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9700000050

第50章 国仇?党恨?共产党力促和平解决事变(9)

宋美龄率队来到西安。蒋介石和张、杨及中共三方的谈判正式开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终露曙光宋美龄一行分乘两架飞机于22日上午飞赴洛阳,之后转飞西安。在洛阳机场,宋庆龄亲眼看到轰炸机群罗列停放,战斗部队整装待发,心中无形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她单独召见了驻洛阳的中央军将领,命令陆军停止向西安进攻,严嘱洛阳空军司令毛邦初:“未得委员长命令,切勿派飞机飞近西安。”

下午3时,座机飞抵西安上空,宋美龄心情异常紧张,遂从提包中取出一支手枪交给端纳,说:“如遇军队哗变无法控制时”,即用此枪打死我,“万无迟疑”。停机后,张学良首先登上飞机迎接。宋美龄则要求张“勿令部下搜查我行装”,张悚然回答:“余安敢出此。”

事实上,宋氏兄妹受到了张、杨十分礼貌和热情的接待。在西安机场,张学良和杨虎城等早在这里等候迎接。还有头戴羊皮帽的东北军士兵高举火把,在他们四周围成一个圈,以示欢迎。

此时,南京参加谈判的人马悉数到齐。宋美龄走在前面,为了抵御冬天的寒风,她从头到脚穿戴得严严实实,黑色的围巾把面部也包了起来,只露出两只大而明亮的眼睛。这也凸显出她不愿外露的内心紧张。她承担着谈判幕后指挥的重任,遇有不可调解的问题时她才出马。宋子文则因近年“发福”,头戴一顶有帽耳的黑色熊皮帽子,胖乎乎的脸上充满了倦意。他是此次谈判的主要执行者。在他旁边,站着满头灰发,神情忧郁的端纳。其后是穿着讲究、令人生畏的戴笠。

在谈判代表后面,跟着一批侍卫官,他们手提着大小不一的皮箱。宋氏兄妹所带行李都免去检查程序,只有戴笠身上携带的手枪被黎天才发现,收缴了下来。

最后走下飞机的两个人是宋美龄的女仆和厨师。

宋美龄到张公馆稍作休息,即来到近在咫尺的玄凤桥高桂滋公馆见蒋。宋美龄给蒋介石带来了大批食物、用品,还带来一个服侍他的女佣蔡妈,并给蒋介石带来一副假牙。

宋美龄的突然出现,使蒋介石颇感意外,惊呼:“你怎么来了,我告诉子文不让你来,你怎么真的还来了!你这是入虎穴啦。”宋美龄则早已控制不住感情,伸出双臂扑到蒋介石面前:“大令,你受惊了,你瘦多了……”说话问已泪流满面。

蒋介石一时表情颇为复杂。

过了片刻,蒋介石才转向其他人发问:“你们怎么都来了?”宋子文连忙应道:“是啊,是汉卿相约……”

蒋介石却若有所思地说道:“共产党派周恩来来了……如果他们一翻脸,我们岂不是一块就擒,你们不该来呀!……”

几句短短的开场白过后,其他人相继退出,屋内只剩下三个人:蒋介石、宋美龄和宋子文,开始就如何与西安方面谈判讨论。宋美龄首先将南京的情形说了一遍,并着重说明:“我今天在洛阳耽搁了一阵,已经命令空军千万不能轰炸西安,他们答应了。陆军方面,真正听任何敬之的没有几个,他们不至于发动大攻势。问题是夜长梦多,我们应该尽快离开西安,回到南京,不让姓何的再搞鬼。”

“那正式代表是不会来了?”蒋介石有点失望,沉吟一会儿后说道:“不过你同子文两个也足以代表政府了。对日抗战我口头上已经答应,明天他们也一定召集会议,你们在会议中算是见证人好了。旁的我看也不至于有问题。”

宋美龄接着问:“他们真的会放你?”蒋介石点了点头。

蒋介石旋而又转向宋子文问道:“子文,据你看,明天我们答应了这些,还有没有问题?”

