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8300000011

第11章 糖尿病的治疗细节

检查是否患有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整体病变的组成部分,病变可涉及一个脏器,也可涉及多个脏器、多个系统,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及控制好坏有关。一般糖尿病病程短、控制良好者,可不出现并发症,或程度较轻,保持在单纯糖尿病阶段。相反,如果糖尿病病程较长,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者,易于合并有多种并发症,而且,病变的程度也较重。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由长期的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高黏、内分泌失调,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尤其是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涉及范围广,种类较多,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多种感染,其中,又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分2大类: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和感染。

糖尿病与免疫系统

短时间内胰岛素的缺乏、过量,或者出现如感染、应激状态、降糖药使用不当等,造成患者血糖过高或过低,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其中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这些急性并发症十分危险并有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典型症状加重,如多饮、多食、多尿更为明显;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常伴头痛、嗜睡;呼吸深而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至晚期时,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甚致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起病时常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以致常被忽视。失水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多为局限性发作或单瘫、偏瘫)等,最后陷入昏迷,无酸中毒样大呼吸。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因其对胰岛素敏感,血糖波动很大,胰岛素使用稍多一点儿就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昏迷常见于大量服用降糖药,空腹服降糖药或活动量明显增加,但没有及时加餐及减少胰岛素用量等情况。当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肾功能恶化时,胰岛素的排泄延缓,此时如不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也很容易导致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有难忍的饥饿感,心慌,出冷汗。严重者有大汗淋漓、头晕头痛、手抖、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眼冒金花、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起病往往较急,但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视病因不同而异。缺氧引起者有紫绀、休克及原发病症状;药物引起者常有服用药物或醇类等病史与各种中毒表现。一般来说,患者有深大呼吸、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候群,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

感染

(1)反复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有时可能会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2)皮肤真菌感染,例如足癣。

(3)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常见并发症。

(4)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病灶多呈渗出干酪性,易扩展播散,形成空洞,且下叶病灶也较多见。

(5)尿路感染中以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最常见,尤其多见于女性患者。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肾乳头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多见,典型表现为高热、肾绞痛、血尿、尿中排出坏死的肾乳头组织,病死率颇高。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与遗传易感性、高血糖、氧化应激、非酶糖化和多元醇代谢旁路、蛋白激酶C等多方面因素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有时并发症在诊断糖尿病前就已存在,有些患者因这些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特点是内皮破损,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增厚,脂类(胆固醇酯、磷脂、甘油三酯等)沉积成斑块和弹力层的碎裂。这些大血管病变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也可发生,但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病较早、发展较快、病情较重、死亡率高。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4~5倍。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一般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为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由此使微血管形态发生扭曲、畸形、打结,加上细菌、内毒素等对微血管的直接损伤,所以有微血管瘤形成。与此同时,微血管壁粗糙、管道狭窄、弹性减弱、血管扩张,再加上其他代谢异常所致的血黏度升高、血流淤滞、血细胞发生聚集,微血管周围可出现明显渗出、出血或微血管壁脆性提高,所有这些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组成部分。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肌萎缩多见于手、足小肌肉和大腿肌。

其他眼部病变

糖尿病还可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以及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眼部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或因血管病变,引起足部缺血、缺氧。同时糖尿病患者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患者足部出现皮肤干燥、角化,肌肉萎缩,或者发展成为慢性溃疡,足趾、足跟坏疽,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而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中。

营养不良性关节炎

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营养不良性关节炎,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的骨质破坏和畸形。

皮肤病变

(1)因糖化蛋白增高,氧解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引起小血管扩张,面色变得红润。

(2)因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出现皮下出血和淤斑。

(3)因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和局部感染,易致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部为多见。

(4)其他皮肤病变有:糖尿病浮肿性硬化症、糖尿病性无汗症、糖尿病性黄瘤湿疹、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脂肪萎缩、糖尿病性大疱病、胫前色斑、红斑性肢痛症等。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糖尿病患者内脏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受损,使胃肠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动力障碍。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有糖尿病性胃麻痹,有上腹不适,进餐后腹胀明显,时有恶心呕吐,常常合并消化道溃疡;糖尿病小肠病变,多在餐后或夜间以间歇性水样便为特点;糖尿病大肠病变,以便秘最多见。

如何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它可以引起全身各脏器及组织的代谢紊乱。如果长期得不到科学的治疗,将会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轻者影响工作和生活,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是需要时时刻刻加以防范的。

