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8300000013

第13章 给人生梦想插上坚强翅膀

45 让梦想与卢沟晓月一路相伴

为写这本书,我几次来到了卢沟桥,寻觅郭景兴当年行走的足迹,感受一位革命老人矢志不移的情怀。我来到卢沟桥畔,站在宛平城下,每次都会有做梦的感觉。也难怪,卢沟桥原本就是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故而引无数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皇帝老子至此驻足。相传金章宗完颜璟很推崇卢沟桥畔明月西沉,水光幽幽,桥白如玉的良辰美景。故而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有人注解说:“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

卢沟桥以卢沟河而得名,卢沟河上游是发源于山西朔县雷山的桑干河。史称卢沟河一路流淌,放荡不羁,经常泛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朝廷为了镇得住这条河,就起了个吉利的名字“永定河”。至于桥名为何未改,想必也是沾了皇帝喜欢的光了。

乾隆皇帝多次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之后,乾隆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写了金朝皇帝原创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立汉白玉碑于桥东碑亭内。

我在想,“卢沟晓月”千古流传,足见卢沟桥之美。元代有《卢沟运筏图》,将当年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的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的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留宿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一首卢沟诗将其跃然笔下:“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卢沟桥以其巧夺天工的造桥绝唱享誉天下。“卢沟晓月”的唯美画面也激发了后人无尽遐思。但是卢沟桥所有的风花雪月记忆,都定格在1937年7月7日那一天。文人墨客之前所有的浪漫诗情都让一场惨烈的战争所击碎。日寇的铁蹄彻底踏破了国人酣睡的梦乡。著名作家许地山《忆卢沟桥》里说:“中国人是擅于修造石桥的,在建筑上只有桥与塔可以保留得较为长久。中国的大石桥每能使人叹为鬼役神工,卢沟桥的伟大与那有名的泉州洛阳桥和漳州虎渡桥有点不同。论工程,它没有这两道桥的宏伟,然而在史迹上,它是多次系着民族安危。纵使你把桥拆掉,卢沟桥的神影是永不会被中国人忘记的。这个在‘七七’事件发生以后,更使人觉得是如此。当时我只想着日军许会从古北口入北平,由北平越过这道名桥侵入中原,决想不到火头就会在我那时所站的地方发出来。”

我在卢沟桥头徘徊,寻找着当年战火的遗迹,望柱上日军的弹痕犹依稀可见。我在想,当年这些姿态各异,静卧在桥栏上的石雕小狮子是如何面对枪林弹雨的?它们也不会想到在矗立在八百年后,还会有强盗闯入人家的家门,肆意玩火?世人皆知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桥头的宛平城,而卢沟桥是中国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地方,从此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拉开帷幕。因而卢沟桥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应知道,都该了解的“桥”,不过分吧?

郭景兴告诉我,他熟悉卢沟桥的大小石狮子,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他说得清桥上石狮子的年代和特征。卢沟桥望柱上有大石狮二百八十一个,小石狮二百一十一个,桥上现有石狮共四百九十二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一只。桥两头有华表各一对,华表顶部石兽各一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当时合起来有石狮四百九十六个,听说如今又有所增加共有五百零一个。这其中有金代石狮一个,元、明两代石狮九十多组,清代石狮一百二十六组。一朝天子一朝臣。金代石狮身体瘦长,面窄腿粗;清代石狮满头卷毛高扬,挺胸张嘴,胸前有一条宽带;民国时期的石狮材质较杂,石料有暗红色。青灰色多种,做工相对粗糙。说到石狮子还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而,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是有道理的。

46 一段城墙也见证过一段苦难

“我刚来北平时,跑上卢沟桥,第一眼就给那些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吸引住了,我感到我像是在做梦。”郭景兴停了一下说,“卢沟桥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卢沟桥给我的不光是它的神奇,而是它的历史,尤其是那段中华民族奋起的历史。当时我的梦并不清晰,只是梦想有一天能像抗日志士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梦越来越清晰了。我清楚,我并非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能创造历史,但我有一颗中国人的良心,我可以见证历史。我不想让人们淡忘那段屈辱的历史,即使‘文革’期间也未曾中断我的梦想,因为我不想让后代人缺失那段日益模糊的历史记忆,我梦想在有生之年,做一个见证历史的‘守桥翁’。”

