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9500000003

第3章 心仪顾公

在张穆所景仰的先贤之中,顾炎武名列其首。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少时入复社与晚明阉党斗争。清兵入关后,在崑山兴义师抗清。事败后游历北国,考察地理形势,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为反清复明做准备。康熙皇帝曾屡诏入博学宏辞科荐修明史,皆坚辞不就。他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晚年移居北方,年七十而卒于山西曲沃。

在学术方面,《清史稿》称其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研究学问,他主张“敛华就实”;于百科,“穷究原委”“考证得实”,讲求实事求是。除以上提到的著作之外,还有《日知录》三十卷,历时30年而成,是他平生心血的结晶。另有《肇域志》一编及其他史地著作多种。

此外,他又是文字学家,著有音韵学著作多种。

张穆对顾炎武的关注,可以追溯到道光十八年(1838)的春天。顾炎武的老友颜光敏在北京家中收藏着许多顾炎武的诗文手稿,这些手稿后来归陶梁所有。张穆在南游之前,特意到陶梁家抄录。后来在南游期间,每到一地,总要留心有关顾炎武的材料。这是张穆为顾炎武编写年谱的最初准备阶段。

道光二十二年,徐松赴任出京时,曾将自己早年所写的《顾炎武诗文系年》的草稿交给张穆。又过了一年,何绍基为父守丧期满回京,他搜集到了顾炎武嗣子顾衍生等人编写的《年谱》并把它交给张穆。张穆将这两部草稿进行综合,加以厘定,于道光二十三年春写成《顾亭林先生年谱》。

张穆在《顾亭林先生年谱》的题词中,是这样评价年谱主人公的:“本朝学业之盛,亭林先生实牖启之。而洞古今,明治要,学识赅贯,卒亦无能及先生之大者。”他认为:“有清一代,学术研究风气之盛,实在是由顾炎武开启的。而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能够洞察古今的变化,阐明治理天下的要领,其学问和见识的深刻一贯,直到今天也没有谁能够赶得上他。”足见张穆对这位先贤敬佩的程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了《表》那种以系年的方式概述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简明扼要的叙史手法。而被称为“一人之史”的年谱在宋朝才开始出现,后继踵于明,至清而极盛。

近代大学者梁启超认为,张穆所撰写的《顾亭林先生年谱》“于谱主所旅之地位,所接之人等,考核精密,细大不遗”是清代年谱中的精品。

在撰写《顾亭林先生年谱》的同时,张穆还与友人集资兴建了顾亭林祠,此祠又称顾炎武祠或顾祠,地址在北京宣武门外慈仁寺西院。每年春秋两季及顾炎武的生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而张穆则是逢祭必到。

道光二十四年,顾祠落成,首次公祭。

地处北京宣武门外慈仁寺西院一隅的顾炎武的祠堂挤满了前来祭奠的人。仅当时在场的硕儒名流就有十四人之多,当然其中不少是张穆志同道合的好友,如何绍基。苗夔等人,但也有几位当朝的重臣前来应景。比如那位后来文韬武略、声名显赫的曾文正公——曾国藩也在其列。

祭文由张穆亲自撰写,亲自宣读。文章很短,不足千字,不过其中有些话语颇值得玩味。

开头一句统领全篇,道是:“先生生当季叔,业贯汉唐,学堪为王者师,志非以名山老。”

季叔二字是古代兄弟排行的最末,二字略指顾炎武生在明朝末年。照理说,张穆是清朝的臣民,此处宜用“亡明”或“伪朝”二字,张穆在此处隐而不用而以季叔代之,其中大有深义在焉。

第二句中的那个“业”字,是仅指顾炎武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指他的生平业绩?如果仅指前者则祭文有失偏颇,如果是指他的生平业绩,那么顾炎武毕生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就是他的学术研究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就说他的力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吧,那是顾炎武出于自己的政治需要,考察天下郡国的利弊,一旦天下有变,就可以立刻用于军事目的的。

第三句“学堪为王者师”说得更直露。那“王者”可不是占山为王的草寇,而是君临天下的帝王,作者是在说,凭顾炎武的学识才华,足可以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天子们当老师。

