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3100000023

第23章 偶像崇拜与FANS文化

1.偶像崇拜

中国文化号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在今天依然广受人民大众欢迎的东西并不多。2003年6月,一次由近13万人参与的文化偶像评选活动,透露了当代中国人对文化物品的需求信息。投票结果告诉我们,只有两种文化符号属于是紧俏物品,一是“文化毒药”(鲁迅,得票57259,位居第一),二是“文化致幻剂”(金庸,得票42462,位居第二)。

毒药是给别人吃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敌人。作为文化毒药(涂抹在“文化匕首”锋刃的两侧)的制造者和施放者,鲁迅当之无愧。他那种含有剧毒的语言,曾经产生了让封建文化七窍流血、让历史出现癫痫症的效力。

由于在战斗中长期接触“毒药”,鲁迅晚年出现了严重的慢性中毒症状。鲁迅死后,数以万计的学者,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一直在兴奋地致力于破解鲁迅毒药的秘密配方。化验报告显示,传统文化是一个主要成分,从而使它有“以毒攻毒”的神奇效果(这是对介于账房与书房之间的绍兴师爷文化的继承)。另一种成分是弱小民族生命力受到压抑所积蓄的反叛能量(这是一种文化TNT)。第三种成分是,文化杀手的个人英雄主义(来自尼采和俄国民粹主义)等等。

配方似乎破解了,但就是无法配制。就像“可口可乐”的配方被破解而无法配制、生产一样。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当代人既渴望毒药,又害怕毒药。他们认为,与其让毒药伤害自身,不如把它当偶像远远地供着,像敬菩萨一样。这就更加为“文化毒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几十年来,这种文化毒药的“杀伤力”,一直是中国人崇拜的偶像。尽管后来它被送进了文化历史博物馆,制作成了毒药标本,供人缅怀和观赏;但它依然还在为中国人提供想象中杀伤对手的能量。如今,只要写了几篇有点毒药味文章的人,就被称作“当代鲁迅”。而公众也都渴望着中国再出现一个甚至好几个鲁迅,去向文化的敌人施放剧毒药物。以便自己能躲进昏暗的、狂欢的地下舞厅吸食致幻剂。

致幻剂一般是自己独吞的,目的在于自我麻醉,为冷漠的肉体注入一些活性添加剂。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特效的社会致幻剂(也可称为“文化摇头丸”),自80年代进口大陆以来,已经麻翻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其产品在获得北京大学发放的合格证书之后,最近又在不断改变包装盒(还略微增加了一些新的药物成分),准备继续投放麻醉市场。

金庸的“文化摇头丸”的成分看似复杂,实际上仔细化验,也不过两种主要成分:忠义(武术的根本目的)和诗意(青年男女打手的意外收获)。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忠义和诗意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好的镇静剂,如今怎么会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呢?因为金庸将它放进了一个武侠世界(与正统历史相对的江湖)的框架中。中国武术实际上是一种“柔术”,是权谋的肉体(动作)化表述。它的认识论是“阴阳八卦”,它的方法论是“化实为虚”(气功)、“欲左故右”(格斗)和术数实践。格斗的场所安置在遥远古代的异国他乡。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的想象化暴力和意淫的空间。历史时间被周而复始的打斗(成败)所中断,并同时出现一种符号层面的暴力狂欢。社会的肉体,就这样迷失在“降龙十八掌”中。这正是致幻剂要达到的效果。将金庸的武打小说制作成的电子游戏,是“文化致幻剂”的高科技版,它正在麻醉小学生。

这两种文化紧俏物被排在了文化偶像的前两位,并不是偶然的,他们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关联,就是都有毒性。但是,鲁迅的“文化毒药”是面向历史的,是个人觉醒和抗争的一种极端而又独特的表达。相反,致幻剂的毒性是微量的、甚至容易被忽略的。因此,它经常被当作逃避社会的工具。当服用过量的时候,它就会产生真正的毒效。但这种毒效并不面对外部世界,而是面对自身。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最终的目的是消灭个体。“文化致幻剂”(金庸和他的小说),作为一种逃亡的特殊方式,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醉眼矇眬。鲁迅和他的“文化毒药”,不过是人们潜意识里被压抑的部分。

