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1200000014

第14章 少年时期的阅读印象

人一生要读很多书。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重点。青少年时期所读的书,对人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的童年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书店里没有经典童话,没有民间故事。记得母亲给我买的第一本读物,是彩色连环画《育婴堂里的斗争》,看得我噩梦连连。那个年代的出版物都带有火药味。家乡小镇的书店不大,读物数量有限。读一年级了,我写信给上海的大姑,要她给我寄来《红小兵画报》。这是那年代唯一的儿童读物,虽然只有区区几本,也带给我莫大的快乐。家里还有两本书,一本是陶承《我的一家》,我读了无数遍,欧阳立安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里激荡不已;还有一本是瞿秋白《多余的话》,那时候我读不懂。

大约三年级的时候,我父亲工厂的图书馆开放,我用父亲的借书证借书看。读过的书中,印象深刻的有科普读物《火山和地震》、《蛇岛的秘密》等。还有一本写渤海湾捕鱼的书,书名现在想不起了,书中写到钓带鱼,钓起一条,尾巴上咬着另一条,最多时钓起一串有四条带鱼。这个情节使我十分惊奇,以至于后来我遇到渔民,会反复提起这个细节以求佐证,但渔民们语焉不详,估计书中所描写的只是个案。那个年代仅有的几部儿童小说,如描写农村赤脚医生的《红雨》,描写农村少年成为体操冠军的《新来的小石柱》,描写洞穴探险的《三探红鱼洞》,以及《高玉宝》等。这些书尽管带有那个年代的烙印,但所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可爱,品格令人钦佩,加上情节曲折,情趣生动,均风靡一时,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这些书的封面,少年时代的记忆扑面而来,仿佛触手可及,十分亲切。

值得一提的还有浩然的《幼苗集》和《西沙儿女》。《幼苗集》是儿童短篇小说集,书中华北农村风情浓郁,一个个纯朴善良的孩子呼之欲出,语言清新质朴,散发出持久的文学魅力。《西沙儿女》分正气篇和奇志篇,合起来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用浪漫主义的激情描写奇异的南海风光,正面反映西沙海战,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相比《艳阳天》、《金光大道》,浩然的这两部小说很少被提起,在特殊年代里却有特殊的影响力。

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是电影《海霞》的小说原作,在当时传阅很广。小说描写了东海某海岛一群女渔民抓特务保卫家乡的故事,其中有个关于海鸥的民间传说,特别曲折特别悲惨,现在想起来仍印象深刻。《沸腾的群山》、《激战无名川》、《连心锁》、《春潮急》等小说,只记得书名不记得情节了。至于那本《虹南作战史》,只读了一点,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只得放弃。在阅读极其饥渴的年代,居然还有无法读完的书,可见这本帮派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拙劣、粗鄙。

历史终于翻过沉重的一页。那个年代过去了,不同班级的同学中,开始出现一些以前不敢公开拿出来的读物,如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以及《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等,还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战火中的青春》等红色经典小说。借这些书皮破损、纸张发黄的旧书,要排队等很久,一到手赶紧连夜看完,第二天送到下一位同学手中。迟来的童话故事,向我展现文学温情、奇趣、幽默的一面;红色小说,告诉我过去年代真实残酷的人生。隔壁班级有位同学家里订阅《人民文学》,我得知后,经常去他家借,去得太频,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但他总会满足我。在《人民文学》读到刘心武的《班主任》后,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文学进入了新时代,我的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通过这扇窗,我看到了更多更远的风景。

阅读面不断拓展,阅读量逐渐增加,在形成自己的阅读观点后,再回头看,发现少年时期读过的书已对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比较偏好主题深刻、关注现实人生、情感充沛的作品,而对武侠、言情、玄幻类则提不起兴趣,读得也极少。这样的阅读态度,显然与我少年时期的阅读经历有关。少年时期读过的书,甚至还影响到人生,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同类推荐
  • 天书悟语——纵横神学

