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有人曾经拜访道尼斯先生,并且询问其成功的诀窍。他平静而简短地道出了个中原由: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召唤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点的”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第二,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惟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些艰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是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
身处困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为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则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惟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下一次当顾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人来处理时,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吧!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譬如换一个角色,自己就是这章的责任人,你将如何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每天多做一点,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的更多。
对艾伦一生影响深远的一次职务提升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其办公室与艾伦的同在一层楼)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艾伦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艾伦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艾伦应该付他多少钱。艾伦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艾伦表示谢意。
艾伦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艾伦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6个月之后,在艾伦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艾伦,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伦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一个周六的下午,艾伦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艾伦并没有责任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那是他的一种特权,一种有益的特权,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
另一位成功人士曾经向我讲述自己是如何走上富裕道路的。
“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而完全是出于自愿——我为自己能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而感到自豪。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使尽吃奶的劲都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却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称赞我。”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月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对百万富翁成功经验的研究也反复证明额外投入的回报原则,尤其是在这些人早期创业时,这条原则尤显重要。当他们的努力和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老板的承认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独立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努力使其大受裨益。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
别为工作中的失败找借口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承认错误,不弥补错误。当你面对失败时,不要寻找借口,而应找出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做错了一章,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而不是去为自己辩护和开脱:
日本最著名的首相伊藤博文的人生座右铭就是“永不向人讲‘因为’”。
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办事做事的最高深的学问。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也总有失败犯错误的时候。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错,找借口辩解推脱;另一种是坦诚地承认错误,勇于改正,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辩解,归根结底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
你认为找借口为自己辩护,就能把自己的错误掩盖,把责任推个干干净净,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可能老板会原谅你一次,但他心中一定会感到不快,对你产生“怕负责任”的印象。
你为自己辩护、开脱不但不能改善现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有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程师,有学识,有经验,但犯错后总是自我辩解。工程师应聘到一家工厂时,厂长对他很信赖,事事让他放手去干。结果,却发生了多次失败,而每次失败都是工程师的错,可工程师都有一条或数条理由为自己辩解,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厂长并不懂技术,常被工程师驳得无言以对,理屈辞穷。厂长看到工程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推脱责任,心里很是恼火,只好让工程师卷铺盖走人。
工作失败找借口的人除了无助于自己的成长之外,也会造成别人对你能力的不信任,这一点也是必须注意的。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失败,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行事,而且别人也会很痛快地原谅你。
丹尼斯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他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员工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如果一到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丹尼斯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就想问他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丹尼斯就立刻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错,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老板被丹尼斯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丹尼斯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两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比那个职员在报告上写的还高的价格转让了出去。丹尼斯的努力得到老板的嘉奖。
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并加以补救的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