文化史的进化运动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很像精子的运动方式,亿万个精子向着那唯一的不朽的墓地(子宫)冲锋,实际上只有一个(最多三五个)幸存者,其余的全部在中途毁灭。幸存的文化精子,最终目标就是要冲进那巨大的社会卵细胞,并从中孕育出一个文化胚胎。这个胚胎将祖先的基因和新的生物力高度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文化祭坛上的偶像。一种社会生物主义的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地入侵了我们的集体潜意识,进而成了一种文化理想。

“偶像”是对一种“身外之物”的心理认同。对于持不同心态的人来说,这种“偶像”认同有不同的心理指向。病态人的“偶像”,就是他自身所缺失的那一部分,或者说就是对他自身的否定。健康人的“偶像”恰恰相反,就是指向他自身,或者说是对他自身的一种肯定。一位鼻炎患者和一位鼻子灵敏的人可能都喜欢狗。但对鼻炎患者来说,狗就成了对他的鼻子的否定;而对鼻子灵敏的人来说,狗就成了对他自己的鼻子的肯定。所以,不同的社会群体所认可的“偶像”,有着不同的文化含义,即使它们的外表看上去极其相似。我们可以借此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两个选区的文化偶像评选结果。

先看看中国选区的情况。近13万人在网上参与了这一次无记名差额选举的投票活动。鲁迅之所以排在第一,说明当代中国最缺的就是坚持批判立场的独立知识分子;当代知识分子就像一只寄生蟹一样,靠权力这个营养蟹壳为生。金庸之所以排第二(包括后面的张国荣和王菲),说明中国文化人的市场意识太欠缺,精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似乎认为,拯救抽象的概念比拯救具体的肉身更重要(很像欧洲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雷锋为代表的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道德,巴金、老舍、钱学森、钱钟书、梅兰芳这些文化精英的显赫社会身份,好像也都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在这些文化偶像中,成功的知识精英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很有文化理想呢?我认为恰恰是一种社会心理不健全的表现。这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真实情况。我在网上还看到了一种貌似激进、实际上极端保守的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明星不能跟鲁迅放在一起。一个似乎除了鲁迅之外谁也不认的人,其形迹十分可疑!

至于政治人物在这一次评选中缺席的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症候的典型注释。文化为什么不包含政治呢?在文化中,公共政治问题应该是核心内容,其余的不过是文化的影子。投票结果只能说明当代中国没有公共的政治文化,没有“公共领域”,最多只有一种代表前现代价值的“文学公共领域”(对个人才华有特殊要求——唱歌、跳舞、写毛笔字、画竹子)。投票活动的组织者也很谨慎,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扩大“公共领域”,而是注意力经济。所以,他们决不会因小失大的。

美国选区的评选结果看上去与中国的有些类似,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它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是出现了3个政治人物——两位总统(肯尼迪和里根)和一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无疑是美国人对自己的政治制度的肯定;其余是大众明星4位(包括玛丽莲·梦露、乔丹和猫王),他们都是美国文化工业的代表人物;还有3位文艺家(包括海明威)。第二个特点是,严格意义上的精英知识分子几乎没有,如果不将退伍军人海明威当作知识分子的话。精英知识分子在美国并不是偶像。

传统社会的“偶像”是救世主,是精英人物,是群体自身无法实现的缺失部分;其国家和社会的功能主要是精英对大众的统治和恩赐。越是传统的社会,所谓精英文化越发达。这种发达的局势,在文化领域内部导致了一场又一场“文化厮杀”(古代是科举,现在是高考和托福)。这种社会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最好是诗、书、琴、画、射、骑样样精通,还得忠于君主、孝敬父母。传统社会的领袖人物都会写诗、唱歌、弹钢琴。萨达姆就会写小说。这种社会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有能力在道德上、言行上首先进行自我阉割。这样能省去统治者诸多的麻烦,也能掩饰其管理上的无能。

