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00000016

第16章 你中有我的民族情绪 (2)

我还咨询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讲师,征求他对苏格兰政局的看法。他说:“我二十多年前离开苏格兰,现在不关心那里的政治。就个人立场而言,我认为所有民族认同的概念都是具有负作用的意识形态建构,苏格兰人、英国人(British)或者其他什么,我哪个也不认同。”他回信的语气让我想起课堂上讨论“民族利益”的情景。虽然已过不惑之年,这位一天忙到晚的讲师说话却还像“愤青儿”一样。在他看来,哪有什么民族利益,无非是一帮政客出于政治目的编出来的,然后兜售给老百姓,学术上叫“建构主义”。这个观点不无道理,近两年在苏格兰出现的盖尔语复兴现象可以为之做注脚。地方议会2005年通过立法,认定盖尔语为苏格兰官方语言,并和英语享受同等尊敬。最近几年,苏格兰还出现了只说盖尔语的中学、盖尔语电影、盖尔语路标。然而说这种民族语言的人不到苏格兰人口总数的2%,还不到6万。支持民族语言复兴的民族利益何在呢?

我的导师乔治也持相似看法。他觉得,苏格兰自治的理由现在越来越“政治化”,越来越多地以“历史记忆”为基础。一些民族主义者按照自己的思路解释苏格兰的历史及其独有的制度和习俗,然后得出独立的结论。在英国学术圈,建构主义十分流行。这个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世界上没有真理,什么事情都可以解释。同一个事情,不同人解释出的结果不一样。观点不同,行动也不同。就苏格兰政治来说,统一派认为苏格兰和英格兰是一家,而独立派倒腾出的全是两家打仗的历史故事。

那么独立的现实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2008年,美国不良贷款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英国是重灾区。维系苏格兰经济命脉的两家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不得不接受英国政府援助,以免遭破产厄运。政府注资的代价是银行部分国有化,连银行都被英国政府拿去了,苏格兰独立的希望就更渺茫了。有人质问鼓吹独立的萨尔蒙德和他的SNP:你们不是说冰岛是小国独立的榜样吗?看看,冰岛差点全国破产。一旦关键时刻伦敦不伸手,苏格兰的前途就是今日的冰岛。你们还独立吗?萨尔蒙德的回答是:“都是英国政府当家闯的祸,联合才会出这种事。”

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来自支持SNP的大财主、爱丁堡的百万富翁汤姆·法摩尔爵士。他曾在2007年选举中资助SNP10万英镑的竞选经费。按说花了这么多钱支持SNP,法摩尔爵士一定拥护独立。但是他却站出来唱反调:“我闺女和儿子早就独立了,但我们还是一家人。”

那独立和分裂是什么关系呢?留着政治家继续玩游戏吧!

孤零零的马克思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客死异乡。三天后,仅仅11个人参加了伦敦海格特公墓的葬礼。场面如此冷清,恩格斯却在悼词中称赞他的好友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并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有生之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暮年饱尝丧妻丧子之痛,一辈子也没出什么大名。但是,历史证明恩格斯的评价并不过分,没有第二个人的思想蕴藏了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斗士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狂潮,整个地球为之震撼,20世纪因此波澜壮阔。

2005年3月15日是个星期二,我起了个大早,从布里斯托尔坐了三小时的长途车来到伦敦。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瞻仰马克思。海格特公墓位于伦敦城北,每年3月中旬马克思逝世纪念日前后,这里总会多出一些前来凭吊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我刚到公墓门口,看门的老太太便主动问我:

“来看马克思的吧?”

“对。最近来的人多吗?”

“周末来了不少人,现在不多了。”

“墓好找吗?”

“顺着这条路往左走,就在路边,很醒目,不会错过。”

我交了门票钱,顺着看门人手指的方向走进公墓。海格特公墓不大,相当于天安门广场面积的三分之一。这里有52000多个墓,167000人长眠于此,其中不乏著名的艺术家、诗人、科学家,马克思对面就“住”着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这里曾是有名的“花园墓地”:老树、灌木、野花和弯弯曲曲的小路。不少旅游书籍和网站都推荐游客来此享受一个夏日的午后。但是,初春三月,公墓略显凄凉。天气很少放晴,墓地也没什么人维护,苔藓可以自由自在地爬上墓碑。