我当时为郭老的那番话感动了,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当我真正站在卢沟桥上,我理解了他这番话的真切含义。当年笼罩在战火之中的卢沟桥和宛平县城,如今已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卢沟桥与宛平城相邻相伴,像双翼一样给梦想插上了坚强的翅膀。宛平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南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听郭老说,不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侧面还要建一座规模很大的台湾馆。而这一切都与郭景兴的名字相连的。为此,他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为之奋斗了许多年。从1979年他担任卢沟桥文保所那一天起,郭景兴三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让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郭老的家中,我看到了一封充满情真意切的来信,这是六年前,原宛平县政府秘书洪大中的外孙女刘颖从南京发给郭老夫妇的信。信中说:“从母亲那儿读了您二老寄过来的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录,里面有详细介绍我姥爷的篇幅。我将这部分细细翻看了一遍对姥爷的革命经历,他从小到大的的生活经历有了全面的了解。真的很感谢您们不辞劳苦地收集历史资料,并将其编成此书,使后辈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七月七日那天,我穿着毕业刚发的硕士服,在姥爷的墓前给姥爷鞠躬至哀时,一想到姥爷生前的音容笑貌,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姥姥也拄着拐杖,站在墓前哽咽着和姥爷说话,那情景很是令人感动……如今我多么希望能够再见到姥爷一面,希望能够握着他的手陪他走一段路啊!虽然这样的机会不可能再有,但是能够读着您的字句,就仿佛感受着那段历史,感受着姥爷的经历,仿佛我也走了姥爷所走过的路,晚辈亦不胜感激!”

那是1983年8月18日,郭景兴率领“七七事变”资料征集组一行四人结束了在河南固始县的采访,经由合肥乘火车去了南京,采访到了七七事变的亲历者洪大中先生。当他们抵达南京时,已是晚上十点钟了,可是洪大中先生在坐在家中静候着他们的到来。

郭景兴眼中的洪大中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身材较高,瘦瘦的,前额已经脱顶,而深陷的两眼却炯炯有神,腰板挺直,走起路来十分矫健。1937年七七事变时,洪大中只是宛平县政府的一个普通县吏,他回忆起当时抗战的情况,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即使人振奋亦使人泪下。他对郭景兴说:“当时同我并肩战斗的老战友王冷斋,吉星文,苏桂青,孙培武等已先后作古,唯我尚残留人间。我一定将当时的战斗情况,我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你们,我所有保存的资料一定全部奉献。”

47 不让抗日志士流血再流泪

“回到北京后,洪大中同志给我们陆续寄来了许多珍贵资料,以及他与老长官、老战友往来的信件,为我们编写那本书提供许多他亲身经历鲜为人知的翔实资料。”郭景兴说,“自1983年,我与洪大中结识后,直到他2005年逝世二十余年,有过多次交往,书信来往十分频繁,事无巨细他均来信告知。我们遂成莫逆之交。我从他的一生经历中,有许多令我感叹,佩服的思想和行动,堪称为人楷模。我认为应该记下这些往事以诫后人,并寄托哀思。”

那次,郭景兴给我讲述了洪大中在“七七事变”前后所亲历的史实,来还原那段历史的真实:洪大中当时担任宛平县长王冷斋的秘书,曾随王县长一道亲赴日本特务机关的“鸿门宴”。去之前,他和王冷斋等人都报着宁死也绝不出卖祖国一寸土地的决心。他还在临行前给《北平实报》记者童小鹏写信,告诉他赴宴如果出了问题,新闻界可立即揭露事实真相和日军侵略野心。

7月8日凌晨,由于日军切断了宛平与北平的电话线,王冷斋命洪大中到丰台想办法接通与北平的电话。洪大中冒险潜入丰台商会办公室,接通了北平的电话,及时向北平市长秦德纯报告了卢沟桥的紧急情况,又接通了与宛平的电话,他日夜只身守着一部电话机,处境十分危险,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他10日下午回到宛平城时,王冷斋县长因劳累过度犯了喀血病,急需回北平治疗,遂任命洪大中为代理县长。

