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900000033

第33章 戴蒙是失败者吗? (1)

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未出几个月,戴蒙就让所有人都觉得收购贝尔斯登是一个多么明智的决定。

收购贝尔斯登对摩根大通意味着什么?如果从业务上来说,似乎不太明朗。

毕竟这是一家有着诸多麻烦的公司。

但是这次收购充分显示了摩根大通的优越性和戴蒙的气势。

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

就像是一个讨饭的乞丐来到富人家门口、闻着里面飘出来的肉味一样,以花旗集团为首的其他金融机构看着摩根大通轻而易举地扩大了地盘,眼睛里应该充满羡慕。

但也只能是羡慕,他们已经自身难保。

而在半年之后,花旗集团在两次政府的救济之下才得以活命。

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时候,花旗集团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潘迪特正在忙于出售和裁员,以降低银行的运行成本压力。一个在买,一个在抛,谁有实力自然在顷刻之间分出了高下。

然而戴蒙似乎并不计较和花旗集团的比较。

在交易协议达成一致意见几个星期后,戴蒙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组织的听证会上,坦诚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个人目的,一切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贝尔斯登就会倒闭,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老大的气势尽显无遗。

帮助有难的小弟,挽救整个行业,这向来是老大的做法和风范。

戴蒙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有足够的底气来鄙视那些眼红的人。

请你们闭嘴,如果我不来帮助你们,你们也许就是下一个贝尔斯登。

这话也是说给花旗集团听的。

数字并不代表风险。

为国家利益而战,这是戴蒙自己的想法。摩根大通的股东对交易关心的重点并不在这里。

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这次收购对于摩根大通股东的权益而言是好是坏。

如果我们单纯地听着戴蒙的生意,我们一定能够为戴蒙救国的高尚行为所折服。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次收购放在商业环境里去考虑,就必须得出一个结论:收购一定对摩根大通有利。

这是最基本的规则。没有人赔本赚吆喝。

自从被财政部和美联储要求出手救助贝尔斯登时起,谨慎就成了戴蒙的口头禅。正是源自这一点,他才不断地将贝尔斯登的报价压低。除此自外,他还把美联储捆绑进来。美联储为这次收购提供了290亿美元的安全保障金,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摩根大通在收购交易中的风险。

摩根大通在这次收购中受益是肯定的。

在收购交易完成几个月后的一次采访中,戴蒙坦诚地承认了这一点。

他显然是从交易开始的那一刻就知道摩根大通该如何从交易中受益。

在2008年5月举行的摩根大通董事会年会上,戴蒙就曾呼吁董事会要以一年或者两年的年限来评价这次收购。因为这是一次高风险的、艰苦的任务,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彻底完成。

董事会确信摩根大通依然处在最佳投资模式上:不仅完全披露信息,而且始终将风险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并且任何决策都是极其透明和合理的。这让董事会没必要担心这次交易决策。

正是大家对戴蒙如此信任,才没人在年会上表示反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账本。贝尔斯登虽然眼前如烫手山芋,但它作为华尔街上的第五大投资银行,其股票价格曾在2007年1月创下了173美元的纪录。现在戴蒙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买入,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他们甚至开玩笑地认为赔钱要比赚钱困难得多。

所以他们对戴蒙的交易决策没有丝毫的反对。

虽然10美元一股的交易价格比当初的两美元一股的价格高出不少,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戴蒙为了实现促成交易而不得不进行的调价。这都可以理解。

何况戴蒙已经宣布将贝尔斯登的风险降低了50%。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做到这一步,真是太神奇了。

戴蒙,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如果你能触摸到戴蒙的工作风格的话,就应该像是触摸到一把锋利的剪刀。

果断而富有成效。

尽管最终的合并要等到6月份才彻底完成,但在戴蒙和施瓦茨达成一致意见后不久,戴蒙就立即命人铺设一条光缆将摩根大通的总部和贝尔斯登的总部连接起来。

离得近的好处体现出来了。

尽管两家还是独立的金融机构,摩根大通不能直接决定贝尔斯登的业务,但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必要的建议。这能让戴蒙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贝尔斯登的各种动态。

