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7600000004

第4章 教育人生(1)

在浙江一师

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按照北大规定,学生应读两年预科,然后才能考读本科。但朱自清是个非常顾及家庭的人,当时,他的父亲失业在家,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他感到以眼下家庭的经济状况,按部就班地读上去是有困难的。为减轻父亲负担,他于是改名励志。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取苏东坡诗意“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时他改名为“自清”,并感自己性情迟缓,取《韩非子》“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乃字“佩弦”以自警策,发愤读书,结果提前一年考入哲学系本科。1920年5月,朱自清又提前一年从北大毕业。

朱自清大学毕业的消息传到扬州,一家上下都喜形于色。特别是其父亲朱小坡,由于失业,贫病交加,家道日衰,他变得心情郁闷,脾气暴躁。现在听到儿子不负众望,心中不禁大喜。为此他专门来到城外的古刹天宁寺烧香求签。寺里的老和尚向他道喜说:“恭喜你老人家,你儿子要和他好友一起回乡做官了。”朱小坡听了十分高兴。

不久,朱自清果然和他的同学好友俞平伯一起回到扬州。但朱自清却对当官没有丝毫兴趣,而是决定献身教育。说起教育,朱自清可是早就情有独钟。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朱自清就开始关注教育。当年北大有个思想非常激进的学生叫邓中夏,他在蔡元培、李大钊的支持下,发起组织了“平民教育讲演团”,讲演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认为教育有两大类,一为“就学教育”即学校教育,一为“就人教育”即露天教育。学校教育多为有钱子弟才得以享受,贫寒子弟则无力入学,这是教育不平等现象。邓中夏发起“平民教育讲演团”并征集志愿者,就是要使贫苦民众也能受到教育。朱自清主动报了名,并积极参加讲演团的各项活动。即使在毕业临考的关键时刻,朱自清也是一如既往地参加。当时平民教育讲演团分四组,他还担任着第四组书记,负起了领导责任。他热情地投身平民教育,有时一天要做好几场演讲。他常演讲的题目是《平民教育是什么?》、《靠自己》等。通过参加平民教育演讲,投身教育的宏愿在朱自清的心中扎下了根。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前身是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位于杭州下城,本来是旧贡院,破烂不堪。1909年,鲁迅、刘大白等都曾在这里执教。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改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负有盛名,学校风气颇为活跃,师资力量也较为充实。校长是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经亨颐非常重视学校的师资建设,他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代为物色优秀教师,蒋梦麟遂将本校高才生朱自清、俞平伯推荐给了经亨颐。朱、俞两位也很高兴地接受了学校的聘请。

朱自清那时才23岁,矮矮胖胖的身子,方方正正的脸庞,配上一件青衣大褂,一个平顶头,给人的印象完全像个乡巴佬。他说一口扬州官话,不甚好懂,但他教学认真,备课充分,一上讲台就滔滔不绝,惟恐荒废了学生的时间。一课完毕,往往是满头大汗,连擦不止。由于是师范学校,学生中年龄差距很大,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大的竟有二十七八岁的,最多的是二十岁上下。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有时其他班上的学生也偷偷地溜到他的班里旁听。因为年轻,这些“老学生”都称他为“小先生”。课余时间,“老学生”们也常常到“小先生”家里求教,“小先生”总是让坐、倒茶,热情地招待,谈话间常常流露出年纪轻轻就出来教书,在学业上不能继续深造的痛苦。

在浙江一师,朱自清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一方面是“五四”的余热还没有退尽,他心中尚燃烧着对光明的企求。在《送韩伯画往俄国》一诗中,他把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无产阶级红色风暴喻为冲天而起,不断在天际流动的“火一般红云”,由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就在那红光普照的背景里,他勾勒了一个追求“红云”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他在十月革命的激励下,热血沸腾,他向“鲜明美丽”的红云表示:“我愿意放下我所曾有的,跟着你走,提着真心跟着你!”这个“赤裸裸的从大路上向红云跑去”的光辉形象,是诗人的发现,也是诗人的创造,那里包孕着年轻朱自清的理想和愿望。而另一方面,他又对现实感到惶惑:只如今我像失了什么,原来她不见了!她的美在沉默的深处存着,我这两日便在沉默里浸着,沉默随她去了,教我茫茫何所归呢?但是她的影子却深深印在我心坎里了!原来她不见了,只如今我像失了什么!