洪大中在战争期间,临危授命,毅然担负起了战争时期的各项繁重任务。他要做放赈济民,安抚民众的工作,组织群众拥军抗战;组织人员为前线战士做饭,送水,往城上运各种物资;他还要为部队供应粮食,燃料,接待各地慰问团和新闻记者,解决县保安队和警察的安置问题以及看守所犯人迁移问题等等。而这里是战火纷飞的前线,每天都有敌人发射的炮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有一次他正在放赈济粮时,一颗炮弹就落在他面前,只因这是一颗没有爆炸的哑弹,他才幸免于难。但这时洪大中心中充满了对日军的仇恨,决心与抗日军民同生死,共患难,竭尽全力做更多的贡献,他就是这样每天勤勤恳恳冒着生命危险细心地作着这些繁重的工作,直到7月28日宋哲元下令全线撤退,洪大中仍在镇定自若地作着善后工作,直到把征用老百姓的大车送归原主后,才于29日挥泪告别了宛平城。

“郭老,我拜读过您和夫人合著的《七七事变追忆》大作,这是一部书写历史的书,很多史实都填补了抗战史学研究的空白,肯定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我说,“我很想知道您和夫人是怎么想起做这项工作的?”

“我当时是从搜集、整理与七七事变有关的文献和口述历史开始的。不知为什么,一到文保所当所长,我就对发生在卢沟桥、宛平城地区的七七事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认识到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所以,我下定决心把这段没被很好整理的历史,整理出来交给后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后,当年抗日将领们散居国外与台湾地区的子女们,越来越多的专程回国来到卢沟桥,感受父辈曾经为国流血牺牲的地方。我意识到当年能够见证七七事变的抗战老人已经不多了,拯救那段历史成了当务之急。”郭景兴说,“没想到我的想法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鼓励。1982年8月,我在北京市政协、市民革的支持下,召开了第一届征集七七事变文物资料座谈会,目的是寻找线索。没承想会上有那么多人热情地给我提供线索,其中包括卢沟桥抗战的二十九军将领的后代。他们当时说有些线索还拿不准,等回去弄清楚了再告诉我。我当时真的很感动,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夫人蒋亚娴将做好的饭菜热了一下,又端了上来。郭景兴端起饭碗吃了两口,又撂了下来,说:“亚娴,我和你说个事儿。”

“说呗,这么严肃干啥儿?”她笑了,说,“是不是又有求于我呀?”

48 是爱人帮他插上梦想的翅膀

这几年来,蒋亚娴已经习惯了替丈夫做那些“份外”的事儿了。当年在办文保所初创期,所里人手少,经费少,工作量太大,郭景兴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蒋亚娴二话没说,就帮着做起了“编外馆员”。郭景兴筹建卢沟桥抗战史料阵列馆时两手空空,每年那一万元的办公经费,除去人员工资已所剩无几,外请人来办这事儿显然力不从心的。蒋亚娴体量丈夫,心痛丈夫,虽说在学校教书很很忙,但下班回到家里,就帮着丈夫写展板的解说词,校对文字。到了双休日,她也会陪着丈夫到文保所忙活儿,从编写陈列展品大纲、搜集图片,到陈列展品制作,她都伸上了一把手。蒋亚娴那会儿手头儿也有一大堆繁忙工作,可她还是尽心帮丈夫筹划了《日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览》,以至夫人常开玩笑,让丈夫给开工资。郭景兴总是开着玩笑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亚娴,我前些给区里打了报告,申请成立一个‘七七事变纪念馆征集资料小组’。”郭景兴说,“今天下午开了一个征集史料座谈会,没想到有那么多七七事变的亲历者和后代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是我……”

“只是缺人手,对不对?”夫人打断了他的话,说,“那你犯哪门子愁,不还有我吗?我来帮你做。”

“这可是个苦差事儿,说不定要经常往外跑,我怕你身体受不了。”郭景兴说,“再说,这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小,真难为你了。”

“景兴,这么多年,我们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蒋亚娴说,“自打跟了你,我就没想过享清福,你这个人啊,我太了解了,是个工作狂,我和你过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一天看你安稳过。”

“知我者,夫人也。”郭景兴一把拉住她的手,说,“这么多年,苦了你了。那我可就把你的名报上去了。这件事儿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儿,区里打算让我负责这项工作。”

“没问题。我也该到退休年龄了,这回我总该有时间了吧。”蒋亚娴说,“你做的是大事儿,跟你苦点累点,也值!”