第四句“志非以名山老”是顾炎武一生的概括。清军入主后,那些曾经高举义旗起兵抗清的人们,有的隐退了,栖居名山,以隐士自居;有的消沉了,回归田园,以耕读自乐。而这个顾炎武,不为高官厚禄所引诱,不怕杀头坐牢的威胁,不改初衷,天下奔走。就是他的晚年,也不去山明水秀的故乡——江南去终老,而是埋骨于风沙黄土中的山西曲沃,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张穆到底要在这篇祭文中传达什么信息?笔者不好妄加猜测。在此,只是提供一些资料,结合顾炎武的生平行事作一点分析,在文字上作一些诠注,以待高明。

时过不久,这一年三月,张穆的好友许翰来京。因为错过了顾炎武的春祭,张穆和在京的友人为他特设一祭。

在顾公祠中,有四人配祠:俞正夑、沈圭、张潮,张继亮。前三人生前都是张穆的好友,而且也都是西北舆地的精英,张穆以他们配祭顾炎武也在情理之中。

唯独那个张继亮,生前与张穆并没有密切往来;在学术方面,也没有什么鸿篇巨制。何以能在顾炎武的祠堂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来,张继亮生前与龚自珍、魏源这些在清末具有民主思想的人物过从甚密。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上奏朝廷的禁烟折子,“张继亮有功与焉”。后来主战派姚莹因奋力抗英获罪,张继亮又在京中到处奔走,为他申雪,但不幸病死于松筠庵。一时间,张继亮成为敢于对抗黑暗,伸张正义,以身殉志的典范。张穆的用心一目了然。

除《顾亭林先生年谱》之外,张穆还撰写了《潜丘年谱》。

那潜丘先生姓阎,名若璩,字百诗,潜丘是他的号,山西太原人,世业盐筴,侨居江苏淮安。在明末清初的学者当中,人们把他和顾炎武并举,赞誉“亭林之大,潜丘之精”。认为“顾炎武学识博大,阎若璩见解精深”,可以说都讲到了两人的要害之处。

阎若璩的最大贡献在于对《尚书》的辨伪。那《尚书》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人们尊之为《书经》。是一部上古时期文献资料的汇集。几千年来,他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圣神不可侵犯的地位。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上至皇帝经筵进讲,下至蒙馆科读,没有一天不背诵它”。

阎若璩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列出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认定东晋梅颐所献的《古文尚书》是部伪书。于是著成《古文尚书疏证》以白天下。梁启超认为:经阎若璩疏证,让人们明白了这本几千年来被人们所崇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原来全部是假造。“思想界该受到如何震动呢?”梁启超又说:“凡是信仰的对象照例是不准研究的,自《古文尚书疏证》出来,才知道这几件‘传家宝’里头有些靠不住,非研究研究不可。”他又认为“新学问发生的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变为研究的对象。上至‘造物主到底有没有’?乃至‘耶稣是不是人?’都可以研究。”

梁启超的最后结论是“所以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不能不认为是近三百年来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

张穆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位山西同乡,不只是重视他的研究成果,而更敬尊他那敢于否定公认的权威的大胆探索精神。

同类推荐
  • 一本看懂中国史

    一本看懂中国史

    历史是一部书卷,记录的是王朝的兴衰,写下的是将相的勇懦;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忠奸善恶,照出成败兴亡;历史是一面筛子,筛除的是枯木朽枝,留下的是粲花之精。哪怕当时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名闻天下,在历史的网眼里,他也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也许他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但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却变得分量十足、光彩夺目。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原非一本书籍所能详尽囊括其中。那么,如何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晰地掌握历史,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编纂本书的出发点。
  • 图说中国通史-明卷

    图说中国通史-明卷

    明朝的建立是通过武力的征伐实现的,这一点,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王朝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明朝还是有些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开国皇帝明太祖出身的贫贱,为中国历史上仅见;另外,由农民起义军首领建立的王朝,除西汉外,明朝是第二个。
  • 战国之第一倾奇者

    战国之第一倾奇者

    前田庆次作为战国第一倾奇者,压抑与奔放、倾奇与重义、勇武与风雅,将这种种元素浓缩到人生轨迹里,使得庆次成为这战国乱世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就算有那些主导时代的英雄们高高在上叱咤风云、足以盖住整个时代的伟岸形象,也不能掩盖住庆次的光彩。但由于早年的际遇和个人义理等原因,作为一个与织田信长有着同样抱负的人,却只能用倾奇者的形象表现出来,直到太阁和养父的辞世,才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不能产生或多或少的遗憾。但若是一个21世纪的热血青年灵魂附身于庆次,那有会发生怎样的际遇和故事呢?噩梦初次写作,前期章节犯了很多错误,请新读本书的书友们,先看看作品相关的内容,敬请大家谅解!
  • 关东英雄传