而一个现代社会(契约社会)里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的“偶像”就是他们自己(或者是他们自身正在实现的那一部分)。其国家和社会的功能,就是保护大众去实现他们尚未实现的那一部分。所以,现代社会是一个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十分发达的社会。这个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并不高。而它的文化,就成了这种“要求不高”的辩护者。它对领袖人物的要求也不苛刻,无须写诗、弹钢琴,只要认真工作、执行宪法就行。它的民众既可以折磨自己而成为精英,也有权自我放弃而成为一个“弱智者”,从而给管理者增加难度和考验。

最后,我还想提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选区”,在这次“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中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成功崇拜”、“权力崇拜”、“英雄崇拜”。我们只能成功,无权失败。我们只能赚不能亏。这既像资本主义商品积累的逻辑,也像中国传统的儒家功利主义价值。像李叔同这样的艺术天才、这样决绝地放弃社会竞争和“成功”的人,无疑是不能成为偶像的。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所标榜的自由选择、文化多元的价值观,在这里并没有体现出来。

其实,人的本质是很“无为”的,甚至很“懒惰”的。他们是热衷于耗费,而不愿意生产的。他们是追求解放,而反对禁忌的。是中国传统的“勤奋”、新教伦理的“节俭”这些观念,整天像鞭子一样在抽打着、改造着人的本性,才引起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教育)中不能容忍、甚至保护更多普通人的“无为”(“失败”或“懒惰”),那么,无论你选出了多少个文化偶像,都永远只能是一个“偶像的黄昏”。

2.关于FANS文化的问答

新周刊:FANS是一种什么类型的人?

答:FANS可以直译为“发烧友”,或译为“迷”。但这些译法都没有时代性,远远不足以涵盖FANS现象的真正内涵。FANS是“物质时代”的特殊现象,是一群对某一特殊物质类别(包括“物化”了的人,比如各类明星)有着特殊兴趣的群体。这种特殊兴趣还不是一般的爱好和倾慕,而是着迷、成瘾。比如音响发烧友,他们对音响中的每一个元件、光缆线、音箱质料、听音乐的空间结构等每一个细节都十分挑剔,追求完美,反复试听,以致弄得自己夜不能寐,两眼发愣。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这种迷恋和成瘾当成自己的全部信仰。其实就是一种高级“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

FANS与信仰

新周刊:70一代刚冒出头时,就有人说,这是没有信仰的一代。但这个年代生人中最早出现了追星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追星族”的产生是社会进入商品时代的结果。人们由对某种“意识形态”的迷恋,转而对物质的迷恋。物质只能满足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替代对信仰的追求,物质只管“现在”,而信仰关注的是“未来”。所谓的追星,就是将更为超验的重大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转而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作为目标。“物化”、“商品化”之后的公众人物,既是“成功”的符号,也是一个物质的符号。

新周刊:FANS选择他所崇拜的偶像的标准是什么?

答:对于“追星族”而言,他们崇拜的其实不是一个整体的人,而是崇拜他们的成功。为什么会成功呢?因为明星是一些肢体某一部分特别发达、特别专业的人,比如歌星的嗓子,运动员的肌肉及其速度和力度,模特的身段,演员的表情和身体。社会分工的无限制细化,就是对特殊器官功能的超常要求。因此,追星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被现代性分解了的器官的崇拜。

新周刊:比如李小龙、王小波,又比如现在的姚明,比如春树,他们都符号化得特别厉害,都不仅仅只代表自己。这是否构成了当今这个社会的替代性信仰?

