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因为情感问题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这些最亲的人之间产生矛盾、发生争吵的事件已屡见不鲜。更有仅因情感处理不当就选择了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2010年7月30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一起学生跳楼事件,系情感原因导致;2012年11月27日,新疆一大学生和父母闹矛盾出走5年音讯全无;2012年12月21日,广州一大学生因父亲脾气暴躁与父亲起冲突夺刀杀父;2013年6月8日,南宁某高校一名大一女生因感情问题,在出租房内多次割腕自杀。这些事件都在警示着我们,情感管理已经是目前大学生无法回避而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情感管理,你应该从你身边最亲的亲人开始,从父母亲开始。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果子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大树,大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大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大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果子,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大树很伤心。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大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大树说:“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大树好快乐。从此,男孩又不来了。大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大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大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果子没了。”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大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大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或许,你们会被这个故事打动。但这不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吗?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在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但是,无论如何,父母永远都在那儿,倾其所有使你快乐。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对树很残酷,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待父母的方式。父母对儿女的爱,那是可以舍弃全部的,然而,作为儿女,却经常忽略了轻重。
苏州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后把门一摔,离家出走了。妈妈发动家里所有亲戚去找,都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了,小姑娘一个人在街头,走在江边,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走到一个大排档那里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地站在那里,老板端了一碗面条:“孩子啊,是不是跟家里吵架了?是不是饿了?吃了,赶快把这个吃了,吃完就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那小姑娘忽然扑通一下,就给那老板跪下了:“老板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我要感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以后,说:“孩子啊,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都不该给你吃啊!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条你能这样子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到大,吃了那么多辛苦,你怎么不感谢母亲啊?!”
我给你们算笔账,以父母现在都已经40岁来计算,按照现在发达城市的平均寿命80岁计算,大约还有40年的时间。按照每月回家2天计算(实际许多人每年平均才回去1~2次),2天×12个月=24天,576小时,减去睡觉的时间10小时/天×24天=240小时,每年实际陪伴父母的时间576小时-240小时=336小时。40年陪伴父母的时间336小时×40年=1344小时。对于大学生,父母日夜陪伴了你们18年,供养了你们20多年,而能回报他们的,却只是约1/20,甚至还远远不到。
爱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不爱父母的人,没人愿意跟你交朋友;一个不爱父母的人,没有人愿意跟你合作。如果一个人与父母亲都不讲感情,即便这个人成功了,那也没有什么任何意义。
如何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对于情感管理,首先要从你最亲的亲人开始。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谁学得最好呢?比尔·盖茨。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他怎么那么会赚钱时,他没有直接告诉记者答案,他是这么说的:“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等,唯独孝敬父母不可以等,因为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最可悲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你们要用慧眼去发现需求。那么,父母需要什么呢?无非两种:一个是物质上的需求;一个是精神上的需求。对于物质上的需求,现在许多父母不缺钱,不需要子女买食物、买衣服,甚至寄钱。而且,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往往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说维持父母的生活了。你满足不了父母物质上的需求,所以,你应尽力去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唯有沟通这个方式。
那么,如何通过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让父母放心、安心、开心?一个方法至关重要。我有一个学生,他跟着我十几年了。但是我看到他的短信就怕,那个叫做问候恐惧症。他短信向来就只有一句话:“老师您最近过得好不好?一定要注意身体!”十来年都保持联系是说明他的确有心。但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很难让人感觉到他的心意,所以才会见面就烦,从而导致问候恐惧症。很多孩子也常说很难跟父母沟通,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切入到那个正确的点。如果短信总是发要注意身体,那么等于是废话。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而天天围着父母亲不走,天天给他们洗脚,他们肯定也烦你。
如果你真的想要让关心你的人开心、安心、放心,那么你就会想到很多的沟通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汇报!不管多忙,每个礼拜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跟我们最亲的人汇报。无论是有什么喜悦的事情,有什么悲哀的事情,甚至有什么倒霉的事情,收获也好困难也罢,你都可以跟他们汇报。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每一个微小的提高,都会让他们心花怒放。
自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及压力。有一个小故事是说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公园漫步。妈妈突然问女儿:“宝贝,如果有一天只有我们两个人在一个大森林里,我们都很口渴,却没有水,只剩下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失望的神情顿时涌上妈妈年轻的脸庞,但她还是温柔地抚着女儿的小脸问:“为什么要两个都咬一口呢?”女儿仰起头,一脸天真地说:“因为这样我就能把最甜的那个苹果给妈妈吃了呀!”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的家长,你还会去问后面那句为什么吗?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学会倾听至关重要。在听父母讲话时,绝对不能认为跟父母熟就不以为然,必须要保持着目光接触,不能东张西望,更不能中途打断对方,那是对父母亲最起码的尊重。
你们还必须要学会理解父母,不对父母乱发脾气。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让他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但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减少了,因为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小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时,父亲就让他每当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等到最后男孩告诉他父亲,他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的时候,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指着那些围篱说:“你做得很好,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你发脾气时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留下的疤痕一样。”作为大学生,你们就跟那个小男孩一样,不开心的时候可能就会常常对身边最亲的人发脾气,因为你知道他们会包容你,但往往发脾气时说的话却永远都像钉子一样伤人,或许你是无心,但那伤口就像篱笆上的洞已经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别胡乱挥霍亲人给你的爱,因为这样对他们就是一种伤害。
学会汇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你自然就会把感情处理得很好。等你把自我,把身边,把最基本的情感都训练到位了,你就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你们身边的亲戚,去对待你们身边的同学。那样,你必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