——《怅惘》

诗里的“她”,只是一个象征的意念,表露的是青年诗人内心沉重的失落感,他被“茫茫何所归”的愁云笼罩了。

朱自清不善交际,为了排遣时日,他只有在工作之余偷闲外出郊游。杭州坐落在钱塘江北岸,是一座名闻遐迩、令人神往的美丽古城。晶莹清澈的西湖,犹如光耀天宇的明镜,镶嵌在城区西面,“波涌湖边远,山催水色深”,周围群山秀丽挺拔,林木郁郁葱葱,沿湖柳树成荫,繁花似锦,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对这座名城,自是向往已久,他曾写道:“杭州是历史的名都,西湖更为古今中外所称道;画意诗意,差不多俯拾皆是。”

晚间无事,他就努力写诗,还好有一个挚友俞平伯和他同事,可以切磋诗艺。俞平伯,浙江德清县人,和朱自清是北大同学但不同系。俞平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诗,常在《新潮》上发表,朱自清认为他是这方面的老资格,因而把自己偷偷写下的新诗集《不可集》送给他看,希望得到他的批评指正。所谓“不可”者,乃出自《论语》“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系勉强尝试的意思。可惜不到半年,俞平伯就辞职到北京去了。

性格内向、做事严谨的“小先生”朱自清对一师环境不大适应,在颇有世故的“老学生”面前,初出茅庐的他有时不免感到困惑。著名作家、朱自清当年的学生魏金枝回忆说:“一到学生发问,他就不免慌张起来,一面红着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直要到问题完全解决,才得以平静下来。”一年下来,虽然朱自清的教学成绩良好,学生也很拥护、喜爱他,但自律甚严的他却认为“他们和我很好,但我自感学识不足,时觉彷徨”。刚好他的母校扬州省立第八中学聘他为教务主任,于是在执教整一年后便离开了浙江一师。

在江苏省立八中

辞去浙江第一师范教师职务后,他前往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扬州是他“长于斯”的地方,八中系他母校,照理说是很惬意的,谁知竟不如浙江一师。开头他颇想有所作为,一来便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浩浩乎长江之涛,蜀冈之云,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努力我八中”。但八中风气并不见“佳”,人格似乎也不怎么“健全”,使他无法得以小试“豪雄”。朱自清虽谦和,但秉性耿直,遇见他认为不合理的事,有时要发发“憨气”。在扬州八中,他就任教导主任不久便因为工作上的事和人发生了争执。起因乃招考新生时,一个小学教师领学生来报名,但其中有一名学生的入学资格存在问题,对方要求通融,但朱自清坚持原则,坚执不允,弄得彼此不欢而散。没有多久,耿直率真的他又因工作问题和校长意见不合。对教育充满理想、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朱自清,无法容忍这种工作环境,于是,他不顾家里的反对,坚决辞职不干,离开了这个使他感到厌恶的地方。

在中国公学中学部

1921的深秋,朱自清经好友刘延陵介绍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刘延陵是江苏泰兴人,和朱自清自幼相识,当时正在那里执教。