答:你可以说他们都是“替代性”信仰的符号,但不是“信仰”本身。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真正的信仰,那就好办了。信仰是无条件的、纯精神性的。着迷和发烧,实际上是一种与肉体经验或感官经验相关的状态。

新周刊:符号越多,是否意味着“小众信仰”越多,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趋向更多元发展吗?

答:首先,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烧和着迷的符号越多,说明社会越趋向于多元化。有一种观点认为,着迷和发烧是一种病态,只能用病理学来解释。但另一种观点是从价值多元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这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多样性,是社会宽容和进步的标志。但必须注意的是,“多元”是指价值的多元,而不是无价值和反价值的多元。个人经验是零散的,社会理想是整体的。

新周刊:“小众信仰”出现对立,比如阿森纳与曼联的球迷,谭咏麟与张国荣的歌迷,王朔与反王朔者,FANS之间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你怎么看?

答:FANS骨子里都是一些极端主义者。他们极端追求细节的完美。这种完美的标准是对于自身缺陷的一种想象性的弥补。我们姑且认同选择多元化的说法,也就是认同着迷者的选择。但发展到癫狂的程度,不管不顾,管他洪水滔天,我就是要跟张国荣一起走,那就不正常了,只能用病理学来分析。

新周刊:喜爱,追随,投入,亢奋,迷醉,狂热你认为哪个词契合FANS的精神气质?

答:喜爱是常态。追随和投入是执着。亢奋是变态的征兆。迷醉是着迷的孤独者,开始对追逐的对象进行无限制的幻想。狂热(昏厥、割腕)就是病态,一种让人同情的病态。这些词汇标示了FANS的不同阶段。

新周刊:FANS跟偶像的精神气质会不会越来越接近?FANS会完全失去自我吗?

答:这完全有可能。关键在于他的自我已经完全丧失,他试图通过幻想的方式,将他的偶像想象成他自身。

FANS与社会

新周刊:我们认为现在的FANS已经构成一个FANS社会,你觉得呢?

答:现在就是一个“商品拜物教”社会。只不过这个“物”已经多样化了,它可能是真实的物体,也可能是“物化”了的人——明星。

新周刊:FANS社会的年龄构成是怎么样的?存在代际问题吗?

答:要看FANS的对象是什么。有些对象没有年龄限制,有些对象只有年轻人才喜欢。比如周杰伦就很少有老年FANS,攀岩族里的老年FANS也是绝无仅有的。

新周刊:FANS跟性别和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一些比例构成?

答:男女老少FANS都可能找到自己的对象。构成比例就不知道了。

新周刊:FANS的大量出现是否意味着社会某种心态的变化?

答:FANS不是什么新的现象,原来也有,比如“文革”期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FANS,主要是毛主席的FANS,类型十分单一,因而不够成真正的FANS文化。今天的FANS文化之所以成立,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当然也可以从中发现另一种单一性,那就是商品文化的诱惑,市场强势话语的塑造。但不管怎么说,它都有“自愿性”,还与日常生活有相关性。

新周刊:网虫有“菜鸟级”、“骨灰级”的高下之分,在FANS这个社会,存在类似区分吗?

答:区分的标准在于他们对细节的挑剔和敏感程度。高下之分属于他们圈子里的事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一眼就识破。对于旁人来说,都是病症,只不过病症有轻有重而已。

新周刊:在偶像的问题上,我们常常说,“偶像派”与“实力派”,这两者会对FANS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对“实力派”的迷恋,属于更加理性的一类,因为实力的标准是社会性的。对于“偶像派”的迷恋,基本上属于非理性一类,带有癫狂色彩。偶像派的宣传、广告、做秀,都是商品时代的社会癫狂症的煽风点火者。

新周刊:不能忽视FANS庞大的消费能力,FANS该如何理性面对商业链?

