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高尚品德,这种高尚的品德成就了许多令人敬佩感动的光辉人物,比如白求恩和雷锋就曾经是几代人默默供奉在心里的善良之神,他们以一颗善良的心感动了无数人,直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以他们为榜样,进行着默默无闻的善举。
有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就赋予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善良的人心中,善举无所谓大小,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求什么回报。
在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里,聚集着十几只无家可归的小猫小狗,它们都曾经是主人的宠儿,如今却被主人以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情地抛弃了。很多人都担心,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会经不住饥饿的折磨,悲惨地死去,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它们依然每天“喵喵”“汪汪”地叫着在小区里徜徉。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收废品的中年妇女蹬着平板车来到了小区,手里提着一大袋猫粮。一见到她,“流浪者”们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她身边,叫声比平时更加响亮急促,还透着一点撒娇的味道。
中年妇女微笑着一边拍拍它们的脑袋,一边用手从袋子里大把大把地抓出猫粮撒在地上,嘴里还念叨着:“行了行了,知道你们饿了,这不是给你们开饭了嘛。”原来,这几个月来,一直是这位收入菲薄的“破烂皇后”用自己牙缝中省下的钱买来猫粮,默默照顾着这些小生命。
小区里的人被感动了,看向“破烂皇后”的目光也不再是嫌恶和鄙夷,而是充满了敬意和热情。从此以后,小区里的人每天都会照顾那些流浪动物的一日三餐,“破烂皇后”也因此成了大家的朋友。
善良是人的本性,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善良之心,就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的人和事,就会发自内心地珍爱世间万物。“扫地惜蝼蚁,怜蛾虫罩灯”,蚂蚁飞虫虽然无比渺小,任何人和动物都能够在举手抬足间结束它们的生命,但在善良的人眼中,它们的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没有任何差别,同样是值得尊重、需要保护的。
在生活中,人人都应该尽量去释放自己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愚善”。判断任何事物的好与坏都是相对而言的,善良也不例外,就像下雨一样,对于久遭干旱的地区,一场暴雨就像天上的甘露一样令人惊喜;而对于饱受洪涝灾害的地区来说,再来一场暴雨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行善不能是无原则地滥施仁爱,否则非但不能享受行善后的心灵愉悦,还会损人害己。
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早先在村子里有一个相爱至深的初恋情人。后来,两个人因为性格不和经常发生争吵,最终分手了。这时,他们的国家爆发了战争,男子扛起枪加入了保卫国土的队伍中。
几年过去了,女子在这期间又与村里的另一个男子相爱了。但就在他们即将步入结婚教堂的前夕,女子的初恋情人拖着一条残废的腿回到了家乡。看着往日的恋人,如今只能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蓝天发呆,女子的善良本性彻底发作了。她不顾未婚夫的反对和劝阻,一次次地到医院看望、照顾曾经的恋人。
而面对她的善良,往日的恋人那颗早已冷却的心又慢慢复燃,他觉得在女子身上深藏着许多他以前没有发现的珍贵品质,于是不可抑制地重新爱上了她。女子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不再和他见面,但天性善良的她却不忍心抛下这个已经残废的人不闻不问。就这样,她每天穿梭在未婚夫与昔日恋人之间,饱受精神的折磨。
终于有一天,两个男人再也无法继续容忍下去了,为了彻底打败对方,他们选择了最古老也最惨烈的方式——决斗。当女子听说这个可怕的消息后匆忙赶到决斗地点时,两个男人已经双双倒在地上死去了——他们同时拔枪打中了对方的要害!望着这两个倒在血泊中的男人,悲痛和绝望霎时间充满了这名女子的心,她不明白,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善良之举,怎么会使得这两条曾经那样鲜活的生命变成了眼前这两具渐渐冰冷的尸体!于是,带着这样的迷惑和悔恨,她拣起了被丢在地上的手枪,毫不犹豫地冲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一次无原则的善举却葬送了三条年轻的生命,难怪有人说,有原则的善良人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而无原则的善良人则是从地狱里逃出来的魔鬼!所以,善良不能只凭一时的感情冲动,还必须进行理智地分析和恰当地实施。
总之,善良的行为虽然不要求回报,但起码要建立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考量你的行善是否给别人带来了幸福,在这两个范畴内的善良举动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你在给别人帮助和同情的同时,你也会意外地得到他人的善心回报。
做一个有修养有层次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人活在世上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自然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修养有层次的人。尽管在这个世界上,人是分等级的,但不管你是哪个等级的人,你都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事实上,一个人的修养、人品与他属于哪个等级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袁世凯身居高位,但他不是一个大德之人,而是个窃国大盗;雷锋只是个普通人,但他肯定是位高尚的人,一位受人尊重的人。
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把“道德”二字挂在嘴上的,因为他们一切言谈举止、日常行为纯粹是出于自然,没有任何做作,他们不想向世人证明什么,也无需要向世人证明。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越是不标榜自己,群众越是能感受到他们的高风亮节。推崇他,学习他,从心底里佩服他,认为他就是道德高尚的人。相反,那些常常把“道德”二字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拿道德规范来约束别人的人往往无德,他们之所以要把道德挂在嘴边,就是为了标榜自己,而爱标榜自己的人往往是有所企图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得上是道德高尚的人呢?道德高尚的人始终尊“道”贵“德”,他们提倡无为,只是为了更好地体“道”悟“道”,并没有任何现实的目的;而下德之人也提倡无为,他们之所以提倡无为,是因为他们无德,于是也装模作样地像道德高尚的人那样,以无为相标榜,并利用它来实现某种目的。
人都是有欲望的,所以要想成为“上德”之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有人便退而求其次,提倡“仁”,而这“仁”也有大仁、小仁之分。
大仁大爱之人提倡仁爱,追求的是仁者的境界,比如孔子和孟子提倡“仁”,并不是为了博得一官半职,只是希望天下君主能以仁爱为本,施行仁政,让老百姓过上宽松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追求仁者的境界,而是以“仁”自我标榜,就算不上大仁大爱之人,他们所标榜的“仁”只是小仁,比如田成子开仓放赈,以大斗出,小斗进,并不是为了追求仁者的境界,而是为了收买人心,为自己夺取齐国的天下争取群众基础。
所以,要做到大仁大爱也不容易。于是又有人退而求其次,提倡大义,比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他们都流芳百世,为后世所景仰。
不过要成就大义,就得有所牺牲,比如伯夷、叔齐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关云长不为功名利禄所诱。但是,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又有多少人能做出这样的牺牲呢?于是,又有人退而求其次,提倡“礼”,而礼就是不平等的条约,它规定的是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等级秩序,所以很多人都不理他,不过不理不要紧,只有手中有权有势,强拉你接受就行了。所以,老子说失“道”以后才有“德”,失“德”以后才有“仁”,失“仁”以后才有“义”,失“义”以后才有“礼”。
礼法的出现,标志着这个世界的忠厚诚信已岌岌可危。因为礼法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之间有血缘天系,所谓血浓于水,这样的关系当然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君臣关系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利益关系,凭什么你一个人高高在上,让天下人都仰视你,于是普天之下窥伺君位的人不计其数,动乱的种子从此埋下,而一旦时机来临,便天下大乱了。
因此,我们立身处世,应该居于丰厚的大“道”之中,而不居于浅薄的礼法里;存心于朴实,而不留意于浮华。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如何取舍了,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这样就不会给自已招致灾难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