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4300000021

第21章 张问陶论历代作家和作品(8)

元好问还是金代著名的史学家。金亡后,作为金朝元老,他以史事为己任,广泛搜集历史资料,以数百万字的《壬辰杂编》、《中州集》、《金源君臣言行录》等著述,保存金代文献和史实,成为研究金代文学、史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著作,后代学者修撰《金史》,多本其说。可以说,如果没有元好问,《金史》的内容将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张问陶论元遗山在金史的地位不可或缺,总结为“史难因我废”。遗山尝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尽心竭诚,关心国家兴亡、民生疾苦,政治声誉甚高。中年以后遭逢乱世,饱经忧患,将遗民之悲,故国之思,深寓在他的诗作之中。其丧乱诗继承了辽文学任情率真的传统,194以其诚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成为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遗山是历史上的大不幸者,他不仅命运多蹇,还得不到当世的理解,诗人直至卒前仍心有余悸地嘱其弟子立墓碑只题“诗人元好问之墓”195七字,不言其它。关于元好问的气节问题,也一直是后世聚讼纷纭的焦点。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代学者着力从文化角度为遗山辨白,认为元好问虽为崔立撰碑,但秉笔直书,没有歌功颂德,谈不上失节。上书耶律楚材,觐见忽必烈,保护人才,维护中原先进文化,这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应予以肯定。这一观点体现了当代学人名节观念的更新与进步196。难能可贵的是,近二百年前,张问陶已摆脱了封建名节观念,赞遗山“世乱能全节”。而对遗山未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价值,不敢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政治品德下一断语,寄予理解和同情,叹其“忠亦畏人知”。

张问陶论清代作家

张问陶论诗主创新,明诗存在复古与摹拟之弊,故于明诗人未评一人。有清一代,诗人甚多,仅《船山诗草》中直接或间接提到的清代诗人就逾八百,但张问陶惟取乾嘉诗坛的诗人与诗作而论197,且态度明确,褒贬分明。贬斥者有以学为诗、以考据为诗的翁方纲之流,以及规摹唐人、持“诗教论”的沈德潜之辈;赞誉者有袁枚、赵翼、孙星衍、吴锡麒、毕沅、王昶、法式善等诗坛前辈,还有门生崔旭等人198;有洪亮吉、陈登泰、戴敦元、朱文治、郑大漠等同年,也有诗友、画友王学浩、吴鼒与黄易,还有四川举人彭田桥、朱紫坊名儒郑大谟等地方名人。重点论述了和他情同手足的洪亮吉以及性灵派主将袁枚199。

妃红俪白太纷纷,伸纸如攻合格文。

我爱君诗无管束,忽然儿女忽风云。

(《题邵屿春(葆祺)诗后》诗草卷十)

(评邵葆祺)

王郎袖得神仙笔,幻出云山风雨疾。

雄奇淡远无不宜,肯学倪黄拘一律。

(《栈中怀王椒畦》诗草卷三)

南海之大不如天,作诗何至夸登仙。

王郎下笔真神解,画出君诗满沧海。

(《题王椒畦画亥白兄过海图》诗草卷八)

输我三人齐下笔,性情图画性情诗。

夜雨泠泠画五连,王郎泼墨便天然。

(《题武连听雨图王椒畦作》诗草卷十)

妙诗奇画空余子,生作仙灵那能死。

(《椒畦病起与莳塘亥白携酒就松筠庵贺之即以送行》诗草卷十)

(以上评王学浩)

癯鹤临风意欲仙,斯人清净出天然。

文章不藉登科重,自我知名已十年。

(《赠同年陈户部琴山(登泰)》诗草卷五)

(评陈登泰)

敝衣汙更雅,乐讬见天真。

诗名甘我让,酒过与君同。

(《赠戴金溪比部同年》诗草卷十五)

(评戴敦元)

一月不相见,新诗陡胜人。

奇篇能磊落,淡语亦丰神。

志定原生慧,才高恐更贫。

聪明君自足,珍重葆天真。

(《题姚伯昂诗》诗草卷十六)

(评姚元之)

