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900000017

第17章 坦荡才能赢 (2)

有些董事内心很复杂:我们本来就是支持戴蒙的,正是考虑到你支持威尔,我们才支持威尔将戴蒙解雇的决定。

后悔是没有用的。

在戴蒙被要求辞职的前一段时间里,形势一度对戴蒙很有利。

但戴蒙不屑于利用这种形势。

在这个形势中,里德是个关键人物。

里德对戴蒙的能力很欣赏,多次向戴蒙示好,比如邀请戴蒙夫妇到他家中做客,或者邀请戴蒙和他一起去旅行。戴蒙考虑到:如果接受里德的邀请,威尔一定会不高兴。

威尔不希望看到他和里德走得亲近。他必须尊重威尔的感受。

戴蒙的冷淡态度使他错失了和里德缔结私人关系的机会。

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如果戴蒙和里德能够结成同盟,那么威尔在提出解雇戴蒙的建议时里德会答应吗?如果里德不答应,公司董事会就可能不同意,戴蒙就可能不会被要求辞职。

到那个时候,事情再进一步发展,结局会怎样,还真不好说。

甚至可能离开的是威尔。如果里德和戴蒙能够拧成一股绳的话。

如果真的出现让威尔不得不离开的局面,那就是威尔一生中最大的悲剧。

人不可能踏进两条同样的河流,威尔却死在同一个方式上。

彼得和吉姆结盟让他在美国运通公司总裁上黯然下台。戴蒙一旦和里德结盟,他也可能又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这就是戴蒙和彼得的差别。戴蒙不是彼得,他不屑于用这种方式赢得权力。

虽然被要求辞职,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坦荡的。

坦荡的人终究会赢。戴蒙后来在第一银行和摩根大通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戴蒙并不恨威尔。

聪明的人往往会自我反省,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揪住已经定型的结局不放。

戴蒙的自我反省从他的言谈中就能感受到。离职在家的他,常常会收到一些大学的演讲邀请。戴蒙很乐意将自己的商业见识、经历和人生感悟分享给还是一张白纸的大学生。

细心的人就能从他的演讲中体会到他的变化。

比如在讲到肯特伯爵。这是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里的一位主人公。他是一个忠臣,但因为挑战李尔王的权威而不幸被驱逐。听到这个故事,几乎所有人都会将其与戴蒙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威尔就是李尔王,而戴蒙就是那个肯特伯爵。

戴蒙说:其实肯特伯爵可以更注重策略一些,采取一些策略并不会影响他的诚实和正直。

说这句话的同时他肯定想到了自己。

如果他能在和威尔的关系处理上更加成熟和世故,讲究一些策略,也许他就不会离开。

但是时光不能倒流。

不记恨并不代表彼此的情意会继续存在。

在敌人和朋友之间,还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陌生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和你结仇,而是我们是陌生人。因为陌生,就是我站在你面前,或者你站在我面前,我们彼此都会置之不理。

戴蒙正试图将他和威尔的关系从朋友变为陌生人。

威尔很喜欢四季酒店的气氛。当年他从美国运通公司败走后曾一度情绪消沉,然而每当他踏进四季酒店享受到完美服务时就立即从消沉的情绪中走出来,立刻感受到自己的尊贵。所以他几乎将四季酒店当做他的第二办公室。如果没有外出,他一定会在四季酒店里用餐。

戴蒙对酒店没有特别的感情。因为威尔对四季酒店的偏爱,他甚至有意回避这家酒店。

既然已经不是朋友,最好不要相见。哪怕是偶遇,也最好杜绝发生。

但是有一个问题非戴蒙所能左右,那就是四季酒店在华尔街的地位。很多名流像威尔一样迷恋着四季酒店的氛围,这就决定着戴蒙如果和华尔街的名流交往,就不可能绕开四季酒店。

也就是说,他和威尔在这家酒店的偶遇从概率上说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确实如此。戴蒙和威尔,这对华尔街上最著名的冤家对头,在四季酒店的走廊上不止碰到过三次。显然,他们对对方的身影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两人都尽力装作无动于衷。

一声不吭地相互从身边走过去。

就连他们随行的人都已经做好了他们彼此握手或者问候的准备,但剧情不是这样的。

一阵风过去,对方的身影从眼前飘过。大家都能真正感受到:怨气是能够随身携带的。

几乎每一个华尔街人都知道:戴蒙和威尔已经形同陌路。

连仇人都算不上。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说不定还要拔刀相向。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将威尔当做陌生人,这是戴蒙聆听了自己情感上的真实声音。

是否正确,必须经过理性的判断。而理性的判断和情感无关。

和利益有关。

什么才是戴蒙必须考虑的利益?

