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结构优化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步骤,它能使中小企业将自身有限的能量转化为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最佳状态。
企业的资金结构概述
1.资金结构的定义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例如某企业的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系由银行借款200万元、债券200万元、普通股350万元、留存收益250万元组成的,其比例分别为0.2、0.2、0.35、0.25。由此可见,一个企业资金结构,可以用绝对数来反映,亦可用相对数(比例)来表示。
在实务中,资金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构成,它不仅包括长期资金,还包括短期资金。狭义的资金结构是指长期资金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债务资金列入营运资金来管理。
企业的资金结构是由企业采用各种筹资而形成的。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组合决定着企业的资金结构及其变化。通常情况下,企业都采用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金结构又称“搭配资金结构”或“杠杆资金结构”,其搭配比率或杠杆比率(即债务资金比率)表示资金结构中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因此,资金结构问题总的来说是债务资金的比率问题,即债务资金在资金结构中安排多大的比例。
2.资金结构中债务资金的作用
在资金结构决策中,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安排债务资金比率,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1)使用债务资金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由于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股利率,而且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企业可减少所得税,从而债务资金的成本明显低于权益资金的成本。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合理提高债务资金的比率,就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反之,若降低债务资金的比率,综合资金成本就会上升。
(2)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由于债务利息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利用债务筹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影响企业资金结构的因素
在企业的筹资实务中,有很多实际因素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现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关键因素。
(1)企业经营风格
企业如果不愿意分散控制权,就不愿加大权益资本;企业如果不愿承担财务风险,就会尽量减少债务资本。
(2)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获利能力太低时,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因而不可能运用财务杠杆。企业获利能力很强时,可有较多留用利润满足增资需要,往往并不大量使用债务资本。
(3)企业的发展速度
企业若不要求快速发展,则仅靠留用利润补充资本即可;而企业要求加快发展时,往往需要使用较多的债务资本。
(4)银行政策
企业过高安排债务筹资,贷款银行未必肯发放大额贷款,或者要求较高利率、抵押担保。
(5)税务政策
由于债务利息有税前列支的好处,因此,所得税税率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债务筹资。
由于资金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正确确定不太容易,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除认真分析自身具体情况外,还应当参考同行业类似规模企业的资金结构,并注意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对资金结构进行及时调整。
另外根据现代资金结构理论分析,企业存在一个最佳资金结构。在这种资金结构条件下,企业的综合成本最低,同时企业总价值最大。企业应不断追求最佳资金结构。
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方法
所谓最佳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的有关条件下,使其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它应作为企业的目标资金结构。
在资金结构决策中,确定最佳资金结构,可以运用比较资金成本法和每股收益分析法。
1.比较资金成本法
比较资金成本法是计算不同资金结构(或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进行资金决策。
企业的资金结构决策,可分为初次利用债务筹资和追加筹资两种情况。前者可称为初始资金结构决策,后者可称为追加资金结构决策。
初次利用债务筹资决策,根据资金的来源情况可分两种:各项资金成本已定但资金来源比例未定的筹资结构的决策,和各项资金来源成本未定但资金来源比例已定的决策两种情况。
(1)各项资金的成本已定,但资金来源比例未定的决策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即各项资金的成本率已经确定,但可以有几种资金来源比例可供选择,要求通过决策分析,使总资金成本率达到最低。
(2)各种资金成本率未定,但资金来源比例已定的决策分析
这种情形下,虽然各种资金来源比例已经确定,但资金的成本率可以有几种选择,要求通过分析,选出最佳结构以使其资金成本率为最低。
(3)追加资金结构决策
企业在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扩大业务或对外投资的需要,有时会增加筹集新资,即所谓追加筹资。因追加筹资以及筹资环境的变化,企业原有的资金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原定的最佳资金结构也未必仍是最优的。因此,企业应在资金结构不断变化中寻求最佳结构,保持资金结果的最优化。
一般而言,按照最佳资金结构的要求,选择追加筹资方案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测算和比较各备选追加筹资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另一种方法是,将备选追加筹资方案与原有最优筹资结构汇总,测算各追加筹资条件下汇总自己结构的综合资金成本,比较确定最优追加筹资方案。
2.每股收益分析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金结构决策的方法。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金结构。
至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鉴于繁琐复杂,这里就不予以介绍了。
应当指出,资金结构决策是企业财务决策中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比较资金成本法和每股收益分析法直接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或每股收益的大小为依据,虽然集中考虑了资金成本和财务杠杆利益,但还是不够全面的。在资金结构决策的具体实务中,还应结合考虑财务风险等因素,并总结实际工作经验,认真分析测算,综合权衡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