马克思的墓的确很好找,就在一个路边拐角处。巨大的头像庄重醒目,墓碑上刻着同葬家人的名字。31岁那年,马克思全家离开欧洲大陆,来到最大的政治流亡中心——伦敦。当时以为是逃避欧洲大陆警察的权宜之计,结果在此过了后半辈子。流亡生活的贫困在马克思的信中可见一斑:“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一次绝望中,马克思决定到一个铁路公司去当办事员,可是由于“字写得不好”遭到拒绝。

但是,生计之苦没有淹没马克思。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少了常人的俗。马克思的俗人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少年调皮捣蛋、青年浪漫反叛。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暴躁的棋迷,输了棋却争辩其战略的伟大和战术的疏忽。一次,马克思把朋友请到家里,棋从中午11点一直下到后半夜,直到管家琳蘅忍无可忍,勒令其住手。让马克思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在贫困潦倒中毫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令其卓尔不群,并最终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青年马克思

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令人羡慕。

马克思有纯粹的犹太血统,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个家务事缠身的普通妇女。他在一个友爱、富足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马克思小时候身体结实、脑子灵活,好动并且善于组织游戏。他喜欢称王称霸,像赶马一样轰妹妹们跑来跑去。他还用脏手和面做点心,强迫妹妹们吃下去。妹妹们也不拒绝,因为只有吃了,哥哥才讲故事。童年时代表现出的旺盛精力、丰富想象力和坚毅性格贯穿了马克思一生。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在班上年龄最小,很多同学是农民、工匠和手工业者的子女。他经常在书店里翻阅一些小册子,直到人家收走。他乐于观察那些聊天的人,倾听他们的议论。马克思中学时代的作文写道,每个人都有一个被内心深处“轻微而坚定”的声音所启示的人生目标。波恩是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起点。他毫不理会父亲量力而行的建议,头一学期就选了九门课。没过多久,过度疲劳的马克思病倒了。第二学期,他把课程削减到四门,并把学习的热情投入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于是,夜间酗酒喧闹,被学校罚禁闭一天;和一个贵族子弟决斗,左眼上方挂了彩。父亲见势不妙,决定让他转学柏林。

转学前的那个夏天,马克思在家乡和一起长大的燕妮偷偷摸摸订了婚。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燕妮出身贵族,是众所周知的特里尔城最漂亮的姑娘。一个“舞会皇后”、“迷人公主”怎么能看上一个小她四岁的“犹太混混儿”呢?可是马克思耀眼的才华硬是让燕妮无法抗拒,她休了自己的未婚夫——一个年轻的少尉,瞒着父母订了婚。后人评价马克思高攀了燕妮,透露出犹太人的精明。不过,翻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青年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诗,不难得出结论,没有几个女孩子能对字里行间表露出的痴情和挚爱无动于衷。

马克思虽然在柏林大学念书,论文却提交给了名气较小的耶拿大学,因为那里“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耶拿大学的文学教授沃尔弗是马克思的熟人,他把这所学校的内部情况告诉了马克思。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在提交论文后不到两个星期就被“缺席”授予了博士学位。

接下来的两年,马克思投身《莱茵报》。他当主编时,才24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这是一段敢想敢干、小试锋芒的记者生涯,他抨击“阶级特权”和“官僚专制”,报纸订户两周内翻了两番。他尤其看不惯政府欺压穷人的行径。比如,马克思撰文指出,多少年来,莱茵河两岸的居民都可以捡地上的树枝,拿回家当柴禾。如今,捡柴禾居然成了犯罪,处罚的轻重要根据所拾树枝的“价值”决定。他不但对政府不关心穷人疾苦的做法毫不留情地进行谴责,而且鞭挞普鲁士国会议员所热衷的新闻检查。马克思在文章中写道:“他们从来不明白新闻自由是人类的一大需要。在他们看来,要保住的是脑袋,心灵是无足轻重的。”由于马克思经常发表此类犀利文章,跟政府唱反调,没多久,报纸被查封,马克思被迫辞职。马克思用笔杆子跟政府作对,丢了饭碗。这时候,燕妮的哥哥百般阻挠“有辱门庭”的婚事,可是燕妮铁了心嫁给了这个没有工作、一文不名、笔墨官司缠身的犹太人。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青梅竹马、从一而终的漂亮媳妇,马克思娶到了。这一年,他25岁。

全球化、不平等和经济危机

我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的专业是国际关系,很多课程都把马克思主义文献列为必读材料,这是我出国前没有预料到的。马克思逝世120多年了,世界发生了那么多变化,当我们都对他的思想发出质疑的时候,西方学术界并没有轻视他,还有那么多学者虔诚地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它解释世界的变化。