这是戴蒙为降低贝尔斯登的风险所迈出的第一步。硬件弄好之后,戴蒙开始第二步计划:裁员。

裁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很多企业在关键时刻不得不为之。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如果管理者不敢进行裁员,任何成本削减计划都是一纸空谈。裁员是必须进行的事情。

尤其是看不见的风险氤氲在周围的时候。

被裁掉的人比管理者更痛苦。物质上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也许他昨天还在计划如何利用今年的薪水购买一辆性能出众的汽车,然而一张解雇通知书让他必须收回这个美梦。

更痛苦的是精神。很多人每天忙于工作,突然失去工作,就会很不适应。

戴蒙对这样的经历印象深刻。当他被威尔毫无征兆地解雇后,第二天一大早醒来他突然不知道自己今天该干什么。这种感觉曾一度让他感到难以忍受。

因此戴蒙相信贝尔斯登这些被裁掉的人中一定有人会产生和自己一样的感受。

为了避免他们痛苦,举着屠刀的戴蒙还出人意料地做了另外一个举动:为这些被裁掉的人找新东家。

按照戴蒙的风险控制计划,在贝尔斯登14000名员工中将会有一半的员工被裁掉。为了解决好这7000人的工作,戴蒙和他的团队不辞辛苦地同超过1000家的公司建立联系。

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这些公司能够将他们裁掉的人吸收进去。

很多人因为戴蒙的推荐而找到新工作。他们对戴蒙充满感谢。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冷酷的戴蒙人性化的一面。

戴蒙针对贝尔斯登采取的第三项措施是重新为业务划分边界,尤其是以低风险为首要原则。这项工作主要由来自于摩根大通的人来完成,参与进来的很多人都是跟随戴蒙的得力干将。通过这项工作能够使贝尔斯登的人员知道哪些业务可以增加资源,哪些需要撤退。

这是着眼于未来。在以往的经营中,那些管理者按照曾经的那些规定进行经营,无论留下的风险有多大都已经属于过去。戴蒙需要避免因为今天或者未来的行为而使公司继续承担风险。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

除了严控业务之外,戴蒙还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储备金。这是他的一贯做法。

在逐渐进入冬天的时候,必须准备足够多的柴火才能享受到烤火带来的温暖。

经济增长已经减速,美国经济很有可能进入衰退,这可能激发更为严重的信贷危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增加银行的风险储备金,以应对未知的风险。

当你把干粮准备得足够多的时候,雪花砸在饥寒的人身上会很硬,而落在你身上时却是风景。

这就是当戴蒙在年会上说贝尔斯登的风险已经被消除了一半而引起股东欢动的原因。

戴蒙,有你在,风险就会躲得远远的。

危难中有拯救者。

真正的宝贝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更加具有价值。

就像是陈年的酒。

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时候,除了戴蒙、盖特纳、鲍尔森、伯南克,没有几个人能够将这次收购和整个大形势联系在一起,甚至还有人将戴蒙比作趁火打劫的强盗。

这的确不能怪他们。尽管当时次贷危机已经很严重,但自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始终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缺乏远见的他们不会认识到次贷危机会有多严重。

何况美联储为这次交易提供了290亿美元的安全保障金,以及每股10美元的跳楼价,让他们充分觉得戴蒙捡了个大便宜。他们应该有眼热以及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情。

戴蒙懒得理这些。

捡到便宜是肯定的,戴蒙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需要提醒这些旁观者的是,贝尔斯登内部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如果没有拆弹水平,就别想靠近。

而戴蒙就是认为自己具有极高的拆弹水平。虽然他知道贝尔斯登的风险很大,但他相信自己能够将风险降低到合理的水平。纵观整个华尔街,他自信只有他自己能做到。

也只有摩根大通有这个实力。

即便是将来贝尔斯登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藏,在目前情况下这个机会也只有摩根大通能够把握住。道理很简单,在整个华尔街上,只有摩根大通最有钱。

