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女士不禁十分高兴,然而,面条一下锅,她的高兴劲儿就没有了。原来用蔬菜汁和面做出来的面条虽然漂亮,但却不筋道,一碰就会断,吃到嘴里也是烂糟糟的。这种面条如何能受到顾客的青睐呢?后来通过向专家请教,她明白了问题出在面粉上。因为她过去做面条经常使用精制面,这种面条的纤维十分细,加上蔬菜汁等含有杂质的成分就会十分易碎,倘若换成粗面粉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冯女士回家试了试,果然如专家所说。
冯女士的彩色面条最终制作了出来,后来专家又为她提供了一种纯天然的添加剂,使她做出来的面条既筋道又好看。冯女士给自己的面条取名为彩虹面。彩虹面上市之后,受到顾客的欢迎,冯女士的小面馆很快便扭转了经营形势,开始迈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另外,冯女士还发明出一种“复合型”的彩虹面。譬如,蔬菜中没有蓝色与灰色,她便从白色的牛奶和紫色的蔬菜中提取的紫色汁混合,调制出灰色。然后再搭配灰色和绿色的蔬菜汁,调剂出蓝色。至于红色,则是从血糯当中提取的,那是她查阅了许多书才找到的“秘方”。经过一番艰苦的探索,冯女士制作出了真正的彩虹面,就像真正的彩虹一般,一碗面条当中有七种色彩,且全是天然调料,令食客吃得放心。对于冯女士的独具匠心,许多顾客啧啧称赞,说她像个美食家。
冯女士的面条受到顾客们的赞赏,她的产品很快便打开了销路。没过多久,她便开设了好几家专售面条的连锁店。
创新就是改变,就是标新立异,创新不是模仿。创新需要一种勇气,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会改进,不断超越、不断进取,也只有这样才能攀上财富的巅峰。
珠海市有一家别具特色的袜子店。这个店不大,只有10平方米。这家小店卖的是袜子,却不是寻常的袜子,是市面上不常见的一种五趾袜。这样的一个小店,因为卖的东西别具特色,因此每个月带给店主的收益都超过万元,这让周围很多精明的商人都大跌眼镜,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店的名字就叫“××五趾袜子专卖店”。店主谭某,是从江西萍乡到珠海来的一个打工妹。谭某最初在珠海打了几年工,攒了一点钱,就想自己做生意。但是,做什么生意她却一直举棋不定,问周围的朋友,也没有一个人说得出一个好主意,谭某只好自己想办法。最后她看中了袜子专卖店,并且将目标瞄准了那种能将脚趾分隔开来的五趾袜。这种袜子的最大优点就是因为将脚趾分隔,使人不容易得脚气病。广东气候温暖却比较潮湿,患脚气病的人很多,这是一种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却因为不够时尚,同时没有人肯下力气去推广,以致在偌大的珠海想找一双五趾袜简直比登天还难。
谭某认准了这是一个机会,但她的决定遭到了朋友们几乎一致的反对。他们认为:第一,从未听说过有什么袜子专营店;第二,像袜子这样一种薄利小商品,得卖多少双,才能将店租赚回来。但是谭某打定了主意,不为所动。相反,她认为朋友反对的理由恰恰是自己的机会。她的店很快开张了,第一次她就从浙江义乌进了1万双五趾袜,每双的进价在5~10元,这批货加上租赁店铺和装修的花费,不但用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还负了一部分外债。
然而,一开始她的生意并不景气,有些冷言冷语开始在谭某耳边绕来绕去,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但谭某坚持了下来。到第二个月,她就开始赢利,赢利虽然不多,却显现出了一个好兆头。此后的经营虽然不时仍旧会有些磕绊,但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现在谭某靠卖五趾袜,每个月可以稳定获得上万元的收入。对一个小本起家的创业者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得了的收入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运抓得到独门项目。但就是一般的项目,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用富有自己特色的方法去进行经营,同样也能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的特色项目,这就是特色经营的“变”字诀。高胆商的创业者会勇于创新,去挖掘、开发本店的特色,在商场中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标新立异才可独领风骚
标新立异才可以独领风骚,只有那些能不断创新的人才可以不断获得成功。模仿与抄袭也许可以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但这并不能持续永久。当形势与环境发生变化时,唯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可以从一个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一起创立的索尼公司的宗旨是:绝对不搞抄袭伪造,而专选别人今天甚至以后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如果在创建事业的最初,这条宗旨表明了公司的原则和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之后实施和坚持这条宗旨则成了盛田昭夫接连成为市场竞争大赢家的秘诀之一。
一般日本企业经营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生产、大批销售,但盛田昭夫走的并不是这条路。他的方式正如上述那一条宗旨所要求的,首先投资开发研究,创造出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产品,即便是这种商品被其他竞争者赶上了,还有新的产品出现。盛田昭夫的方法在于标新立异,重在以新取胜,依靠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收音机在日本还不是十分普及,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收音机的好处。收音机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很多制造商都看准了收音机市场必将火暴的那一天,因而纷纷大量生产。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并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点。其内部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大得不得了,耗电量又高,并且不能随身携带。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当时也被收音机市场的潜力引诱着,但又生怕背负未来市场过剩的竞争压力。这时井深大总经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机的缺点,设想如果自己公司生产的收音机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必然会受消费者的青睐,独占收音机市场的鳌头,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制一种能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而半导体的专利权,当时只在美国有,发明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他们专门为半导体的事去了一趟美国,想要引进休克利博士发明的半导体技术。以后,盛田昭夫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专利合约。最终,盛田昭夫推出了日本第一批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批第一次标有“SONY”字样的产品一问世便令同行和消费者惊诧,“SONY”牌收音机一下子风靡日本,原来的真空管收音机顷刻之间成为陈旧的过时货。
时隔不久,盛田昭夫生产出的更小的口袋型半导体收音机大批上市。这种收音机可随身携带,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时尚,标新立异的索尼公司顿时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
标新立异使盛田昭夫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同行企业在对盛田昭夫既嫉妒又羡慕的时候,他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盛田昭夫在和同行的竞争中总能以新取胜。他写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大众,而不是被动地去问他们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因此我们要去下一番工夫作市场调查,并且有不断修正每一种产品及其性能、用途的想法,设法依靠引导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来创造市场。”这段话体现了盛田昭夫的经营雄心,体现了索尼公司的一个基本精神,风靡全球的随身听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一天,总经理井深大提着手提式录音机和一副耳机,来到盛田昭夫的办公室,一脸无奈地说:“我喜欢听音乐,可又不希望影响别人,又不能整天坐着不动,只好提着录音机走,可这实在是太沉重了,这份疲累哪是我这老头子能吃得消的?”