宋子文答:“我想不会有。”

蒋介石又说:“那好,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果他们有条件,我们该答应到什么程度?”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蒋介石提出了两点:一是不对西安方面妥协,也不让宋美龄勉强地妥协;二是不能留下任何文字的东西。还强调自己宁可以身殉国。

宋美龄尽力使他镇静下来,向他介绍了外面的各种反应。劝他:“不应轻言殉国,你的责任是完成革命以救国,你更应该珍惜你的生命。希望你要想得开,上帝常伴我们左右。我这次来,是为了和你一起分担苦厄;上帝愿我们死,死而无悔;若上帝愿我们生,我们应当保持好生命。”

宋美龄还谈了对张学良的看法,并劝蒋克制自己的感情:“我感觉汉卿他们已经萌生了悔过的意思,倘若处理得宜,或许可以很快得到解决。我们目前应该尽力克制自己,应该忍耐。”

蒋介石接受了自己夫人的劝说,他表示:“改组政府,3个月后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这意味着蒋已首肯在谈判中接受这些条件。蒋介石还对谈判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他本人不出头,由宋美龄、宋子文代表他谈判;二、商定的条件,他以“领袖的人格”作保证,而不作任何书面签字。(9)在蒋介石确定谈判原则之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进行了长谈。

她温和地批评张不应该用武力胁迫的方式让委员长接受自己的主张。宋美龄说:你以为此举必然会得到全国民众的拥护,实属错觉;今天大错已成,怎么补救,这是当前唯一的问题。

张学良解释说:“我们劫持委员长,自知不大合适,但我自信,我们之所为,确实是为了造福于国家。然而委员长坚决拒绝我们的主张,连话都不让我们讲完。自从被禁后,仍怒不可遏,闭口不谈我们提出的要求。深愿夫人婉劝委员长暂息怒气;并转告委员长,我们也别无所求,不要钱,不要地盘,即签署任何文件亦非我等所希望。”

宋美龄深信张学良言之由衷。她从内心感到,张的行动有异于“旧时军阀”,这使她增强了快速解决问题的信心。她对张学良讲,目前在世人面前能够表示你们的动机纯洁、没有加害委员长的意思,唯一办法是,应放弃胁迫的态度,立即恢复委员长的自由。她还说:“你的性子太急切,且易冲动。应当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皆非躁急之举动可以成功的,只能步骤一致,逐渐行动,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进步。……我的经验告诉我,躁急者用百分的力量,只能有一分之收获;而徒求快意一时之举动,决不能使中国达到富强的目的,惟坚忍卓绝的苦干,才能实现理想。”

宋美龄的此番责备比之蒋介石的训斥要容易接受得多,因而,张学良进一步解释了发动事变的原因。他说:“夫人,我已经认识到此举的不当,决不愿意托辞掩饰。但我们的动机是绝对纯洁的,如果这次夫人能和以前一样,和委员长一起到西安来,我敢断言,决不至于发生这样不幸的事变。我屡次向委员长申述我的意见,委员长动辄不让我启齿,厉声呵斥,你说怎么办!?”

宋美龄替蒋介石辩解:“你还不了解委员长。他所斥责的人,都是他寄予厚望的人,如果他认为你不堪造就,他才不会浪费如此精力斥责你呢?”

张学良抓住这一谈话机会,再一次恳求宋美龄劝说蒋介石接受他的抗日主张:“夫人应相信我敬爱您的诚意,我的部将也和我一样爱戴夫人。委员长被禁后,我的部属搜索文件时,得到夫人给委员长的两封信,拜读之余,益觉夫人之伟大。……我们不愿意阻碍委员长的工作,而且一致推崇他为我们唯一的领袖。现在,只求夫人向委员长面陈款曲,一切皆无问题,深信夫人一定能帮助我们了此危局。”

宋美龄依旧重复说过的观点:“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使此事件迅速结束,委员长留在西安时间愈久,国家损失愈大。”

12月23日,备受世界各国、国内各党各派各方关注的历史性的谈判正式开始了。

地点:中国西安金家巷张公馆西楼二层。

参加人员

张学良西安事变发动方的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剿总”

副总司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之一)

杨虎城西安事变发动方的代表(国民政府军第17路军军长、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西安事变的领导者之一)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应德田担任会议记录。

当天上午的谈判是分头进行的,先由宋子文与张、杨两人谈;然后张学良陪同宋子文与周恩来谈。

首先进行的宋子文与张、杨的谈判,在以八项主张为基础上,张、杨提出了四项条件:一、改组国民政府,采纳抗日分子。二、废除塘沽、何梅、察北协定。三、发动抗日运动。四、释放被捕7人。这四项条件实际上是对此前张、杨、周三方共同商议的五项条件的浓缩。