点笔何须画鬼神,破空奇语在能真。房帷写韵有传人。

(《题王铁夫(芑孙)楞伽山人诗初集》诗草卷五)

(评王铁夫)

大声疑卷怒涛来,愈我头风一卷开。

直使天惊真快事,能遭人骂是奇才。

(《题孙渊如前辈雨粟楼诗》诗草卷五)

(评孙星衍)

世间裘马皆年少,潦倒如予更有卿。

妙句怪多湖海气,相看原未拟儒生。

(《题彭田桥诗后》诗草卷二)

(评彭田桥)

高文随手似飞文,用尽奇书用典坟。

酒兴狂时惟让我,诗情豪处不如君。

闲游古寺题红叶,醉拓晴窗画白云。

自恨无权主吟社,骚坛封汝上将军。

(《送山尊归全椒》诗草补遗卷四)

(评吴鼒)

气盖岩疆心磊落,诗包全史论纵横。

(《题邲阳明府郑青墅同年诗集》诗草卷十五)

(评郑大谟)

东南名士推前辈,辇毂词人拜下风。

离亭举酒故交稀,话旧还携老布衣。

望阙情怀原恋恋,怜才心事最依依。

(《花朝赴陶然亭公饯王述庵前辈归故里》诗草卷十一)

(评王昶)

秀语标神韵,新城一瓣香。

声名在王后,端为老渔洋。

(《答杨米人明府》诗草卷十三)

(评杨米人)

诗中开悟境,象外写仙心。

迦叶此时笑,羚羊何处寻。

(《黄小松(易)作诗龛图寄法梧门祭酒为题一律》诗草卷十三)

(评黄小松)

清朝文网森严,文人大多埋头考据或堆砌典故,以至情采浅薄,文辞平庸。至乾隆时代,沈德潜倡导以“温柔敦厚”为准则的“格调说”,翁方纲主张重学问、重义理的“肌理说”,从表面上看,一偏于宗唐,一偏于宗宋,其实在束缚个性上并无根本区别。张问陶不仅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荡涤有违诗道的各种不正诗风,还有意举出乾嘉诗坛许多抒写真情、诗风天真自然者进行品鉴。由于船山所论性情诗人甚多,限于篇幅,惟选具代表者以论,如邵葆祺、王学浩、陈登泰、戴敦元、姚元之、王芑孙等。

邵葆祺(生卒年不详),字寿民,号屿春,北京大兴人,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有《桥东诗草》。因排行第五,人惯以邵五称之,船山将其比之“长爪郎玉川子”200。邵五与船山、亥白兄弟交往密切,诗酒唱和频仍。白莲教起义烽火燃至遂宁,邵五曾作诗吊悼牺牲的起义军,亦忧亥白之安危,船山依韵和诗《闻遂宁兵警邵五作诗相吊并寄怀亥白成都依韵酬谢》。邵五诗风接近船山,几乎难分彼此。船山《赠邵五》诗曾云:“君诗似我诗,几不辨尔汝。”无论是儿女之情,还是风云际会,只要不是外在强加的理性羁缚,而是发诸性灵的天真之作,都是船山所赞赏的。邵五诗无定法,不墨守成规,全然是“无管束”的率性之作,深得船山喜爱,云:“我爱君诗无管束,忽然儿女忽风云”。

作为画家,船山对当时的画家与画作也多有品评。清代画家兼诗人者众多,故船山论画又往往兼而论诗。清代中期,诗画领域视形式如敝屣,动辄言舒胸中意气,画坛上崛起了“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一批画家。他们强调抒发性灵,形式也不拘一格,狂放怪异,极具性情。性灵画的画面简单,自得天机,在当时画坛独树一帜,富有新意,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在他们那里却有所削弱,王学浩等人倡导临摹救其弊。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后屡试不第。精画理,工书法,山水得王原祁正传,结构紧密,笔力苍劲。用墨能入绢素之骨,有霸悍之气。晚年又专用破毫,苍浑雄厚,脱尽窠臼,画风为之一变。王学浩亦能诗,光绪《昆山县志》载:时人比之李白、褚遂良,谓“白也诗无敌,褚公书绝伦。”著有《山南论画》、《易画轩诗录》、《灯窗杂记》、《毛诗说》、《翠碧山房稿》等。针对当时画坛性灵有余而传统技法不足之弊,王学浩《山南论画》有针对性地指出:“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但椒畦师法倪黄201,却非一味模仿,而是借鉴中又有创造,形成了或气苍骨劲、或随意点染的多样化的画风。故船山赞其“袖得神仙笔”,“雄奇淡远无不宜”。椒畦本不能诗,202与亥白相交后,在其影响下学习作诗。得亥白诗“语淡而味腴”203之真谛。椒畦诗语浅而意弥,是以船山又誉其“妙诗奇画”。王学浩为人恬澹旷适,绝意干禄,曾自序言:“年三十有八,一半性情以自见其身世。”204其诗一任性情而出,用墨也信手点染,生动传神,船山评其“性情图画性情诗”,又赞《武连听雨图》“泼墨便恬然”。

