办婚宴酒席,须在几个月或一年前预订。婚礼仪式由婚庆公司或电台、电视台专业主持人主持,隆重热闹,浪漫活泼。摄像师录制整个婚宴场面。“集体婚礼”一般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主办,主要程序有:新郎新娘穿戴现代时髦婚服,在指定时间、地点,乘坐统一备好的花车,热热闹闹开赴现场;在乐曲声中,新人入场,证婚人讲话,宣读结婚证书;新人代表讲话,新人向证婚人鞠躬致谢,新郎新娘相互鞠躬;表演或观看文体节目;集体照相留念。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之际,有一百对新人举行了“大桥见证天长地久”的集体婚礼。另外还有西式婚礼、公证式婚礼、新潮婚礼等。

吵房

酒筵散席后闹洞房,中原叫闹房,慈溪俗称“吵房”,有“三天之内无大小”之说。男女老少均可在新房内参与以戏谑新郎、新娘为主要内容的庆贺活动。新郎爹娘积极鼓动亲朋好友吵房,以显得人气旺盛。新郎新娘还未进入洞房之前,早有小男孩受大人指派,偷偷潜伏在新房内。等新人宽衣解带,上床熄灯之后,潜伏者悄悄打开房门,一群吵房者蜂拥而入,把春光乍泄的新郎新娘捉个正着。经过一番激烈有趣的“敲竹杠”,吵房者拿了喜糖、喜烟,吃了吵房酒后,吵房方告结束。20世纪80年代后,吵房习俗渐渐退隐,时兴小兄弟小姐妹团聚在新房,欣赏婚照、参观嫁妆、观看婚礼录像、聊天吃夜宵等。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明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明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明》讲述朱元璋开国至李自成败死一段时期的战事。起于明代全般大势之概要,迄于明灭流寇之乱诸战役。
  • 倾不往昔何以见

    倾不往昔何以见

    女高材生赵融离奇死亡,孤魂大闹阴间要找管事的讨个说法,却不料阎王不光包庇纵容还把她发配到了东汉末年降生。郭女王,一个在电视剧里被编剧后妈的人,她未曾害过谁,只想守护住那些重要的,却发现,冥冥之中,她才是那双推动历史的手,等到她想到其中缘由,历史依旧在那个轨迹上转动,就像她注定是郭照容,也注定是赵融一样。穿越千年,她要与他重新相识……过了这一世,两人又将何去?
  • 回到宋朝当书生

    回到宋朝当书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个现代青年,醉酒穿越到了北宋天禧年间,光荣地成为岳麓书院的一名杂役。且看他如何从杂役变书生,又是如何从书生发迹的。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将让你知道,事实与此截然不同。此物真稀奇,双丘隔小溪;溪下泉淙淙,丘上草戚戚;有水鱼难养,无林鸟可栖;虽非稀世珍,千古万人迷。……属于黄石的×××××××××××××××××××××PS:本书为架空,请大家不要把史实拿来比对哦,尤其是书院这一块,谢谢!!
  • 经济大清

    经济大清

    这一年,美洲土著经受着残忍的掠夺,大清沉醉在康熙盛世中,俄国的彼得大帝东征西讨,英国光荣革命峥嵘初现!这一年,一个累死在工作中的小审计员穿越到了大清皇子——胤祚的身上。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能否吹动大清的资本主义战舰扬帆起航?朱三太子打算反清复明?胤祚说:“推翻大清可以,但只能采用君主立宪制。”沙俄要犯我边境?胤祚说:“给它经济制裁,把他们制裁回原始社会去!”朝鲜吕宋日本等藩国怎么办?胤祚说:“能统一的统一,不能统一的就用经济结构统一!”有人问胤祚:“你最崇敬的人是谁?”胤祚说:“老罗斯柴尔德、卡内基、洛克菲勒……哦,不好意思。忘了他们都没出生……那现在看来只好崇拜我自己了!”
  • 读史记全集

    读史记全集

    本书以作者的视角,描述了史记中记载的人物、故事等,让读者了解得更真切。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使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该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笔触生动严谨、平和之中又不乏活泼,就如读小说一样有趣。而且该书以独特、新颖的角度,纠正你对“历史书”的种种偏见。相信本书会给你无尽的启发!
热门推荐
  • 隐世界之种子传奇

    隐世界之种子传奇

    这是一个普通人不知晓,也不允许知晓的世界;它深深的隐藏在现实世界之下,无论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形式的媒体上,你都难以发现这个世界的任何踪迹。一群拥有着神话般不可思议的能力的人,活跃在这个世界当中,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无形无迹的操纵、影响着整个现实世界,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过的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或多或少有着他们的影子。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无可留恋的余释文结束了自己孤寂痛苦的生命,然而另一个“余释文”出现了,从而替代了他的生活。他是谁?来自哪里?有何目的?从他的身上,逐渐拉开了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
  • 绝世兽医

    绝世兽医

    失恋小兽医,一朝被穿越,坐拥孤城池。什么刻板的、风骚的、腹黑的、狂躁的、装酷的、装纯的......通通都是病,得治!.................一句话简介:一个兽医穿越到异世古代的浪漫爱情之旅。
  •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以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多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一个女人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
  • 死循环

    死循环

    如果要你以自由、家庭、快乐换取长生不老,你答不答应?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是否仍旧能够像从前一样坦然面对?我也曾经祈求过永生,可是当一切来临之际,我却宁愿放弃生命换取解脱噩梦。生死循环,永无休止,逝者不息,生者不安…现代兵器,近代建筑,远古遗迹,我们的路该如何选择?我们又该如何解脱这一个个的死循环。
  • 穿越之凤凰神女

    穿越之凤凰神女

    我是如初似顾我是一名初中生,你们好!希望你们喜欢我。
  • 网络主播修个神

    网络主播修个神

    宇宙里最强的神穿越来到地球一个小帅哥身上,好吧,这个地球除了不存在音乐,什么都有,来,看一个网络主播怎样叱咤风云,修真者又怎样?还不是被哥秒杀,异能者又怎样?哥动动手就能覆灭宇宙,还有,这里没音乐,抱歉,我不生产音乐,我只是音乐的搬运工!
  • 聪明女人恋爱经

    聪明女人恋爱经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男左女右:好肩膀,坏肩膀;零点伊人:伊人只是一个传说;男人江湖:每个浪子都需要一个娘子。
  • 我在笑着走下去

    我在笑着走下去

    她是平凡落寞的坚强女,他是独宠她的冰块男,她是他等候多年的一见钟情,他是她的日久生情,面对不能攻破的家族反对他们爱的有多深痛的就有多深重重误会抵不过感情的磨难他们虐彼此却又深爱彼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一见钟情不钟情

    一见钟情不钟情

    上位,拍戏,大起大落的娱乐圈带来的那些让人倍感疲惫的事情。爱情,快乐,夹杂在无奈之中。郁滇元从来没有深刻的去体会到在这个圈子里自己对慕微雪的关爱,两人就像刺猬一样的挣扎闪躲,不知道刺猬能不能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