井深大这番抱怨的话一下子激发了盛田昭夫的思维与想象。他想,能否研制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录音机呢?如果研制成功的话,井深大总裁不就再也不会抱怨手提式录音机的沉重了吗?当然,它会更好地满足那些须臾也离不开音乐的年轻人。
经过不断的创新,一台“随身听”的样品造出来了,这个新产品精致而小巧,音效也非常的好。以盛田昭夫为首的技术骨干认定“随身听”一定会风靡起来,但销售人员则认为这种产品连一点销路都没有。于是,在公司内对“随身听”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面对反对声,盛田昭夫坚持己见,并说明自己负全部责任。由于“随身听”适合消费者的需要,价钱也适合年轻人的“腰包”,结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面对雪片般飞来的订单,索尼公司必须以自动化生产来应付。与此同时,“随身听”也大大刺激了索尼公司的耳机研制,使它跻身于全世界最大耳机制造商之列,在电子产品大国日本也占据了50%的市场。
由于美名远扬,连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等音乐大师也来索尼公司订购“随身听”。几十年来,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标新立异思想指导下,发明创新,用创新赚得了丰厚的利润。
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生成功的灵魂。商场如战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一个品牌能不思进取而不被淘汰,要想适应市场而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在性能、在品质上都要不断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所以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学会标新立异。
高胆商的人在商场上勇于创新,勇于标新立异,时不时地开发一些新产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那些低胆商的人,只会畏首畏尾,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即便有了好想法也不敢公之于众。所以做一个高胆商的人吧,千万不要害怕创新,要知道只有标新立异,你才能傲视群雄!
问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工作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并非只存在一个正确答案,它往往会有很多正确答案。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第二个,第三个……正确答案。往往第二个乃至第十个答案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答案。
哈佛大学的彼得·林奇教授曾给学生出过这么一道思考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先用左手做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递过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持钉状的两只手指,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
问题随之就出现了。“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问。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噢,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全班同学都表示同意。教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不过,他明确指出:“其实,盲人只要用嘴说一声就行了。”
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却凸显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由于大脑中已输入教授提供的“打手势”的信息,当盲人出现时,他们便产生预见性,陷入“打手势”的心理定式而无法跳出来;教授却能摆脱以往经验,打破思维定式,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
人们在现实中都追求正确、反对错误,可是这种观念却不适合创新思维。对于创造性思考来说,如果你强烈地认同“犯错是一件坏事”,那么你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犯错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所有的思考技巧都会产生不正确的答案,但那是唯一的路。错误可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是因为错误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改变方向了。我们可以从失败中、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及新的希望。
创新意味着从无到有,因而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遭到挫折或失败是正常的,但风险往往又蕴涵着机遇和未来。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克罗克认为:“成就必须是在战胜了失败的可能、失败的风险后才能获得的东西。没有风险就没有取得成就的骄傲”。所以,一些优秀的企业总是热情地鼓励尝试和冒险,积极支持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以保护员工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时代华纳公司的已故总裁史蒂夫·罗斯曾说过:“在这个公司,你不犯错误就会被解雇。”硅谷流传的一句名言是“失败是可以的”。那里的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以至有人认为,“失败是硅谷的第一优势”。这些都表现出勇于变革的公司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创新理念。
在IBM发生的一个事件,典型地体现出企业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IBM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经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他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创新失误的高级负责人不但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公司董事长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企业界正在流行一个说法:“你不射门,你就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撞击,依赖于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正如英特尔公司的一位项目经理欧佩达所说的:“我们尽可能给予基层员工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比过去更多地参与公司的经营。”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运作主体,靠获得利润来维持发展,每一家公司都需要用新的眼光来关注这个世界的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谋求拓展。只有不断地创新,公司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得到发展;不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公司的每个职员都应是创新之人。
职员杰西是公认的好同事,年年工作量都名列前茅,可是两次晋升的机会都没有他。先后提升的两个同事资历没他老,工作量也比他少,不用说他心里当然不服,其他同事也为他愤愤不平。公司经理知道后和他们讨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杰西虽然工作态度很好,踏实肯干,但是从无创意,在市场变化环境中,只有踏实肯干是不够的,思想古板只会使市场停滞不前,这样最终只会被淘汰出局。
思想无创意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杰西只能被动地等待组织上分配工作,无法主动出击,而别人即使工作没有他那么踏实,却有开创性,积极主动地向市场找需求,所以毫无开拓精神的杰西陷入困境是自然的事,他只好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