其实戴蒙从离职后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就连相关的问题都没有考虑过。

他考虑的都是感性的问题。

比如,在被要求辞职后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考虑的是如何向自己的女儿解释自己明天不用去上班的原因;又如,他该如何告诉听他演讲的大学生该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安德鲁?皮尔逊提醒戴蒙:在处理与威尔的关系上,你必须想到未来。

安德鲁?皮尔逊是百胜集团的董事会主席。

这句话让戴蒙有所醒悟。

什么是未来?

显然是指戴蒙的下一次工作机会。

尽管他并不急着出去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将来一定要出去工作的。

才刚刚四十三岁,离退休还早着呢。

戴蒙突然觉得自己在和威尔的关系上需要处理得更成熟一些。

他曾对自己在威尔身边工作时期的处世方法有所反省,但却忽略了当下的问题。

如何做才是成熟的做法呢?或者说,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呢?

前途成为戴蒙在处理重大事情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他和威尔的夙怨在华尔街尽人皆知,如何处理与威尔的关系,显然是重大事件。

因为几乎所有的华尔街人都在盯着他或者威尔的举动。

有几类角色一定会影响到戴蒙的下一次工作机会:华尔街精英、普通投资人,同时他本人的形象也很重要。

戴蒙要想觅得一个绝佳的工作机会,他就必须处理好和这几类角色的关系。

这是摆在戴蒙面前的一个局。

事情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延续目前的状态,他和威尔继续形同陌路;二是他或者威尔有一方开始打破寒冰,化干戈为玉帛,将已经冰冷的关系慢慢融化。

这两种分别会产生哪种结果?

按照前者。如果他和威尔的关系水火不容,自然会将华尔街精英分为两派,和威尔私交甚好的那部分人自然不会增加对戴蒙的好感,戴蒙会输掉这一分。好事的媒体会捕风捉影寻找他和威尔之间的动态,普通投资者会从媒体的报道中不断加深戴蒙是一个记仇者的形象。他在普通投资者群体中的号召力就会降低。这势必会影响新东家对他的评价。他又输掉一分。

更为重要的是,他本人始终会以一个失意、记仇的形象出现在华尔街人的脑海中。

这才是最致命的。这种形象的人往往会被认为心智不成熟、不够职业,从而不被重用。

也就是说,与威尔形同陌路,是一个愚蠢的做法。

那要怎么做呢?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

如果他们能够像以前那样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华尔街精英群体中无论是威尔的圈子,或者戴蒙的圈子,大家都能坐在一起把酒言欢。而媒体自然会为他们二人的和好欢呼。大家在谈起戴蒙时,一定会在商界精英前加上这样的形容:一个具有成熟的处世艺术的金融天才。

也就是说,他和威尔两人当中只要一人主动打破寒冰,戴蒙所担心的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威尔不可能主动示好。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帝国——花旗集团的老大,在处理与戴蒙的关系这件事上,他已经无欲无求,他没必要为了解除这件事对戴蒙的负面影响而委屈自己。

华尔街一直在争议:自己将戴蒙解雇也许是个错误。如果自己主动示好,就等于间接承认了这个争议也许是正确的。这不符合威尔的形象,他一贯是强硬而又自信的。

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因素:自己曾被比作是戴蒙的父亲。哪有父亲主动向儿子示好的?

主动破冰的难题就落在戴蒙的肩膀上。

从情感上说,他并不想破冰。

但是理智告诉他,要想以后继续在华尔街上混,就必须迈出这一步。

安德鲁?皮尔逊鼓励他:主动给威尔打个电话吧。一个电话就能击退乌云。

真的是这样吗?威尔是怎么想的?