“天然”是一种浑然天成、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平淡”近乎天巧,属于“自然”的美学范畴,非一般人能及。船山推崇“天真”、“平淡”的艺术风格,认为“诗情画态总天成”205。其《莲花寺马器之宴上赠陈孝廉闻之若畴贵州人》诗云:“谩语谰言却近真,乱头粗服转丰神。”他也极力赞扬了天然之人、天真之作。

陈登泰(生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字子望,会稽人,著《拜石山房诗集》。《赠同年陈户部琴山(登泰)》曰:“癯鹤临风意欲仙,斯人清静出天然。文章不藉登科重,自我知名已十年。”言子望如瘦鹤临风,超然欲仙,以其脱尽世俗桎梏的自在状态,早富文名。

戴敦元(1773—1834),字金溪,浙江开化人,船山的亲家公。幼有异禀,十岁举神童,学政彭元瑞试以文,如老宿;面问经义,答如流。叹曰:“子异日必为国器!”年十五,举乡试。乾隆五十五年,成进士。历官道员、按察使、刑部主事,至刑部尚书。金溪“卒之日,笥无馀衣,囷无馀粟,庀其赀不及百金,廉洁盖性成云。”206善诗,有诗名,传诗数卷。《赠戴金溪比部同年》云:“敝衣汙更雅,乐讬见天真。诗名甘我让,酒过与君同。”张问陶赞扬他生活困窘,更见天真无邪之雅士情致。金溪诗歌成就不凡,乃至以“狂”得名的张船山也甘让诗名。

姚元之(1773—1852),字伯昂,号荐青、竹叶亭主,别号五不翁。安徽桐城人。船山庚申同年举人,嘉庆十年进士,历官河南学政,工部、刑部、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工书画。人们评其画风不染前人之法。有《竹叶亭杂诗稿》、《竹叶亭杂记》、《小红鹉馆集》等行世。姚元之继承了族翁姚鼐的诗文之法,以清丽之笔作淡语,略形貌而取神骨。张船山评云:“淡语亦丰神”。赞姚元之诗惟其精神内敛,全以淡语出之,亦具丰神远韵。检点姚元之诗作,船山是论可谓精当。姚元之有诗赞美千山207,他领悟了千山之灵性,用语极其简洁自然,却抓住了千山独特的群体英姿,道出了千山风光之秀丽、千峰之壮美,成为描写千山的绝唱。佛说“定能生慧”,所谓冰心不染尘,淡泊葆天真。船山认为“天真淡处能通慧”208,故寄语才气过人的姚元之一定要“珍重葆天真。”

王芑孙(1755—1817)清文学家、书法家。字念丰(一作沣),一字沤波,号惕甫,一号铁夫、云房,又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工书逼刘墉,不期而合。吴门自明季以来,书家用笔,皆以清秀俊逸见长,至芑孙,始以遒厚浑古矫之,遂为三百年所未有。有“吴中尊宿”之誉。善诗,琴歌酒赋,为时望所推。著《楞伽山房集》、《渊雅堂集》。