郭景兴的眼睛湿润了。他与亚娴结婚快三十年了,两个人相濡以沫,一路跌跌撞撞,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被开除了党籍,她都没有动摇过对他的信任。在父母面前她是好儿媳,在丈夫面前她是好妻子,在子女面前她是好母亲!

蒋亚娴的眼睛也湿润了。当年她冲破了家庭的阻挠,毅然与一个出身贫寒的乡下孩子结合,就是看准了他这个人。她心慰的是她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丈夫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他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勤奋工作、胸襟坦荡,从来也不会被挫折击倒,从来也不会被困难压弯了腰!

“那天晚上,我们在床上聊了很晚很晚。聊了我们的相识相知相恋。”郭景兴说,“我俩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生活中总是那么的默契。这也是我一生中的大幸。几年前,她走了,但我总感觉她还活着,还在我的生活中注视着我。”

“郭老,您和夫人的爱情让我很感动。”我说,“我想起了鲁迅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您在书法艺术和抗日战争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都是与夫人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

“是的,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的。”郭景兴点点头说,“是她帮我插上了坚强的翅膀,让我一路飞过去,实现了我一个又一个梦想。”

我突然发现郭老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从儿时坐在蓟运河边看远处白帆的那会儿起,他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我能走出江石沽,看看外面好玩的世界;后来他跟伯父学书法,他的梦想又往前走了一步,那就是要学好文化,让家里人,也让自己不再受穷。当年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打乱了他的梦想,在经历恩师郑伯平的点拨后,他才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梦想离不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梦想。个人毕竟是渺小的,一个人的梦想只有和民族的梦想,国家的梦想联系到了一起,才会有生命力和活力,实现起来才能有动力。

也正是由于梦想的驱动,郭景兴才会如此执著地做起“守桥翁”。他当年说:“作为卢沟桥文物保管所所长,我要保护好这座意义非凡的桥,要让后人知道这座桥上曾发生的事情;要让这座桥见证,当年为抗击日寇曾有一批中华热血男儿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

记不清有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梦想不是回忆,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挣扎,然后活得更潇洒;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然后再分享给大家。”郭景兴的梦想就是如此,他心中永远有一片梦想的天空,在放飞自己的梦想。他将梦想与现实紧紧地攥在了一起,像是一对亲兄弟,永远迈着坚实的步履,行走在原野里,为绿色的梦想而耕耘。

同类推荐
  • 爱情下一秒

    爱情下一秒

    本书延续了沈星妤情爱小说一贯华丽而不失纯净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沉睡”与“苏醒”的寓言,一份闯入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暖爱。产品设计师李洛是一名遗传性“猝睡症”患者,自从成为睡眠治疗中心的义工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嗜睡症患者韩珍智。李洛每周定期负责陪伴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她唤醒。一本偶然被发现的私人记事本,让李洛有机会进入了韩珍智内心的私人世界。就在李洛目睹一个女人沉睡的同时,他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沉睡的爱情。终于,韩珍智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提前醒来……“他(她)不会就此消失,你不曾遇见,只因爱在沉睡……”
  • 撒谎的村庄

    撒谎的村庄

    火卖村的人极力地保护着一个谎言,像保护自家的水缸一样,做到滴水不漏。男主人公在发现真相的同时,也识破了这个村庄为了安宁名誉和未来而承受着谎言和真相混淆或分裂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为了让这个善良的谎言继续,他将这个毁了他光明前途的谎言当作真实。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六人自杀晚餐

    六人自杀晚餐

    雅俗共赏的悬念、推理、恐怖类的小说在中国严重缺失的现象,将因这本故事集的出现而大为改观。某一天,那是一个极普通的日子,因为一件小事,其实你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对你会产生什么影响,结果你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结果……就有了悬念,就有了善与恶的转换,就有了情与法的冲突;而且,一个悬念被解开了,更多的悬念又出现了,人类的本能欲望、伦理道德,以及人性的深邃和复杂,在这些悬念故事中翻江倒海。
  • 乱世春秋四美女:息夫人

    乱世春秋四美女:息夫人

    她,生在春秋乱世,是诸侯陈国的公主,却有着夷狄的血统;她,曾与心仪之人邂逅,却为天意所弄,先嫁息侯,后依楚子,人生跌宕。她叫妫翟,是春秋四美女之一,有“桃花夫人”的美誉,世称“息夫人”。
热门推荐
  • 帝王传承