为保证上述条款的落实,张、杨建议:由蒋介石出面,即刻在西安召集由朝野各界官员名流出席的大会,这些人应包括:陈果夫、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冯玉祥、宋庆龄、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宋子文、张学良等。俟大会作出决议,蒋介石可离开西安。也可以作另一种选择,即大会在太原召开,但在此期间蒋介石要留在西安。

宋子文对张、杨所提条件“甚感失望”,他与戴笠、蒋鼎文讨论后提出了如下“反建议”:

一、不召井名流与政府官员参加之大会。

二、改组政府,排除亲日派。

三、释放在上海被捕之7人。

四、强力保护国家利益之政府一旦组成,中日战争将很快爆发,只要战争爆发,将自动废除塘沽、何梅、察北协定。

蒋介石批准宋子文的“反建议”,并令宋、张一道与周恩来谈,“主要听周(恩来)讲”。然后再与蒋夫人商量。(10)随后,宋子文与周恩来进行了谈判。周代表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

一、双方停止内战,中央军撤至潼关以东。

二、改组南京国民政府,肃清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字样)。

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

六、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11)

周恩来这六项主张,是对此前中共中央电报精神的概括和浓缩。12月21日夜,中共中央书记处曾致电周恩来,对事变发生后的局势、中共的策略、谈判条件以及对争取蒋介石、陈诚等与之开诚谈判,作了具体指示。该电内容如下:

恩来同志:

(甲)目前局势是日本与南京右派联盟企图夺取蒋系中央大权,造成大乱:另方面是南京与各地左派企图调和而中派在动摇中。

(乙)我们与西安策略应扶助左派,争取中派,打倒右派,变内乱为抗战。

(丙)请与张、杨商量,立即采取如下步骤:

一、争取蒋介石、陈诚等与之谈判,在下列基础上成立和平:(第一)南京国民政府中增加几个抗日运动之领袖人物,排除亲日派,实行初步改组;(第二)取消何应钦等之权力,停止讨伐,讨伐军退出陕甘,承认西安之抗日军;(第三)保障民主权利;(第四)停止“剿共”政策并与红军联合抗日;(第五)与同情中国抗日运动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第六)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下,恢复蒋介石之自由,并在上述条件下赞助中国统一,一致对日。

二、依上述条件与阎锡山、宋子文、于右任、黄埔左派、二陈派等谈判。

三、对阎锡山迁蒋至山西办法应表示可以考虑。

四、招致一切愿意和平之人来西安谈判。

五、招致英美倾向者来西安,经过他们使英关赞助和平。

六、巩固西安军事阵地,使之尽可能持久,以使政治谈判成功。

七、对陕甘之黄埔军官如胡宗南、樊松甫、董卓等进行接洽。

八、兄应以共产党代表资格,公开与蒋、陈、宋、阎、于等基于上述条件谈判,调停双方。

中央书记处21日(12)

周恩来接到这个电报后,连夜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具体商讨了同蒋介石及南京方面谈判的各种问题和办法。

周恩来提出的六项主张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赞同,并认为应以此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宋子文亦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周恩来的意见,但需要将这一意见呈报蒋介石。

当天下午,三方围绕周恩来提出的六项主张,就组织过渡政府、释放“七君子”爱国领袖、放蒋等问题,进行讨论。宋子文首先提出:

(一)先组织过渡政府,3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目前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璈、蒋鼎文、吴鼎昌、陈绍宽赶走。推荐孔祥熙为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兼长财政,徐新六或颜惠庆长外交,赵戴文或邵力子(张、杨推荐)长内政,严重或胡宗南长军政,陈季良或沈鸿烈长海军,孙科或曾养甫长铁路,朱家骅或俞飞鹏长交通,卢作孚长实业,张伯苓或王世杰长教育。

宋并力陈这只是一个过渡政府,3个月后揭开抗日序幕,再彻底改组。张、杨、周表示原则同意,提出要宋子文负责改组政府事项,并推荐宋美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等人行政院,沈、杜、章等任次长。