同类推荐
  •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就好像我们在最初认识飞机时一样,我们先认识了飞机由机头、机身、机翼等部分构成,飞机内部有驾驶室、客舱等组成部分。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部形态上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既有办学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政策偏斜、体制不顺等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又有经费管理、资产使用、教师编制、招生层次等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我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问题多是必然的,也是好事。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关键在于要看准问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办学者提供实践指导。据我所知,一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独立学院的先行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中国独立学院发展之路......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很早就繁衍生息在神州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并以勤劳、勇敢、执著和辉煌的业绩著称于世,她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充溢着智慧的创造力。今天她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热门推荐
  • 异能帝妃权御天下

    异能帝妃权御天下

    她,并非天生拥有异能,只因生母的执念,毁掉了她整个人生。妹妹肚里的孩子,是未婚夫的背叛,也是生母所有的宠爱。知道真相那日,她情绪失控体内异能暴走,毁天灭地。再次醒来,同样的命运不同的灵魂。“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那本帝君以身相许总可以了吧?”谁能告诉她,这个傲娇又别扭的男人,真的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残暴帝君吗?
  • 废土兵王

    废土兵王

    “一代兵王”罗奇,巅峰时期被冷冻冰封,再醒来时,世界已成末日废土。人类不再是这个星球的主宰,甚至沦为奴隶!丧尸、变异人、外星物种、异兽……横行无疆,践踏人类!兵王罗奇愤起而战,带领人类组建最强兵团,实力碾压入侵者!建立家园防线,欲争宇宙!能力越大,野心越大!
  • 春末初夏只闻汝声

    春末初夏只闻汝声

    秦正意外见识到了多年好友的性感另一面,在心里长出缠住二人的藤蔓,是冒着被拒绝的风险表白?还是选择静静待在他身边只做朋友?梁逸鸣不为人知的伤心过往,让自己在一线之间止步不前,却从没想过“他”不在身边会是怎样,勇敢的走下去还是永远躲在虚伪的壳里?是我们选择命运还是命运选择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在抓住你的手的一瞬间发现,“原来我的选择是对的!真好!”
  • 帝临山河

    帝临山河

    下入九幽,上达青冥。一剑东来,天下俯首!一个穿越少年的帝者之路!
  • 邪王追妻:魔妃不好惹

    邪王追妻:魔妃不好惹

    她是现代的天才少女,无意中穿越,她无数次濒临死亡边缘,无数次身临险境,但她没有放弃,渐渐的,却发现她的穿越并不是偶然……他是九天帝尊,为了一个直觉亲自寻找,遇到她,是他的劫,她把她带到九天,却又发现,他们竟有四世羁绊……
  • 风行商人

    风行商人

    曾经身为神邸的他,如今坠落凡间。原本一心只为复仇的他却在行进的道路中拥有了凡人的感情,一边是生死与共的伙伴,一边是重回天界,他该如何取舍。本书主要写主角一行人在异世界的历险过程,第一次写,不好请不要喷哦!谢谢
  • 剑舞星落

    剑舞星落

    身份神秘的少年,错综复杂的谜团,步步紧逼的危机,一切真相的背后竟隐藏着天地间最大的秘密,看少年如何以手中双剑舞出一片长空...
  • 致命痴缠:女人,你往哪跑

    致命痴缠:女人,你往哪跑

    夜家捡来的孤女爱上了俊美的恶魔少爷。因为爱,忍受着他的冷漠决绝,因为爱,忍受着他的花心滥情。直到怀孕,直到本该是幸福起点的婚礼,他的一句话终究将她抛入地狱,十年一梦,随着她的心碎,随着她在天台纵身一跳终是梦醒时分,而那追悔莫及的一声呼唤,那紧随她的身影,是否还能继续这梦……
  • 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神(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神(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从中部省份小城市来到一线城市大上海求学从打扮朴素的学生妹到时尚品位进阶的国际时尚杂志出版集团实习小助理土妞一不小心掉进了光鲜亮丽的时尚圈,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时尚圈潮男靓女以及奇葩妖孽当土妞遭遇时尚圈男模级男神当土妞撞上时尚圈富二代贵公子……菜鸟级小助理带你窥探被世人羡慕而又颇有神秘感的华丽时尚圈职场生活
  • 地狱第十八层医院

    地狱第十八层医院

    在这个世界,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是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经混为一体,如何走出这让人迷茫的世界......这个即将被鬼魂征服的世界,由谁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