答:消费是一种个人选择。他们消费的不是事物的使用价值,而是展示价值、身份价值。通过这些消费,解决的不是需求问题,而是被压抑的欲望、被诱导的欲望。对于这种现象,无法强求一律。就像酗酒一样,不能强制。在戒酒中心,有一种“无酒自醉”的人,他们在想象中烂醉如泥。

新周刊:在商业社会中,FANS的消费是一种即时的、当下的消费,它存在一个保鲜期,或者说有效期吗?

答:厌倦,这是商业社会产品更新换代的一个内在动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广告宣传导致的产品更新。这两者的合谋,导致FANS群体的不断更新和分化。

FANS与生活方式

新周刊:90年代说,我谁都不崇拜(崇尚自我,唯我独尊),但现在你说你崇拜谁,可能被人认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玩家,这是不是意味着FANS正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潜在地接受?

答:FANS对象的确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会导致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界限的模糊。比如有一种学术FANS,专门崇拜学术名人和大师,包括他的学术观点、术语、说话方式、著作等等,以至于对于学术的真正问题的漠视。他们就像一些“学术恐怖分子”。

新周刊:有人FANS人,有人FANS物(恋物癖),怎么看待两者的区别?

答:实际上就是“物”,包括物化了的人,人已经被“物化”了。

新周刊:FANS究竟可以成为多少个偶像的FANS?在这个全民亢奋的国度,还有谁不会是FANS?

答:只有两种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FANS之列,他们非常罕见,一种是被时代彻底抛弃的人,还有一种就是抛弃了这个时代的人。后面这种,将会成为下一代FANS的迷恋对象。

新周刊:在全球化下,FANS以他们所认同的某种价值观开拓他的生活圈、交际圈,我FANS故我在,我们怎么样看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

答:作为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他们有存在的理由。只要这种现象不成为病理学的对象就行。换句话说,他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伤害就行。

新周刊:FANS与偶像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默契关系,可能不是最早的那种崇拜与被崇拜,而正走向对等、平等的关系,比如FANS可以更换偶像,而偶像也可以量身订造(以某种精神气质取得迎合)FANS,你怎么看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

答:我不认为FANS和偶像之间存在对等关系。他们一个是清醒的,一个是迷糊的。偶像的打造,是经过详细论证和理性计算的。他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一种利润逻辑支配下的理性行为。相反,FANS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同类推荐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萤窗小语(全新珍藏)

    萤窗小语(全新珍藏)

    “萤窗小语”系列是著名作家、励志大师刘墉先生最早出版、最受欢迎、最被铭记的励志散文作品,也是刘墉先生的成名作,畅销数百万册。《萤窗小语(全新珍藏)》收录了《人生不惧时间的弯镰》、《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快乐是最美的化妆品》、《爆米花好美从头到尾》四辑“萤窗小语”系列单行本。“文章无所谓新旧,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总有许多不变的东西,在我们心底流动,由十八岁到八十岁”……这段刘墉语录是在说给时间听?是在说给你听我听?而刘墉本身,也是常读常新……嗯,人生不惧时间的弯镰。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热门推荐
  • 月羽惜逝

    月羽惜逝

    十二年后再度相见,是否还会相识。曾许下诺言:无论你在何处,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在第一时间认出我唯一的你。
  • 楼兰遗梦来生之爱

    楼兰遗梦来生之爱

    李采薇一个天生对历史狂热女生,安平泰,望岳大酒店的董事长,子于归,李采薇爸爸最喜欢的爱徒。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殊不知,这场意外的考古发现背后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卷入这场阴谋之前,惊奇的是三人梦中都出了现同一位女子,这个将暗示着什么?一个个的谜题将等着他们去解开···
  • 焰尊

    焰尊

    白天寻四岁觉醒武魂,却因身份特殊,身边的人迫于无奈将其压制,十三岁都未能掌控魂力,耽误了他最佳修炼时机。然而不知情的白天寻不甘凡庸,迎难而上,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打破禁锢。一朝天蛇苏醒,必将焰吞九天。
  • 司马懿

