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16

第16章 习武养生法

心是气之主,气是形之根,形是气之宅,神是形之真。神用气养,气因神住,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

——《胎息经》

1.武林武术养生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说,佛教徒“应当执持刀剑器杖,侍卫法师”。佛家僧侣在修禅习定时,创造和发展了武术强身之术,使之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佛家武术。

早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便有了29种武艺,既有实用搏击性武术,也有强身健体性武术。相传释迦牟尼就出身于武士家族,自小就练就了高强武技。他精通印度各种武术技法,身强力壮,武艺超群。传说释迦出家前,曾为争夺美女耶输陀罗,参加诸般武艺竞争,竟无往不胜,攻无不克。他徒手举起大象,抛入半空之中,还能再用手接住……

藏密瑜伽强调修气脉明点与打拳相结合,以活动肢体,流通气血,舒筋活络。密乘无上瑜伽注重以金刚拳、金刚舞锻炼身体,打通气脉,强体健身。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徒们为在乱世或僻壤中自卫和强身,创编传教武术以其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虚实莫测、灵活敏捷、变化神速而著称。习武使佛教徒们体魄强健,身心平衡,真正起到了御邪除疾、养生延年的作用。

佛教武术威震神州,饮誉全球,成为佛教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璀璨夺目,闪闪生辉。

明代程绍《少林观武》诗云: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挟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2.中国少林武术的十八般武艺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功夫更是天下闻名。自古以来,少林寺为文人游赏之地,其间留下了许多名人诗作,少林寺也是历代文人名士题咏的物象。“武以寺名,寺以武显”,少林寺成为中国武术中一支重要流派,享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

少林武术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有“七十二功夫”、“机关木人”、“十八般武艺”等说法。但一般将其划分为拳术、器械、功夫等三类。

(1)拳术

少林拳术包括罗汉拳、大小洪拳、通臂拳、六合拳、梅花拳、少林五祖拳、昭阳拳、柔拳、金刚拳、醉八仙、鹰爪拳等等。还有徒手对练拳术,如二十四炮、踢打六合拳、一百零八拳、擒拿、点穴等。

少林拳一招一式,非打即防,具有较强的攻防能力,并以刚为主,刚柔相济。其套路结构紧凑,节奏鲜明,动作朴实,健壮敏捷,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有歌云:

眼法到处周身遂,起落进退一气摧,

手眼身步协调用,一气呵成显神威。

秀如猫形斗如虎,动如闪电行如龙。

劲发丹田达指尖,声发如雷魂魄惊。

心身到处意推山,拳不华丽实用能。

(2)器械

少林武术器械主要有少林棍、少林枪、少林刀、少林剑、少林暗器、少林短兵、少林拐等十八般兵器。其实,少林武术器械不胜枚举。

少林枪有十八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四名枪、三十一名枪、四十八名枪、豹花枪等。枪为兵器之王。少林刀又有春秋大刀、梅花刀、少林单刀、奋勇刀、双刀、滚躺刀等。少林剑有达摩剑、乾坤剑、二堂剑、游龙剑等。少林棍有猿猴棍、齐眉棍、镇山棍、盘龙棍、六合棍等。

(3)功夫

少林功夫有内功、外功之分,传说有七十二艺。功夫旨在练气练力,为强身健体之术、克敌制胜之本,因此谚语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少林外功练刚功,如铁沙掌、打马鞍、千斤坠等。少林内功则练气、练柔劲,旨在行气入膜,充实肌体,达到于外力抵千钧,不畏刀劈剑砍;于内祛病强体,神清气爽,属武术内功。

达摩《胎息经》曰:“心是气之主,气是形之根,形是气之宅,神是形之真。神用气养,气因神住,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少林武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补气相凝,以神驭气,以气运力,随意变化,灵活敏捷,神速莫测。

少林武僧通过习武操练,不仅掌握了高强的武功技艺,而且使自己身强体壮,增强了身体的防御机能。少林武功是增强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在少林武僧看来,少林武功“首为悟性,次健体,末为防身”。其精髓在于“神”,也就是领会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以修炼自身的德行和情操,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少林武功讲究“套路”,它“借人之力,顺人之势,制人之身”、“声东击西,指下打上”、“佯攻实退,似退实攻”、“刚柔相济,虚虚实实”,反映着深刻的佛理,体现了佛门深邃的智慧。

3.少林养生气功: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我国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诸多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术界推崇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功,而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的独特法门。“内劲一指禅”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训练中虽不强调入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它能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

“内劲一指禅”是一种很实用的养生功法。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禅”,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一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有系统、有规律地扳动和按动的锻炼。十指和十趾,分别为人体十二正经的起点或末端,手指的扳动和脚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劲”,调节释放“内劲”,而且还简便易学,可以缩短练功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对少林内劲一指禅练法做具体介绍:

