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2500000007

第7章 创新文化:诞生发展希望

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创新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创新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休戚相关。而培育创新文化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创新文化的基本要求

文化、企业文化与创新文化是密切关联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三个概念。关于文化、企业文化都已经有五花八门的界定了。而目前关于创新文化的提法还不多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创新”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变革原有的“范式”而求得“独特”的“新范式”的活动。这种“独特”是代表历史发展潮流的“独特”。创新不是渐进,而是不断地有所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创造,不断迅速地冲出“现存”的束缚,而达到“理想”的“存在”。

创新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有文化的意义。为此,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为核心,在社会经济、政治以及观念领域不断突破旧模式,以求变化日新的一种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或“样法”。从另一方面看,文化对于创新也有重大意义。我国著名学者金吾伦指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内涵。金吾伦从历史到现实,以西方科学中心的转移为例,充分说明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从16世纪到20世纪,科学的中心依次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大量的事实证明,文化对人类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意识形态与社会环境等的总和,其中蕴含着主体高度自觉的创造精神。创新文化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文化的内隐结构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构成,是文化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稳定的东西;文化的外显结构则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是文化内隐结构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一整套渗透于人类活动的外在形式以及思想深处的机制观念,简而言之即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创新文化本质上就是全社会共有的创新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的创新文化也属于文化范畴,它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以创新价值理念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有的学者把创新文化归结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或一个类型。比如文化学者余秋雨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内享型的文化。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希望企业内部员工能够像一个家庭一样,享受一个共同的规则,这个规则带有文化印象和生活习惯,这是内享型的文化,他们一般用董事长的语录,用名人名言的文章,把一些单位的好人好事组合在一起,编报纸、广播、杂志,这叫企业文化;第二种是发散型的文化。企业不管是为了商业营销也好,为了自己名声打造也好,或者为了有意识做一些文化的公益事业也好,可能会投资一些电视剧,可能会做文化上非常好的事情,让大家感觉到文化道义感,体会到企业很好的归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道义;第三种是创新文化。从内享型文化变成发散型文化已经进了一大步,发散型文化没有创新,只是搬用外国的规范还是不够,中国的文化要创新,古老民族的负担很重需要创新,所以,第三种文化——创新文化是要大力提倡的。

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样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两个方面。内在文化是观念层面的文化,它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信仰、精神、理性、价值、情感、心态、习惯等等。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文化中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是创新活动能否实现的主体因素。一种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有利于使人形成视野广阔的思想境界和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推动企业在博采众长和推陈出新中不断开拓进取。外在文化主要是制度层面的文化,它是指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机制、渠道、市场等等。外在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因为创新活动不仅是技术活动,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人群的社会活动。创新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对其创新力的发挥和创新活动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企业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决定了该企业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宽松的特点,有利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集聚和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发挥,因而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有密切联系,但是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创新文化是指与企业创新相关的文化支持,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文化基础、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而文化创新虽然也可以是为创新服务的文化建设,但是它更主要的还是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和新颖性问题。创新文化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为企业创新服务,要引导企业创新的发展,它与侧重形式变革的文化创新是有重要区别的。所以,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二)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十分注重创新,并不断倡导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积极创新,敢于进取,敢冒风险,创新思想已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并已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对创新文化的培育上。培育创新文化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电信公司沃达丰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创新面临一种喜忧参半的局面。该调查显示的可喜的一面是:在接受访谈的2000名员工中,28%的人表示,他们每周都会产生一个新主意。假设任意一年,每人的新主意中有3个可以派上用场,那么就有约2.7万个建设性意见在公司中流传。超过2/3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经理可能会听取新主意。这项调查还有其他惊人的发现:微型企业(雇员不超过5人的企业)员工每天产生一个新主意的可能性是250人以上企业的3倍;媒体和营销等行业,远比运输业、制造业、公用事业部门等其他领域更善于创新;与普遍看法截然相反的是,年龄超过55岁的员工最有可能表示,他们每天都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调查显示的悲观的一面是:该报告对雇主的创新意愿表示怀疑。超过半数的员工表示,公司并不鼓励他们提出新建议,而约有49%的人认为,他们所工作的组织甚至反对员工提出新主意。受访者还对“管理”创新的传统方式心存怀疑,这些方式主要是指建议提出机制、集体讨论会。1/4的受访者因此得出结论:新主意的最好去处就是将之锁在自己的脑海里。绝大多数受访者(79%)没有因思路创新得到过金钱上的奖励,60%的受访者没有因思路创新而获得公司专门安排的听取意见时间。该报告还发现,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对创新这个概念极为反感。约有18%的受访者(主要是非技能型体力劳动者、技能型体力劳动者以及办公室文员)表示,他们从未有过什么创新想法,这部分是由于他们将创新想法与烦扰、额外的工作量联系在了一起。6%的受访者甚至把创新等同于裁员。