戴蒙给威尔的办公室打电话,留下口信:我是戴蒙。

接电话的是威尔的助理。

戴蒙的这个电话很有智慧。

如果威尔不想答理戴蒙,他就可以将戴蒙的来电当做没有发生过。

如果他想缓和与戴蒙之间的紧张气氛,他就可以给戴蒙回话。

主动权在威尔手里。戴蒙给了威尔足够的面子,就看威尔怎么处理。

无论威尔怎么处理,戴蒙都能成为赢家。

如果威尔回话,他就能达到和威尔缓和关系的目的。这正是打这个电话的原始愿望。

如果威尔不回电,他同样会有所收获: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对整个华尔街说,是威尔不愿意和解。记仇的人是威尔,而不是他戴蒙。

也就是说,威尔必须会回电。如果他不想背负记仇者这个形象的话。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在戴蒙挂上电话后不久,威尔就将电话打了进来。

我是威尔。电话那头传来熟悉了十几年的声音。

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开始。戴蒙开门见山地说。

好吧。威尔的回答没有丝毫的迟疑。

他们约在四季酒店共进午餐。

同类推荐
  • 伟大导师——列宁

    伟大导师——列宁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卢梭

    卢梭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正能量

    正能量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时代的浮躁心态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生活满怀恐惧,不做愤青,来做一个积极的人,散发正能量。
  • 武转万帝

    武转万帝

    我笑,苍生笑!我怒,苍生怒!少年召唤废物宠魂,却又因为血灵液觉醒另一个逆天宠魂,再次开始修行武道。少年终归武转万帝!万帝,被他踩在脚下!
  • 蜜尧甜甜咖啡屋

    蜜尧甜甜咖啡屋

    一个不小心,和一个阔少爷相撞了,还那么的帅,要不要这么不要脸吶?
  • 有三剑

    有三剑

    一剑在手,天下我有。如果有三把剑呢。有人问你为什么总是背着三把剑,他答“打架的时候总会坏,总不能打着打着喊暂停再去找一把剑吧,所以就带两把备用咯”。
  • 边伯贤生命中最耀眼的星星

    边伯贤生命中最耀眼的星星

    北京市的上方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空气中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霾,似乎在像北京国际机场即将离家乡而去的女孩车尹汐挥手告别。车家在北京怎么说也是有名气的。只需车黎楠(尹汐父亲)的小手指稍稍一勾,就足以让车尹汐在韩国以转校生身份就读韩国首尔大学,可她那个女儿却总要靠自己……女主来到韩国,会和伯贤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邵氏闻见后录

    邵氏闻见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去西线

    我们去西线

    本小说为短篇小说,发于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所有历史背景均为网络资料可查询,主要人物为虚构,历史路线绝无任何虚假崩塌。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盟国官兵及平民致以崇高的敬意,祈求世界和平。
  • 我的娘子是机器人

    我的娘子是机器人

    她是来自地球的一缕孤魂,灵魂即将破消散时遇见了来自外太空文明的超级智能机器人女神1号,阴差阳错,她进入了原本在时光穿梭中的机器人体内,还因为她的介入,造成了机器人体内系统的紊乱,意外来到了另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世界,龙渊大陆。这个世界还不错,只是……她却不得不面临降临异界后的最大问题:能源危机!她需要高级能源晶石来补充机器人身体的能量,否则,她随时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新人新书各种求~
  • 天下之悬空鬼王

    天下之悬空鬼王

    一个玄幻世界的大门派的少爷,就万千宠爱于一身,万千高级功法资源任他选择,却因为选择了一部不知道来自哪个世界的功法练习而离奇身亡。但幸运的事,带着自己得记忆重生到一个武侠世界平凡少年身上。于是这位少年带着仇恨坚毅成长,成为这个武侠世界令人闻风丧胆的悬空鬼王。。。。
  • 梦公司

    梦公司

    你还在整天无所事事做白日梦吗?你还在为如何生活而挣扎求生么?你还为了找不到生活快乐而苦恼么?你想重新开始你的生活么?来梦公司吧!我们能给你你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