(1)热身法

“热身法”是本功法练功时的一套准备动作。是从“心意六合拳”的精粹中总结出了摇、摩、转、压、提、拉、搓、曲、摩丹田等一套动作,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使之既可作为练习本功法之前的准备动作,又可成为一套独立的体育医疗方法,名为“热身法”或“丹田功”。

“热身法”在动作形状上模仿“心意六合”十大形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步法上有虚、蹬、前、后、鸡、熊步等基本步型。锻炼时要求动作协调,配合呼吸,做到既不松软飘浮,又不僵硬呆板,而是灵活自然,轻松自如,两眼平视,炯炯有神,周身充满力量。下步有力、敦实,像棵苍松,显示出很沉稳的气度。

该功法呼吸和动作相配合的基本原则是:“开吸合呼,升吸降呼”。

第一节 摇膀子——摇丹田

[1]预备姿势

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前弓步;右手在右膝外侧,掌心向前,手指并拢;左手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并拨,指尖朝前,叉腰;头颈正直,目视前方。

[2]动作要领

右手臂向前上方绕环至肩上时,掌心外翻向后,同时转腰带动手臂继续向后下方绕环,经体侧复原。手臂呈车轮状旋转一圈为一次,一般做20次。右侧做完了再做左侧,要求同上,全做完了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动作时手臂要伸直,速度先慢后快,目视前方,上身保持正直;腿保持弓步,重心平稳,脚跟不抬起,自然呼吸。

[4]功用

打开“极泉”穴、“章门”穴、“京门”穴;活利关节,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经络,对防治肩周炎、骨质增生等肩部疾患有疗效。

[5]歌诀

摇臂好似车轮转,风云漫舞肩臂旋;活利关节疏经络,肩臂疼痛可愈痊。

第二节 摩肩——摩丹田

[1]预备姿势

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向左转体90度,同时屈膝下蹲;右肩在前下沉,重心偏左,右臂自然下垂于两膝之间;五指松直,拇指朝内,掌心内转向右;左手置于左腰胯后外侧,掌心朝外,头颈正直,目视前方。

[2]动作

右肩带动肘和手直线向上拎起(似从井里打水上拎状),屈肘过头顶到最大限度,顺势向右转腰,带动胯、膝、踝关节向右转动,右手背经腋下沿右背部下行至右腰胯后外侧处,掌心向外;同时左肩下沉,向右转体至最大限度,左手背沿左腿后侧下行,再前移到两膝之间,五指松直,拇指朝内;掌心内转向左,左臂自然下垂于两膝之间;重心偏右;再似右臂那样上提,并顺势向左转腰,带动胯、膝、踝关节向左转动。一般左右各做20次,恢复直立。

[3]要求

动作时注意保持头、颈、脊柱中正,目视前方,肩、肘、腕、胯、膝、踝各关节同时转动,但脚不移动,自然呼吸;手上提、下行时动作要协调。

[4]功用

活动六大关节,故又叫通“六关”(即肩、肘、腕、胯、膝、踝)。它不仅能促进气血流通,对关节痹痛、腰背酸痛有防治作用,还能内练五脏——又叫练“内五行”(即心、肝、脾、肺、肾),即通过腰部及各大关节的转动,各内脏器官也得到有节奏的牵动和按摩,因此,对腹胀气滞、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患尤为有效。

摩肩动作,是模仿“心意六合拳”的熊形,练习它可为以后练行功打好基础。

[5]歌诀

摩肩形似熊走路,导引五脏和六腑;活利关节通经络,祛病延年身心舒。

第三节 猫洗脸——转丹田

[1]预备姿势

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成左前虚步,右腿屈膝下蹲,重心在右腿上,以腰为轴,右肩向左转90度;右手掌心向内,手指朝上,距左“太阳”穴10公分处,呈保护状;左手掌心向内并屈肘向后方拉足,护于左腰际;头颈正直,目视前方。

[2]动作要领

以腰为轴,带动右肩向右转动90度,右手掌随势下行似“猫洗脸”状,经左胸腹画弧至右腰际,右肘向后方拉足成三角形,手心向内呈护腰状;同时左肩亦随之向前,左手掌心向内、向上画弧至右“太阳”穴处。

两手像“猫洗脸”似的频频在左右面部成圆形轮番转动20次;换成右前虚步再做20次,后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动作时注意保持上身正直,上虚下实。以腰带肩,肩随腰转,手随肩转,收腹提肛,自然呼吸。