早期发现

早发现是最好的一种防范,疑有糖尿病的群体,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彻底排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患并发症的风险。一旦确定患有糖尿病,需进行全面检查,除了要对糖尿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详细检测有无并发症,重点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逐一检查,力争做到早确诊、早治疗。如有急性并发症,就得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加强营养

糖尿病除了需要药物控制外,饮食调理也十分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疾病的恢复都离不开营养的摄取,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才能使机体尽快地恢复健康。

尽量减少或不用化学降糖药

是药就有三分毒性,降糖药均有其副作用,如双胍类降糖药,能抑制糖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磺脲类降糖药可损害肝肾等脏器,同时也加重了胰岛细胞的负荷,负荷过重则胰岛功能衰竭,最终无法起到降血糖作用,使并发症发展加快。所以,不要一味单纯依赖药物,最好配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调理。

糖尿病运动疗法应知应会

运动疗法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恢复健康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为重要。有些轻型的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运动疗法并结合饮食疗法就能达到康复。运动疗法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散步、慢跑等全身的运动,而像锻炼肌肉等瞬间的运动是无氧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是有氧运动。通过有氧运动,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下降。

运动前要接受检查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该接受医生的健康诊断和体力测试。运动前要检查的项目有:检查血压、尿液、血液、呼吸、心电图、血糖的状态,是否有并发症,肌肉和骨骼是否有既往损伤,是否有其他疾病,身体柔软性程度等。

运动强度的计算方法

适合自己体力的运动强度,用下面方法计算:[(220-年龄)-安静时心跳数]×40%~70%+安静时心跳数=目标心跳数。

安静时心跳数的计算方法:在安静状态下,用右手的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按住左手腕内侧的动脉,测量6秒钟的次数再×10.

40%~50%是微弱的运动,60%是目标平均标准值,习惯后可以上升为70%。

运动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

(1)进行检查。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眼底、肾功能等。

(2)做好运动计划。最好与医生商讨,再决定你的运动计划。

(3)选好鞋子与袜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特别注意鞋子和袜子的密闭性和通气性。

(4)携带必备物品。携带处理低血糖的物品,如糖块、饼干等,还要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

运动疗法的最佳时间

适宜运动的时间段是饭后30~60分钟,此时是血糖上升的时刻。饭后血糖一旦上升,就不容易下降,此时运动就会将血液中的葡萄糖作为能量使用,减轻进行糖代谢的胰岛的负担。有的人认为运动20分钟以上才会有效果,但实际上一次运动10分钟以上,就能有效消耗血液中葡萄糖,因此每天进行3次10分钟左右的运动就会有效果。

运动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运动治疗要与饮食、胰岛素配合,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因此运动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定时运动。如每周三次,每次在早餐或晚餐后30~60分钟开始。

(2)定量运动。如每次运动半小时或1小时。

(3)坚持不懈。贵在坚持,要形成规律。

糖尿病患者夏季要防缺水

夏季出汗多,而糖尿病患者尿又比较多,大量水分排出后出现血液浓缩且血液黏稠度增加,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而诱发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如再合并感染即可诱发酮症或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因此,夏季患者喝水量要比平时有所增加。这时糖尿病患者应从每天喝水量800~1000毫升增加到1500~2000毫升,同时应以温开水、清茶为宜,不可贪凉,以免损伤肠胃。老年糖尿病患者失水后渴感不明显,应养成少量多次主动喝水的习惯,但切忌一次喝水过多,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失衡。

糖尿病患者的冬季保养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因此在冬季来临时,糖尿病患者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切实做好自我保健,平安度过严冬。

情绪稳定

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使情绪出现波动,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所以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节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旺盛,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类食物,忌食糖及甜糕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肉类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防止感染

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成为危及生命的因素。患者应多注意皮肤的卫生清洁,经常洗澡,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饭后刷牙漱口,患有牙病及时治疗;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注意护脚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健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有时被迫截肢或感染扩散到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败血症。故糖尿病患者应穿宽松的棉鞋,经常换袜子,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注意保暖

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

适当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可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积极、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舞剑等健身锻炼,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意义

在医学上运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意义主要在于:

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除了能降低过高的血糖浓度,恢复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外,还能抑制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其体内胰岛B细胞基本被破坏,不能产生胰岛素供给人体的需要,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纠正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此型患者多伴有肥胖,这种体型的患者体内外周细胞往往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胰岛素量的相对不足。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同,不是为了补充胰岛素量的不足,而是为了降低过高血糖浓度以控制症状。

对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合并严重感染、创伤而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物质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