    天书悟语——纵横神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天之正也,不可逆之,盛神法五龙,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谷雨诗二

    谷雨诗二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新揭“红楼”隐密

    新揭“红楼”隐密

    本书作者以《红楼梦》文本和史料为基础,以独特事件为切入点,将《红楼梦》文本中的“真事隐”难题视作“红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理、论证、揭示、破解了这一“猜想”,部分破译、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密码。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热门推荐
  • 多年总管熬成妃

    多年总管熬成妃

    为了姐姐成为秀女,我被爹娘送给一个老太监,成了他的“干儿子”抱着干爹大腿有肉吃,结果阴差阳错变成了小太监步步为营坐到了太监总管的位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皇上发现我是假的等等,皇上看我的眼神好像有点不一样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千骨之行仗江湖

    花千骨之行仗江湖

    千年的爱恋、终究抵不过、刹那间、说好的天长地久、竟也是玩笑、我愿放弃一切、伴你江湖逍遥、只愿你的会心一笑、我便足矣、哪怕受尽世间磨难、我也要与你厮守到老、就让我陪你江湖流浪、陪你追逐自由到海角、守护十方神器是我的责任、守护你、是我毕生最大的珍奇、江湖上的流言蜚语、都抵不过我对你的爱意、我陪你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我伴你朝朝暮暮,落日殆尽、也不消释、四海为家,江湖仗剑、画、骨、恋、——《花千骨之行仗江湖》
  • 贪婪人生

    贪婪人生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屌丝青年,重生回到了6年前,他要运用他独有的知识,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想要挑战这个社会。只是,在这个贪婪的世界里,需要克制无限欲望,努力奋斗,才能拉进与梦想的距离……
  • 从圆走到圈

    从圆走到圈

    兜兜转转,以为走到了终点,却发现不过站在当初的起点——一个圆的完美,一个圈的空洞,兜住了此生所有的叹息、遗憾,还有思念。流年辗转,岁月颠簸,碾压了过去,颠掉了将来。最后的最后,若是重逢,也不过叹一声:花自飘零,水自流。你孤守沧海,我独伴桑田,各自天涯,总容得下彼此安好。
  • 哭着过不如笑着活

    哭着过不如笑着活

    本书告诉读者:那些快乐地生活、整天拥有好心情的人,不如意的事情和遭受的磨难比别人少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笑对生活,并非生活中到处都是顺心的事,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快乐选择了笑,笑成了他们的生态度。他们快乐,只是因为他们想快乐,他们笑,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与其哭着过,不如笑着活。
  • 浮忘

    浮忘

    三年前一场意外,他脑部受到强烈撞击,不慎失去三年前所有记忆每当安睡时,梦中却出现模糊很熟悉的背影,他试图强制自己回忆,致使病情加重,最后决定回到最初的地方寻找最初的回忆不同的身份与一群女生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会发生什么呢?爱上了不该爱的女生后发生什么呢?当她与她同时站在他的面前,会选择梦中的她?还是新恋情的她?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 听说我们的相遇很浪漫

    听说我们的相遇很浪漫

    “林越,我201314!”“乐司沅,我201314!”多年之后林越每回想起当年他们婚礼上的誓词总会忍不住的大笑,因为这是乐司沅很少展现出来最蠢最二的一面。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赝品修仙

    赝品修仙

    被称之为赝品王的朱重八,其实拥有一种变态的复制异能,不管任何宝物只要到了朱重八的手中,都能够一变二,二变四,不过在复制一块名为造化玉蝶的宝物引起了整个世界的排斥,被送到一个修仙世界之中,在这个弱肉强食呼风唤雨的世界里,且看朱重八如何凭借复制异能,一步一步踏上金字塔最顶端的。留个群号187260554,有兴趣的可以一起交流下
  • 冥夜雪

    冥夜雪

    冥夜之下奈何绽放,你却不知何处。黄泉河畔,花开叶零。曼珠沙华,妖娆彼岸。三生碧落,你是我的永生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