    帝王传承

    混沌初开后天地灵气淤积不散,浓郁的灵气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导致世界上的灵气变得日渐稀薄起来,为了夺得灵气充裕的福地,各种生物连年大战。人类是其中分得灵气最少的,所以没有双翼、没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类中有人找到了后天吸收灵气最快的功法。一直以来,鸟兽成精的妖族都把人类当成奴仆,直到人族勇士高把自己知道的功法传授给越来越多能感受到灵气的人,终于人族有了自卫能力可以跟妖族分庭抗礼。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人类也加入了抢夺灵脉的行列并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赢家。妖王凤凰为了保护妖族的,拼死一击在高身上种下了血脉传承。失去首领的妖族四散躲藏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静待时机。
  • 狼宠:哥哥,求放过

    狼宠:哥哥,求放过

    他是沈氏集团的继承人,拥有庞大的商业帝国,身边女人无数,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人。她是沈家领养的养女,是他名义上的妹妹,可他却将她整整囚禁八年。她一心想逃,他步步紧追。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他也因此失了忆,本该就此逃离的她却又转头归来。后来他问她:“为什么走了又回来,不怕我想起一切会更加折磨你吗?”她说:“沈亦然,你知道吗?我一颗心被你分成了两半,一半恨你,一半爱你。”他爱她,只是不知如何表达,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 倾情错

    倾情错

    一个玩笑,一个赌约,一抹微笑,一世情殇。他,冷血高傲的魔界之主,可是在他的眼中,他只是个任性的孩子;他,是贵为神界之首的天尊,可是却因为她,落泪伤情;他,是人界千年难得一出的旷世奇才,却在自己孩子出生前,抛弃妻子,一走就是十八年……我,一个突然来到人界的少女,失去了过去的记忆,因为受人恩惠,一路向北,路上遇到许多朋友,也遇到很多坎坷。这一路,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真相,却越来越不想知道真相……三界之情,亲情、友情、爱情,当这一切都错综在我的生命中,我该用什么去偿还,那些,我欠的人。
  • 末世之吃货也嚣张

    末世之吃货也嚣张

    前世,因为渣男的背叛,使唐萌死于丧尸口下。今生,唐萌虐待渣男,看他如何在一群高价丧尸口下如何挣扎。今生,唐萌不会再一次的去无视他的意思,而是接受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哈喽,我是谜萌吃货,这是我第一次写作,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写这篇,如果有喜欢之人,我会十分十分的高兴,谢谢大家!
  • 逆血缘

    逆血缘

    依依送面膜穿越到了民国……什么?21世纪的智能手机竟然在民国也能使用?家产被人夺去,眼下和哥哥一无所有了,怎么办?对了,面膜!从21世纪带来的面膜会不会让自己东山再起?自己爱上了哥哥,怎么办?反正不是亲生哥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是,跟哥哥说穿越,会不会吓着他?一上海大亨竟然要娶自己当姨太?天哪~自己命运,将何去何从……纠结啊……
  • 探索未知-漫谈机械工程

    探索未知-漫谈机械工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辛氏茶园

    辛氏茶园

    寒冬静用庄三少的话来说是个了无趣味的人,但是她却掌管着国际奢侈品牌、游乐场、全球连锁酒店、美食城...等众多产业。但是她依然无法分辨奶昔和布丁的区别,所以一日三餐只能靠庄三少的悉心呵护,而两人的家族却又属于你死我活的对立状态。
  • 一见倾心,相濡以沫

    一见倾心,相濡以沫

    一个宇宙九大行星七个大洲809个岛屿224个国家我竟如此有幸遇见这世间唯一的你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 这样记忆最有效

    这样记忆最有效

    本书是《这样学习最有效》的姊妹篇,继承其特色,摈弃教条,直接从学习实例入手,向你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记忆方法:百闻不如一见图像记忆——如同复制“白日梦”,任你想像、发挥。借力使力不费力联想记忆——利用熟悉的事物连接信息,省时又省力。有头有尾不忘记连锁记忆——两两相连,顺序不乱,完美记忆从此开始。有凭有据容易记挂钩记忆——运用形、音挂钩,记忆准确无误。各就各位真好记定位记忆——身体名单挂钩资料,随时随地不忘记。再也不用背数字转码法——用一幅图像搞定一串数字,开启记忆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