沃达丰英国分公司企业营销主管马克·邦德表示:“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好主意无法落实。”英国设计委员会负责人乔治·考克斯说,在很多情况下创新是一种“难以捕获的灵光一闪”,其在本质上是难以界定的。考克斯代表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目前正领导着一项针对英国创新情况进行的调查。“不是每个想法都是好主意,也不是每个好主意都应该付诸实施”,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一套评估建议的程序,和一种对好主意终将得到实施的认识”。

我们有一次和广东的一些中小企业家座谈交流,也发现了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家首先对创新表示怀疑,还进行了反面假设,试图说明创新搞不好就会毁掉一个企业。还有些人态度淡漠,好像创新与他们没什么关系,只要盯住市场,产品有销路就够了,讨论创新似乎仅仅属于学者和专家的兴趣。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时间较短,企业家与学者的沟通还不够,对创新诉求的表达不充分。但是,建设企业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已经成为现时代的重要话题。认真做好这一点,无疑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针对如何培育这种创新文化,在一家名为“创新”的研究机构中担任首席执行官的阿敏·阿贾兰教授,提出了三个需要满足的条件:要为新主意的产生提供激励机制。“新主意文化”的目标与其他目标相冲突,其他的目标包括实现业绩标准化、满足股东需求、遵守法规等。激励手段(包括金钱奖励或对个人进行表扬)对于鼓励人们分享各自的主意至关重要。沃达丰的研究发现,在没有创新激励机制的公司中,有29%的员工从不提出任何新建议;而在有创新激励机制的公司中,这一比例只有8%。要确立一种收集和采纳好主意的途径。阿贾兰教授表示,要做到这一点,一种方法是拥有一套全公司通用的内部网。这样,新主意可以在特定时间里得到检视,并可在适当情况下提交到公司高层。如果该主意被判定为有价值,创新想法的提出者可参加落实该主意的项目小组。另外一种方法是编制一本实际上的“知识手册”,分不同章节解释本公司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要认识到人类无法提前“计划”创新。按照阿贾兰教授的说法,创新是“因不满现状而产生的偶然性爆发”。企业应该尽一切可能引导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应该说,阿贾兰教授的三条建议对我们是有启发性的。常言道:环境塑造人。创新思维也需要合适的成长环境,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是需要环境激励的,而且必须要明确,每个人都是有创造力的,人的潜能甚至可以终身不断地开发下去。企业员工的潜能发挥到什么程度,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创新文化的建构应该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盲目照抄照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否则,就谈不上创新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处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与此相对应,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同类推荐
  •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产品的多样性、同类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争着向客户抛“媚眼”,期待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宣告着客户至上的时代来临,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打一场围绕客户管理的仗。
  •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说什么?简言之:公司八卦。加点儿修饰:有深度的公司八卦。明星八卦太多了,有些八卦的幕后推手还是明星自己,这样的八卦缺乏诚意;著名企业家的八卦也不少,有的是抹了粉的励志小说,有的是道听途说张冠李戴的激情演绎,这样的八卦是口水消费,缺乏建设性。公司的八卦不同,一家公司的故事,不论是属下匍匐在地的马屁文化,还是揪出公司无间杀手,从高管辛苦而不叫座的个人形象塑造,到问题重重的二代接班,那些让企业家和高管们睡不着觉的事,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正在上演。
  • 公司黑带