    司马懿

    著者彭钦立告知读者,这本书并非一般普通消遣类读物,它既是一本描写中国古人司马懿的励志经典,也是一本成功宝典、谋略秘籍;对求知立志、为人处世、求职创业、加官晋职,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极有参考价值。本书的书写手法,适合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以此书为范本,可省去编导很多精力。本书描述了三国时期旷世奇才、济世栋梁司马懿,一生受到枭雄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大将军曹爽等人,猜忌、压制、排挤,多次受到生命威胁,得不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司马懿在复杂曲折的人生经历中,如何体悟人生、对待人生?如何巧于应对、施展才华、谋取立身之地?如何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巧妙利用矛盾、维持矛盾、化解矛盾?如何悄然崛起、奋起还击、走向曹魏权力中心?如何教育子孙,最终走向成功的呢?本书的主人公司马懿以惊人之忍耐力、顽强之意志、高超之智慧、超群之谋略、卓越之才华,巧妙地利用并维持了诸葛亮、曹魏、自身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自己渐渐从尴尬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一步步走向曹魏权力中心,掌握了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既是三国后期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也是西晋的重要奠基人。
  • 戮尸

    戮尸

    还原最真实的末日,最血腥的战斗,还有最顽强的人类,这个世界到底被谁征服?——有时候,吃人的不仅仅是丧尸!
  • 傲娇墨主:娇妻别逃

    傲娇墨主:娇妻别逃

    她是个熟知枪械的著名服装设计师;他是在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残忍。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她爱他7岁到23岁,他了解她12岁到28岁;直到她的离开他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她。片段一:“墨枭,你干嘛,唔……嗯……你发什么疯”他瞪大了眼睛,眼白充斥着殷红的血丝“谁在房间里!”“噗……”片段二:“黎烟,要是璇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饶不了你”墨枭,为什么你永远都不听我解释……(林璇醒来她却走了)她说:“我爱你整个曾经和过去”他说:“我爱你整个过去和未来”这一次我来爱你(简介无能,第一次写文,新手上道,啥都不懂,心血来潮,还望海涵)
  • 探索未知-奇妙的地理趣事

    探索未知-奇妙的地理趣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故国魂

    故国魂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可是杨铭却做了一条洄游的锦鲤,本想着总算可以享受一世荣华,但是人还在襁褓之中便失去了一切。只想着做一只窸窸窣窣过好自己小日子的小小象鼩,确实在避不开一众虎豹熊狼。你们的大业,请不要伤害到我的温馨好吗?但是躲不过,只好拼死捍卫,这是一个斩尽虎狼,猴子称王的故事。
  • 歧路:十年,再相遇

    歧路:十年,再相遇

    因分别而停滞的时光开始流动,并以他们无法阻止的势头走向当年错失的结局。他们有过空白的十年,以为再不会相遇,也再没有结局,却几乎忘记了在这空白的十年之前,他们又是这样紧密地联系着,相互陪伴一同成长;在相识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对方的生活里,以至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记忆和人生的一部分,不分彼此,又见证着彼此。
  • 疫变之突出重围

    疫变之突出重围

    在一次广西游玩的旅程中,一场席卷全球的突发疫情正在悄无声息的逼近……一只与人类朝夕共处的狗,莫名的感染上一种狂暴型病毒,并迅速在周边同类身上蔓延。遭受这种病毒体的侵蚀后,狗会逐渐变的狂躁不安,最终导致大肆攻击周遭一切温血动物,包括人类……而一旦遭受携病犬类攻击后,病菌会经由唾液进入人体,并逐步侵入神经末梢,最终控制整个神经中枢……而人体遭受病毒侵蚀后,最终的状态却更甚于犬类——嗜血、凶猛、残暴的攻击性行为!——一小撮儿侥幸逃过病菌侵害,被围困于红警中心的人类,是否有勇气展开血腥、残酷的自我保卫战?又是否能够冲破危情全身而退?……敬请关注“安玻”《疫变——突出重围》连载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