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失调会引发生命之变。《景岳全书·疾病类》中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意思是说,气机的状况在于人,气机调和就是正气,气机不和就成了致病的邪气。不管是浅病重病,邪气盛、正气衰的虚实之病,还是顺症逆症、缓症急症,都是由气引起的。所以说,任何疾病都是皆由气引发。人体正气旺盛,就不易得病。反之,若体内正气虚弱,或者气机紊乱就容易发生病变。保证体内气机顺畅、和谐,是养生、防病、治病的关键。
气的升降出入与人的情志密切相联,《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意思是说,过度愤怒会使气骤然上升,狂喜则气过于缓而渐至涣散,持续过久的悲伤使人缺乏神气,恐惧会导致气机下陷或者气无法及时的升发,寒邪会使气无法正常出入,热邪会使正气外泄太过,惊慌则会使气处于行无所定处的紊乱状态,过度疲劳则会耗伤体内正气,思虑过度常常会使气郁结停滞。情志畅达,体内的气机才会调畅,因此,一个人要想身体的健康,就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人的情绪是心情的体现,决定情绪的就是人的心态。心态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反应、理解和观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人都可以用两种观念来看。一种是正面的、积极的,另一种是负面的、消极的。心态好,蹬着自行车回家,也会愉快地哼着小调。心态不好,即使开着奔驰车,遇到堵车之类的小事,也会烦躁。是烦恼、沮丧还是欢喜、平静,全在于人的一念之间,全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生活中,无数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心态影响健康,也决定着健康。古人早也说过:养形不如养神,调身不如调心。心态是生命和人生的真正主人,好心态才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你想保持健康身体,成就一番事业,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要调整好心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追求和愿望,希望钱挣得多一点,希望事业顺畅一点,希望职位高一点……可人并不能事事顺心,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困难时,有些人就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消极悲观,愤世嫉俗,闹情绪。这些人为名利所累,为权利所累,不是想不开,就是觉得划不来,总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整天生活在沮丧、苦闷、抱怨之中,最终也失去了健康的身心。
心态决定了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情绪,改变心态就能改变生活。在人生道路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追求和想法。在某个人生阶段,如果你遇到了棘手地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时,或许你应该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心态。也许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外在的变化,而在于你的观念和看法。有位哲人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也就跟着改变。”
每一种观念都会自我复制,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心态就像病毒一样,制造出心灵上的疾病,并且会不断地被复制出来。许多人都忽视了自我暗示的力量。有的人遇到难题时,不是立刻想办法克服或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而是说“心情不好,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当工作几小时后,觉得颈肩有些不适时,就跟人诉说。这些人越是娇惯自己,越是不厌其烦地和其它人讨论问题的麻烦之处,不停的抱怨身体的不适症状。似乎整天沉浸在烦恼、身体不舒服的境遇之中。不知不觉间,一个或有或无、可小可大的小症状和小事情,都被自己夸大了,甚至整个思想都被这些消极思想所主宰。养成这种坏习惯以后,这个人就被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臆想所控制,不仅为健康杀手打开了门,事业和快乐也被扼杀掉。
如果换个角度看,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心里想着“不管能不能做好,先试试,说不定自己会有新的创意。即使没完成,起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了解,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当其它人处理的时候,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的,以后再遇到这类的事情,也就不是难题了。”那么,结果就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或者学会了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且自信心也增强了。不管以后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你都不会再有逃避地消极心态。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对自己说“忙了几个小时,该休息一下了。”休息之后,继续工作的时候,不仅能使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所有不适的症状也都消失了。自此以后,你不仅找到了缓解身体不适的方式,而且会与健康相伴。
能够随时调整自己心态的那些演员和歌唱家,虽然经常不分昼夜、无视工作日和周末的工作,身心都在不停的运作,可它们依然身心健康、容光焕发。化妆品是无法保持健康和活力的,它们惟一的方法就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不仅事业有成,即使和同龄人站在一起,它们也显得年轻很多。
万病皆源于心。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结果。心态会从里到外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心态决定人生,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就要先让自己变得更好。面对人生的浮沉和起落,调整心态,严格自律,做自己的主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情,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