[4]功用

本节动作对内脏有按摩作用。仿生于猫洗脸,可活动带脉,同时对肩周炎、腰扭伤等疾患有防治作用。

虚步站桩的练习,有助于增加下肢的力量,为以后锻炼提高功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动作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用于技击则有防身进敌之功。

[5]歌诀

虚步站桩转丹田,形态模拟猫洗脸;收腹提肛前虚步,防治腰扭肩周炎。

第四节 恨天无环——压丹田

[1]预备姿势

双腿直立。

[2]动作

右脚向前跨半步,屈膝,同时右手五指并拢经右耳向上将臂举直,使右肋全部伸张开,似手风琴样地拉足,左手掌心向下,随势置于右肘下作保护右肋势。同时用鼻吸气。接着,右手呈鹰爪用力抓物势,卷掌成拳,直线向下猛拉至拳与肩平,好似抓住“天的环”,把天拉下来一样,肋骨此时就像手风琴似的合拢,同时两腿用力蹬直,挺胸,顶住上面向下挤压的力,使内脏受到上下两个力的挤压作用,左手护右肋,并用口迅速呼气。

[3]注意事项

手臂上举尽量伸直,下拉时要迅速有力,动作要清楚,一下一下地不能拖泥带水,动作过程中身体要保持正直,目视前方,右手右脚做完了即换左手左脚,重复交替进行,左右各做7次,恢复直立。高血压和内脏下垂及肝脾肿大患者宜轻做。

[4]功用

锻炼“内五行”。通过上下肢肌群的相对力、腹肌的收缩以及深吸气后的突然快速呼气,使膈肌得到大幅度运动,从而扩大肺活量,增强胸肌、背阔肌、肱二头肌和腹肌的劲力,并对减肥(皮下脂肪)有成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歌诀

举手护肋竖丹田,恨天无环“顶、压”劲;排除浊气身舒展,久练气顺体太平。

第五节 野马奔槽——提丹田

[1]预备姿势

呈立正姿势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两臂伸直在左腿上方,十指松直,手背相靠,上身倾向出腿方向,目光仍视正前方。

[2]动作要领

两臂随掌心向下、向侧后方拉至最大限度,同时用鼻吸气,重心随势后移,右腿屈膝,左腿伸直,上身后仰;两臂继续下行,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同时用口顺势短促呼气有声,上身也随势前移,右腿用力蹬直,但脚不离地。两拳向外翻转,左拳在前与眉齐,右拳在后,靠近左手腕处与鼻平。头颈正直,目视正前方。做完7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次,而后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在两臂后拉至最大限度时,前腿要伸直,与上体、头颈成一直线;冲拳后,头颈、躯干与后腿成一直线。

[4]功用

加速吐故纳新(调息)。对治疗肺气肿、胸膜粘连、肠粘连、胃下垂、肾下垂等疾患有疗效。

通过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肘、肘推手连贯动作的导引,以提升中气,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下肢、腰背和上肢的劲力。本动作有较大的技击实用价值。

注意:高血压患者禁忌。

[5]歌诀

野马奔槽气门开,收腹提肛暖气海;肺与腹腔活量大,血压高者慎重来。

第六节 扁担——拉丹田

[1]预备姿势

左脚向前跨出半步,两脚尖朝前,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臂自然下垂。

[2]动作要领

向右转体90度,掌心向上,两臂冉冉向上成侧平举(扁担式),左手臂在前,右手臂在后,转颈目视右手“劳宫”穴,同时吸气;两手翻掌向下画弧,下落于大腿两侧,重心下降并随势屈膝,向左转体至最大限度,随即直立,两臂平举,掌心向上,右手臂在前,左手臂在后,并转颈目视左手“劳宫”穴,同时呼气。做完10次后,右脚在前,再做10次,然后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两脚站立要稳实,转动时不要移动;动作要缓慢、协调、柔和,上身转动要以腰为轴,头随上身转动;两臂前后平举,一定要像“扁担”那样尽量做到与肩成“一”字水平,两臂不能高举过肩,或低垂倾斜;头颈一定要转动,目视后掌“劳宫”穴。

[4]功用

颈椎、腰椎,为人体枢纽,经常练习本节转腰回顾动作,可使督脉、任脉、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性。对眩晕症、咽喉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椎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展臂扩胸动作,可使上下肢肌肉放松,血压降低,所以本节动作对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胸膜粘连、肺气肿等疾患也有一定的作用。

[5]歌诀

肢体放松前后步,颈腰后转手平举;脊柱灵活通带脉,诸多疾患皆可去。

第七节 搓草绳——搓丹田

[1]预备姿势

立正势。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左膝上,右手合左手上,手指松直,头、颈、腰、背均自然放松。

