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要想顺顺当当,就不能抢别人的好处,就要和所有的人和平相处。我们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是从别人的碗里抢来的,而应该是由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如果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断地从别人的碗中抢东西,那么别人势必要反击,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自顾不暇,哪还有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面的,无论一个商人多么有钱,他的社会地位都是不高的。胡雪岩生意做得非常大,需要经常与一些场面上的人物来往,如果没有个体面的身份,终究是不好的,因此他就买了一个顶戴。
后来,他的好朋友王有龄仕途顺利,一时之间身兼三个职务,根本就照顾不到海运局的事情,于是王有龄就打算委任胡雪岩为海运局的委员,代替自己打理海运局的事情,而这件事情被胡雪岩拒绝了。
胡雪岩跟王有龄的关系非常好,海运局的事情他当然是一清二楚。在海运局里有一个姓周的,论资排辈他是最合适的人选,王有龄卸任之后,自然由他接替。如果突然冒出一个胡雪岩挡在他的前面,那么他必然会恼怒。这就像是在排队一样,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插队的,当然不会高兴了。所以,胡雪岩让王有龄把这个位置给了姓周的。事实上,姓周的知道胡雪岩和王有龄的关系,所以海运局的事情他还是要跟胡雪岩商量,这样胡雪岩虽然名义上没有掌管海运局,实际上海运局的事情还是由他处理。
胡雪岩这样做是高明的,如果他不顾一切坐上了王有龄的位置,那么必然会得罪姓周的,到时候,姓周的随便在哪个地方给胡雪岩找点儿岔子,胡雪岩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胡雪岩这么做是最有眼光的。
当我们走进一片果园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采摘果子,我们应该去摘挂在树上的果子,而不应该去抢别人已经摘下来的。做生意也是这样,我们不应该盯着别人的生意不放,而应该看看其他地方是否还有更大的生意可做。
5顺当做生意,有钱大家赚
作为商人无论是做大生意,还是做小买卖,都想顺顺当当的。然而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总是难以避免,到头来,做生意还是免不了磕磕绊绊。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益的纠葛,只要我们能够在利益上做到让步,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与他人的冲突,生意也就会顺当很多。
一个生意人不仅要懂得经商之道,懂得怎么去获取利益,还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如果我们不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的人就会给我们的生意设置障碍,使我们的生意举步维艰。作为生意人,一定要本着有钱大家赚的原则做生意,让所有的利益关系人都能分得一杯羹,他们当然就不会阻止我们赚钱了,生意就可以顺当地进行了。
在通常情况下,向一个新的行业进军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个行业原来已经有了均衡的利益分配,一个新人进去之后,这种利益均衡就会被打破,多了一个人来分利益,必然会导致这个行业的一些人反对。然而,胡雪岩一生经营了多种生意,每次向新的行业进行投资的时候,他都能从容地度过。那么,胡雪岩到底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这么多人容纳他呢?答案就是胡雪岩坚持有钱大家赚。
胡雪岩的至交好友王有龄当上湖州知府之后,胡雪岩也在湖州开办了自己的生丝行。他满以为凭借着知府大人的名头,生意肯定会红红火火,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几个月过去了,他的生丝行依然是门可罗雀。这让胡雪岩非常纳闷。
胡雪岩认识到是自己的经营方法出了问题,于是派人四处打听湖州的生丝行业的经营状况。原来湖州的生丝生意除了有洋人在做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行业组织“顺生堂”。“顺生堂”是湖州地区最大的生丝行,几乎所有的生丝行都受它的调遣。
“顺生堂”是一个民间社团,它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垄断生丝收购。湖州是生丝的重要产地,没到生丝上市的季节,顺生堂就派人保护商道的安全,各个生丝行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其缴纳保护费。这样各生丝行的生意可以确保安全,顺生堂的经济也有了保障,大家相安无事。
胡雪岩初来乍到,并不知道湖州有这样一个规矩,所以并没有去拜会顺生堂,也没有向顺生堂缴纳保护费,这等于是把顺生堂给得罪了。由于胡雪岩和知府王有龄关系密切,顺生堂虽然不敢公然地对付胡雪岩,但是在暗地里却阻挠胡雪岩的生意。其他人惧怕顺生堂的威势,自然不敢跟胡雪岩做生意。
胡雪岩了解这个情况后,暗骂自己糊涂,竟然忘了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自己本来就不是湖州人,现在到了湖州的地盘上做生意,自然要按照湖州的规矩来办事。他想“强龙不压地头蛇”,自己虽然有王有龄这个大靠山,但是也不能和顺生堂闹翻,否则就甭想在湖州做生意。于是,胡雪岩备下了一份厚礼,去拜见顺生堂的堂主尹大麻子。
