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两位上司之间发生矛盾时,你该向左还是向右?“两虎相争”时,你站在谁的一方呢?这是职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杨经理和刘经理由于薪资改革闹了矛盾,员工张某很仗义,带着一种为朋友“赴汤蹈火”的姿态,他在公司组织了几个人,拉起了山头,明目张胆地挑头支持刘经理跟杨经理对着干。结果,因为公司内部明显地分为两派,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效益,公司老总只得请张某离开公司。
做人应该懂得保护自己,该推脱的必须推脱,不要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如此天长日久,很多矛盾就会集中到你的身上。一味地好心,不仅加重了别人对你的依赖,也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会导致自己的生活太累。平时爱出风头,不知保护自己,承担太多责任的人,往往最后成为矛盾的集中点,最终造成所有人的怒气都会冲着你发过来,这样的人常常容易陷入尴尬境地。
明朝年间,在江苏常州,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开了个当铺,有好多年了,生意一直不错,由于他为人厚道善良,人称“尤翁”。某年年关将近,有一天尤翁忽然听见铺堂上人声嘈杂,走出来一看,原来是站柜台的伙伴同一个邻居吵了起来。
伙计连忙上前对尤翁说:“这人前些时日典当了些东西,今天空手来取典当之物,不给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那人见了尤翁,仍然骂骂咧咧,不认情面。尤翁见状,对他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地对他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不过是为了度过年关。街坊邻居,区区小事,还用得着争吵吗?”于是叫伙计找出他典当的东西,共有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对他说:“这是过冬不可少的衣服。”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不如暂放这里。棉袄、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那人拿了两件衣服,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竟突然死在另一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那人打了一年多官司,害得那家花了不少冤枉钱。
后来有人问尤翁说:“你怎么能有先见之明,向这种人低头呢?”尤翁说:“凡是横蛮无理来挑衅的人,他一定是有所恃而来的。如果当时我不让他取走棉袄与长袍,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人们听了这一席话,无不佩服尤翁的能够提前规避矛盾的先见之明。
国外的谚语里有这么一句话:“把热马铃薯丢回去!”热马铃薯指的是对方忽然丢给你的问题与困难。有的问题在当时便有即速的反应,否则稍有停顿便会烫到自己的手。事后再埋怨自己没有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做适当的反应,也没有用了。
在基辛格担任美国国务卿时,有一个记者在访问时提出海军军备上的问题:
“请问国务卿,海军有多少潜艇导弹,又有多少民兵导弹,配备分导式弹头?”
“我不知道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这种导弹头,只知道潜艇的数目有多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基辛格谨慎的回答。
急切的记者抢着回答:“不是保密的。”
“哦!既然不是保密的,那你倒说说看潜艇数目有多少?”基辛格一句反问,问得记者张口结舌。机智的基辛格巧妙地把记者的问题又踢给了记者。
丢热马铃薯回去要有技巧,要丢得不温不火,要小心别砸到了对方,伤了感情。高明的人在将马铃薯丢回去时,不但不会砸到对方,还会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回去。
避一避矛盾也未必不是好事。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揖让之术,能屈能伸,要学会在夹缝中生存,不能由着性子来。“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美。”学会巧妙规避矛盾,获得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