[2]动作要领

收腹提气,右手用内劲沿左臂内侧向上提至左肩,再经胸前至右肩上,同时用鼻吸气;接着,右手再沿原路线下搓复原,同时用口呼气。上提下搓各一次为一遍,做完7遍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遍,然后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上提时上身随势向侧后转动、扩胸,手尽量上提至肩上,前腿随势伸直。后腿略屈;下按后上身和两腿随之恢复原势;上下搓动时两脚均不得移动;一提一搓走内劲,气贯五指;呼吸要细、匀、深、长。

[4]功用

本节动作又称“吐纳功”,一提一搓走内劲,有疏通手三阴经和壮大脏腑之气的作用。通过细、匀、深、长的呼吸,吐尽浊气,纳入清气,故又称为“调息功”,可增强肺部和肌体的气体交换功能,提高血液的含氧量,保证了对大脑和各脏腑器官氧气的供应,进而可消除脑部的淤血现象,振奋神经系统机能。本动作的前俯后仰,对腰、腹、肩、背也是很好的锻炼。

[5]歌诀

一提一搓走内劲,深细匀长当记详;疾病可防身体健,吐故纳新元气壮。

第八节 乌牛摆头——曲丹田

[1]预备姿势

直立。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腿之间,目视前方,右手背贴近右腮,左臂在体前伸直,掌心朝下护裆。

[2]动作要领

屈右膝,左腿蹬直,重心右移,同时上身向右下侧倾倒至最大限度、吐气;随后立直身体,同时吸气,右手经胸前换成护裆掌、左手经胸前向面部画弧,手背随势贴近左腮;重心左移,上身向左下侧倾至最大限度,屈左膝,右腿蹬直,如此左右交替各做7次,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上身侧曲时,不要前俯后仰,头颈、躯干和腿成“拱形”曲线;目视前方;立直身体时用鼻吸气,侧曲时用口呼气。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做。

[4]功用

本动作以较大幅度的左右侧弯运动,更好地加强了腰腹背部、脊柱、肌肉韧带的锻炼。“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腿”,故本节有外健腰腿、内固肝肾之功,也属武术防护技击法之一。

[5]歌诀

乌牛摆头幅度大,心血管病莫练它;速度快慢量力为,内健肝肾外腰胯。

第九节 磨豆腐——磨丹田

[1]预备姿势

立正势。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右前弓步,右手掌心朝下,五指松直,置于右胯前10公分处;左手拇指朝后,另四指朝前叉腰,头颈正直,目视右手“外劳宫”。

[2]动作要领

右手向左→向前→向右→向后成推磨状水平画圆至右胯前;腰随势转动,先向外转再向内转,各画圆5次。换手、换脚后,同上再各做5次,然后恢复直立。

[3]注意事项

全身放松,动作要缓慢、柔和,上下协调,呼吸自然;画圆要平稳,手平带脉,目视“外劳宫”。

[4]功用

本节动作有启动带脉、平肝顺气和平衡阴阳的功效。它也是为实现“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打基础的必不可少的锻炼项目之一,可单独在花木丛中或空气清新之地反复做,持之以恒者必将受益无穷。

[5]歌诀

弓步旋膝来推磨,轻松缓慢“得气”多;启运带脉作用大,平肝顺气益于我。

“热身法”整套动作锻炼至此,周身会微微出汗,掌心会有不同程度的胀、麻、冷、热之感,神清目明,筋骨柔软,关节灵活,实为全身气机通畅之征,为在马步站桩后能尽快地进入“气功态”创造良好的条件。

(2)马步站桩功

马步站桩功,是本功法的基础,即筑基功。

[1]预备姿势

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度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2]起势

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画弧;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

[3]站桩要领

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尖内扣10度左右;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收腹,提肛;圆裆,松腰;含胸拔背;虚领顶颈;舌抵上颌;目视前方;鼻尖和肚脐成垂直线(即鼻尖和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百会和会阴成垂直线(即“百合”穴和“会阴”穴的连线重直于地面);虚腋;沉肩坠肘;小臂和地面平行;两小臂互相平行;中指和小臂成一直线;手掌呈瓦状;手指呈梯形,拇指和食指呈鸭嘴形;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把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一个强调: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4]要求

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

(3)动功

动功又称“内劲站桩功”,它是在马步站桩基础上进行锻炼的桩势。它仍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并讲究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从而达到“气血并练”、“劲气并练”、“表里并练”,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它主要练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增强双手“外气内收”、“内气外放”的功能。

