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7600000003

第3章 教育思想(2)

朱自清的这种见解清楚明了地向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为对它的亲近。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近之处,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而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之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朱自清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出发来亲近、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实际上是从方法和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如何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朱自清指出语文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其欣赏力和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哪些是该扬弃的,哪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

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问题,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精神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养成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情感。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和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之能力的角度看,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开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并对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深刻认识。从他的论述来看,他认为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基础,以最终实现使学生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概括地讲,“了解与欣赏”即构成了朱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朱自清本身就是一位精通中国固有文化的学者,因而极为尊崇以语文教育来传播中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同时朱自清又是一位注重写作艺术力量的文学家,因而他也要求语文教育承担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文学之能力的任务。由此可以窥见朱自清语文教学理论的独特之处。

谈作文教学

作为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非常关注学生的作文教学,把作文训练确定为语文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他说:“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他认为,学生通过写作能力的培养,会增长文学运用和认识社会人生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写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作文教学方面有以下三大困难:第一,无论是读和做,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做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他指出,老师训练学生写作,一定要给他们指示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否则他们往往不知道写作对象和写作意义,即不清楚写了是给谁读的,写了是作什么用的。

为了培养学生爱好写作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朱自清还创造了特别的学生作文记分法。他要求学生在作文本首页的一边,将本学期作文题目依次写下,并注明起止页数,首页的另一边由他记分。首格代表90分到100分,次格代表80分到90分,如此顺推下去。他每批改一篇就在应得分数格里标上记号,学期结束时,只要把这些记号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一个升降表,成绩的进退便一目了然了。这种记分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励了他们学习的进取心。

关于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朱自清主张以报纸上和一般杂志上的文字为切近的目标,特别是报纸上的文字。报纸上的文字不单单指报纸本身的新闻和评论,还指报纸上登载的包括广告在内的一切文件。这样有三大优点:第一是切用,而且有发展;第二,应用的文字差不多各体都有;第三,容易意识到各种文字的各种读者。朱自清将这些教育观念渗透到教育实践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朱自清反对学生写内容浅薄的作品,主张文章要有“味”,要有生活,他告诉学生们:“印在纸上,好象没有神气,念在嘴边,也像没有斤两,这就是没味……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这些真知灼见对学生写作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论“读”的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解析”部分推崇备至,注重“讲”,恰恰忽略了语文教育关于“读”的重大特征。对于“读”,朱自清提出了自己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独特观点。他认为,“读”是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应从“读”的观念来理解语文教育,解决具体问题。他说:“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他强烈地感受到“读”在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坚信“读”在语文教育中具有不世之功,而且特别要求语文教育在具有了一种教化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读”的帮助增添一种感染力,希望通过学生的精读、略读、讲读、诵读的慷慨之情使中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播。朱自清的这些思想实质上批评了长久以来语文教育忽视“读”的内容训练,有利于摆脱那种老师的讲解占统治地位的课堂气氛,建立老师重视“读”的新观念。朱自清所说的“读”观念包括了精读、略读、讲读、诵读(朗读、吟诵、默读)等方面的内容,具体的主张包括:第一,精读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令学生预习,即诵读全文、分析标点、理解全文和弄清生字生词意义以及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是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有错误要加以订正,有疏漏要给予补充,有疑难要加以阐明,有些非讲不可的东西讲过以后要给学生一个简明的提纲便于复习。”由此可见,朱自清把精读的观念具体理解为在预习和讨论中以学生为主体解答问题,阐明疑难,并且尤其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读的真正含义在于发掘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颇有见地的。

第二,略读须“提纲挈领,期其自得”。朱自清认为,略读指导是指在版本、序目、参考书籍、阅读方法、问题五个方面给予学生以精心引导和说明。朱自清的略读观念显然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抓住主要纲目内容去阅读并更快地获取知识。略读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把握良好的工具,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此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第三,讲读须“切实计画,细心启发”。朱自清指出:“其实重读也只是个幻想,一般的讲解只是逐句讲解,甚至于说些不相干的话敷衍过去。学生们毫无参加和练习的机会,怎能够引起他们趣味、领导他们努力呢?”他认识到重讲轻读的现象难以更改,但他把握住这样一个观点:讲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正确详细的讲解,最重要的内容则是给予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参加练习的机会。因此他明确主张:“老师的讲解不该逐句讲解,更不该信口开河,得切实计画,细心启发,让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才能有合乎课程标准的效率。”

第四,诵读要“专注用心,慢慢揣摩”。朱自清反复强调:“现在国文教育成绩最坏,其原因,第一在忽视诵读技术……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值得我们注意。”他意识到诵读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所在。他尖锐地提出:“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下手。”“现在只是到了我们加以自觉的努力的时候了,这种自觉的努力就是诵读教学。”“中学生对于读的功夫是太差了……你能否从文学中体会出古文的感情呢?这需要训练,需要用心。慢慢的去揣摩古人的心怀,然后才发现其中的奥蕴……然而只要多读它几遍,多体会一下,了解的程度就不同,所以读的功夫我以为非常重要的。”