在那里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慢条斯理,待人接物极为诚恳,学生们都喜欢和他亲近、接触。性格内向的朱自清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学生来访。他不仅给学生们讲解语文知识,也给他们介绍文学创作情况。因为来访的人多,他干脆就在家中放一张桌子,让学生们环桌而坐。他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绝不敷衍了事,往往一次长达数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朱自清遇到了后来结为终身好友的同事叶圣陶。朱自清一到那里,刘延陵就告诉他一个新鲜消息:“叶圣陶也在这儿!”叶圣陶是江苏苏州人,“五四”以后写有不少新诗和小说,在文学界颇有名气,他的作品朱自清都看过,对他很是仰慕。“怎样一个人?”朱自清好奇地问。“一位老先生哩。”刘延陵回答。朱自清感到很意外。一个阴天,刘延陵带他去拜访叶圣陶,一见面朱自清就觉得叶圣陶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眼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朱自清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叶圣陶似乎也是如此,所以两人只是泛泛交换了几句对创作的意见。随着交往慢慢密切,双方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加深。朱自清喜欢叶圣陶的寡言,喜看他有味地倾听他人说话的神情,喜欢他的和易,因为这和易乃“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更喜欢他厌恶妥协的率直精神。二人都对教育充满感情,同时爱好文学,可谓志同道合。他们一边认真教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发表了一些诗作,开始在文坛获得好评。

在执教于中国公学期间,为了倡导新文学,朱自清联合叶圣陶等发起了《诗》月刊。当他们正为《诗》月刊的出版而努力奋斗时,中国公学却闹起了风潮。起因是旧派教员煽动部分学生驱逐代理校长张东荪和中学部主任舒新城,并攻击叶圣陶、朱自清、刘延陵等七八位新教员。中国公学教员多为北大学生,于是请胡适出面调解,胡适在10月24日的《日记》中,对此次风潮情况略有记载:四时,到水榭,赴中国公学同学会。上海中国公学此次风潮,赶去张东荪。内容甚复杂;而旧人把持学校,攻击新人,自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班旧人乃想拾出北京的旧同学,拉我出来做招牌,岂非大笑话!

他们攻击的新的教员如叶圣陶,如朱自清,都是很好的人。这种学校,这种学生,不如解散了为妙。朱自清曾向刘延陵提出一个强硬的办法,即中学部停课以支持大学部,就担心一向持重的叶圣陶不会赞成。谁知一经提出,叶圣陶立即赞同。他对风潮中的妥协派早已怀有极大的怒忿。但“新人”毕竟斗不过“旧人”,学校并没有“解散”,“很好的人”却被解聘了。在残蝉声断梧叶萧索的深秋季节里,朱自清接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聘书。

在浙江第十中学

1923年春,朱自清接受温州浙江第十中学的聘请,来到温州担任国文教师。在十中,朱自清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他教学态度认真严肃,教学方法实在严谨。一位学生回忆说:“朱自清教国文,经常提一个黑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还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学生们一开始都不习惯,感到这位老师特别啰嗦多事,刻板严厉,因而对他没有好感。但日子一长,看法发生了变化:“说起教书的态度和方法,真是亲切而严格,别致而善诱。那个时候,我们读和写,都是文言文。朱自清一上来,就鼓励我们多读、多作白话文。《窗外》、《书的自叙》……是他出的作文题目,有时他干脆就由我们自由命题,这在作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文言文的我们,得了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

温州十中校园风景很美,学校与雁荡山相对,位处瓯江之滨,校园内自然景点与历史人文景点交相辉映。工作生活在其中的朱自清,对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很有感情,他特地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

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歌词语言简洁,意味深长,既有对学校环境的赞美,又有对教育业绩的歌颂,既有对过去贤儒的景仰,又有对当前学界的期望,而蕴含其中的更有朱自清对教育事业的殷切之情。

在春晖中学

1924年的秋天,朱自清接受夏丏尊的邀请,来到当时著名的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春晖中学校舍简洁整齐,设备精良,校风朴实,师资优秀,富有民主气氛,一时誉满全国,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称。白马湖粼粼的水绕着校舍缓缓地流着,楼上教室都有栏杆长廊,凭栏远眺,山色水光,排空送翠,令人心旷神怡。朱自清一下子就被这湖光山色迷住了。“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映在湖里。我的右手是个小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觉得自己小了。”

春晖对朱自清十分器重。当他刚到春晖任教时,春晖学校的校刊上就专门登出消息:“本校本学期添聘的国文教员朱佩弦先生自本月起就职。”来到春晖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观点。