    公司黑带

    领导=危险?对很多身居领导职位的人而言,领导岗位不是天堂,不是地狱,而是战场!本书作者在访问了数十位《财富》500强公司CEO的基础上,创造性地……
  • 审计理论与案例

    审计理论与案例

    本书由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专攻审计理论的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刘华编著,在结构、内容上力求创新,试图还审计以逻辑和语言见长的原貌。本书强调对审计理论的建立和运用,重视对审计学科发展状况的关注和思考;探索审计职业发展的历史规律,解剖国内的审计实务和国情,紧盯英美发达国家和国际业界的动向,直面和探讨审计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阐释常规的审计程序、规范,总结优秀的审计经验、技巧,传输最新的审计理念。本书是审计从业人员系统学习和掌握审计理论、透视审计职业和解剖审计案例的重要学习用书。
  •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1.实用性与有效性。本丛书力求实用,从书目选择到具体的培训内容,紧扣中国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培训效果,为管理者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案,快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2.系统性与工具性。本丛书紧扣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的九大方面,内容广泛,体系全面,同时集知识、技能、案例、工具于一体,可作为企业各项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自我提升的实用培训教材。3.资深实战专家编写。本丛书编委和作者不仅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有理论水平卓著的国内管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本丛书是一套拥有专业性、可操作性的管理经典。
热门推荐
  • 冥梦的虚空之旅

    冥梦的虚空之旅

    因一场意外,博丽冥梦从幻想乡进入了世界之外——虚空。为了回到幻想乡,她求助于虚空中的唯一种族——虚空虫族。从尔穿越在一个个虚空虫族掌管的世界。
  • 都曾来过

    都曾来过

    有颗地方,所有生命们都曾来过,但是又好似所有生命都忘记大家来过;有群人类,他们趟了好久才发现,地球上唯一跟自己这群怪人相匹职业——也只是那墨镜下的“特工”二字了,嗯对,属于大自然的一班特工,都在寻找,那颗都曾来过的地方------倘若我的心智永远不懂什么是作爱情,谢谢你一直紧紧牵住我的手,乌云在我们指间化成了彩虹,时光在你额吻间幻成了铭恒,今曾·永拥
  • 婚期过半

    婚期过半

    姚蔓被莫肆宠出了惰性。但她没忘记她心底藏着的秘密,本来这一切的恩宠,都该是姚萌的,会不会有一天,她失去她的爱人?
  • 珑玖魔妃:琉璃脆梦

    珑玖魔妃:琉璃脆梦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一朵琉璃脆花竟是精灵王的后代,掌管世间万物之灵,呼风唤雨,淡淡一笑,天下男子皆为她疯狂,可是一到这个缠人的大魔头是缘还是劫呢他,邪魅的筱王殿下,也是魔族指定的接班人,光一张脸就祸害千千万万的少女,简直是妖孽!一段奇缘即将开始。
  • 神武:番外

    神武:番外

    天遗世梦里几回轮愁一场空剑在手试问天下英雄谁争锋
  • 读寓言学做人

    读寓言学做人

    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个重要问题。每一个人的不同回答,可以彰显其不同的为人观念和处事方式。
  • 修仙风云史

    修仙风云史

    修炼的道路,回首物是人非。故人皆老去,而李毅长生不老。
  • 剌手神探:被遗弃的少女

    剌手神探:被遗弃的少女

    一个是被家族认为无用而被遗弃的少女,可是却拥有无人能比的敏锐判断能力;一个是前途光明被人称为警界最年轻的“剌手神探”,任何棘手的案件只要到了他的手上就没有不顺利解决的。因为一连串的离奇案件,将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 通天道途

    通天道途

    修仙如行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天修仙,不进则亡。修仙无坦途,大道通天,看我辈如何与天战、与地斗、与人争、平坎坷、渡劫难,踏出一道通天途。道友群:3453554(逍遥仙)
  • 赤子仙途

    赤子仙途

    他为报养育之恩,踏上了寻仙的道路。他为报养育之恩,解开了魔族封印。为救人,求遍天下人。为救人,祸害世间苍生。管他正邪如何评价,问心无愧逍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