朱自清之所以对“读”产生如此精辟的见解,具有如此鲜明的具体感,是因为他对语文教育具有深刻、透彻的体验。他把诵读作为一种教学危机在他的文字里进行描述,他切实感悟到了“读”与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之间密切的关系。因此他提出诵读需要自觉地广泛使用。在诵读方面,他有两个结论非常深刻,尤其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第一,诵读并非简单的“口齿清楚、吐字分明、字字清朗”的朗读,而是“要求了解和欣赏意义”,“了解文章的组织……怎样发展出来,中心在哪里,还要注意它表面的次序”。在朱自清看来: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第二,“诵读不但可以帮助写,还可以帮助说。”这足以说明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知识,掌握不同的语调和词汇,从而增强学生适应不同情境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本文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介绍了,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罗斯福、林肯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热门推荐
  • 道极九宇

    道极九宇

    人皇沉沦,魔神,妖帝联合攻击人族,邪灵族趁虚而入,人族危机。天地间大道三千,八百旁门,另有各种奇异灵体。玄极世界各大家族,宗门,王朝林立!在这里只有强者才走话语权,崇尚武力是这里不变的传统!!主角羽尘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一只异兽签下灵兽契约!闯进一个生死之局!一次次逢凶化吉!一次次刀山火海!只为心中不变的信念!!
  • 古墓容情

    古墓容情

    擒凶追恶四重忙,正气以高扬。澄明三界如镜,霾尽现仙乡。履天职,射豺狼,任高翔。意情缱绻,古墓容情,如愿以偿。帐未还,情未了,业未竟,岂可苟安于现实?沉冤未雪,奸恶未尽,壮志未酬,焉能避世遁迹?柳思虽然已投胎于现实,因还“欠账”,往来于前世今生,还魂于林木风、姬扶、刘秦远;与今生情侣秦嫄之前身嬴楚姬、张妲妃、桑婉若携手,扬正气、惩奸恶、伏妖魔,历千辛,尽万苦,终成未竟大业,还三界以明净。他们虽前世成亲,奈何今生难以眷属,只好……
  • 邻家校园

    邻家校园

    从小学到大学就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一帮少年们的大学生活...从校服到婚纱..从诺言到实现...敬请期待...
  •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本书将引导父母学习如何在与孩子的谈笑互动间,化解所有的成长难题。帮助父母学习育成智慧,享受育成快乐,引导孩子学习成长智慧。
  • 潇洒浪子金不换

    潇洒浪子金不换

    蒋文明,智商中上,情商过人,惨遭相恋三年的女友分手后,遇到旧友得到一粒胶囊从而将大脑潜力全面激发。从此,人穷志不短的蒋大好汉,励志要做一名千金不换回头的潇洒浪子,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晚次修路僧

    晚次修路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失的语录

    迷失的语录

    Evenwhenallseemsburnttoash,inourstory,thereisalwaysanotherchaptertobetold.即使一切化为灰烬,在我们的故事里,总会有另一篇章被传颂于世。
  • 女王成长记:病娇少爷滚一边

    女王成长记:病娇少爷滚一边

    在很小的时候,菀倾城就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依靠,所谓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靠不住的。一场大火,凤凰涅磐,她又一次明白,原来光守卫是没用的,只有大胆的反击,才能真的保护自己。她从来就不崇尚善良,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是没有用的,她永远相信只有奢饰品才能安慰一个女人的心,只有数不清的衣服包包珠宝才是硬件,但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那个傲娇的变态狂为什么会一直在她身边!她喜欢灯光,这有哪样,才不会露出她的黑暗面,但为啥这个变态就那么喜欢揭穿她呢,这是一个病娇少爷与一个傲娇萝莉的故事.....
  • 狂女食夫:霸上绝色美男夫

    狂女食夫:霸上绝色美男夫

    她是21世纪黑老大,为人冷静,出手很辣,却被自己亲信背叛。一次意外,遭人暗算,再次睁眼,却成了王府里不受待见,并关系复杂的隋王妃。黑老大穿越成隋王妃,会出现怎样的精彩?是扭转乾坤,艳倾天下,霸行古代呢?还是淹没在古行道,永难翻身?
  • 女皇驾到之夫君来袭

    女皇驾到之夫君来袭

    传言冷府大小姐冷如霜,貌美如花胜似天仙,引得无数青年才俊竞折腰。也有人说冷如霜是丑陋的无盐女,被未婚夫嫌弃被青梅竹马厌恶。多情王爷不屑地道:“如此无盐女怎配得上我的绝代风华。”妖孽男子抱着柔若无骨的美人鄙夷的道:“不过是利用一下罢了,她怎敌锦瑟半点姿容。”温润如玉的上官云烨冷淡的道:“只是骗她一骗,又何必在意。”景色撩人,到底是迷了谁的眼醉了谁的心。且看女主颜倾天下,翻手云覆手雨掌管人世沉浮。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