王芑孙生性简傲,厌恶权贵,不肯从谀,人以为狂。妻曹贞秀(1762—?),字墨琴,安徽休宁人,工诗善画。王曹夫妇与船山交密,二人曾书写船山《论文八首》、《西征曲》八首合为一卷,赠与船山。王芑孙与曹贞秀夫妻唱和,留下了不少感情真挚的房闱诗。乾隆五十六年元月,船山居京师,与诗友洪亮吉、王芑孙、朱文翰等酬唱之际,闲暇作《题王芑孙楞伽山人诗初集》,欣言赞道:“房帷写韵有传人”。众所周知,闺房之私有甚于画眉者,但在文学史上,除了民歌乐府诗抒情相对率真泼辣以外,大部分爱情诗比较讲究技巧的运用,在情感的表达上较为委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理学充斥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乾嘉诗坛,船山高扬性灵说个性解放的精神,在《春日忆内》诗中公开宣称:“房帏何必讳钟情”。他的爱情诗得性灵说之真谛,直写夫妻间的缠绵恩爱、情趣相投,反映了夫妻情深、伉俪之爱。《正始集》载船山夫妇“琴瑟谐和,得唱随之乐。”由于他的爱情诗有别于袁枚的泛情之作,包涵着人性真善美的崇高追求,在当时乃至今日仍广为流传。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张问陶主张无论是常语还是奇语,都要以表达诗人的真性情为标准。王芑孙为诗虽喜用奇语,但未失本真。船山赞曰:“破空奇语在能真”。

船山论诗重“气骨”奇高之作,故对孙星衍、吴鼒、彭田桥、郑大谟等人的诗歌予以好评。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季逑,号渊如,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榜眼,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方志学家。历官山东按察使、布政使。治经学,精诗文,与洪亮吉齐名,时称“孙洪”。晚年先后主讲于杭州诂经精舍、南京钟山书院等处。所著有《周易集解》、《尚书今古文注疏》、《孔子集语》、《续古文苑》、《问字堂文槁》、《孙渊如诗文集》等。孙渊如深究音训文字经史之学,阮元誉其为“本朝不可废之大家”。作为经学家的孙星衍亦精诗文,时文坛祭酒袁枚主持风雅,尝跋孙星衍诗云:“天下清才多,奇才少。读足下之诗,天下奇才也。”可见其文坛地位之显。孙星衍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而考明典章制度,对义理有颇具创获性之见,却遭到了理学家的责难。孙星衍坚持自我遭人骂,船山却赞其超越时人,乃“使天惊”之“奇才”,表现了船山张扬个性和强烈的独立意识。船山曾连日饮于孙星衍寓斋,故作诗奉赠,赞其“醉中奇气飞三雅”209。孙氏人有豪气,其“雨粟楼”诗裹挟着诗人的雄健之气,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船山赞其雄肆不馁,形容为疑似声卷怒涛而来。

吴鼒(1755―1821),清画家,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一作仰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一七九九)进士,官侍讲学士。以母老告归,主讲扬州书院。善书画,工诗文,亦擅楹对。著《夕蔡书屋集》,编有《国朝八家四六文钞》。山尊归全椒之日,船山赋诗赠别。云:“高文随手似飞文,用尽奇书用典坟”。船山反对以学为诗,但并不排斥学识在诗歌中的积极作用。山尊诗才天就,学识广博,船山赞其引经据典,高妙之文得来全不费功夫。吴鼒为人狂放,落拓不群,诗作中有的主张尽醉为乐,有的揭露世态炎凉。山尊诗情之豪放,船山愧不能及,云:“诗情豪处不如君。”所恨自己不能主盟诗坛,不然定封吴氏为“上将军”。足见船山对其歆羡之心。

彭田桥(生卒年不详),名蕙支,四川丹陵人,古文家彭端淑胞侄。嘉庆五年举人,工诗,著有《鹤梦轩诗集》。乾隆四十八年,船山全家困居湖北汉阳,彭田桥穷困潦倒,投奔在湖南为官的亲戚以谋事,行至汉阳与船山相识,成为莫逆之交,船山曾作《南台痛饮图》赠田桥。彭田桥为人豪爽仗义,诗中也充溢着纵横的侠义之气,故船山赞云:“妙句怪多湖海气”。