面对胡雪岩姗姗来迟的拜会,尹大麻子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精明的胡雪岩当然懂得他的意思,于是顺着他的话来说,并且一再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歉意,这使得尹大麻子的脸色有了好转。
当胡雪岩与尹大麻子谈到合作上的事情的时候,尹大麻子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随后又在胡雪岩面前表现出了无奈,因为随着洋人的介入,尹大麻子的顺生堂在很多地方都插不上手。胡雪岩正好有联合生丝行业共同对付洋人的打算,于是就和尹大麻子谈起了这件事情。尹大麻子对于共同对付洋人表示担忧。胡雪岩随即说,这件事情是得到知府王大人全力支持的,这件事情对于顺生堂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尹大麻子自然很高兴,因为有了官府的支持,对付洋人也就有了底气。到了这个时候,尹大麻子对于胡雪岩就再也没有成见了。
就这样,胡雪岩不仅得到了官府中王有龄的支持和生丝行庞二的支持,还得到了江湖势力顺生堂的支持,他在湖州的生丝生意自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
胡雪岩的做法是明智的,从表面上看,胡雪岩要向顺生堂交保护费,似乎是亏了不少;但是从长远看,胡雪岩在湖州得到了一个好的经商环境,这对他以后生意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经商不仅需要拥有商业头脑,还必须要会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做生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出发,为大局着想。生意人身在江湖,要懂得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生意人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也要让别人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相安无事,顺顺当当地做生意。
6共赢是合作关系的黏合剂
在博弈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零和游戏”,也就是说,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将这个理论应用于商场竞争中,就是说,广泛地进行恶性竞争,最终的结局是一无所得。因为我们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所得到的一切很快地会输给另外的人,在不停的输赢当中,我们什么也剩不下。
人们总是把做生意看成是一个“你输我赢”的游戏,生意人总是不择手段地抢别人的蛋糕来做大自己的蛋糕。然而事实上商场竞争是和做游戏不同的,在商场中通过合作完全可以实现共赢。如果我们不抢别人的蛋糕,而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创造,那么必然会将双方的蛋糕都做大。
生意场上合作的基础即利益的分配,也就是说合作必须要保证双方都能得到满意的利益,否则合作关系就会破裂。聪明的商人绝不会为了利益而破坏与合作者的关系,因为那会使自己得不偿失。胡雪岩富可敌国,他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与同行业的人的真心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他的合作方也同样得到了满意的利益。
对于生意人来说,其实整个行业算是一个大生意,每一个生意人都是这个大生意的股东,当大家窝里斗的时候,谁都得不到好处;而当大家携手共进的时候,整个生意就会越做越大,每个生意人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就越来越多。
太平天国兴起之后,清王朝的八旗军队节节败退,各地地方武装不断地涌现,创办团练之风大开,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创办团练的就更加多了。创办团练需要武器,精明的胡雪岩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就做起了军火生意。他从洋人那里购进了大量的洋枪卖给了团练组织,可是他一直没有做西洋炮生意,原因就在于他不想抢同行的生意。
那个时候军火生意大行其道,做军火生意的当然不只是胡雪岩一人,当时在浙江有一个炮局,负责的是龚振麟、龚之棠父子二人。既然是炮局,当然是以做火炮为主,虽然他们制造的火炮没有西洋火炮的威力大,但是由于团练组织没有途径去买西洋炮,他们的火炮依然是大行其道。胡雪岩认为,如果自己购买西洋炮来卖,必然会顶掉浙江炮局的生意,到那个时候肯定会与炮局结仇。浙江炮局与浙江巡抚黄宗汉的关系密切,一直受到黄宗汉的重视,到时候浙江炮局一定会利用这一层关系来与自己对抗。基于此考虑,胡雪岩决定只卖洋枪,这样就不会与浙江炮局的利益产生冲突,大家可以和平共处,各做各的生意,谁都有钱赚。
当时团联组织非常多,对军火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即使不做洋炮的生意,胡雪岩也能大赚一笔。相反,如果胡雪岩兼做洋炮的生意,到最后必然会和浙江炮局有一场龙争虎斗,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败俱伤,什么都得不到,反倒给其他人更多的机会,或者是耽误团练的创办。胡雪岩这样做,最大限度地开拓了军火生意的市场,他自己做洋枪生意,而浙江炮局做大炮生意,实现了双赢。