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的管理控制经验就是试图将严格标准与情感投资相结合,他看到,在那些家族企业中,领导者总是努力做到以法服人,以情感人,把家和万事兴的家训推行到企业中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气氛,互相尊重。由此,他认为微软的经营管理不能只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只有上上下下有感情,合作得好才能调动每个人的才能,发挥他的最大潜能。
在微软公司,工作应该是有趣的、充实的、让人激动的。
这些都存在于人获得尊重的前提上。乐趣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工作的成长,自由与成就。如果你尊重别人,他们将会还你尊重,甚至会以责任来回报你。因此,如果员工因为责任而拥有对企业的一种使命感,他们必然会充满干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阐述了人类生存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其中第四层就是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护人格的起码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效应。
一本《第五项修炼》,给企业提供了超越混沌,走出杂乱,以人为尊,再造组织的指引。其实,懂得欣赏,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项核心的修炼。这里所说的“欣赏”,有对他人能力和成就的欣赏,也有对自我超越的欣赏。人自赏容易,难能可贵的是懂得欣赏别人。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学会了尊重别人,还只是迈出了人本管理的第一步。懂得相互欣赏,在欣赏中互相激励提高,则是建立人本氛围不可或缺的第二步。
从投入的角度看,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只要这种投入的方向是正确的。从成功人的经验来看,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易的过程,如果这个交易的过程好,那成功的几率就大。因此经营好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
盖茨指出,如果经营者只重视现在的劳动力,而忽略他们未来的发展布局,那经营者永远都在寻找劳动者,当然最后的结论是企业缺乏人才。
欣赏你的下属吧,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去真诚地赞美每个人,这是促使人们正常交往和更加努力工作的最好方法。
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称赞,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小小的关心和尊重会使你的群众关系迥然不同。
假如你的同事或下属今天气色不好,情绪不高,你要是问候了他,表示你的关切,他会心存感激的。再推进一步,假如你的同事或下属感到你在真诚地欣赏他,他会以最大忠心和热忱来报答你和你的企业。
盖茨认为,对一个组织来说,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这三点缺一不可,但感情更为重要。双方只有在感情上能融合沟通,公司员工才能对管理者有充分的信任,这是留住人才的最大前提,也是企业迈向人本管理的核心所在。
案例2:
◎福特汽车:从个人独裁走向组织经理集团
一个公司找到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又能持续维持或甚至能不断发展其活力的经理集团,就等于在自己的财源基础上种下一个永不枯竭的摇钱树那样幸运。解决了这一大问题,公司的生产、生意和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说,解决了这个问题,等于解决了最费心、最费钱、最伤脑筋的问题。
经理集团之所以如此重要如此复杂,乃由于它像人的大脑和心脏一样,是一个商业组织的司令部和灵魂。
为了说明培养和管理经理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我们不妨从福特汽车公司的实际经验谈起。
福特汽车公司在要不要组织以及怎样组织一个精明的经理集团的问题上,经历了整整25年的曲折摸索和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福特汽车公司从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逐渐成为困难重重的企业,甚至走到向崩溃的边缘,又从危险的关头逐渐转向兴隆。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和销售量占美国汽车总产量和总销售量的2/3。此后15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量下降到只占整个汽车市场的1/5。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是不公开的公司,它的财务收支状况并未对外公布。但是,据估计,在那15年内,该公司几乎完全没有获利。
正当福特汽车公司面临垮台的危险关头,该公司的老板埃舍尔·福特突然去世。他是亨利·福特的儿子。当埃舍尔·福特去世的时候,亨利·福特还活着。眼看着这种状况,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重使福特汽车公司恢复到30年前那样的兴盛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大多数国人都知道,造成福特公司走崩溃边缘的是亨利·福特自己。所以,当时,很多美国人在谈论福特汽车公司的命运,他们都说,除非亨利老头去世,否则,福特汽车公司的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亨利·福特的惟一的和主要的过错在于:他是一个独裁者;
他独揽公司的一切,他取消了经理制。公司的高级领导人员不过是虚设的组织形式,或不如说只是他的“私人秘书。”在他掌握福特汽车公司的时候,公司的一切决定、一切人事安排、一切生产和买卖事务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他的这种经营管理方法一直影响着他的儿子埃舍尔·福特。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福特汽车公司只是福特家族的“私人公司”。该公司没有经理部,没有开过任何像样的讨论会或研究会。在他这样的方针的指导下,福特汽车公司原有的较好的和较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纷纷离职,而到别的汽车公司去找工作。
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福特汽车公司处在奄奄一息的死亡边缘。当时有人建议美国政府贷款给美国第四大汽车公司,资本只有福特汽车公司的1/6的士刁碧格,以便由该公司买下福特公司,借此挽救福特汽车公司,同时也促进整个美国经济在战后的复苏。
福特汽车公司的命运后来到底怎样呢?这个问题有待于新上任的亨利·福特第二(亨利·福特的孙子、埃舍尔·福特的儿子)去解决。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的规模已下降到约等于通用汽车公司。
亨利·福特二世对自己和自己的公司的处境是很清楚的,他的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打破福特公司原有的家族统治的传统,开始从外界聘请一些能干的人才出任公司的经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让他们有职有权。为了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智,毫无保留地向他们提供各种有关的资料。他父亲和祖父管理公司的时候,有关的资料只保留给自己或本家族人。现在,由于从外面聘请的经理能及时掌握情况,又有充分的权力作出各种必要的决定,公司真的别开生面,开始走上了希望之途。
亨利·福特二世首先请来恩斯特·柏利兹担任公司的常任副总经理,并让他有权进行管理和调配。接着,整个公司的组织机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原来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亨利·福特独揽大权,没有人知道福特汽车公司每年、每季有多少收入和支出。
举例来说,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所有的钢材完全自身供应。它有自己的每年150万吨的钢铁厂,但是,在底特律市,几乎人人都知道,该钢铁厂从来不公布收支状况。连该厂管理人员也不知道钢铁厂每年究竟用了多少煤,花了多少钱。一切收支都是“秘密”。
与此相反,亨利·福特二世开始把福特汽车公司改造成民主管理的公司。集权制改为分权制。全公司分成15个自治的部门,每个部门的经理全权负责本部的工作,并可根据本部门的需要和具体情况作出各种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钢铁厂也成为了一个自治的部门。
亨利·福特二世的这一切改革方案并不是他的新发明。他的这一套不过是从福特汽车公司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那里学来的。通用汽车公司就是根据这一套管理方法起家的,并靠这一办法使该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
亨利·福特二世的功绩就在于,他有胆略和有能力全面地采纳通用汽车公司的好的经营管理经验,使一个濒于倒闭和失败的大公司恢复了活力,开始踏上蓬勃发展的光明大道。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福特汽车公司在短短的10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不是别的,正是由于它根本改变了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从一个无视经理的作用、取消经理用家长式统治方法改变为重视经理的作用,放手让经理进行工作的经营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