(二)由蒋介石下令撤兵,然后放他回南京;蒋回南京后再释放爱国“七君子”。张、杨、周坚持“中央军”先撤走,爱国领袖先释放,然后蒋回南京。

接着,西安方面提议:在过渡政府时期,西北联军先成立,以东北军、17路军、红军成立联合委员会,受张领导,进行抗日准备,实行训练补充,由南京负责接济。宋说此事可转给蒋介石。

最后,周恩来发言,他提出:如果蒋介石同意中共的六项主张,要与蒋直接讨论各项问题。宋子文说:可以先见见宋美龄。宋子文、张学良都说宋美龄极力主张抗日,和平解决事变。

第一天谈判结束后,周恩来当晚即致电中共中央,报告谈判情况。他在电报中写道:“如果你们同意这些原则,我即以全权与蒋谈判,但要告我,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实现下许蒋回京,请即复。”(13)蒋介石躺在高桂滋公馆,焦急地等待着谈判消息。宋子文向他报告第一天的谈判情况后,他答复道:

一、他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长,拟命孔(祥熙)博士担任。新内阁决不会再有亲日派。

二、返回南京后,他将释放在上海被捕之7人。

三、1.设立西北行营主任,由张负责。

2.同意将“中央军”撤离陕甘。

3.中共军队应当易帜,改编为正规军某师之番号。

4冲日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军队一视同仁。

四、1.派蒋鼎文将军去命令“中央军”停止进军。

2.将与汉卿讨论双方共同撤军,在离开西安后,他将发布手令。(14)这一天,为了配合和平谈判取得进展,西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张学良、杨虎城《告东北军、17路军将士书》,进一步阐述抗日主张,回答人们的疑虑。这一文告说道: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

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酝酿了许久,现在已经揭开了七八天了。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也许有人在那里怀疑:绥远军队已经在那里抗日了,听说也有些中央军队在那里参加了,很是胜利。可见中央军已在那里抗日,为什么还要我们这样发动?不!不!事实绝不是这样简单。中央军是摆在晋军与绥军中间,而且只有两师。阎副委员长所要求的20万大军援绥,中央答复无法抽调。然而到西北打红军的内战却源源而来了几十万大军。由这样的事实,他们所说抗日,不过是欺骗民众的一种办法,绝对没有真正抗日的决心,这不是很清楚吗?

同类推荐
  • 清朝异史

    清朝异史

    孙傲尘穿越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可是他却来到满清政府用来流放犯人的极北苦寒之地,他觉得老天对他不公,所以意见极大,竟然决定逆天而行,问鼎创建了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的天下。努尔哈赤从宁古塔龙兴,请看孙傲尘如何以附近的渤海古城为基地,多方联系反清志士,终于成就一方势力,乃得与皇帝争霸。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魂归断桥

    魂归断桥

    守望湖畔,苦剪不断,一个等了四十六年的承诺,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我在断桥等着你归来,因为相信,你一定会回来。血染征袍,奋战沙场,满天乌云,天空飘起雪花,地上溅起血花,挥剑杀敌,敢问苍天?断桥是否下过雪...
  • 乱世明臣

    乱世明臣

    一个轮回了几千年的人,原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怎奈天不从人愿……你说你是我父亲?不,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你说要忠君爱国?不,我只忠诚于我自己!……
  • 新中华1873

    新中华1873

    穿越到1873年的台湾,建立义勇军,剩下的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热门推荐
  • 踏风而行的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踏风而行的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陈梨、安安、田朗、梁一明四人同为一所综合大学的影视专业学生,四人一起度过了难忘而特别的时光。生活虽然是五味杂陈的现实主义肥皂剧,但是他们仍可以演绎成一出精彩的情景喜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大到信念和梦想,小到鸡零狗碎的日常,其中还掺杂着对电影、文学和音乐等等领域的讽刺与思考,也不乏来自生活的焦头烂额。美好的时光总是会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可是我们该竖中指竖中指,嬉闹怒骂后踏风奔向更遥远的前方。文字轻松明丽,语言风格多变,冷幽默中透着最真实的感悟,不要心灵鸡汤也不要普世大道理,只是展现最纯粹的那些生命痕迹。
  • 楚汉孤城