第一节 双臂揽月

[1]预备姿势

继马步站桩姿势。

[2]动作要领

屈肘,两小臂收向胸前,离体约10厘米,中指相对,两臂交错,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互相平行,相距约10厘米;掌心朝下,手指呈梯形;右手“劳宫”穴对准左臂的“曲池”穴,左手的“外劳宫”对准右臂的“少海”穴。揽月5—10分钟后手指松直,随即两臂向两侧同时缓缓拉开,如同大鹏展翅——谓之“拉气”;略停1—3秒钟,然后再沿原路复原——谓之“进气”。反复做7次。

[3]要求

不要耸肩缩颈,拇指不得指向胸部,揽月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拉开后,两臂不伸直,两“合谷”穴相对。

[4]功理

通过“劳宫”穴作用于“曲池”和“少海”二穴,使两臂的经气互相渗透,气血贯通,从而加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之气的运行,并调节其平衡。

第二节 十字手

[1]预备姿势

继双臂揽月,直立,双肘下落,两手在胸前10厘米处交叉“十字手”,上缺口平“天突”穴。

[2]动作要领

十趾抓地,收腹提气,腿部发力推动腰、背、肩、臂,十指朝上呈立掌,两臂同时用内劲向前推出,将劲、气推运至十指末梢,推到尽头;然后放松,将手收回胸前。十字手推出时吐气,收回时吸气,一推一收为一遍,做7遍。

[3]要求

力发于根、自下而上节节贯通;前推时用七分劲,填背;收回时带三分劲,坐背;前推时不要耸肩缩颈,头颈切忌用力,以免血压升高。

[4]功理

两臂用内劲尽量前推时,背部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脊髓也随之上升,劲、气由下而上贯通督脉;放松收回时,劲、气仍循督脉而回。这样,一紧一松,久练之则劲气相随,气大力粗,督脉自然通畅。

第三节 抱球

[1]预备姿势

继十字手后恢复马步站桩姿势。

[2]动作要领

两手距胸腹约10厘米,右手在上,平“膻中”穴,手心朝下;左手在下,平“神阙”穴,翻掌朝上;两手“劳宫”穴相对呈抱球状。抱球5—10分钟后,两手同时缓缓地上下拉开,右手向上拉至平“百会”穴,左手向下至“会阴”穴——谓之“拉气”;到位后停1~3秒再缓缓地合拢至肚脐前,两手相距约10厘米——谓之“压气”,停1~3秒后再拉,如此反复拉压7次。

[3]要求

姿势同马步站桩时要求,右手拇指不得指向胸部,抱球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

[4]功理

两手“劳宫”穴相对在体前呈“抱球”状,两掌心可有明显地相斥或相吸(因人而异)的“气感”,当两手在胸腹前上下拉动时,则导引三焦之气贯穿带脉,作用于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关元等穴,调理并强化任脉、冲脉(因其夹行于两侧)和带脉之经气。久练之可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并可防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四节 丹凤朝阳

[1]预备姿势

继抱球后,直立,双手成仰掌护腰待发势。

[2]动作要领

右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劲自下而上发于脚跟而贯通到掌指,用内劲向前平推,推到尽头后放松,翻掌向下,向左手方向画弧,在左手上约10厘米处两手“劳宫”穴相对,停2~3秒钟,然后原路返回,至手臂伸直时再翻掌向上,收回腰际仍成待发势。左手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共做7遍。

[3]要求

前推时收腹提气,同时用口呼气,收手时用鼻吸气,头颈正直,忌用力,目视前方。

[4]功理

手前推时,劲气由脏腑而出,“内气外放”,经手三阳经而达掌指;收手时则“外气内收”,经手三阴经而回。练此功气的脉冲量增大,内外气的交换循环大大增强,久练之则气大力粗。

第五节 仙人指路

[1]预备姿势

和“丹凤朝阳”预备姿势相同。

[2]动作要领

两手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掌、肘、肩运动,均匀地用内劲向前推出,推到尽头后放松,翻掌向下,蓄劲而收回腰际,再恢复原待发势。做7遍。

[3]要求

推手时劲气的走向是以脚为根,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臂,臂推手。推手时呼气,收手时吸气,头颈忌用力,目视前方。

[4]功理

本桩势是将全身的劲气运至双手,经手三阳经而发,由手三阴经而回。久练之不仅可以增强肩、臂、掌、指的劲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双手内外气的交换,增大气量,达到能双手发气的目的。

第六节 力劈华山

[1]预备姿势

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腕交叉于胸前约10厘米处,上缺口对“天突”穴,指尖朝上。

[2]动作要领

手指朝上,用内劲向上举起,直插云霄,双臂伸直,同时吸气;用力徐徐朝前下方成弧形劈下,同时呼气;略停1—3秒,双手保持手指朝下,不可打弯,直线缓缓向上,肘打弯,提至胸前,同时吸气;直腰,两手松直,指尖朝上,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做7遍。