升高的血糖一方面可保证患者体内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同时也增加了胰岛B细胞的负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将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并持续不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此时,必须使用胰岛素,以帮助患者保持体内的水、盐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平衡,避免病情的恶化。

处于妊娠期的患者

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较好地调节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顺利分娩,避免孕妇出现各种并发症,防止胎儿发育畸形,减少孕妇分娩时的危险和出现难产及死胎的几率。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蛋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视力模糊

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这种情况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局部过敏

胰岛素过敏通常表现为局部过敏反应。先有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荨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过敏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等。处理措施包括更换胰岛素制剂种属,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采用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反应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脂肪营养不良

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以缓慢自然地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另外,使用高纯度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体重增加

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食欲增加

有些人会出现食欲大增现象。

浮肿

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

高胰岛素血症

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避免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要注意哪些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使用胰岛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用量

胰岛素有很强的降糖作用,只要注射量比医生规定的用量多一点,就会使血糖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仔细地确定注射剂量。

安全储藏

仔细查阅胰岛素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关于保存方法的建议。一般来说,采用冰箱冷藏可以使保存时间相对长一些。但要注意,所有胰岛素在保存时都应避免冰冻或温度过高。

混合使用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不止1种胰岛素,此时需要咨询医生。不同的胰岛素是否可以在同一个注射器中混合,以及该如何进行混合。大多数胰岛素是可以混合的,但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最好是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进行。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四个部位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腹部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注射部位在脐周3厘米以外。

手臂

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大腿

大腿较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

臀部

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另外,注射部位参与运动时会加快胰岛素的作用,因而打球或跑步前不应在手臂和大腿注射,以免过快吸收引起低血糖。腹部注射一般不受四肢运动影响。还要注意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两次注射部位要距离2厘米,并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血糖监测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是重要的检测标准,而监测血糖时,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不因化验而擅自停药

如果因为化验而擅自停药,那么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从而加重病情。

检查前不能过分节食

不要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避免血糖测量不准确

由于到医院抽血在时间上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发生低血糖现象。

如果无法确定在医院抽空腹血的具体时间,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这是检查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可以在家中进行血糖测定

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患者,最好用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尽量不要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因为医院门诊采血时间太晚,这样会延误患者早晨的胰岛素治疗,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混合注射的时间要隔开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随机血糖。如果血糖高,可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进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时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两次混合胰岛素注射间隔太近。

适当减少口服降糖药的量

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化验空腹血糖时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用药和中午用药相隔太近,应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两餐的药物作用相互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掌握好合适的测量时间

对于睡前注射低精蛋白胰岛素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8点~9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可稍晚一些。

血糖为何反复反弹

根据受体学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使体内的胰岛素长期分泌较多,逐渐导致胰岛素B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产生了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因此逐渐提高。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偏重于刺激胰岛产生胰岛素,而胰岛素的B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所以一旦停药一段时间后,血糖往往再次反弹。同时,长期用药对胰岛的刺激,使胰岛处于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而最终导致胰岛功能的疲惫,致使糖尿病患者最终不得不借助体外胰岛素来帮助降糖,这样会进一步导致胰岛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由于血糖反复反弹,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液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最终仍会发生心、脑、肾及皮肤神经等方面的并发症。

健康减肥很重要

健康减肥是指减少身体脂肪,不等于减少体重。在某些杂志或广告中看到的1周内能够瘦3~5千克的减肥方法不是减少身体脂肪,而是将身体内的水分在短期内排出,是不可取的。比如,加入利尿剂的减肥食品,只是将身体内的水分减少,和真正的减肥不同,如果持续下去会导致胃的吸收能力衰弱,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而通过按摩机器的方法瘦身,大多也都是将细胞内所含的水分短期内排出体外。只有减少身体脂肪的方法才是健康减肥方法。

合理减少脂肪

近年来,能测定身体脂肪率的脂肪器型号有很多,可以自己测定。身体脂肪率的正常范围是:男性15%~20%,女性20%~25%。男性25%以上,女性30%以上可以说是堆积脂肪了。身体脂肪1克等于37.8千焦,所以减少1克脂肪需要消耗37.8千焦的能量。健康的、不给身体增加负担、不增加精神压力的减肥标准是1个月减少体重的3%~5%。

如身高154厘米,体重53千克的人,每个月减少1.3千克比较合理。标准体重(千克)=154(厘米)-105=49千克,53千克-49千克=4千克,应该分3个月进行减肥。每月平均减少1.3千克。