    楚汉孤城

    柳旁系马,身影沧桑。一帘冷月,发鬓顾盼。铁骑无声入梦来,谁护万里山河?好男儿,出玉关,黄沙百战终不悔。最可惜,江山如画,总付与啼鴂。晓鬓妆镜,佳人何在?揉碎花笺,人生断肠!满天风雨猿啸哀,我自倚剑长天。任凭它,角声寒,十面埋伏楚歌乱,这孤城,我偏要,一战无遗憾!
  • 嫡女傲天下

    嫡女傲天下

    当有一天,身为二十一世纪歌影两坛巅峰人物,性格冷漠,身份多变的国际巨星妘若离穿越了,你问她最想做什么?当然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陆幕后主宰!观众们纷纷惊奇,巨星要做幕后?当然,是高调的幕后主宰。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妘若离看着自己这小手小脚只得悲叹命运的不公,说好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说好的高调的幕后主宰呢NO,NO,NO统统没有果然啊孙老先生说的对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凤世倾城

    凤世倾城

    她,21世纪金牌杀手,遭到爱人的背叛,穿越重生成为了星云大陆上官府的草包大小姐。本想安逸过一生,奈何总有人来不给机会。说我是星云第一废材?说是我死缠着翼王不放?哦,我是废材,那你们是什么?废物中的草包?呵,我缠着他不放,那你们这些一个两个想爬上他的床的人是什么?真是可笑,非得让我给你们看看我的真正实力?好啊,成全你们!恢复本性,惊才艳艳,智慧无双,且看一双纤纤素手如何为大陆谱写一段盛世繁华的篇章!他,沁阳七皇子,一张温润如玉的脸下,隐藏着睿智,腹黑,冷酷无情。当他遇上了她,强者遇上强者,将会开始一场怎样的好戏?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创世网站为首发网。
  • 冰火不重天

    冰火不重天

    冰族王子古浠因为心爱的王妃在与火族的大战中,不幸失去了生命。从而背弃了与火族立下的血誓。当血誓一步步把他逼上绝路,莲圣女的陨落,占卜师的预言,人类姻缘师的失踪,还有父皇,母妃的死亡。当他站在冷咧的城墙上,高高俯视着这片冰族的天下。却仍旧无动于衷,只是挥了挥衣袖,“战!”因为应笑,谁叫我,那么爱你。???
  • 萌妖斗狂妃

    萌妖斗狂妃

    萌妖非萌妖,狂妃非狂妃;白雪无殇歌,闲赋为寂寞。追杀,暗杀,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个柔弱的女子落泪了,为何我会出现在这里?宛千年,北冥国的准王妃,神女转世的女人一夜之间俨然换了副模样!一只萌物妖兽在人看不到的暗处掩嘴轻笑。
  • 朝歌不知醉

    朝歌不知醉

    三生源,浮生梦,一舞一曲落谁心。倘若朝歌不知醉,奈何红尘几多愁。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兜兜转转,孰是孰非。很多事情冥冥中早已注定,逃不走,赖不掉!且看刁蛮徒儿如何推到无情师傅的故事......
  • 媚水荷花粉未乾

    媚水荷花粉未乾

    她,国师府的嫡长女,太后的侄女,皇帝的表妹,天衍王朝第一才女,一朝入宫,利欲与权谋,荣耀与生死,一切都无可逃遁,一路的漫长与黑暗,她蕙质兰心,看透一切。“天衍王朝史上最惊心的后宫之争,最动魄的前朝之乱”震撼来袭。
  • 自然辩证法新编

    自然辩证法新编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采取从观念、理论、方法到实践的逻辑,分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方法、技术创新方法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6个层面。在具体写法上又将知识分层结构原理和方法贯彻始终,不仅使读者能够理解理论本身,还能够知晓理论形成的条件和根据,以及如何应用具体原理分析和认识科学、技术、经济及社会现实问题。另外,注重案例分析和关系分析也是本书的特点。关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分析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 孤独的她,长情于她

    孤独的她,长情于她

    她时不时独自出去,她与他一起走过了大半个地球,有一天,她的青梅竹马出现了,她和竹马在一起。然而,有一天,她发现竹马并不是一心一意的对她,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的她毫不犹豫的离开,离开后才发现竹马其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平常的一天,她收到一封信,这熟悉的字迹,她急忙看向地址“你心中的最深处是一片柔软,而我一直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