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戴蒙在次贷危机面前的远见和英明。

并且整个华尔街一定会因为这次收购而感谢摩根大通。

戴蒙确信这一点。

戴蒙的良苦用心在几个月之后才被人们充分地理解。

在收购之后的几个月内,华尔街上每天都在发生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全美最重要的两大房地产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因为不堪损失而被政府接管,美林证券被出售,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股市上流尽最后一滴血液后申请破产保护,美国国际集团AIG在政府的注资下苟延残喘在死亡边缘,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为满足存款的流动性不得不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联银行的巨额亏损引发了整个银行业对其争夺的混乱内战。

衰败的景象每天都剧烈地发生。

这些境况像是华尔街这个全世界最受尊敬的金融中心即将整体破产的哀歌。

在这里面的人每天都被这些哀歌缠绕,心烦意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改观。

这个时候人们才认识到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公心。

戴蒙的话犹在耳边。

他说:如果放任贝尔斯登破产,那么对整个华尔街造成的损失可能是100亿、1000亿,甚至是不可估量。

同类推荐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哥伦布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1451-1506),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哥伦布1451年8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从权臣的传奇经历,到鲜为人知的谋臣秘闻,从英雄名士的历史踪影,到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从政治权谋到扑朔迷离的历史迷局……呈献了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和历史玄机,你会突然发现历史的真相不忍细读。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热门推荐
  • 纹路

    纹路

    “你我生活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一个梦境,我愿与你相约,十八岁那年,你可穿越界壁,来此找我,带我到你的世界陪你体验红尘,穿越人海”
  • 变身穿越超级兑换

    变身穿越超级兑换

    其实这就是一宅男GAMEOVER之后遇到了一只神,然后变身穿越的故事,并且附带了一个超级兑换系统。之后在异界大陆愉快的冒险故事(其实就一小白文)
  • 中国特种兵之火线对阵

    中国特种兵之火线对阵

    我曾经是一名战士,我喜欢用战士这个名称,因为是我的战友的牺牲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战士。我只忠诚于我的团队,忠诚于我的国家。不管任何国家,任何名族,威胁到我的国家,我将用我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我的国家的尊严。
  • 战天之神

    战天之神

    一个少年究竟如何登上战神宝座.................
  • 一代武神转世

    一代武神转世

    懂不懂运气,啥叫运气。都懂点啥!莫天一也就主角走个路都能捡到传承。第一不要笑名字第二不要笑简介第三不要笑内容如果你笑了,就证明我写的不错。
  • 海贼王之雷神雷伊

    海贼王之雷神雷伊

    一名穷屌丝却被神赋予了一个任务:只有把海贼王统一才可以回来。看他用雷神雷伊的身体来统一
  •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废材逆袭绝宠溺爱

    一朝穿越,她整个世界听了都颤抖的一个天才,竟穿越成一个废材,爹不疼,娘不爱,整天被人欺辱,呵!人若欺我,我犯她全家,全部都让开了,她要一个个的算!“娘子,人家要买糖糖。”她宠溺望向那里。没有倾城之貌,没有权利,没有势力,一个傻王爷,却让她莫名的宠上瘾。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
  • As You Like It

    As You Like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专属童话

    TFBOYS之专属童话

    他是舞台上耀眼夺目,像黑夜里璀璨的星光却又独自占领了整个夜幕的一道光亮。他是似乎永远都面带微笑,笑容灿烂得足以感染人心同时又温暖明媚的一束阳光。他是默不作声的把整个世界尽收眼底,敛尽光华,从不主动聚焦闪耀的一抹暗芒。……系统君,你直接点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的名字就好了,文艺那么久,不就是想说小三只吗?还有……游戏里那或暗黑或腹黑或鬼畜的设定是谁弄的?你说出来,我保证不让四叶草打死你!!
  • 逆世再修

    逆世再修

    他突破失败,转生成一个普通家族族长的儿子,自己竟然不能修炼,后来竟找回自己前身的修为,从此可以修炼,而且年仅7岁实力竟超过家族的老妖怪,但他很低调,世人皆不知他之厉害,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