饮水减肥法

人体内水分不足时,会减缓血液流动,造成代谢功能低下,容易积累脂肪。若这个状态长时间持续就会使人肥胖,并诱发循环系统疾病。每天喝1.5升的水,分次饮用,能够将体内的废弃物作为汗液或尿液排出,通过对胃和肠的刺激消除便秘,促进新陈代谢,使血液变得清新,增加体内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肥的效果。

饮水减肥的具体方法如下:

(1)起床时空腹喝1杯水,补充睡觉时失去的水分。

(2)吃饭前喝1杯水,刺激腹部中枢,防止过食。

(3)洗澡前后喝1杯水,可以防止血液的黏稠。

(4)睡觉前喝1杯水,防止睡眠中血液浓度升高。

饮水减肥方法中用的水是为了补给经常缺少的矿物质,强化对肠胃的刺激,矿泉水、普通开水都适用。一天的总饮水量要达到1.5升,不要一口气饮用,要分次慢慢地饮用,水的温度要保持在常温。适当减少饮食量,并且进行运动,可以提高饮水减肥的效果。

蔬菜减肥法

蔬菜减肥是利用蔬菜低能量、富含膳食纤维的特点达到减肥效果,典型代表是甘蓝,在吃饭前可以先食用切开的生甘蓝2~3片,不要加奶酪或色拉,可以少量食用酱油或醋,吃完后再吃正餐。持续这种方法2个月可以使体重减少5%。此外,因为在饭前摄取了较多的食物纤维,还能有效地抑制饭后血糖的快速上升。除了甘蓝外,黄瓜、香芹等蔬菜也可以。

肥胖糖尿病患者的减肥误区

过度节食

长期节食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过度节食还会导致低血糖,其危害也很大。

不吃主食

若不吃主食,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分解脂肪,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会导致酮体的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抵抗力也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用软饮料代替饮水

软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会导致血糖升高。

用坚果代替主食

坚果中含有油脂,大量食入会使血脂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的诊治有以下特点:

耐心讲解

需要反复、耐心地宣传讲解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部分老年患者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生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讲解。

平衡饮食

要提倡平衡饮食及少量多餐的原则,既要避免热量摄取过多,又要防止营养不良。

适当锻炼

要选择适合于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方式和总量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要适度

要防止高血糖对身体的影响,但要特别小心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

勤做检查

多查血糖,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老年人有时肾糖阈增高,尿糖偏低,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定期检查血糖是必要的。另外,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机会比年轻人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在诊治上必须加以注意:

年龄小,认知性较差

儿童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于小学或者中学阶段(但也有出生后2个月就得了糖尿病的例子),年龄比较小,因此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糖尿病应该怎么综合治疗在了解和理解上有些困难,这就更要求家长和医生要细致和耐心地帮助和指导,以帮助孩子正确对待。

饮食控制较为困难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贪吃,其他同龄儿童都能吃各种好吃的东西,他们却必须受到限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情。所以家长和医生也应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给予指导,提出要求。另外,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饮食治疗方面提倡用计划饮食来代替控制饮食。

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大

孩子多爱玩好动,运动量难以控制,在这方面,家长和医生也应给予关怀,不要不动,也不要过量运动。

必须使用胰岛素

儿童糖尿病在药物治疗上的特点是绝大多数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要做长期打胰岛素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切勿听信欺骗,随意停止胰岛素的使用。

监测可较多地采用尿糖

和成年糖尿病患者一样,儿童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经常做血糖检查,但儿童需要天天上学,因此采血比较困难,而且小胳臂小腿的,经常抽血让人心疼,所幸的是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虽较大,但他们的尿糖与血糖相符率较高,所以可以用监测尿糖的方法来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

青春期问题

青春期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好发年龄,也是血糖波动和胰岛素需要量较大的时期,对这个问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

这些好习惯可以降低血糖

防治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尽量减少压力、保证睡眠。

养成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

关于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和研究。糖尿病患者治疗好牙周病后,血糖下降的报告有很多,其原因是因为清除了牙周病的细菌,所以提高了胰岛素的功效。

刷牙不只能保持牙齿健康,对维持全身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牙齿的细菌在睡觉期间容易繁殖,所以一定要养成睡觉前刷牙的习惯。

保持良好的睡眠

好睡眠可以改善高血糖。通常人的睡眠如果不足7~8个小时,就不能缓解疲劳,从而机体就难以进行正常的激素分泌,若持续的睡眠不足,就会使血糖升高。

饭前泡澡或淋浴可降低血糖

洗澡2个小时后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吃饭前洗澡,能有效地抑制饭后血糖的快速上升。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吃饭前洗个淋浴是非常有好处的。