朱自清在春晖,一反“师道尊严”的传统,要求学生克服见了老师就“矫情饰伪”的毛病,培养做人“纯正的趣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和学生平等地讨论。据校刊《春晖》记载,一次,有人报告学生中有几人聚赌。如此公然地违纪事件,朱自清不主张学校处理学生。他和别的教师商量后,采取的做法是:教师先找学生谈话,学生认识到错误后,就交由学生协治会处理。学生协治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他们的处罚方式是罚犯错误学生写大字和打扫学生宿舍卫生一个月。舍务主任匡互生则认为学生犯错与自己监管不力有关,自罚一个月薪俸并每天和学生一起做劳务。

朱自清的教学,是系统知识的浸润,是现身说法的影响,其方式是民主的、平等的。这一年,朱自清邀请俞平伯到白马湖游玩。俞平伯在春晖呆了三天多,朱自清每天都有课,于是俞平伯便去听朱自清上课。他感到朱自清教学认真,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强。他在日记中写道:“他(指朱自清)去上课,我旁听了一堂,学生颇有自动的意味,胜第一师范(指浙江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

同类推荐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张謇,字季直,晚年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张氏祖上原籍江南常熟,元末为避兵乱迁居江北。祖父张朝彦乃贫苦农民,以耕种为业,偶尔也摇鼓卖糖以助生计,后入赘南通金沙镇上开店铺的吴家为婿,家道渐富。张謇的父亲张彭年继承祖业,除经营20多亩土地外,还有10多个伙计操办瓷货生意。张謇是张彭年的第四个儿子,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因承继祖母吴氏的香火,故幼年取号吴起元,乳名长泰。他天资聪颖,4岁在父亲的指授下即能将《千字文》朗读成诵。5岁入塾,15岁已修完四书、五经。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热门推荐
  • 每夜一个诡异故事

    每夜一个诡异故事

    作为一名恐怖小说杂志社的特约作家,我从来都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鬼。它们不过是我笔下用来吓唬读者,并且为我挣钱的工具而已。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以《楚辞·招魂》中的句子为名的男人之后。接二连三的诡异与惊悚事件开始发生在我的身边……杀狗吃猫,恶事缠腰西川鬼门,炼鬼捉魂上古的奇书《抱朴子》竟有道藏篇,地府的奈何桥已断了千年一切的一切,既是宿命,也是因缘跟着这个名叫楚魂兮的男人,我开始了每夜一个诡异故事的路程……
  • 水爱

    水爱

    爱情就象那流湍的河水,深得无声,浅得入骨,静时清澈见底,波澜不惊;动时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我想:周涛对爱情的追求是完美的残缺,苏小倩则是明智的愚蠢,唯有孙虹半醒半痴,仍然执着,一个有志气的打工小青年周涛在义乌结识了美丽善良的姑娘苏雪梅,从此,不顾一切地展开了对心上人的苦苦追求。苏雪梅迫于压力违心地拒绝了周涛的求婚,就在洪水来临之际,失魂落魄的周涛纵身跳入洪水急流之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一个可怕的喷涌。他挽救不仅仅是对心上人的爱,而是一片赤诚的心……
  • 娘子的尾巴

    娘子的尾巴

    某天与一众亲戚笑谈无意间玩笑说,自己今后说不定要嫁个老外呢却不想有一个词叫做,一语成璣作为一个满怀梦想的娃,努力许久攒够了钱去到了梦寐的国家偶然醉酒又误打误撞给他开了房门她和一个老外(?)天雷地火露水一夜决心忘了此事回归生活正轨却不想,阴魂不散的家伙竟然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还成了她的老师法克法克,这是个什么情况?!她是被“西化”了的传统小女子“很多钱”,他是被“中化”了的美腻混血男“冰淇凌小腹黑的他和呆萌萌的她,该如何搭起通往对方心灵的桥~
  • 君子动口也动手

    君子动口也动手

    一个温文尔雅、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突然打倒了凶神恶煞的彪形大汉;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却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陆伟忠最近总是遭遇怪事,是什么逼他不得不出手?愿望越美好,现实就越无奈。无穿越重生,无后宫种马,无神仙鬼怪,不黄不暴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 渔业首富