[3]要求

下劈时腿要挺直,劈下后不低头,目视前方。

[4]功理

本动作劲发于腰部,力运四肢末梢,气走手、足三阴、三阳经。久练之则百脉通畅。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用力过猛。

第七节 海底捞月、怀中抱月

[1]预备姿势

同“力劈华山”的预备姿势。

[2]动作要领

两手掌心朝前,呈拉幕状缓缓向左右水平分开,贯气于掌指,坐腕,用力向两侧平推成“大字桩”,同时吸气;松腕,手指朝下,弯腰,缓缓下落捞月(海底捞月),屈腕,指尖相对。同时呼气,向上捞起,上身随势而起,直腰屈肘,两臂运动,掌指着力,似抱重物状,缓缓端起至胸前(怀中抱月),同时吸气;两手交叉于胸前,同时呼气,恢复预备姿势。反复做7遍。

[3]要求

弯腰捞月时两腿要挺直,不低头,目视前方;上身随势而起时,要垂肩坠肘,颈部不僵直。

[4]功理

海底捞月,气贯掌指,蓄劲待发;向上捞起,则锻炼腰背,通手六经脉,并可提升“中气”,对内脏下垂疾患有一定疗效。

第八节 霸王举鼎

[1]预备姿势

继“海底捞月”中的“怀中抱月”势。

[2]动作要领

接上式,两手缓缓上托至锁骨处后,小臂内旋,翻掌向上,拇指分开,另四指并拢,中指相对。用内劲徐徐上举,腰、腿、臂均用力挺紧勿松,呈“举鼎”状,同时吸气;随即两臂放松,从两侧缓缓下落——“八卦圈”,同时呼气;当两臂落至与肩平时坐腕,运劲外撑呈“大字桩”,同时吸气;停1—3秒钟,再放松,徐徐下落,恢复原势,同时呼气,做7遍。

[3]要求

上举时臂要挺紧,并保持指端相对。呈“大字桩”时,要收腹挺胸,两腿夹紧,劲往下沉至脚心,上肢用多大力,下肢也用多大力。

[4]功理

双手托起上举,则导引气在胸腹中运行,以升举阳气,充养髓海,调理三焦。

注:第七、八两节通常合在一起练习。

4.少林强身健体功:金刚桩内功

金刚桩内功乃少林真传,法简效宏,功效极为惊人!习者用心修习10天即可令丹田聚气成团,身心剧变判若两人,一般疾病不药而愈。继而打通大、小周天,从而产生超常的攻防能力。

(1)预备式

两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口微闭舌抵上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虚领顶颈,下颏微收,眼微闭,两手心自然相对下垂体侧,肩要沉,胸宜含,总之使身体舒适为宜!

(2)第一式

接上势,两手缓缓上提抱于胸前,两手距胸30厘米,手指似弯非弯,似夹非夹,劳宫穴相对呈抱球状,两手相距5厘米为宜,身躯正直,做到松而不软,紧而不僵,静站5分钟。

(3)第二式

接上势,两手慢慢同时外拉,拉至10厘米左右再缓缓内合,合到3厘米左右时,再同时向外拉,如此反复练习,但动作一定要放慢,不可用僵力开合,要体会两手之间似乎有物,不久你就会发现两手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令你双掌合不拢、拉不开,此即内功初生之兆!呼吸与动作也需配合,开时吸,合时呼。

(4)第三式

上式修习10分钟后可做收功,两手于胸前抱住不动,将掌中内力分成两股,各自从双掌劳宫穴吸入,并沿两臂上行至胸部合而为一,然后下沉至小腹丹田。连做3次,每次动作都是吸气运行,呼气时两掌下按配合内力同时下沉丹田,然后双掌叠放于下丹田,意守丹田30分钟为宜!

(5)收功式

上式做完须起身行走数趟,两手互相揉搓至发热,轻蹬双腿,宁心静气片刻即可。

5.少林护身功:天罡护体功

秘不外传的少林天罡护体功属于技击性内功,习本功法者,必须遵守武德,以防身为本。

该功法的要诀是:腹部内收为吸,腹部鼓起为呼。闭气:口全闭,不松,鼓足气力闭住气;顶气:意念有宇宙之精华,像顶东西一样顶上去;吞气:就像吞食物一样,将呼吸之气连口水一块儿吞下;喷气:吸气后迅速将气一下喷出,喷气有声。

(1)养丹功

盘腿打坐,双腿散盘或单盘坐于床上或地上均可(练功环境要清洁,干净,不要潮湿)。脸面向东,舌抵上腭,鼻与会阴呈一条直线。眼睛微闭,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上相叠,两手拇指相触,贴着于丹田。吸腹部内收提肛,然后再呼腹部鼓起,意念丹田部位有大自然精华在转动,松静、自然、没有杂念,初练10分钟,一个月后,不得低于25分钟。收功时,左右手五指全伸,覆盖于右手上顺揉丹田36圈。本式相当重要,主要练好丹田内功,每次练功前一次。