同类推荐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变态、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等问题,越来越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有关。如果不及早发现和调治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损害自己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个人正常的健康发展,最终给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本书针对灾后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简单易懂,还提供有简单实用的自我治疗方法,为您时刻保持心理健康服务。希望本书提供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被您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为您自己以及亲人、朋友的灾后心理重建提供帮助。祝愿您及家人都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 7天养好你自己

    7天养好你自己

    本书是一本以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智慧之书,通过最贴近生活的7堂课——心态课、情感课、美丽课、素养课、事业课、社交课、健康课、详细告诉你如何生活才幸福,怎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 饮食小窍门

    饮食小窍门

    本书的作者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方面的小窍门。
  • 调血糖自控自防自疗

    调血糖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热门推荐
  • 打不开锁的钥匙

    打不开锁的钥匙

    从小到大,她都是如透明一般。也许没人会喜欢她,但也只是也许而已。
  • 重回前世之天玑珠

    重回前世之天玑珠

    前世他们相爱相恨却不能相忘,耿耿于怀了七世她仍未能放下。在即将魂飞魄散之际,前世好友利用禁忌之术催动天玑珠,让她回到前世与他相遇之前。希望她能重新选择,在历经曲折后,却发现又面临着前世同样的两难抉择。这时她才领悟决定他们命运的从来不是世事而是人心她最终将如何抉择,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时光掩埋的秘密:暗恋成茧

    时光掩埋的秘密:暗恋成茧

    开学那天,是叛逆但善良的夏紫星把我的黑白生活变成了彩色。因为她,光芒万丈的少年唐锦走进我的世界,可惜唐锦是独为她而存在的星辰。因为他,在单薄的青春年华里,自卑的我被甜蜜守护,却让另一个少年伤痕累累。那曾经在天空飞过的鸟儿,那曾经在风里摇曳的花朵,都已经记不起名字。但他的脸,在我脑海里清晰依旧。我们都曾以为,那些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会一直延续到永远。然而,那些喧闹、微笑、拥抱、眼泪……不过是为了迎来离别的一刻。很多年后,终于发现另一个少年深埋的秘密,可是却物是人非。我找到了我的爱情,却难过的哭了。
  • 那个秋天爱上你

    那个秋天爱上你

    在林木成的国一高中,男主校草大人染墨和女主安景希是同班同桌,可安景希对他的同桌校草大人并不感兴趣,可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许多改变,他们遇到了欢笑,遇到了难过,遇到了刻苦铭心的爱情,也遇到了痛苦不堪的离别,最终,他们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
  • 快穿:崔胜铉,我在有你的世界

    快穿:崔胜铉,我在有你的世界

    综合bigbang的各类mv和老崔的各种作品,脑洞大开的TOP攻略文。包含的世界:我的19岁,老千2,同窗生…还有各种mv,以及vip分享的梦境,如果你有想要跟我分享的,欢迎告诉我哦。第一次写文,不好的地方欢迎指正,不接受人参公鸡。感谢真心的评价,欢迎考究党指正批评。如果你做过关于崔胜铉的梦,并愿意分享给我,欢迎你来交流哦,薄荷糖等你。
  • 系统之末世游戏

    系统之末世游戏

    熟悉我的人都喜欢叫我王小贱,但其实我有一个恶俗的名字叫做王美丽,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女,同时也是一个自由网络编程员,最近接了一个制作大型网游的工作,没想到从此人生开始改写。
  • 万物复苏

    万物复苏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阴暗的最角落,即使看不到黎明的光,也不要被黑暗去侵袭。他是陌途。穷途末路,画地为牢,破釜沉舟,得不到,至死方休。
  •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加强金装版)》从日常护理、日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日常用药常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应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病的药方和日常常用医学知识。
  • 海贼王系统在末世

    海贼王系统在末世

    因为一场意外事故,王浩独自穿越到末世,恩…也不算是独自,因为他还带了个系统。一个俗套的开局,一个俗套的金手指,故事由此而开。(QQ群――欢迎加入海贼王系统在末世,群号码:674567201)
  • 混沌无极界

    混沌无极界

    世界混沌战火不断,由于新开世界人神魔无法管束,战火连天狼烟四起,正因为人世间混沌从而有了轮回的意外,他破洪荒斩妖魔定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