郑大谟(生卒年不详),字显孝,号青墅,闽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河南泌阳知县。朱紫坊名儒,林则徐岳父。所著《青墅读史诗》十卷。船山赞其《青墅读史诗》,以磊落公心,纵横论全史,气势盖山河。《题邲阳明府郑青墅同年诗集》诗云:“气盖岩疆心磊落,诗包全史论纵横。”

张问陶主张诗歌要“天真”、“自然”,但诗歌的境界并非滞着于物象的逼真描摹,而应该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那样,得其神而会其心,创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之象,即以“无迹”之境写“有迹”之象,这一点与王士禛的“神韵说”有一致之处。从中可见他吸收了“神韵”说的有益成分,将王士禛的“神韵”说的审美意境融入自己的诗歌理论,丰富了自己的性灵说。他在论黄易和杨米人诗歌创作时,便是借严沧浪以禅喻诗和王士禛的“神韵”说而评。

同类推荐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热门推荐
  • 血路沧茫

    血路沧茫

    人存于世,岂是天生就要被随意轻贱侮辱的,岂能不快意恩仇,奋起反抗?前途沧茫,恶人阻挡,那便踏平崎岖,杀出一条血路,斩尽一切魑魅魍魉!
  • 首富女儿

    首富女儿

    此情未必成追忆,只是当时真惘然啊!诚实勇敢游戏中曾有人问她。“喜欢跟什么类型的男人sex,理由是什么”她满面笑意,摇摇晃晃站起身,醉眼扫看众生,迷离中带着坚定,缓缓开口。“什么类型都可以啊,但是我都只睡一遍,再好的男的也别指望我陈樂悦睡他二回!”众人不禁唏嘘不已。霸气侧漏!而他也再一次把目光给了她。女主背景流弊,母亲是一代影后,父亲华人首富,看顶级名媛如何寻回年少时的爱人,是财大气出?还是至死靡它?
  • 杀手杨二喜

    杀手杨二喜

    仇要报,妻要寻。是非恩怨要理。佛挡杀佛,魔挡杀魔,管你神佛,我且杀之。虽然有了一个喜庆的名字,却不见得可以过得喜庆,且看的二喜成神路。
  • 力之王者

    力之王者

    一个受过基因改造的孤儿。一个性格懦弱受人欺负的公爵之子。二者合二为一,让我们看看一个猥琐的胖子,如何以力破巧以力破局,站在世界的顶峰。“封号石,不给老子出个新花样,老子打爆你。”胖子语
  • 杀手们的探险之旅

    杀手们的探险之旅

    一句话文案:退休了的杀手,干点什么好呢?
  • 长生岗

    长生岗

    五月之际的东夷大地,乍暖还寒,一场春雨过后,前几天还坐满枝头的桃花,就已经落了个七八成。天气好像转眼之间就又要回到深冬时节一样,刚刚还生机勃勃的枝头已是沧桑零落。再看这街头巷尾,更是不见几个行人。
  • 一世倾城:女帝谋天下

    一世倾城:女帝谋天下

    那一天,血流成河,火焰冲天,暗沉的天空被成了红色,她站在高山之巅,看着毁灭的国和攻城将士中的他,轰然倒下,从此不知人事。那一夜,她痴痴傻傻,褪去衣衫缠着他,做尽羞羞的事......一觉梦醒,她成了冰冷宫阙里的一个笑话......天真娇憨的长公主季梧桐,和来自国师府那天人之姿的明溪太傅,他们师徒恩断义绝,一场地动山摇的战争在不久后爆发......她忍辱负重,善心起而获暖情男子明止,一路生死相随......当她踏入故国宫阙,一剑入他腹,才发现情不灭......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魔神魂

    魔神魂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七情六欲!传天地本为三界!天界人界地界!天界已毁地界已灭……好吧……只是为了给妹妹一个幸福的世界,顺带一下拯救世界吧!
  • 独立电影人

    独立电影人

    拍电影一定要大场面、大卡司、大制作?当然不是,一部电影其实一把枪,一个女孩就够了!Cult片教父?小成本电影之王?其实只是个独立电影人。“集编、导、演于一身,大家都说你是天才,你怎么看?”“人是逼出来的啊,没钱也只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了。”--------其实,这是一本非主流电影推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