(2)站桩(双手托天)

两脚左右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心相对(手心劳宫穴采气)。吸气时,提肛,五趾抓地,舌顶上颌,意念大自然之精华慢慢向上托起,托过头顶稍停。呼气,全身绷紧用暗劲,掌心向下、翻掌,两手五指分开,意念大自然精华之气往下压,初练9至18次,随功增加至36次。

(3)力劈华山

两手掌心向上;分开3寸距离,呼吸与二式一样,然后在心窝处下落,稍停半分钟闭气。两掌用暗劲往下劈,下劈之力要慢,意念劈倒一座山,此式与二式一样。

(4)顶天立地

两手五指稍弯曲呈抱球状。一呼一吸为一次,吸呼与二式一样,然后吞气一口意念与二式一样,将口水、大自然精华吞入肚中,固在丹田处,稍停15秒,提肛,五趾抓地,意念大自然之气从丹田至百汇。

(5)收功

将全身自然放松,轻轻拍打头顶和丹田,以及全身各大穴位10分钟。

练功中的注意事项:

[1]未练前必须大小便解干净;

[2]最好自己做一根腰带,随自己腰而定;

[3]练功中多喝开水,不要吃辣椒、刺激食品,练功之前最好不做房事;

[4]有事不要发脾气。

6.少林防治疾病功:罗汉卧功

少林罗汉卧功通过意识的内守,手掌的转动,使得腹腔内的各种器官得到内气的按摩医治、滋养调补,从而增强了脏器自身的调节功能。事实证明,饭后练罗汉卧功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均有特效。

(1)预备

吃过饭后,稍事活动,排除大小便。然后将床上的被子或软垫折叠成斜坡状靠墙铺好,坡度约控制在40度左右,接着宽衣松带,双腿自然盘屈,仰卧在床上,靠被子或软垫,头与上身呈斜直线,使小腹处于整个身位的低位,再全身放松、牙齿微合,舌抵上牙根,自然呼吸,返观内视小腹丹田,慢慢用意念将全身之气归于丹田,闭目养神1~3分钟。

(2)正功

接上,双手重叠放于脐下丹田处,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同志相反)。此时意想小腹丹田如水中旋涡(或热气团等)在转动,一分钟后,左手不动轻捂丹田,右手抬起距左手一寸左右,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不能太快也不宜太慢,一般三至五秒钟转动一圈为宜。同时内视丹田,意想腹中有一旋转物在随手而转,心中默转圈次数,以180圈为度。转完后再换右手轻捂丹田处,左手抬起逆时针方向转动,意念照上,亦转动180圈。

手掌画动的圈不要太大,以小腹丹田为中心,最好在直径10厘米以内。掌要横放而转,指尖不要朝下,大拇指不要朝上,以免内气乱冲窜。掌转动时要松而不懈,用意不用劲,注意体会腹内气感反应。腹内转动,是靠意识去指挥,靠大脑去想,靠手掌的感应去引动的。想的过程中,腹内的现象会在脑海中闪现,闪现点就是印堂处。练功中要轻松自然。每掌各转动180圈后,如有时间可适当再增加转动圈数。

(3)收功

接上,转圈完毕,双腿依然保持盘屈,上身坐正,双手重叠捂丹田,内视小腹丹田,静坐片刻。尔后双掌掌心向上,十指相对,慢慢上端至胸部,再反掌下按至腹部,上抬时吸气至腔中,下按呼气归丹田,如此三次,再双掌掌心向上,从体两侧上抬收气,捧气贯顶,到头顶时十指相对下按至腹部,意想全身之气在两手作用下归于丹田。呼吸要做到慢、匀、细、长。

功效:初练时没甚感觉,随着时间、功夫的增加,慢慢地每逢手掌转动时,丹田处自有感觉,腹内气随手旋转,小腹发热、发胀,一股电麻感流经会阴,尾间、命门等部位也随之产生胀、热、跳动等感觉。气感初显时,气势匀称和缓,后来逐渐加大,向外扩散,全身均有气感,甚至全身热气沸腾,此起彼伏不可制止,心情也特别愉快。各人体质不同,反应有所差别。有的人练习三两次丹田处就有气感,产生热、凉、胀、麻、咕响等感觉,丹田真气充实,随之真气循经下行会阴,会阴有跳动、热、麻等感觉。

同类推荐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 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