    渔业首富

    大学还没毕业的敖兵因为家庭变故,接手了负债累累的码头。万般绝境下,敖兵得到了神话传说中三太子的传承,成了世界上最后一条“龙”。却看敖兵如何利用龙之手段,发财致富。首富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 重生泪纱女王

    重生泪纱女王

    初吻是他,初心是他,初恋是他,他是她的一切。初吻是她,初梦是她,她是他的生命她陪伴他二十几年爱他十一年,他却伤她一世,她是集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他是霸道独世的骄子前世,他不做公主为他小鸟依人,却落得惨死他眼前亦是他亲手开的枪今生,她不做公主为自己做女王,不再为他人动心她要逆袭守护身边人剪短及腰长发,想要剪断对他的爱,抹去一头紫发,想要抹去对他的念“边伯贤前世我爱你放下高傲与尊严,你却为她随我心忘我梦,今生我要做自己的女王守护在乎我的人,成为泪纱女王”泪已尽,纱已残,荆刺王冠铸成王
  • 超级学院:问题校草和奶瓶丫头

    超级学院:问题校草和奶瓶丫头

    这是个从小时候就结下孽缘的故事。康梨非常纳闷,她只不过那时候揍了他一顿而已,为什么他就辣么记仇。另一方,安约挺纠结,不是他记仇,而是每当看到她,他的脸神经就不听使唤僵硬起来,不好听的话也跟着出来了,想拦也拦不住。《填坑中……》【注意】:①小白文,作者脑袋里就那几滴墨水,考究党请绕道。②每天22点整更新,如果哪天22点整没更新,要么是那天有事没更,要么就是细桶君出问题了。③欢迎把文中的虫子找出来并放评论区,人参公鸡就免了。④谢谢阅读本书的诸位读者,谢谢~
  • 我家男人不好惹:给爷站住!

    我家男人不好惹:给爷站住!

    一个私生女的出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格局与情绪,从未谋面的父亲突然出现,理由竟是商业联姻,灰姑娘不想让人摆布,从小期待童话版爱情的她决定逃婚,而此时,两年前去往加拿大留学的发小回来了,担心父亲追捕的灰姑娘决定找发小帮忙,进入了母亲生前最期盼也是最遗憾的学校,却在那里遇到了三个如小说里恶魔般的校草,处处针对她,只有发小在帮她,时间一长,因为她坚强乐观不服输的性格,她与这几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改变了原来的轨迹,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然而,一些阴险的小狐狸,像猫咪一样,躲在暗处,偷偷地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毒险阴辣的戏码,无数的议论与暗涌向她袭来,她该如何解决......
  • 色界紫天

    色界紫天

    梦起兰尼,命运多舛识人心;听泉恩重逾山海,荒野求生情有缘!离洛奇遇忘年约,西出南昭入笛岳,烽火兵戎战连天。巧言扰耳,世事遮眼,迷离红尘何所去,唯有以心明动天。百炼己身,古今伴行,青洲无月;翻手墟淼无云,抬指赤焱有雨;迈步玄黄黎霖震,声动浑金璞玉间。下探九幽,上贯九霄,赤橙黄绿青蓝粉?色界风雨紫为天!
  • 似平凡有似不平校园记

    似平凡有似不平校园记

    在全是血族和妖精的暗夜学院里。女主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平凡身份——血族?妖精?吸血鬼猎人?。。。五花八门的男主们——血族?妖精?吸血鬼猎人?。。。充满悲痛与爱恨的回忆: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的背叛者,被过去的爱恨与悲痛的回忆所折磨到如今的男主;因过去的战争而意外失忆的女主;当过去的女主重伤失忆时作为妖精的他横空出世拯救了女主。。。当他们都以为女主在那场追杀中死亡而悲痛不已了五年时,失忆的女主再度回归。一切又将重来,过去的回忆又将重现吗?拯救了女主的他又在何处?女主是否还会回忆起从前?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今又会怎样?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