    关东英雄传

    关东,在那个年代,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年代。说是传奇,其实就是一个个充满血泪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个充满豪情的战斗经历。你需要什么样的传奇故事,或许,在关东,在那个年代,就会有那样的传奇故事!
  • 再世为林冲

    再世为林冲

    重生于北宋末年,再世为林冲,身陷监牢,一样的杀上梁山,一样的举兵造反,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之古帝传奇

    斗破苍穹之古帝传奇

    斗气大陆,势力飞卢,精英辈出,其中最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便是——炼药师。众所周知,炼药师最需要的便是火焰,而异火,便是其中的翘楚之辈。异火现,万火臣服。一簇异火,诞生于天地之间,千年成形,冥冥中自有几分变异,使得此火不如其他异火一般留守诞生之地,却是主动离开,游离于地底岩浆之中。神秘异火,成帝之谜。且看此火如何在残酷的异火吞噬中成就帝位,演绎传奇。
  • tfboys之微凉的遇见

    tfboys之微凉的遇见

    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遇见最美的你们,我你们就是我们命中注定另一半。
  • 色色王爷萌萌妻

    色色王爷萌萌妻

    不过是发烧了竟然穿越了!苏安然觉得很无语。不过她是不会气馁的!靠一个神秘空间发家致富。不过,这个色狼王爷是怎么回事?王爷,不要乱摸!
  • 妖娆美男我妻依妃

    妖娆美男我妻依妃

    上上仙白依妃贪玩隐姓埋名菜包子,受众人嫌弃,天天和花花公子称兄道弟被人陷害到妖塔内,第一次见面找出口不料掉入倾池中把六界妖孽殿下当成救命柱子,救了殿下把命搭上了,我要死了,把殿下给吻了,死了也不要当寡妇,反正我也不亏,谁知殿下媚眼一睁…第二次见面扑倒小妖娆,男子看着女孩,不如她们两个的位子换了换,脸埋进女孩胸口,吻了吻女孩的胸口,被子弹打着的伤口合拢,血被男子添干净了“唔”被人莫名其妙的吻了,没有排斥反而很舒服,让女孩忘了反抗舒服的叫了出来,才意识到自己被人吃豆腐了“小妖娆我扑倒我不负责”
  • 鬼事手札

    鬼事手札

    人常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曾不理解,所幸现在明白了倒也来得及。这些年我知道了世上万物存在都有其道理与规律,有时我们必须用敬畏的态度去对待一切,用心去看以善衡量。这九年,我相信是我这辈子最精彩也是最凶险最接近另一个世界的一段经历。我在这里写下这本手札,是希望后来的人可以看到。写完后,我就会离开,到哪里去、去了之后做什么、会不会再回来我都不知道。只希望将来有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能从中获得一些帮助。
  • 故宫漫载

    故宫漫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风绕帘祀梅香

    清风绕帘祀梅香

    一个关于权力和爱情的故事,三百年的距离,既是咫尺亦是天涯。百年后的一个秋天,我慢慢的在键盘上敲下那曾经的一些往事,并非想要记念或是感叹什么,只是想要让一些故事留在尘世的某一角,即使在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再也不能记起你的模样时,还有一些人一些事可以让我想起你……
  • 误惹大神:债主休想逃

    误惹大神:债主休想逃

    她以为她一世孤苦,是命中注定。谁知是某大神强行掠夺……现在,他受到天谴,不还债不能活……冷笑:想还债?没门。某大神苦:你孤苦一世,我还你十世。十世不够,本尊再继续!
  • tfboys之复仇之路

    tfboys之复仇之路

    这是写三位少女因各种情况被逐出家门。偶遇世界第一富的总裁夫人,总裁夫人正好膝下无子女,就收留了她们,把她们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她们当做宝。三位少女渐渐长大了,她们发誓一定要复仇。在她们的复仇之路中遇见了三位少年,他们相爱了,她们会为了三只放弃复仇吗?
  • 听过了,我跟你的故事

    听过了,我跟你的故事

    他说过他永远会跟随她,而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感动了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