    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

    本书记录了证严法师和“慈济人”所作的行善助人的事迹,包括:“走在最前,做到最后”、“五毛钱爆发出来的力量”、“牵起全球菩萨网”、“神奇的赈灾毛毯”等。
热门推荐
  • 二品高手

    二品高手

    老一辈指腹为婚,为他定下命数。他不甘命数,宁愿退婚。谁知与自己订下娃娃亲的女子竟是杭大校花,老头子这不是坑人嘛,对方是校花咋不早说!
  • 怎样得到晋升

    怎样得到晋升

    本书由张瑛编著,全书内容公分八章,从各个角度分析晋升的方法。
  • 一宠成瘾,火爆弃妃太凶猛

    一宠成瘾,火爆弃妃太凶猛

    一朝穿为弃妃,当王爷的夫君把她当成挡灾羊,恨不得让她替他心爱的女人去死。不过没关系,墙内开花墙外香。王爷咱也不稀罕。这个皇帝银子大把的,长得又不错,还隔三差五的在她面前晃荡,她要是不收了他就太亏待她自己了。果断将他扑倒之。事后,为了对美男皇帝负责,她一纸休书要休掉他的王爷夫君!可这冰山夫君是什么脸色?怎么又一言不合的把她给强吻上了?还有隔壁那个某位姓裴的公子,你也矜持些!
  • 丧尸危镇

    丧尸危镇

    在这几小时内,温馨小镇转眼间变成一座危机四伏的死城,一具具行尸走肉迅速占遍了小镇各要道,在危机来临之际,生死考验着普通人们的求生意志,能否见到明日黎明的曙光。。。。
  • 修山者历行记

    修山者历行记

    无名诗云:辰星期期无虚尽,日月艾艾初显嵘。模模糊糊汉河路,迷迷茫茫人生中。清朝末年一个16岁的少年遭遇人心险恶,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数万年前的太古时期,天地之大,奇珍异兽,闻所未闻,远非人族蛮夷之辈可堪。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 凤翱九天,邪王你别宠

    凤翱九天,邪王你别宠

    堂堂世界第一杀手夜魅邪医紫瞳穿越到了蕴灵大陆的一个废物洛千璃的身体里,她表示真的要崩溃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看她怎么称霸蕴灵大陆。不过,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娘子,爷爷说让咱们给他生个小包子。”“啊啊啊!我不是你娘子,你认错人了!还有那是我爷爷!不是你的!”某男画风突变,邪魅一笑“那我就证明给你看。”甜文哦,作者是小学生所以更期不定。
  • 梦里依稀是故园

    梦里依稀是故园

    年少时,他储位东宫,贵为储君,却无一时快乐!直到他遇见漠北王之妹---琉若!一段情,无得善终!他称帝封后,琉若心碎归乡,魂断漠北!他被所有人精心编织的谎言骗了十一年,一片痴心,奈何美景依旧,佳人不再!十一年后,琉若的侄女---念亭!有着与她相似的容貌,他义无反顾地追逐,却终究虐恋成殇!
  • 乱世争天

    乱世争天

    21世纪第一女杀手林逸,盗用朱雀白玉被第一男杀手刺杀而死,并灵魂穿越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在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顶着一个废物的名称逐步强大。她为了强大自己的实力修炼一本诡异的功法,这个功法需要天地奇宝水火灵珠。也是为了水火灵珠加入玄清帝国黑龙战队取得很高的荣耀,借此进入烈火学院。又是为了林逸自己的身世,她行到大陆最中心元洲,接触到三大教两大宗和九大家族还有一般人不知道的兽族。在修多的阴谋之下她石破天惊一鸣惊人走上大陆的最顶端换。然后走向另一个位面……
  • 星月神话邪尊召唤师

    星月神话邪尊召唤师

    女版“萧炎”强势来袭!全系精灵为她舞蹈!手持伏羲琴,看她如何君临天下!魄力没了?没关系,姐自己爬上巅峰!三世甘愿的轮回,只为遇到你们;
  • 诗情话艺

    诗情话艺

    亲爱的读者,你们好,我是本书作者江之雨,(诗情话艺)是一本青春文学励志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两兄妹在雨夜中来到这个世界,受家庭影响,从小都悄悄爱上了诗词曲赋,并都极具天赋。每天朝夕相处的兄妹俩在学校里使用笔名相互博弈,掀起学校中诗词创作的劲风。在全校师生苦苦挖掘这两位天才的同时,兄妹俩竟然也都不知对方是自己的亲哥哥,亲妹妹!之后,兄妹相继被挖掘而出,受到校方的精心培养,然而,随着父母相继离世,兄妹本应在文艺路上一帆风顺的人生,开始慢慢的勾勒出跌宕起伏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